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古墓挖出27噸國寶,墓主人身份成謎,不料被老農一語道出

2020-12-16 豆廚

《花非花》:「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在對中國古代的墓葬文化有著一定了解之後就會發現,由於古人十分重視身後之事,因此,古代的墓葬也往往都是非常豪華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之下,有些顯貴之人的墓葬就成為了盜墓賊們所覬覦的對象,而在現代社會中,隨著我國考古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考古專家們也擁有了發掘墓葬的能力,在這個時候,從古墓中發掘出的一些文物就成為了我國歷史研究的重點內容。

曾經,在西安的一個古墓中,考古隊們發現了一個重達了二十七噸國寶文物,然而,這個珍貴古墓的墓主人身份卻始終是一個謎團。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當地的一位老農卻幫助專家們成功找到了墓主人的真實身份。那麼,這個墓葬的墓主人究竟是誰?這位老農又為何會知曉這一內容呢?

這個墓葬的主人就是唐朝時期的武惠妃,在2004年時,一夥專門盜取古代墓葬的犯罪團夥來到了西安地區,並對一個唐代的陵墓進行了盜取。當時,這一犯罪團夥用炸藥打開了陵墓,並強行帶走了其中的許多珍貴物品。在那個時候,盜墓賊們的行為也引起了當地居民們的注意,在得知了盜墓賊的行動軌跡之後,村民們便將此事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部門,而在考古專家們趕到現場的時候,盜墓賊們卻已經離開了現場。

在這個時候,雖然說墓葬已經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但考古隊員們卻並沒有放棄對這一墓葬的發掘。而在對現場進行仔細地勘察之後,專家們也發現,其中的許多文物都落入了盜墓賊的手中。對於我國的歷史研究事業而言,這些盜墓賊的出現顯然已經成為了一種巨大的阻礙,可以說,如果盜墓賊沒有對這一珍貴的墓葬進行破壞的話,那麼,專家們也能夠在其中發現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

當時,在得知這一情況之後,有關部門也迅速聯合警方,並監視著這一夥盜墓賊的動向,而直到2006年時,警方才終於抓獲了這一犯罪團夥。在犯罪嫌疑人對盜墓事實進行交待之後,專家們發現,他們所盜取的石棺已經被賣到了美國一位富商的手中。此時,為了追回石棺,我國有關部門也與這位美國富商進行了一番交涉,直到2010年,這一珍貴的石棺才被歸還到中國

在2010年,一個重達二十七噸的石棺正式抵達廣州港,而在這個時候,我國有關部門的專家也開始了對石棺的修復工作。面對著如此華貴的一個石棺,專家們也感到有些措手不及,畢竟在這一棺槨上,並沒有什麼關於墓主人身份的信息,而如果不能對棺槨的主人進行確定的話,那麼也必將會對日後的歷史研究工作造成阻礙。

然而,就在專家們感到非常頭痛的時候,來自西安地區的一位老人卻出現到了研究所當中,當時,這位老人表示,他曾經在被盜的古墓旁邊發現了一塊保存完好的墓碑,而在專家們對這塊墓碑進行解讀之後也發現,原來這裡埋葬的是一位柳姓的丫環,而她的主子正是唐玄宗的貞順皇后武惠妃

據了解,武惠妃是唐玄宗的一位寵妃,而在武惠妃生前,她也得到了皇帝的無限寵愛。雖然說在那個年代中,唐玄宗曾經想過要將武惠妃立為皇后,但出於政治上的一些特殊原因,最終,武惠妃也並沒有成為唐朝後宮的主人。而在武惠妃去世之後,為了對其進行追悼,唐玄宗便追贈其為貞順皇后,並對她的陵墓進行了非常豪華的建設。除此之外,一位深得武惠妃信任的丫環也被隨葬到了武惠妃身邊。對於一位妃子來說,能夠擁有這樣的待遇也是十分難得的。自此,專家們也正式揭開了這個重達二十七的石棺的秘密,可以說通過武惠妃石槨的出土,我國歷史學家對於唐玄宗時代的研究也將取得巨大的突破。

結語

雖然說在武惠妃生前,她並不是一個地位等級較高的妃子,但是,唐玄宗對武惠妃這位妃子卻是十分喜愛的,而這也使得在武惠妃的陵墓中,還會有貼身宮女的陪葬墓存在。

從武惠妃之墓的出土中也能夠感受到,在我們研究歷史的行程中,那些保存得較為完好的文物也成為了現代人探尋歷史真相根本所在,在這些文物的幫助之下,我們能夠更加真實地還原歷史,從而進一步了解我國過去所發生的故事。

參考資料:《唐武惠妃石槨線刻畫》

相關焦點

  • 古墓出土27噸國寶,墓主身份成謎,圍觀老農大喊:我知道!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座墓穴,被盜後出土27噸國寶,墓主身份成謎,圍觀老農大喊:我知道!陝西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據統計西周、秦、漢、唐等十四個朝代,都曾設此都城。陝西文物和古建築數量眾多。據統計陝西各類文物點3.58萬處、博物館151座、館藏各類文物90萬件。自秦始皇陵被發現後,考古工作就在陝西持續進行著,除此之外盜墓事件也不斷發生。
  • 陝西一古墓發現27噸國寶,墓主身份無人知,一老農說:我知道
    但現在我們都知道,人死後什麼都沒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在墓裡放這麼多財寶,招來的只會是盜墓賊。因此,為了這些墓葬進行保護,考古工作也是備受重視,考古專家們一直在盡力的為這些古墓葬遺址進行搶救性的挖掘,免遭到盜墓賊的盜竊。陝西一古墓發現27噸國寶,墓主身份無人知,一老農說:我知道。
  • 武則天墓前的61個無頭石人,千年來無人能懂,卻被兩農民意外破解
    然而這61無頭石人的問題卻被兩位農民意外破解了,兩位村民意外的挖出了這61個石頭人的頭像,原來這61個無頭石人並非真的無頭。有了頭像,他們的身份也得到了認證,他們是守陵的突厥人。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周邊的國家都以唐朝為中心活動,因此出現突厥人也並不奇怪。至於頭像為什麼會被毀掉埋在地下,原因尚不得知。
  • 1957年西安挖出9歲少女墓,墓主身份大有來頭,石棺蓋刻4個大字
    其中古都西安成為了重要的歷史交匯中心,有著十三朝古都的美譽。《史記》對西安評價有雲,「金城千裡,天府之國」,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憑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西安境內文物古蹟之豐富令人咋舌,古墓群數量也非一般城市能比,許多著名的大墓都存在於此。
  • 長沙挖出特殊墓葬,考古家只憑出土的玉印,就判斷出墓主人是女性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許多埋在地下千年古墓都已重見天日。在眾多古墓中,從等級上來看,雖然長沙的馬王堆不能奪冠,但是墓主人身份卻也非常顯赫,長沙考古在全國也都赫赫有名,而長沙當地人的文物保護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 農民無意挖出一古墓,墓中空空如也,鮮的紅12個字令人深思
    2012年的某一天,一個小村莊的農民在自己家的院子裡挖菜的時候,挖出了一座古墓,這座古墓中西走向,裡面有個長方形的木塊,還有很多的青磚,屋頂上有仿木雕紋的石樣,而且為黃色雨傘行,山水處是天圓地方的圖案,但就是這樣的一個豪華古墓裡卻沒有棺材,也沒有找到任何的陪葬品,這也讓很多人都奇怪
  • 柳州一明代墓墓主身份確認,「學霸」家族曾「七代連科」
    近日,這個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物——明代官員莫抑的墓址,經文物部門發掘、清理後得以確認,墓主人的生平行實,也隨文物出土水落石出。▲圖為古墓發掘現場。嶺上三座明代墓因盜掘面目全非莫抑為明代柳州府馬平縣人,其於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考取進士,官至正四品的廣東海道副使。
  • 工地挖出千年古墓,棺材上寫著「開者即死」,專家打開後嘖嘖稱嘆
    建築工人無意之中發現古墓西安是個很神奇的地方,由於不少帝王都在此地建立朝都,所以考古學家們也從西安地下挖出了不少價值連城的寶物,以及一些神秘的古墓。在上世紀50年代,在西安城西梁家莊附近的一個建築工地上,建築工人們無意間挖出了一座古墓,於是立刻上報了文物局,考古學家聞訊而來,到達現場之後他們卻發現這座古墓的墓室外壁已經被工人無意間破壞了,於是專家立即開始了挖掘新搶救。
  • 陝西挖出唐代公主墓,專家察覺盜墓賊無恥行為,悲憤道:禽獸不如
    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禮儀,一系列的職業便由此產生了,其中就包括盜墓賊。盜墓賊,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盜取他人墓中財物的人。  在今天,盜墓是犯法的行為,然而在古代,盜墓是被人默認的行為,因為人們對盜墓賊的存在無能為力。甚至有的國家為了獲得錢財,會專門培養一個盜墓組織,專門進入古墓盜取財物,從而填補國庫。
  • 成都挖出千年古墓,出土17具金絲楠木船棺,專家:墓主人是王族
    這點其實在中國古代尤其表現得非常突出,還有也影響了南北地區喪葬文化,比如北方墓穴一般是車馬坑,而南方則會把棺木打造成船的形狀,也叫船棺,意味著去往一個世界。而這裡要說的這座船棺墓就是位於四川成都,而且還是在鬧市區,起初一下子就挖出了17根「獨木舟」,獨木舟就是船棺,只不過看著像獨木舟而已,讓考古隊趕到興奮不已的是這些「獨木舟」居然都是用堪比黃金的金絲楠木鑄造而成的。
  • 古墓中出現高跟鞋,專家考察後稱:墓主人身份不一般
    有這樣一座古墓,單單是鞋就出土了很多,其中還出土了19雙高跟鞋,其中11雙上面是繡的鳳凰。十分珍貴,單單從這鞋上我們就可以將墓主人的身份定義為一個貴族,11雙帶有鳳的繡面,更是可以看出墓主人的尊貴。專家一度稱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甚至大有來頭。專家為什麼這麼說呢?
  • 清朝皇宮3噸重「龍床」現身,專家說交公,主人說:給我5個億
    在古代,主人的家具直接就能夠體驗出主人的經濟條件,社會地位以及自己平日的喜好。關於家具,自古就非常的考究,一般很貴的家具,它的用料也非常好,做工也非常的精美。從外表上看,雕刻的越細緻,它價格就越貴,同時也就代表著它主人身份越高。如果說古代什麼樣的床他等級規格最高,那無疑就是皇帝所住的床。它的用料一般是非常珍貴的木材,而且雕刻的一般都是龍之類的圖案。
  • 浙江古墓現"萌物"石刻 墓主至少官居四品(圖)
    記者趕赴現場發現,原來是文保部門在對一處清代高官墓葬進行搶救性挖掘。現場直擊3對出土石刻,個個雕刻精美記者趕到鄞州大道和雅源南路路口時,現場圍觀的人可以說是裡三層外三層,一些路過的市民紛紛駐足張望。「裡面在挖文物呢!」「這地方能有什麼文物啊?」「別說,還真有,說不定是國寶!」
  • 西安學生在文物上曬被子,央美放在玻璃櫃裡觀賞,網友卻說見怪不怪
    網友評論:網友被兩萬多根的數量震驚了,有人卻說「這是西安高校特色」延伸閱讀:西安各高校:挖古墓對西安不算新聞作為一座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國都史、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的城市,在西安挖出一座古墓似乎都不算是新聞。
  • 亳州「王墓」遺址,一座充滿未解之謎的千年土丘!
    在該鎮向西兩公裡許,有個村莊叫王倒坐村,在村子南邊,有個俗稱「王墓」的土丘。關於這座土丘,因為年代久遠,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古墓蹤跡已難覓初冬時節,暖陽高照。一般村莊的路,向南朝陽居多,但是,在該村村民心目中,王墓不可冒犯,所以這個莊的路只能向北方修路,房子也都面向北方,所以村名叫倒坐村,又因為這個村的村民都是王姓,村名就叫王倒坐村。由於前幾年土地復墾和新村規劃,整個村莊整體東移,老房子已經不復存在。據當地村幹部介紹,陵墓原來佔地有十多畝,上世紀五十年代曾經被挖開過,挖出了很多青石條和陶罐等。
  • 山東一小山包,出土2顆貓眼寶石,墓主人是朱元璋早逝的兒子
    而這些陪葬品也要根據他們不同身份進行陪葬,否則就逾越了禮制。人們死後伴有大量的陪葬品,與他們的思想有很大的關係。人們認為他們死後會去另一個世界,那麼這些陪葬品便是留給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用的。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竟然挖出了一座古墓。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個古墓的規模十分龐大,而且還特別隱秘。經過專家考察後,確定這個古墓屬於明朝時期,之後出土的陪葬品1100餘件,可以看出來墓主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
  • 陝西鹹陽古墓出土「戰神佩劍」,墓主威名響徹千年,一生未有敗績
    前些年,專家們發現了許多戰國時期的古墓,其中一座就是白起墓。從考古史上發現,我國歷代挖掘的戰國墓規模都十分浩大,比如曾侯乙墓,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令世界考古學家震驚。除了這些著名的戰國時期的墓葬,還有一些規模不大的小墓葬,不過並不要輕視墓主,比如白起墓就是其中的代表。
  • ​南京挖出一座古墓,墓中物品帶大家跨越時間,觸摸著千年前的時尚
    這次考古非常順利,古墓都保存完好,沒有任何被盜的痕跡,這對於考古工作者來說,算是一件幸事。中國的盜墓幾千年來就沒停過,古墓被盜往往意味著一部分有研究價值的文物將會「一去不復返」。然而,在發掘之前無人知曉此墓的墓主人竟然是女性。等看到陪葬品時,答案讓人有點意外。在棺木裡,有保存完好的燒香陶罐及十多件梳妝和美容用品。
  • 湖北挖出西漢古墓,墓中發現活的「百年烏龜」,怎麼回事?
    湖北挖出西漢古墓,墓中發現活的「百年烏龜」,怎麼回事? 導語:1995年,湖北十堰發現一座西漢古墓。古墓規模龐大,專家們推測應該是王侯將相的墓地。他們興奮不已,立刻展開了發掘。大家小心翼翼地打開墓門,卻發現裡邊還有幾個墓室。進入其中一個墓室之後,專家們驚訝的發現,墓室中居然有一隻烏龜。
  • 寧鄉壩塘古墓群挖出古老「火鍋」夫妻合葬墓設罕見「過仙橋」
    寧鄉壩塘古墓群挖出古老「火鍋」 夫妻合葬墓設罕見「過仙橋」楊家灣墓群衛星圖華聲在線5月1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曼斯 通訊員 劉靜 喻冠男)近日,在寧鄉市壩塘鎮南芬塘村的北部山上發現古墓群。目前考古專家已對其中的一座東漢古墓葬完成發掘,出土了鐵釜、陶罐等13件文物。另有一座宋代夫妻合葬墓正在發掘。古墓葬呈長方形,青磚砌築,墓室長2米、寬約1米,帶斜坡墓道。據了解,早在2007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寧鄉市文物部門就在該地段發現了疑似古墓群。今年5月,為配合寧韶高速公路建設,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寧鄉市文旅廣體局對楊家灣墓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