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繞了,一道三年級數學題,看上去不難,卻難講清楚

2020-12-26 沈不語的教育故事

進入三年級,小學生的成績開始出現明顯分化,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也開始有所轉變,一二年級吼著教,那時候所有題目都會,底氣十足,看到很簡單的問題孩子都不會,不由「怒火中燒」,從三年級開始,家長也發現,語文數學題目難度明顯增加,再不能一下子就能看出正確答案了,所以對孩子的語氣也柔和許多,不然有時候會被打臉,在孩子面前掛不住。

一位小學生語文期末模擬測試考了99分,媽媽很不滿意,問他為什麼被扣了1分,兒子回答說有個字不會組詞,媽媽很疑惑:「啥玩意兒,組詞不會?但凡有點智商的人,都不可能不會組詞吧?啥字啊?」兒子回答「蘋果的蘋」,除了蘋果還能組啥詞啊?媽媽想了半天也就只想起來蘋果,兒子反問:還有呢?媽媽一下子就傻眼了,當初自己有多「義正言辭」,最後就有多尷尬。

這是家長輔導作業過程中的一個非常典型的場景。比起語文,數學的難度似乎更高,另一位家長就被下面這道三年級數學題難住了:60名同學去旅遊,每人想買一瓶單價3元的飲料,正趕上超市促銷活動,實行買五送一,他們一共花多少錢就能買到60瓶飲料。

家長解答這個題目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給孩子講明白,也就是家長覺得比較簡單,但是不能理解為何孩子理解不了,繞不明白。

先說題目的解法,比較好理解的方法是,飲料3元1瓶,買五送一,就相當遠15元可以買5+1=6瓶,15除以6,算出每瓶的單價是2.5元,再用2.5乘以60瓶,合計150元。

再簡單一點的算法,買五送一,仍然是15元可以買6瓶,60人需要買10個6瓶,15乘以10等於150元。

但是試卷上這位同學的解法問題出在哪呢?按照他列的算式,可以看出來他的解題思路,先按照每瓶3元的價格買下來60瓶,一共花銷180元;60除以5應該是60人按照每組5瓶的方式,一共可以分為12組,然後因為買五送一,所以每一組可以退一瓶給老闆,也就是12乘以3,最後以60瓶的總價格180元減去退給老闆12瓶的錢(36元),所以他算出來的總花費是144元。

難就難在如何給他解釋不能以退貨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老闆的前提是買五,然後才能送一,按照這位同學的算法,按照每組5瓶,所以才出現了將60人分成12組的情況,但這5瓶中實際上就包含了送的一瓶,才能正好每組5瓶,一共分成12組,(否則12組按照買五送一應該是72瓶,付72瓶的錢,然後每組退1瓶,相當於沒有優惠)換言之,這種計算方法已經變換了老闆給的前提條件,成了買四送一,老闆肯定不幹了。

是不是感覺有些繞,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確實有些捋不清楚。不過也是因為這位同學一開始的思路出現了問題,所以才會走了彎路,按照正確的解法,這道題目並不困難。

三年級出現差距,實際上是學習方法和學科思維出現了差距。在啟蒙階段就注重數學思維的培養非常關鍵。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張梅玲教授說:數學學習不可早,數學思維啟蒙不可晚。這句話一點不假,具備了良好的數學思維,不僅不會覺得數學難,相反會覺得不斷解決數學難題很有趣,有了興趣才會持續深入學習,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環。

豐子愷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以前有這樣的數學書,也許我不會拋荒數學。他說的數學書,就是數學大師劉燻宇先生編撰的給孩子的數學三書,這套書的顯著特點深挖數學的內在趣味,通過輕鬆活潑的方式將深奧難解的數學題變成趣味豐富,讓人愛讀的文字,適用於小學生啟發興趣,中學生掌握方法。既可以作為課外的學習資料,也可以作為今後興趣拓展的啟蒙書。

對於這個題目,您還能用什麼更清晰的思路給孩子講清楚呢?

相關焦點

  • 一道二年級數學題難倒一大半小學生,老師:看清標點符號呀!
    現在的小學數學題,真是小看不得,稍不留意,老師判的錯號就會出現在試卷上。很多錯題,大家總是下意識的歸結到學生們的粗心大意,但「粗心大意」何嘗不是反應出學生知識的不紮實呢?像計算一類的題,平時大量的計算練習,熟練掌握計算規律,考試時出錯的概率很低。
  • 一道小學三年級奧數題,有人稱自己大學畢業不會做
    近日,筆者在某網絡平臺上看到了,網友爆料的一道小學三年級數學奧數題,據介紹是數學教輔讀物上的一道找規律寫數的奧數題。稱自己大學畢業,現在輔導孩子做小學數學題目。卻沒想到連這樣的一道題目都不會做了,說現在的小學數學題真難,現在的孩子學數學真辛苦,也不知道孩子的數學老師一天在學校是怎樣教的,言外之意,數學難,老師也沒好好教。但筆者看了卻認為一點都不難,小學二年級學霸都會做的一道數學題目,怎麼就會難住大學畢業的家長和下面自稱也是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們呢?
  • 微信群裡一道六年級數學題,求陰影面積,那我只能用Python代碼了
    微信群裡一道六年級數學題,求陰影面積,那我只能用Python代碼了 今天看到微信群裡一道六年級數學題,看起來似乎並不是很難,可是博主添加各種輔助線,寫各種方法都沒出來,不得已而改用寫Python代碼來求面積了。
  • 一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難度係數五星
    這是一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一道多個圖形面積的綜合圖形題型,涉及正方形、圓(半圓)、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依照圖形通過補畫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這樣這個正方形的圖形裡面就可以看出有四個半圖、四個小的三角形。
  • 小學生三年級開始分化,始於學習習慣,差在學習思維
    教育圈流傳著一句話:「一二年級差別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一二年級知識點少,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和輔導非常有效,學生平均分在95分以上也是常事;到了三、四年級學生之間開始分化,很多老師把三年級比作一道坎,四年級比作一道坡,三四年級順利度過,以後孩子基本不用太愁了。
  • 四年級數學求花壇的面積,看起來無從下手,細心觀察後其實真不難
    四年級數學求花壇的面積,看起來無從下手,細心觀察後其實不難這是四年級資料上的一道數學題,如圖(1):在正方形花壇周圍修寬為1米的路,路的面積是12平方米,求花壇的面積?初一看好像無從下手,但我們經過認真觀察,細細分析,這道題其實真不難。(如圖2)我們把它的四個角畫開,可以發現,路的面積其實是由四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和4個長方形組成。這樣就簡單了,如圖(3)計算過程。
  • 一道小學六年級數學題,家長群裡多人表示條件不夠,你能解出來嗎
    一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家長,在小升初家長群裡發布一道數學題,請求大家幫助提供解題思路和方法。這道數學題如下:「如圖,AF=2FB,FD=3EF,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積是78平方釐米。求三角形EFB和三角形AFD的面積。」
  • 一道小學生數學題,難倒了數學大師丘成桐,其實很簡單
    數學題相信大家都做過,很多人對數學題向來有一種恐懼心理,但是有一類題目除外,那就是小學生數學題!小學生數學無非就是加減乘除,很多網友認為這能難到哪裡去?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道數學題,只涉及了加法和減法的運用,但是卻難倒了世界上知名的曾獲得過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菲爾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教授!這一道小學生數學試題,源於丘成桐教授參加國內的一檔節目,節目中的現場提問環節,一位觀眾通過紙條,向丘成桐教授出了一道數學試題!
  • 小學二年級數學題,一幢樓房高80(),填分米還是米更合適
    填合適的單位(圖片來自網絡)記得有一位老師是這麼說的:一道題即便是算出來的答案是算對,但是忘記帶單位,那麼也是要扣1分的。有時一道題目中給的單位不同,這種在應用題中往往也是小陷阱,記得計算時要換算成相同單位。為了準確地描述某一個物體的形態(長度、高度、重量等等),我們通常需要給這個物體一個具體的數值以及合適的單位。即便是同一類的單位也有多種。
  • 這道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太坑?敢來挑戰嗎?
    但在文章最後,小編上了一道小學二年級的超級難題目,讓網友開開眼界,很多網友表示不信邪,願意挑戰一下,結果很遺憾的是,99%的網友都沒有給出正確答案。留言區接近300條評論留言,寫對正確答案的網友僅2人,連成人錯誤率都達到99%以上,更何況是考只有七八歲的孩子呢?
  • 小學二年級數學期末試卷,題型全面,這一道題難理解
    在數學複習中,不同年級針對的重點不一樣,比如小學一二年級更側重於計算能力,五六年級更注重解題的方法思路。二年級的小學生因為本學期學習了乘法,計算比一年級難了不只一星半點。常常有小學生脫口而出「四七二十一」,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還有的小學生做乘法算式反應不過來錯了很多的。下面是一份二年級的數學期末試卷,題型全面,其中有道題對小學生來說有些難理解,一起看看吧。
  • 一道小學五年級的數學題,參考答案30 家長:答案有誤
    大致內容是一位網友在給五年級的孩子輔導作業時,發現自己孩子五年級數學課本上有一道題目的答案存在錯誤。於是上網搜索,結果網上所給的答案也是課本上的相同答案。從上面第一圖片上的內容我們能看出,這是一道五年級和三角形的面積相關的數學題。我們平常在做應用題解決問題的時候,一般都是以理想狀態來解答的。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一道有趣的題可能難住你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一道有趣的題可能難住你答案:一、計算1. 40,45,40,66,36,32,35,63,81,30,14,51,45,21,60,505,5;5. .6,53,13;6. 24,三八二十四;7. .12,4;8. 23,41;9. .24;10. 32;三、
  • 1978年高考數學題難嗎?剛看完前面幾道,瞬間有了拿滿分的衝動!
    1978年的高考數學題很簡單?初中生也能做幾道,你能拿滿分嗎? 提及數學題絕對是學生時代的一大難關,不然也不會有那句「數學虐我千百遍,我待數學如初戀」的佳話流傳。數學是一個考察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立體思維的科目,在高考中,可是拉分的關鍵。
  • 一道一年級數學題,全班59個孩子一個沒做對,網友:不怪孩子
    家裡孩子上學的爸媽大多都有過這樣的感慨:現在的小孩子上學,真的太不容易了,他們的作業真的很考驗人。申先生有個女兒荷荷,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這天,女兒的數學老師在家長微信群裡發了一道題,說是他們上周數學考試的題目。
  • 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計算不規則圖形的周長,難倒眾多「高學歷」網友
    如今,隨著教育質量的提高,對於數學的教學也更加的靈活,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要求更高了,許多小學生的數學題都令眾人直呼「太難!」。 近日,一道4年級的小學數學題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許多嘗試解答的網友紛紛「敗北」,也有網友解答出來卻遭到了大量的質疑,引發爭議。
  • 給孩子講數學題,是每個小學家長的終極挑戰
    前段時間,又有家長因為輔導作業被氣到心梗:深圳的劉先生,在輔導三年級兒子功課的過程中,突然暈了過去。經診斷,劉先生患上了急性冠脈症候群,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心梗」。你只好耐著性子又講了一遍。「會了嗎?」「會了。」讓孩子做,還是沒做出來。1980年,數學家哈爾莫斯說:問題是數學的心臟。
  • 作家託爾斯泰留下一道數學題,難倒了幾代讀者,學生如今會做嗎?
    文|冷絲欄目|絲說中小學教育大文豪列夫·託爾斯泰寫過很多舉世聞名的作品,他也是一位數學愛好者,專門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了一道數學題,因為當年的教學水平有限,以至於好幾代的讀者不得其解。後來,這道題目被很多數學老師改編成了一道經典數學題,很多中小學生在數學老師的引導下完滿解決問題。
  • 一道一年級數學題,全班59個孩子都錯了,家長直言:題目套路太多
    作業中最折磨人的,我個人認為就是數學作業,尤其現在小學數學,動不動就能把我難住,比如前段時間,我家二寶一年級的一道數學題(看下圖),全班59個孩子都做錯了。當時我家孩子拿著這個卷子回來,我盯著這個題半天也沒發現為啥錯了?然後想了兩個小時也不知道孩子錯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