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引發肩關節疼痛的肌肉

2021-03-04 醫道無界

肩關節是一個複雜的球窩關節,能做多軸性靈活運動, 其周圍肌肉多而薄弱,這些肌肉的損傷都會導致肩痛。其周圍的肌肉主要有:岡上肌、三角肌、岡下肌、小圓肌、 肩胛提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肱三頭肌、背闊肌、大圓肌、 喙肱肌、上後鋸肌、前鋸肌、肱二頭肌、斜方肌等。

一、岡上肌

岡上肌起始於肩胛骨的岡上窩,肌腱在喙突肩峰韌帶 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關節囊的狹小間隙通過,止於肱骨大結節上部。對於岡上肌的損傷可以進行空罐實驗判斷是否損傷。當損傷時岡上肌第 1 筋膜點會導致肩部深部酸痛並且主要集中在中三角區疼痛,沿上臂和前臂向下延伸,肘關節外側疼痛明顯,上臂外展時疼痛強烈,靜止時隱隱酸痛,但很少幹擾睡眠(與岡下肌不同)。肩峰撞擊症候群與岡上肌有關,肩關節附近的「咔嚓」聲與之有關。岡上肌第 2 筋膜點會導致三角肌中束疼痛。

二、三角肌

三角肌位於肩部,分前中後三束,整體呈三角形。起自鎖骨的外側段、肩峰和肩胛岡,肌束逐漸向外下方集中, 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當三角肌後束損傷時會導致後三角,中三角,前三角疼痛,對其做搭肩試驗,三角肌疼痛明顯。當三角肌前束損傷時,牽拉前三角肌或做後摸背動作時,三角肌前束疼痛明顯。

三、岡下肌

岡下肌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覆蓋。起自岡下窩, 肌束向外經肩關節後面,止於肱骨大結節的中部。岡下肌損傷主要引起引起前肩疼痛,深感疼痛位於關節深處,傳送到肱二頭肌、肩部外側、後頸部肩胛內側緣, 沿整個上臂和前臂向下傳送,可達整個手的尺側。引發肩膀和手臂的無力和僵硬,變得很容易疲勞,無法向後伸手夠到後背。岡下肌引起其他肩袖肌群的代償性收縮,放鬆肩袖肌群的觸發點就能夠成功治癒「凍結肩」,右岡下肌較左岡下肌更易損傷。岡下肌損傷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通常後摸背受限,掏褲兜,扎腰帶等動作疼痛加劇。

四、小圓肌

小圓肌位於岡下肌下方,岡下窩內。起於肩胛骨內側 緣上三分之二背面,經肩關節後部,止於肱骨大結節下部。小圓肌所引起的疼痛主要為肱骨頭附著處的背側非常 局限的疼痛。

五、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位於頸項兩側,起自 1 至 4 頸椎的橫突,止於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緣的上部。其收縮能上提肩胛 骨並使肩胛骨下迴旋,是頸椎負擔很重的一塊肌肉。肩胛提肌損傷主要表現為頸部旋轉受限,斜頸多見於胸鎖乳突肌異常,頭部晃動受限多見於上斜方肌異常。肩胛提肌筋膜點強烈的壓痛感。肩胛提肌產生疼痛可能由於姿勢性緊張,比如單肩挎包;肩胛提肌的拮抗肌縮短造成肩胛提肌的超負荷;腰椎的側彎(腰方肌縮短)導致肩胛提肌容易受傷。肩胛提肌往往是引起肩痛最主要的原因, 其往往導致肩後方疼痛、頸肩角痛,並沿肩胛骨內側緣放 射以及後三角肌區域疼痛,嚴重時會導致劇烈的頸肩部疼 痛,頸強直。

六、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窩,肌束向上經肩胛關節的前方, 止於肱骨小結節,其收縮能使肩胛關節內收和旋內。肩胛下肌的檢查主要從以下四點去著手:

1)肩關節外 展受限嚴重,被限制在 90°,嚴重時 45°也會受限;

2) 縮短的肩胛下肌會導致上臂內旋;

3)當人放鬆站立,手臂 自然下垂時,與健側相比手掌後翻;

4)值得注意的是大圓 肌前三角和胸大肌也會產生上述表現,但嚴重性較低。

肩胛下肌異常往往是導致凍結肩的關鍵,其靜止和運 動時都會劇痛,在肩後部,引起肩胛骨上臂後外側延伸到 肘部疼痛,也會導致腕關節的帶狀疼痛。患者能向上向前伸, 但是不能向後伸(如投標槍的姿勢)。有的患者疼痛嚴重, 導致肩關節外展小於 45°,疼痛嚴重甚至靜止時也會疼痛。

六、胸大肌

胸大肌是位於胸廓的前上部的肌肉,通常稱為胸肌,呈扇型,起自鎖骨內側半,胸骨和第 1~6 肋軟骨,肌束向外側集中,止於肱骨大結節嵴。

對於胸大肌造成的肩痛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前方疼痛,摸背後拉試驗陽性。臨床表現為胸大肌的上束可以導致前三角肌區域疼痛。在後摸背部的時候胸大肌上束被牽拉產生類似前三角區疼痛。胸大肌中束導致胸前區疼痛 - 肱骨內上髁疼痛 - 手臂尺側疼痛麻木。

七、肱三頭肌

肱三頭肌在上臂後面延伸,可伸直或伸展該臂,分為長頭、內側頭、外側頭,一個附著在肩胛骨上,另兩個附著在肱骨上。

對於肱三頭肌造成肩痛的檢查為肱三頭肌的肌肉張力增肌,雙臂上舉時,肘關節無法完全伸直,被動屈肘抬肩誘發肱三頭肌疼痛,長頭筋膜點位於肌肉中部,鉗捏式觸診,尋找壓痛點。肱三頭肌長頭筋膜點,位於肌腹的中間,可導致上臂後側疼痛,延伸到肩後,偶爾會導致上斜方肌部位的不適感,也會向下導致肱骨外上髁處以及前臂背側疼痛,單純損傷導致上舉輕度受限。

八、背闊肌和大圓肌

背闊肌是位於胸背區下部和腰區淺層較寬大的扁肌,起於 7-12 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 3-4 肋,止於肱骨小結節嵴。

大圓肌,位於人體小圓肌的下側,其下緣為背闊肌上緣遮蓋。起於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於肱骨小結嵴。

背闊肌導致的疼痛時病人上舉不受限或者輕度受限,在上舉過程中受限疼痛。站立位雙手上舉和軀幹平行,觀察病人雙上肢姿態有無上舉不完全。同時囑病人下蹲,觀察病人腰部曲度變化有無翹臀,如果翹臀說明背闊肌縮短。惡性肩胛背疼痛的原因,無法通過改變姿勢和牽拉緩解(和斜角肌不同)此種情況患者可通過頸椎磁共振,肺部檢查,心臟檢查而找到相應問題。背闊肌第 2 筋膜點位於背闊肌前緣 11 肋交界處,其產生疼痛時,還會引起前三角肌疼痛,軀幹下側疼痛,髂嵴上方疼痛。

九、喙肱肌

喙肱肌在大臂的內側肱肌上端,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之間。起於肩胛骨的喙突,止於肱骨中部內側。近固定時,使上臂屈和內收,是肩關節水平屈的原動肌。

對於喙肱肌的檢查主要有以下四點:

1)背部摩擦試驗:患者手從身後在腰部做橫向運動時感到疼痛;

2)上臂、肩關節外旋牽拉時會出現疼痛;

3)觸診檢查:在肌肉的中部,相當於喙突下兩到四指的位置,按壓觸診,尋找壓痛點;

4)起止點觸診:喙突按壓是否有壓痛,肱骨幹中段內側面是否有壓痛,起止點壓痛點很可能繼發筋膜問題。

喙肱肌導致的疼痛主要為前三角肌疼痛,向下傳導到上臂後側、肱三頭肌、前臂的背側以及手背,到達中指末端,喙肱肌縮短,擠壓手臂的神經,抬肩上舉部痛,上舉疼痛明顯,與上後鋸肌和斜角肌的傳導痛不同,喙肱肌不會引起肘關節和腕關節疼痛,嚴重時會出現劇烈的疼痛,即使在靜止的時候,症狀仍很嚴重。

十、上後鋸肌

上後鋸肌位於菱形肌深面,起於項韌帶下部,第 6、7頸椎和第 1、2 胸椎棘突,肌纖維斜向外下方,止於第 2-5肋骨肋角的外側面,作用為上提肋骨以助吸氣,上後鋸肌發達可以提升肺活量。

上後鋸肌損傷產生的症狀為肩胛骨深處痛,疼痛在肩胛骨上部深處最強烈,延伸到後三角區,肱三頭肌區,肘部鷹嘴區,前臂的尺側和腕掌部的尺側最後到達小指,患者主訴靜止時疼痛也存在。

十一、前鋸肌

前鋸肌位於胸廓的外側皮下,上部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蓋,起於上位 1 至 9 肋外側面,止於肩胛骨的內側和下角的前面。

對於前鋸肌的檢查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 前鋸肌緊張會導致肩前攏肩胛岡和肩胛骨上面突起,所以檢查是否

有翼狀肩胛;

2) 前鋸肌的筋膜點損傷與過度地使用胸式呼氣有關,所以檢查呼吸模式;

3) 檢查肩肱節律;

4) 局部觸診檢查可靠方便,位於第五六肋,腋中線和腋後線之間,平滑式觸診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明顯壓痛。前鋸肌所產生的症狀主要為肩胛下角內側疼痛,沿上肢內側放射到手掌的尺側並延伸到環指和小拇指。

此外前鋸肌還是導致肩峰撞擊症候群的重要肌肉。肩峰撞擊症候群會明顯表現出一個「疼痛弧」,即患者外展未到 60 度時疼痛較輕,繼續被動外展在 60 至 120 度時疼痛加重,繼續上舉超過 120 度時疼痛減輕,且可自動上舉。因為前鋸肌能使肩胛骨上迴旋。治療肩峰撞擊症候群,不但要考慮松解使肩胛骨下迴旋的肌肉,還需要考慮強化使肩胛骨上迴旋的肌肉,其中前鋸肌就是最重要的一塊。

十二、肱二頭肌

肱二頭肌位於上臂前側,整肌呈梭形。肱二頭肌有長、短二頭,長頭起於肩胛骨盂上粗隆,短頭起於肩胛骨喙突。長,短二頭於肱骨中部匯合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於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肱二頭肌肌腹部位的激痛點會導致前三角肌疼痛,前臂淺表疼痛是主訴的感覺,與岡下肌不同的是患側臥不會導致疼痛。

十三、斜方肌

斜方肌位於上背及中背的表層,並根據其肌纖維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斜方肌起自上項線、枕外隆突、項韌帶及全部胸椎棘突,止於鎖骨外 1/3、肩峰、肩胛岡。

斜方肌的三部分任一部分損傷都會產生不同症狀。當上斜方肌損傷後,會出現同側頸部後外側痛,並且有時牽涉到同側顳部疼痛,且受損側肩膀無法承受重量;在運動方面表現為頭部和頸部的側屈運動受限,被動活動也會受限,頭頸部旋轉輕微受限;如果同時伴有肩胛提肌和頸夾肌受損,可能會使頸部出現僵直的狀況。當中斜方肌損傷後,肩胛骨之間會出現灼熱疼痛;止點附著肩峰處疼痛和壓痛;比較特殊的症狀是手臂不自主的顫抖以及自主神經性表現的起雞皮疙瘩。當下斜方肌損傷後,會出現肩胛骨上部、肩胛骨之間,肩峰或頸部的疼痛,以及少數的頸部活動受限;下斜方肌弱化會導致肩胛骨向前下方傾斜,同時胸小肌適應性縮短,患者呈現圓肩狀態。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層醫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基層醫生自己的平臺: 

醫者俱樂部

強烈推薦:匯聚國內外名醫學者和醫學愛好者。

【全國整脊手法及影像診斷臨床實踐班】

我院於2021年1月25日在 中國廣州舉辦 三維整脊手法及影像診斷研修班!特邀請您參加!

學習內容:

①整脊手法:傳授南北正骨手法絕技。快速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頸、腰、胸椎小關節錯位,骨盆傾斜,腕踝關節錯位等特效矯正手法。脊柱相關疾病的手法治療:如眩暈、頭疼、血壓異常、胸悶氣短、胸痛、心律失常、性功能障礙、月經失調、痛經等病症。

②影像診斷:通過先進直觀的影像檢查和判讀(X線.CT.MR)作為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依據,在此基礎上再施以準確的診斷及治療手法,使得脊柱復位及相應臟器的疾病得以調理或痊癒。

學習費用:4000元(提前報名可以申請優惠500元學費)

時間:2021年1月25-26日(24日報到)

地址:中國廣州

電話報名:18902284586 周老師

微信報名:260004607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為好友並可優惠:

不要自私,轉發朋友圈,朋友愛死您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動動手指轉發到你的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收穫知識與健康喔!

相關焦點

  • 引發肩關節疼痛的肌肉總結
    肩關節是一個複雜的球窩關節,能做多軸性靈活運動, 其周圍肌肉多而薄弱,這些肌肉的損傷都會導致肩痛。
  • 引發肩關節疼痛的肌肉!
    肩關節是一個複雜的球窩關節,能做多軸性靈活運動, 其周圍肌肉多而薄弱,這些肌肉的損傷都會導致肩痛。其周圍的肌肉主要有:岡上肌、三角肌、岡下肌、小圓肌、 肩胛提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肱三頭肌、背闊肌、大圓肌、 喙肱肌、上後鋸肌、前鋸肌、肱二頭肌、斜方肌等。
  • 引發肩關節疼痛的肌肉
    肩關節是一個複雜的球窩關節,能做多軸性靈活運動, 其周圍肌肉多而薄弱,這些肌肉的損傷都會導致肩痛
  • 肩關節疼痛怎麼辦?了解肩部組織,教你用運動緩解疼痛
    肌肉群分別包括三角肌後部,肱三頭肌、小圓肌、大圓肌、背闊肌、斜方肌中部、岡下肌等,肌肉群在外部包圍著肩關節,起著支配和保護作用。但是如果我們訓練過程中不注意這些肌肉的鍛鍊,就會造成肌肉損傷,進而對肩關節造成損害。
  • 3步循序漸進糾正訓練,快速修復肩關節損傷,消除健身肩關節疼痛
    肩關節損傷是運動健身中最容易發生的運動損傷,損傷後不但會出現肩膀疼痛,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運動健康,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據調查數據顯示,健身的人群中,發生過肩關節損傷的多達45%,而損傷的人群中又有40%的人肩部疼痛持續至少一年[1]。
  • 肩關節長期疼痛別總在肩上耗精力了,你需要在臀部上找找原因
    經常肩關節酸痛,上舉或向後伸困難。你天天找人按摩疼痛的肩膀,卻一直是暫時的緩解,兩三天後肩關節又開始作妖似的疼痛?你相不相信,你頑固性的肩關節的疼痛,或許來自你視而不見的臀部肌肉失衡哦?要不要不這麼扯?
  • 名醫來了 | 肩關節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
    2.症狀:肩關節前外側間歇或持續性疼痛,肩關節活動後加重,後伸時最痛,前屈或外展 60° 出現持續性疼痛,疼痛可沿肱二頭肌向下放射到肘關節,亦可牽涉肩關節周圍。患肘屈曲 90° 固定於胸前休息位,疼痛減輕。3.壓痛:肱骨結節間溝處壓痛,有時可觸及變粗的肌腱,肘關節活動時有時能觸及輕微的摩擦感。
  • 肩胛骨內側緣經常疼痛?五組練習穩定肩關節,緩解肩背痛
    經常感覺肩胛骨內側疼痛,怎麼按摩和活動都不能緩解,是什麼原因?又該怎樣通過運動緩解呢?肩胛骨內側經常疼痛,多是因為附著於肩胛骨內側緣的肌肉延長緊繃或縮短痙攣,而引發的肌肉受損疼痛。肩胛骨內側緣的肌肉主要有哪些?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肌肉出現損傷的呢?
  • 肩關節疼痛,做牛面式下面的手臂無法向後伸?學會評估,兩個動作改善(有視頻)
    在我們的生活常見這些現象,比如手臂上舉穿衣服時肩膀疼痛,女性梳頭舉臂受限等等,這些是典型的「肩周炎」症狀。其實肩周炎是一個比較泛泛的名稱,肩周炎是指肩關節周圍出現了炎症,由於疼痛導致了肩關節的活動受限,沒有更具體地指出究竟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 背部肌肉疼痛
    假設左肩挎一個大手袋重5公斤,右側肌肉可能要產生15~20公斤的力量才能維持身體的平衡,這種力量最終會壓迫到腰椎。而且挎著背包,包帶很容易下滑,所以女性經常要不自覺地抬高肩膀以穩住挎包帶。這種姿勢使肩部肌肉長期處於收縮狀態,易引起肩背酸痛,常背挎包的那個肩關節也易形成肌肉勞損。加上經常穿高跟鞋,日積月累,就會加速腰、背部勞損。
  • 肩關節疼痛與「足部退化」有關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49歲的阿娥梳著頭髮準備上班,手臂才抬高還不到右耳就疼痛難耐;右上背部奇癢無比,但一直抓不到;夜裡翻身不慎壓到右肩,宛如雷電竄過全身,馬上痛醒過來,「痛到真想拿刀把肩膀砍掉」阿娥恨恨地說。
  • 患上肩周炎後,肩關節會常常疼痛,且老人的發病率會高於年輕人
    肩膀要是長期不與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進行活動,我們肩部肌肉的肌力就會逐漸的下降。從而使肩關節的處出現疼痛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時,都可能會出現疼痛的感覺。肩關節發生嚴重疼痛的時候,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 肩關節出現疼痛怎麼辦?不要慌!只要知道以下幾點及時判斷原因
    1.肩關節疼痛的原因是什麼?肩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因為涉及到自我診斷,所以不能說太複雜,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壓力,說明局部關節的壓力非常大,導致了感覺神經能感受到這種異常的壓力而出現疼痛,我們排除因為外傷引起的肩關節疼痛,我們主要是探討突然間出現肩關節疼痛,沒有明顯的預兆,這就要好好思考自己的肩關節是不是壓力太大的,可能是局部的骨質增生導致肌腱或神經的卡壓,可能是因為運動不恰當,導致局部的組織為了穩定而過度受力壓力過大而出現疼痛
  • 肩關節疼痛一定是肩周炎嗎?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看你佔了哪些
    有些人肩膀會突然出現疼痛感,且持續的時間較長,容易誤認為是肩周炎引起的,自己亂用藥物,導致治療效果不明顯,還會使疼痛感加重。肩關節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引起的,導致肩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日常肩部活動過度,也會引起肩關節疼痛,患者需要了解清楚。
  • 肩關節疼痛,含胸圓肩。有可能肱骨前移了,四個姿勢穩定肩關節
    如果你做瑜伽體式桌式或前伸展式,身體抬不起來,肩關節受到限制。經常含胸駝背,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上舉手臂時肩關節有酸痛感。很有可能是「肱骨前移」了。從肩關節處手臂外展肩外旋。如果肱骨頭抬高,超過肩關節水平位置,是出現了肱骨前移。肩袖肌群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性,肱骨前移的出現,主要是肩關節前下方的肌肉不穩定,前下方靠肩胛下肌來維持。這樣很容易造成肩胛下肌受損,並限制肩關節的活動。肱骨前移會引發圓肩駝背,並導致上肩部肌肉過緊,進一步引發頸椎前伸。
  • 肩關節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惹的禍!
    很多朋友出現肩關節疼痛,首先想到肩周炎。目前,肩周炎似乎是肩部疼痛的代名詞,人們出現肩部疼痛,往往會被戴上肩周炎的帽子,而進行肩關節大幅度的運動練習。由於肩關節不適當的運動,從而造成肩關節疼痛遷延不愈,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但其實,他們口中的肩周炎,可能是肩袖損傷。
  • 肩關節疼痛——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的康複方案
    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肩部疼痛、壓痛明顯、肩關節活動受限等。若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為肩周炎。1、肩關節前部疼痛,可向上臂前外側放射,夜間加劇,肩部活動後加重,休息後好轉。2、早期肩活動尚無明顯受限,但外展、後伸及旋轉時疼痛。
  • 過年在家幹活兒多,肩關節疼痛難忍,做這三個練習緩解肩周疼痛
    岡上肌位於肩關節最上端,起於岡上窩,止於肱骨大結節。其作用是和其它肌肉一起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把肱骨頭固定在肩胛骨關節盂窩內,岡上肌收縮能夠使手臂外展,即手臂自體側抬起的動作。但是在60度以下,和120度以上時,則外展活動正常,且疼痛不明顯。大姐在做這個測試時,手臂舉到60度以上的位置時,開始感覺肩關節疼痛加重,而且因為疼痛,身體開始傾斜,或試圖通過傾斜的姿勢把手臂上舉。二、空罐實驗練習者肩關節外展90度,上臂前屈約30度。
  • 12.28 肩頸、關節疼痛忍無可忍?用好這招,養關節,強肌肉,消炎症,一步到位~
    ;4、按壓時,肌肉緊張或有硬結,疼痛更為明顯,甚至怕冷;5、肩關節活動受限,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6、夜間可能疼痛劇烈,影響休息。但你千萬別不把這些症狀當回事肩關節是人體大關節中活動度最大的複雜關節隨著病情的加重,它會引發很多疾病輕者會疲勞乏力,頭暈頭疼,影響睡眠早上睡醒時,可能肩部有僵硬感稍一活動就疼痛難忍稍微嚴重一點不僅疼痛、僵硬等不適感會逐漸加深
  • 肩關節脫位康復指導手冊【圖文完整版】
    導讀當側位跌倒時,手掌著地,軀幹向一側傾斜,肩關節一般處於外展位,此時易引發關節脫位,此外,上臂在外展位突然過度背伸或外旋、肱骨頭後方受擊也可造成肩關節脫位。(3)肱三頭肌等長收縮練習:患肢上臂背側肌肉等長收縮練習,可在健側肢體協助保護下進行,30次/組,3-4組/天。(4)聳肩練習:聳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鐘,放鬆後重複,30次/組,3-4組/天。以及「擴胸」「含胸」等肩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練習。(5)腕關節主動屈伸練習:儘量大範圍活動腕關節,30次/組,3-4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