傍國資、編背景,虛假宣傳誤導投資者,警惕網貸平臺花式包裝

2021-01-10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題:「傍國資」「編背景」,警惕網貸平臺花式包裝!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吳雨、孫飛、吳燕婷、劉宏宇

「國資參與」「上市公司入股」「知名風投投資」……不少P2P網貸平臺大肆宣傳其高大上的「背景」。隨著近期網貸領域一些平臺層層花式包裝被揭穿,暴露了虛假宣傳誤導投資者的種種亂象。

為防範化解網貸行業風險,相關部門近期頻繁出臺政策。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相關人士表示,對於打擊和取締非法金融廣告業務活動、規範金融營銷宣傳,監管部門的工作力度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問題平臺虛假宣傳,1萬元投資被稱「國資背景」

「十億國資,B輪融資,國資背景,更放心!」自7月底出現項目逾期,在某杭州網際網路借貸平臺的官網首頁,這行標語仍然十分醒目。

據這家平臺官網介紹,該平臺累計成交過百億元,剛獲得23億元D輪融資,宣稱有國資背景機構參與投資。據了解,這家機構旗下參股企業曾僅出資1萬元參與了針對該公司的一項投資,折合投資股份0.000065%。記者了解到,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已經介入這家平臺項目逾期問題的處理中。

「國資背景,更放心」「國資入股,平臺安全再升級」……「國資系」已成為不少P2P網貸平臺熱衷的宣傳營銷點。「很多平臺千方百計與大企業發生關聯,根本不管合作的實質內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說,近期,在互金行業風險頻發的背景下,不少相關企業被牽連其中,一些網貸平颱風險外溢到了其他領域。

「在投資人眼裡,有國資背景的網貸平臺應該相對安全,甚至有人認為一旦平臺出問題可以找國資企業兜底。」董希淼說,抓住投資人這一心理,一些資質不佳的平臺虛構國資背景為自己信用背書,忽悠投資人。 

花式包裝誤導投資者

除了「傍國資」,不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為吸引投資者眼球,獲得信任,千方百計進行包裝,施展誤導消費者的套路。

——假實力,宣稱國資背景、知名上市公司或風投入股,實則「吹牛皮」。如2017年跑路的恆貸網,上線兩個月後負責人失聯,其號稱的「國資背景」則澄清,從未投資過恆貸網,公司印章、營業執照被冒用。

——假存管,宣稱有銀行存管保證資金安全,實則「一紙空文」。如2017年底跑路的國盈金服,自稱有攀枝花市商業銀行的資金存管保障資金安全,但銀行方面表示,雖籤訂過資金存管協議但並未開通服務。

——假擔保,宣稱知名企業、擔保公司提供全額擔保,其實起不到擔保作用。如2015年銀豆網曾出現2000萬元逾期項目,擔保公司中源盛祥未履行擔保協議,拒絕代償。

——假承諾,宣稱保本高收益,其實是以高息為誘餌非法集資。如今年1月,項目年化收益一度高達18%的靈鳥網絡借貸平臺宣布清盤,該公司董事長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警方稱,靈鳥一直進行「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根本無法實現收益承諾。

——假風控,宣稱構建了銀行級風控體系,實則風控部門形同虛設。如近期被深圳經偵立案調查的投之家平臺,其在發生問題前曾密集發布大量虛假標的,為新股東自融提供通道。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在近期的監測中發現,涉嫌違法違規的廣告連結約300多萬條,相關敏感關鍵詞出現次數約700多萬次,涉及的廣告發布媒介約1萬個。這些違規廣告宣傳多包含「高收益」「保本」「不看徵信」等類型的關鍵詞,缺失對相關投資風險的提示,存在誘導金融消費者的宣傳行為。

頻繁出臺防範風險政策 監管力度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為防範化解網貸行業風險,相關部門近期頻繁出臺政策,從「嚴厲打擊P2P平臺借款人的惡意廢債行為」到「應對網貸行業風險的十大舉措」再到「108條全國統一合規標準」,正推動行業朝著穩健、良性的方向發展。作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重要內容,網際網路金融廣告管理也在不斷加強。

事實上,2016年4月,原工商總局等十七個部門就聯合發文,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對網際網路金融廣告和以投資理財名義從事金融活動行為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同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廣告宣傳行為,規定不得對金融產品和業務進行不當宣傳等。

在一系列政策約束下,網際網路金融廣告違規活動滋長的不良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統計數據顯示,近期涉嫌違法違規宣傳的廣告數量已經明顯下降,2017年12月發布數量約27萬條,2018年3月發布數量約2萬條。

「目前,網際網路金融廣告制度體系尚未建立,從業機構相關經營活動缺乏明確、具體的規範與引導。」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說。

「規範金融從業機構營銷宣傳需要多部門協調。」董希淼表示,在工商、金融等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力度的同時,網絡管理部門應加強對類金融企業網站宣傳的審查、懲罰力度,媒體也要加大對類金融企業虛假宣傳的識別能力,不給虛假宣傳提供傳播渠道。

此外,專家建議,投資者要加強對金融信息的甄別能力,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警惕虛假宣傳,不要輕易被高收益承諾誘惑。(完)

相關焦點

  • 國資P2P網貸平臺融和貸入駐微盈寶返利網
    原標題:國資P2P網貸平臺融和貸入駐微盈寶返利網微盈寶剛上線即喜訊不斷——國資系P2P平臺融和貸正式加入微盈寶返利平臺! 微盈寶平臺負責人如是說到,「我們搭建P2P理財導購平臺,是為了用我們做互金多年的經驗為投資人打造一個相對安全的投資環境,在投資人選擇之前,先幫他們過濾一遍風險性較高、不利於資金安全,或收益太低沒有太大投資吸引力的平臺。故在選擇合作夥伴時我們除了強調經營理念的一致外,也更注重考量平臺的資質背景平臺實力。」
  • P2P啟示錄|廣大出借人是受害人,他們被包裝過的偽P2P所詐騙!
    P2P啟示錄出借人害人被包裝偽P2P詐騙!往年那麼熱門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那麼多p2p平臺也經營多少年了,肯定沒有人不知道這個行業吧?只是有些人被誤導而已,才錯怪、誤解了出借人!p2p平臺之於網際網路金融而言,是被人們和行業劃上了等於號的。所以出現了網際網路金融的代名詞:P2P網貸信息中介服務平臺。
  • 網售「特供」「專供」涉嫌虛假宣傳
    近期,部分電商平臺出現以拼音縮寫等「暗語」方式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銷售、宣傳商品問題,擾亂市場秩序,欺騙誤導消費者。針對上述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組織開展清理整治網絡銷售和宣傳「特供」「專供」標識商品專項行動。專項行動將開展到2021年2月底。
  • 開通貸款、自動續費、虛假宣傳,網際網路巨頭坑你沒商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連線Insight,作者 | 向陽、謝東霞,編輯 | 子夜近幾年,用戶被平臺偷偷開通服務、被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事件,已經屢見不鮮、屢禁不止。 近期,有用戶稱,自己在美團系APP消費的過程中,被美團偷偷開通金融貸款服務,「在美團買個菜就欠下一筆貸款」。
  • 哪個貸款平臺最好貸款?怎麼選擇網貸平臺
    [導讀]每個人都有資金緊張的時候,銀行貸款是的一種方式,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平臺貸款,他們認為這種方式更方便快捷。那麼哪個貸款平臺最 好貸款?怎麼選擇網貸平臺?
  • 復工急著網貸?警惕假冒APP借貸詐騙
    復工急著網貸?警惕假冒APP借貸詐騙近期,隨著各行各業陸續恢復生產工作,許多企業與家庭為了儘快復工,保障企業生存發展和家庭日常生活,選擇通過網絡現金貸緩解資金壓力。假冒借貸APP騙局也隨之出現。在此類假冒金融APP案例中,受害人通常先是接到自稱某知名借貸平臺「客服」的電話,之後掃描其提供的二維碼下載安裝APP,申請平臺貸款。在受害人申請提現時,軟體提示需先充值會員,待會員充值完成,又被告知,需交納數萬元的借貸保證金,但受害人完成一系列充值操作後,依舊不能提現。
  • 美國律所發起集體訴訟,指控CD Projekt誤導投資者
    美國律所發起集體訴訟,指控CD Projekt誤導投資者 2020-12-25 12:53  遊戲時光VGtime
  • 濰坊天宏醫療美容醫院被指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中宏網山東8月28日電近日,濰坊市民楊女士向本網反映,濰坊天宏醫療美容醫院宣傳的專家醫生卻不在該院從醫,楊女士認為醫院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對外宣傳的技術院長、整形學科帶頭人卻不在醫院從醫據楊女士介紹,近期她想找一家放心的整形機構做一下雙眼皮和鼻子的美容手術,她通過相關查詢來了濰坊天宏醫療美容醫院,在醫院裡看到了該院的醫生介紹,其中美容技術院長和鼻整形學科帶頭人的醫生介紹讓楊女士覺得這家醫院的醫生還是很專業的。
  • 網貸雷人廣告鋪天蓋地,如何管?
    但是,真實表達、不能誤導消費者、遵守公序良俗、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是所有廣告的基本要求,更何況借貸產品是一類特殊產品,上述五花八門的廣告中,即使不考慮道德和價值觀問題,也不難發現其中的誤導現象,比如將借貸額度等同於個人財富、只要一個手機號碼就可快速貸款等,不符合基本業務常識。
  • 味多美蛋糕店被曝以虛假概念欺騙誤導消費者
    味多美蛋糕店被曝以虛假概念欺騙誤導消費者來源:聯商網2014-03-31 14:25  職業打假人王海近日以味多美蛋糕店以虛假的「0反式脂肪酸」「100%天然奶油」概念欺騙、誤導消費者為由,要求味多美10倍賠償。
  • P2P網貸平臺的本質是什麼?
    p2p網貸的模式是從國外傳到國內來的,本質上是一種點對點的借貸交易體系。比如說張三需要用錢,而李四手裡面有錢,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把李四的錢借給張三,但是中間需要一個擔保方。一個信用中介,以保證張三可以按時把錢還給李四,但是現在我們會發現國內p2p網貸平臺,從五千多家到現在清零,為什麼原來是普惠金融創新的網際網路金融,會變得現在一地雞毛,全部變成清退呢?
  • 幽螺莎星HP牙膏廣告誤導消費者 上海利康因虛假宣傳被罰35萬
    2019年這款「幽螺莎星HP牙膏」被《中國消費報》曝光,涉嫌虛假宣傳。2020年6月15日,這款由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的「抗幽門螺桿菌中藥牙膏」因發布虛假宣傳,被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同時,因其在京東網站平臺和天貓網站平臺分別開設2家網店「幽螺莎星旗艦店」,主要銷售「幽螺莎星HP牙膏」產品,在上述網店對外發布虛假廣告,其主體單位上海利康智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被罰款30萬元。
  • 如何處理虛假標識和虛假宣傳並存的違法行為
    」標誌及「河南省著名商標」字樣,涉嫌使用曾獲榮譽和冒用名牌標誌誤導消費者。根據查明的違法事實,某市場監管局認為,當事人生產、經營掛麵的外包裝使用曾獲榮譽「河南省著名商標」 作虛假宣傳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同時,當事人使用過期作廢的「河南省名牌產品」質量標誌行為,還違反《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條例
  • 朋友圈誤導宣傳 國華人壽青島分公司被罰15萬元
    中華網財經訊,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近日,青島銀保監局開出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存在財務數據不真實、工作人員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誤導宣傳的違法違規事實,被責令改正,並罰款15萬元。
  • 辨真偽o識風險 做理性私募投資者(三)宣傳,宣傳,還是宣傳
    辨真偽o識風險 做理性私募投資者(三)宣傳,宣傳,還是宣傳 時間:2020-06-30 來源: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系列叢書《辨真偽o識風險 做理性私募投資者》
  • 「百年修正旗艦店」茯苓酸棗仁茶被法院認定虛假宣傳、銷售欺詐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滋美堂茶業公司對普通食品宣傳保健功效,已涉嫌虛假宣傳、構成銷售欺詐,遂判決滋美堂茶業公司退還原告消費者丁某全部貨款4845元及利息。,誤導消費者。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廣告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或明示、暗示具有保健功能。
  • 「百年修正旗艦店」茯苓酸棗仁茶被法院認定虛假宣傳、銷售欺詐...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滋美堂茶業公司對普通食品宣傳保健功效,已涉嫌虛假宣傳、構成銷售欺詐,遂判決滋美堂茶業公司退還原告消費者丁某全部貨款4845元及利息。,誤導消費者。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廣告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或明示、暗示具有保健功能。
  • 家居輿情報告│蹭疫情熱度,水星家紡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
    報告顯示,部分企業藉助疫情熱點,向公眾進行虛假宣傳,推銷企業產品,引發消費者不滿。報告依託千龍智庫大數據,梳理71家家居上市企業行業品牌價值影響力指數並作排名,對8大細分領域進行多維度剖析,形成2020年家居行業十大熱點事件、十大熱詞、十大問題及四大發展趨勢等,為消費者了解行業現狀、認知品牌提供參考,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新視角。
  • 仁和藥業身陷「迷霧」:母公司旗下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多個電商平臺...
    此前,有媒體報導出仁和集團旗下的一款「HP牙膏」涉嫌虛假宣傳。未來網記者瀏覽了各大電商平臺後發現,該產品在淘寶、京東、閒魚等平臺仍有銷售,且標有「適用於HP易感人群」等字眼。  曾幾何時,仁和藥業憑藉著「家有兒女常備優卡丹」、「誰用誰閃亮」等廣告詞家喻戶曉。如今,這些廣告詞還在耳畔縈繞,仁和藥業的業績卻沒有了往日的亮眼。
  • 賣口罩涉及虛假宣傳?!藥店被罰20萬
    市場監管局認為,藥店在價格標籤上標註口罩商品名稱是「朝美N95」,但其實是KN90型號口罩,藥店虛假宣傳,罰得沒錯。 因此,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藥店的行為構成虛假宣傳,對該藥店作出罰款20萬的行政處罰決定。 後藥店向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複議。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複議決定,維持了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處罰決定。 包裝上有「N95級」字樣,怎能說虛假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