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市中山中路的工貿大廈一帶,曾經有過一座「科第世家」牌坊,是古代官府為表彰書香奕世(意為累世,代代)的莫氏家族而立。近日,這個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物——明代官員莫抑的墓址,經文物部門發掘、清理後得以確認,墓主人的生平行實,也隨文物出土水落石出。
▲圖為古墓發掘現場。
嶺上三座明代墓
因盜掘面目全非
莫抑為明代柳州府馬平縣人,其於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考取進士,官至正四品的廣東海道副使。他的兒子莫與齊也是進士出身,也曾歷任副使一職,最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到從三品的布政使司參政。在《柳州府志》等舊志中,莫抑、莫與齊均被列為鄉賢,而且在如今的中山中路保險公司大樓一帶,曾立有一座「憲臺濟美」牌坊,用於褒揚和紀念這對父子。
莫抑墓坐落於柳北區柳長路旁的歐陽嶺上,旁邊還有另外兩座明代古墓,分別屬於他的原配夫人趙氏和繼室夫人王氏。由於古墓曾遭不法分子盜掘破壞,導致墓碑缺失、受損,莫抑及其夫人墓長期鮮為人知,也從未列入文物部門的保護名冊。
最近,因柳北區一重點項目建設徵地,莫氏族人才在遷墳時,挖出了深埋土中的古墓墓碑。3月27日,文物部門接到報告後,對古墓進行搶救性地發掘、清理,並最終確認墓主人之一為莫抑。
據了解,重見天日的莫抑墓墓碑,在出土前已斷裂為十多塊殘石。莫氏族人認為,那是古墓被盜時,不法分子故意砸爛並埋入土中的。與墓碑殘石一道出土的,還有一個陶質糧食罐,應該是古墓裡的隨葬品。
殘碑信息可識讀
墓主身份得確認
值得慶幸的是,出土墓碑經過拼合,基本能夠完整識讀。
▲殘碑經拼合,基本能夠完整識讀。
刻在碑面正中的一行大字,是「明中憲大夫顯考吉亭莫公之墓」;碑面左邊用小號字體署著墓主人的子孫姓名,排在第一個的就是長子莫與齊;刻在碑面右邊的文字信息,則是墓主人的生平簡介,其內容為:考諱抑,字允升,號吉亭。中嘉靖丙午舉人,癸丑進士。授宿遷縣尹,甲寅,調長洲縣。丁巳,行取四川道監察御史。己未,陝西巡茶。辛酉,湖廣巡按。壬戌,陞廣州府刺史。甲子,陞海道副使。丁卯,致仕。生正德甲戌年十月日初八辰時,卒萬曆壬寅年六月十二日巳時,享年八十九歲……
據碑文可知,墓主人毫無疑問就是莫抑,他的每一段履歷,上面都有交代。值得一提的是,舊志對莫抑的生卒年信息並無記載,碑文補上了這部分史料缺環;而且告訴人們,莫抑活到了89歲,這在當時是個很了不起的長壽記錄。
在古墓墓址處,莫氏族人還找到另外一批碑石殘片,能夠識讀出「奉天承運皇帝」「朕凡褒錄臣工」「齊體之義」「當論恤者」等字樣,疑為莫抑夫人的誥封碑碑文。而在他的繼室夫人王氏墓中,考古人員還清理出另外一個陶罐。
「學霸」家族不簡單
一門曾「七代連科」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考古人員此次發掘、清理出的文物十分有限,但已足以證明墓主人身份。而在柳州市的河東村,還有另外一處莫氏家族古墓群,近年已被文物部門登記在冊,列為不可移動文物點。莫氏族人打算將莫抑及其夫人墓也遷到那邊,使之得到妥善保護。
據史料記載,柳州莫氏曾在明代創下「七代連科」的驚人記錄——往上數,莫抑的曾祖父莫愚,祖父莫汝能,父親莫大德都曾考取舉人功名;往下數,他的兩個兒子莫與齊和莫與高,孫子莫元學、莫元敬、莫元教,曾孫莫儔,也都至少中過舉人。
另外,《柳江府志》等文獻記載的明代舉人莫讓、莫方、莫汝器等,也都出自這一「學霸」家族。有的族人甚至認為,柳州莫氏實際上是「八代連科」——這一說法有待核實,但僅就「科第世家」的稱號來說,他們的確實至名歸,是否錦上添花並不重要。
而作為本地首屈一指的書香名門,與柳州莫氏相關的出土文物和歷史文獻,也將為文史工作者深入了解古代廣西的教育狀況、簪纓望族的社會關係等,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材料。
編輯丨劉冬妮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關注南國早報官微
新聞早知道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