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道森)在10年前NEX-5與NEX-3上市的時候,人們也許並不會遇見到,那個當初並未有被太多人關注的E卡口如今已經發展成擁有十幾臺機身,五十多支鏡頭,涵蓋相機與攝像機,全畫幅無反相機市場佔有率的龐大系統。
如果將時間再快進一些,此刻距離第一代Alpha 7系列相機也已過去了7年,7年時間我們見證了索尼全畫幅微單產品從畫質、速度再到視頻能力的全面進化。
假如給這10年的發展做個標誌性的註腳,有一臺相機是合適的,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索尼Alpha 7C。雖然它並沒有R系列的高像素,也沒有驚人的速度,視頻能力也比遜於S系列,但它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Alpha 7C是一臺回歸初心的誠意之作。
509g,全幅「奶昔」
記得當年Alpha 7II代產品發布不就之後,坊間就傳言索尼會推出一臺全畫幅版的NEX造型相機。可見用戶們對這類小尺寸的全畫幅產品還是有很高的需求,雖然等待時間有些久,但Alpha 7C還是來了。
Alpha 7C僅重509g,長寬高三圍尺寸為124mm;59.7mm;71.1mm,體積幾乎和Alpha6600相當。這樣一款擁有APS-C機身尺寸的全畫幅微單相機,是否是當年NEX系列開發者的終極夢想呢?
對比新款的第四代Alpha 7系列相機,Alpha 7C的操控區域要簡化不少,並沒有配置對焦搖杆,自定義按鍵也有所減少。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臺機器操控會受到影響,下文中還會聊到這個話題。
機身的屏幕採用了和Alpha 7S III一樣的側翻折設計,方便自拍和vlog取景。
機身頂部設計也很簡潔,這臺相機支持最高規格4K 30p視頻錄製,錄製按鈕做了放大設計。快門按鍵經過全新設計,手感與四代機型不同,拍照時聲音更清脆。
接口方面Alpha 7C將所有的接口都設計在了機身的取景器一側,因為體積的限制採用了單卡槽設計。其他接口方面,這次Alpha 7C只有type-C接口,取消了micro USB接口。
IMX410,同芯同質
如果你對索尼半導體稍有了解,IMX410的大名一定不會陌生,這塊傳感器的保有量可以說佔據了目前全幅無反市場的半壁江山,Alpha 7C使用也是這塊CMOS。如果說的再直白一些,Alpha 7III使用的同樣是這款CMOS,所以你現在是不是對Alpha 7C的畫質心中有數了?
這塊CMOS無論是動態範圍還是高感表現都是目前的主流水準,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小體積的Alpha 7C在畫質上有所妥協。
F5 | 1/40s | ISO160 40mm
後期前後對比
在高光比場景下欠曝3擋或是過曝2擋都可以輕鬆調整,並且幾乎沒有畫質損失。
F6.3 | 1/400s | ISO6400 60mm
局部細節
高感方面同樣延續了這塊CMOS的光榮傳統,ISO3200之前畫質都比較純淨,在ISO6400以後噪點開始增多,ISO25600開始有明顯噪點但是沒有出現彩躁。
AF-ON,一鍵追蹤
高品質的CMOS是相機的畫質保障,但作為一臺拍攝工具,好不好用還是要看整體的操控表現。
Alpha 7C可以通過後撥輪和轉盤的組合調整光圈、快門或曝光補償參數,這與半幅機身的操作邏輯類似。但對於全幅用戶來說,最大的不同來自於缺少了早已熟悉的對焦撥杆。
沒有搖杆對焦會不方面麼?這個問題完全無需擔心,因為索尼還有一套全新的對焦邏輯,重點就在這個大號的AF-ON按鍵上。
作為新一代全畫幅微單,Alpha 7C配備了索尼引以為傲的實時追蹤對焦功能的,而AF-ON鍵的默認設置是「跟蹤開啟+AF開啟」,這就意味著不管用戶的當前設置是什麼,只要按了這個按鍵,相機都會自動打開追焦跟蹤功能。
好比你現在選擇了自由點對焦模式,在取景畫面中看到了一個想拍攝對象,這時候不用先構圖再去移動對焦點,直接按住AF鍵先把要對焦的對象「框住」,之後再構圖拍攝,此時相機會一直鎖定焦點,一定不會脫焦。
雖然和傳統的先構圖,再調整對焦點的操作習慣不太一樣。但採用這種對焦邏輯更方便也更傻瓜。這個新模式在使用EVF時候也是適用的,如果你實在是不太適應,Alpha 7C也保留了點擊屏幕選擇對焦點的傳統方式。
鏡頭,協調是重點
此次與Alpha 7C一同發布的,還有一支FE 28-60mm F4-5.6套機鏡頭。這支鏡頭在外形上頗有致敬半幅微單套頭的意味,並且為了進一步縮小體積,採用了沉胴式的設計,收納時體積小,工作狀態鏡筒伸出。
這支鏡頭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雖然體積不大,但是擁有非常高的解析度。廣角端從中心到邊緣都有非常好的畫質表現。
F4 | 1/50s | ISO100 28mm
局部細節
較小的最大光圈讓這支鏡頭的色散控制也比較出色,實拍時幾乎看不到可見的色散。
F5.6 | 1/200s | ISO100 48mm
局部細節
雖然這支鏡頭沒有防抖功能,但是得益於Alpha 7C機身自帶的5軸防抖功能,慢速快門拍攝的成功率還是非常高的。
F7.1 | 1/3s | ISO100 28mm
雖然這支鏡頭畫質好,但是受限於最大光圈,想拍攝一些有氛圍感的照片難度會比較大,要麼調整快門速度,要麼需要找一些合適的前景。
F7.1 | 1/30s | ISO800 28mm
F4 | 1/30s | ISO500 28mm
這個時候一支大光圈定焦鏡頭是非常好的選擇,對於體積小巧的Alpha 7C來說,一眾F1.8定焦鏡頭是它的搭檔。就比如我這次額外使用的FE 55mm F1.8 ZA鏡頭,在保留Alpha 7C精髓的同時,可以很輕鬆的拍出更有氛圍感的照片。Alpha 7C的電子快門速度可以達到1/8000s,所以不用擔心強光下大光圈會過曝的情況。
F1.8 | 1/100s | ISO100 55mm
F1.8 | 1/80s | ISO100 55mm
F2.8 | 1/60s | ISO100 55mm
3「C」,回歸初心
索尼全幅微單問世的第7年,Alpha 7C發布,這臺相機與索尼目前的產品線略有不同。「C」作為一個字母可以代表很多含義,它可以是compact,代表著這臺相機緊湊而小巧;它也可以是cute,銀色的外觀肯定會得到不少女性用戶的青睞;它也可以代表classic,從奶昔一路走來,經過時間沉澱算得上一代經典。
除了體積,Alpha 7C的優勢在於不妥協畫質的前提下加入了目前地表強對焦系統。如果你是一個APS-C畫幅相機的用戶,又或者是剛入門的萌新,Alpha 7C是一款能滿足你99%拍攝需求的輕便全畫幅相機;如果你是一個在尋找一臺備機的全畫幅微單用戶,那麼Alpha 7C同樣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你是一個Vlogger,這臺相機雖然沒有Alpha 7S III功能強大,但是翻轉屏和可換鏡頭的優勢在目前的索尼產品線中依然非常有競爭力。
索尼微單發展10年,Alpha 7C是承上啟下的結合點,它兼有APS-C畫幅和全幅兩者的優勢。今後的技術會如何發展,下一個十年我們期待一下吧。
更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