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之前,我請讓我囉嗦下!請問,德的駕駛感是什麼?駕駛感又是什麼?有些朋友可能認為,德系車型所擁有的都是好的!都是汽車機械產品的標杆!這種認知是不對的。比如有些人想當然的認為,德系車型皮實耐用、動力強勁、加速感強、底盤厚重等等,這些都是標準的德系車型的駕駛感!如果這些冠以德系高端車型上,或者運動車型上,還能一點道理!
但是,在普通民用車型上,由於德系車型大量推廣渦輪增壓發動機車型,因此,相對於日係為代表的自吸車型,故障率會更高!因此,皮實耐用這點不成立!而動力強勁這點,我可以認同。因為同級別車型,德系車型更高的機率會採用渦輪增壓發動機,而哪怕更高一個量級的自吸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也是無法和渦輪增壓發動機相比的。比如德系經常使用的2.0T和競品車型日系的2.5L自吸車型。加速感強這點,在德系車型上也不能完全成立。一些買菜車,德系和日系都採用小排量發動機時,日系車型以偏向低轉速大扭矩的調教,更輕的車身等,帶來輕快的起步加速高速!(車重並不是全部如此)因此,同樣等級的自吸車型,日系車型往往能帶來更順暢的駕駛感受。
底盤厚重這點,德系和日系相比,德系確實有一定的感官優勢。在實際情況中,懸掛調教會更偏硬,整體感覺也更緊湊。但是,就底盤方面,美系一些車型的底盤也夠厚重,高速也夠穩,但和底盤種脫離感!因此,得到個結論,底盤擁有整體性強,支撐力足夠又不至於彈跳過強,會影響乘坐舒適性,這就是德系車型所代表的底盤調教!因此,德系車型的駕駛感,國產車型能在一起對比的,只有在20萬左右以下的車型。畢竟,國產車型售價二十萬以上,又擁有代表性的、面向普通消費者的車型,不會太多!因此,如果20萬德系和國產相比,德系的底盤反饋可能更細膩些!但這個價位的國產車型都用料十足,可以通過優秀的用料,去縮小和德系20萬車型底盤調教水平的差距。
至於價位更低的代步級車型,很多國產車型的底盤用料會更好,整體水平也更高。比如10萬以下的代步級車型!奇瑞和吉利的底盤,都能和這個價位的德系車型相比。可惜的是,十萬元的國產車底盤調教的更為運動,底盤更硬!而德系車型用更軟的調教風格,去獲取消費者的喜愛!這個時候,很多消費者說了:你看,這大眾底盤多舒適!多好!其實,這只是調教風格的問題!
其實,國產用料更好!只是,大家已經片面的認為,德系的底盤更好而已!其實,片面來自自己!是自己軟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