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燒肉大賞

2021-02-16 墨香中華

來源 | 廚影美食(ID:chuyingmeishi)

 

很多人給上海菜貼上了「濃油赤醬」的標籤,認為它的特色就是「汁濃、味厚、油多、糖重、色豔」,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上海本幫菜中的紅燒類菜式更加確切一些。本幫紅燒肉加入大量醬油、大把冰糖,經過幾十分鐘的燜燒,不用勾芡,湯汁自然濃稠如芡,成品紅潤光亮,堪稱濃油赤醬類的代表。蘇幫紅燒肉走燜的路子,香甜軟糯、入口即化,本幫紅燒肉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道「小火炒肉」的工序,因此本幫紅燒肉的原名叫做「炒肉」。連皮在內肥瘦夾花一共七層的五花肉一經炒過,瘦肉層緊而不僵,絲縷清楚,有火腿香,肥肉層將融未融,潤而不膩,肉皮粘糯、微韌,口感層次比燜出來的蘇幫紅燒肉更加豐富。

 

在杭州,東坡肉可是一道傳承了900多年的名菜。相傳宋元年間,蘇東坡出任杭州做地方官,當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便發動數萬民工疏浚西湖,築堤灌田,造福人民。大家紛紛給他送了許多肉和酒,他便將其一起烹製,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沒想到大家都盛讚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於是人們便將此肉命名為「東坡肉」,並流傳至今。

 

東坡肉採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配以紹酒和醬油等調料燒制而成。一小方色澤紅豔、晶亮豐腴的肉塊靜靜的躺在紫砂小盅蓋碗裡,味醇汁濃,酥爛香糯,入口即化。唇齒間有酒香慢慢的流淌,又絲毫沒有搶了五花肉的風頭,相得益彰。連蘇東坡本人也作詩《燉肉歌》中讚美這東坡肉:「慢著火、少著水,柴火罨焰煙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 

 

伯娘紅燒肉是徽菜中古老的烹飪技法之一,其特點是烹製過程中滴水不加,全仗木炭餘火將原料制熟入圍,成菜原汁原味,入口即化,尤顯徽幫本色。此菜源於古時山民日出而作的飲食習俗。早晨出工前,先將黑皮豬肉入砂煲生燒後塞入爐膛中,利用炭火灰燼長時間燉焐,使菜餚本身的天然味道完全釋放,散發出原始的肉香,收工回家即可食用。真乃「開鍋十裡香,全村覓此味。徽饌始民間,乾鍋亦流芳」。

 

一款傳統的經典醬方足有一千克,選用太湖地區家豬的五花肉,醃24小時後,放滷汁裡燒三個小時,皮彈肉緊,味道濃鬱,除了豬肉的選擇,入味的醬油也頗有講究,一定要用黃豆醬油入味的"醬方",才能呈現深褐色的光亮色澤。醬方之肉,有肥有瘦,瘦而不幹,肥卻不膩,這也算是醬方之一絕了。所謂「方」,方肉,大肉也!一隻大盆端上來,蹲著整塊方肉,厚篤篤,福得得,滋潤豐滿,特別吸引食客眼球。用「濃油赤醬」四個字來形容醬方是最合適不過了。醬方燜得酥爛,不用刀切,用筷子夾即可,送入口,肥瘦相和,味道奇佳。肥肉爽滑不膩,瘦肉香而滋潤。

 

櫻桃肉始創於江蘇,清乾隆年間傳入宮中,特點色澤櫻紅,光亮悅目,酥爛肥美。其顏色紅亮,皮軟味甜鹹,富油脂,是上佳的下酒菜和下飯菜。櫻桃肉是最起碼的條件是色誘,如肉麵要切得如櫻桃般大小,排列整齊,色澤也應像櫻桃般鮮豔透紅、亮麗誘人。櫻桃肉上盆,要用菜油煸炒小白菜,將翠綠的小白菜圍置在盤邊,才襯託得櫻桃肉愈加的紅豔,宛如一盤剛從樹上摘下來令人垂涎欲滴的櫻桃。難怪人們誇它:「綠蔥蔥,幾顆櫻桃葉上紅」。

 

 

「松子肉」又名為「一品松子酥肉」,過去好多上海本地人喜歡在過節時上一大碗「走油肉」,有些文化人則喜歡來一小壇文縐縐的「東坡肉」,而在所謂的上層人士家中,體現身份的卻是「一品松子酥肉」。老一輩的高廚都知道,只有稱為「一品」的菜餚,才能算是宮廷或者宮府菜。「松子肉」風味迥異,自成一方特色,堪稱「紅燒肉」中上品,不僅給食者以口腹之惠,而且使其得到賞心悅目的享受。

 

選用豬五花肉(肋條肉),要三精三肥帶皮的肋條肉一塊,約600-700克見方塊。先把肉皮在旺火上烤熟,放進清水泡半小時,洗淨,刮去毛根,去掉細絨毛鬃腥氣,再在開水鍋裡煮一下,洗淨,批下5份,三層精肉切成均勻米粒大小,放黃酒、蔥、薑末拌和,留下一塊皮上面還有一層肥肉,把肉米、核桃肉、松子仁拌和,鋪成一塊方肉。燒熱油鍋,下鍋兩面煎黃,加蔥、姜、酒、醬油,再加清水燒開,小火燜,待肉酥,放糖收汁,裝盆。此肉酥爛,鹹、鮮、微甜,瘦肉入嘴化渣,肉皮酥爛糯。

 

醬汁肉又名「酒燜汁肉」,以色澤醬紅,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鹹中品甜,香氣撲鼻,酥潤可口而著稱。在蘇州,醬汁肉有「開春第一塊肉」之稱,它的色,如春花般鮮豔,襯在春蔬上,便有了桃紅柳綠的神韻;它的香,很撲鼻很開胃,一如沉寂一冬後春天裡怒放的百花香;它的味,酥爛中不帶肥膩,鹹鮮中帶著回甜,猶如春天般的甜美。醬汁肉在每年的清明前上市,到立夏前結束,約一個半月左右。

 

醬汁肉在挑選原材和烹製的時候,可是很有講究的。首先,挑肉,一定是挑肥瘦相宜的肋條肉,然後切成四釐米見方的「升籮塊」(即上大下小形狀)。切好的肉浸入純鹽水中醃製2個小時,再通過中草藥燒制2個半小時,保證肉酥糯香甜。煮肉的湯,用的是燒鴨和豬頭肉的湯底,等稠度夠了,第二天再把肉下入。而為了增香和調色,還要加入白糖,料酒,鹽,桔皮,茴香,桂皮等調料,並以紅麯米粉轉紅。最後,懂行的老蘇州曉得要挑一塊叫「轎槓五花」的肉,就是肉下得有兩根骨頭架著,好似抬著一個轎子,肉質肥厚均勻,骨頭上還能吮出鮮味呢。

 

百花酒為鎮江名酒,味甜而香,醇濃質厚,富有營養。用以燜燒豬肉,風味極佳。此菜選用豬肉五花中肋,先經烘烤,後放入砂鍋加百花酒燜燉。讓酒滲入,色澤金黃,酥爛醇香,營養豐富。

 

腐乳汁肉是無錫地方名菜,傳說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由無錫聚豐園菜館廚師王榮初刨制。原用紅腐乳作調料,現今用紅曲米,把肉燒成紅腐乳大小,借用紅腐乳的形與色,故名。挑選五花三層薄皮肋條方肉,把生方肉每塊切成一兩半重的四方塊,在開水鍋內焯洗後取出,在清水內洗淨,鍋內加鍋墊,將小塊四方肉下鍋,清水加至與肉麵相齊,投入紅米、料酒、蔥、姜、寽油、食糖、鹽、煮一小時半。肉油不溢出,不碎不膩、糖收膏、噴香糜爛味甜鹹適中,色如紅腐乳、故名腐乳汁肉。

 

一說起坨子肉,首先會讓人們想起川東北地區的「十大碗」。「十大碗」是巴中地區民間有名的宴客酒席,當地農村,凡哪家有紅白喜事,都要用「十大碗」宴請賓客,決定酒宴檔次優劣最重要的一道菜,則是這「十大碗」中的坨子肉。普遍的標準,坨子肉大,這家酒席就辦得好,主人大方;坨子肉小,這家酒席就辦得孬,說明主人小氣。

 

席上坨子肉做得好不好,是考驗廚師技術高不高的主要標準,所以廚師在製作這道菜時也特別精心。取帶皮的肥瘦適中的「五花三層」豬肉,大塊洗淨放鍋裡煮三分鐘,撈出在肉皮上抹上蜂蜜,放入鍋內炸黃。大塊洗淨放鍋裡煮三分鐘,撈出在肉皮上抹上蜂蜜,放入鍋內炸黃。洗盡晾乾,抹上豆瓣或者醪糟,皮朝下在油鍋裡炸過,炸時還要不停地翻動,注意火候的大小,火不能太大,火大易焦;亦不能太小,去油太慢,俗稱走油。

 

直到炸成醬紅色,油水去掉大半,過濾起來,稍冷後再切成四四方方如嬰兒拳頭大小,再佐以生薑、大蒜、料酒、花椒粉、鹽巴攪拌放置,放置一段時間,有時甚至還要在脆黃的皮上再塗三次醪糟水,整整齊齊碼在土巴碗裡,每碗八塊,不能多也不能少。上面覆蓋切得細細的醃菜,上蒸籠,蒸過半個小時,放鍋上燜著。要吃時,才拿出一碗來,「啪」的一下倒扣出來,淋上醋湯和蔥花,一陣濃鬱的肉香就四下散逸開去。金燦燦的黃金甲,用筷子頭敲,脆脆的,挑在筷子上會輕輕的微顫,放在嘴裡,都不需用牙,用舌頭就能舔化。雖是肥肉,夾著兩層淺淺的瘦肉,卻肥而不膩。

 

濟南傳統風味小吃。它始於清代,據傳創製該品的是濟南鳳集樓飯店。該店廚師用豬肋條肉加調味品和香米,放入黑瓷釉的小口罈子中,用木炭微火煨燉而成。其特點是色澤紅潤,湯濃肉爛,肥而不膩,口味清香,該菜由此著名。因肉用磁壇燉成,故名「罈子肉」。

 

稻香肉是一道可解「鄉野」之思的佳餚,它是由新鮮的上等五花肉燜制而成,加上肉用稻草來綑紮,美味中略帶清新的稻香。稻香肉的肉身用稻草緊實地纏繞兩圈,再放入鍋中烹煮的,這樣既得了稻草的香氣,又能裝飾肉身,多一份儒雅氣質。用筷子挑住稻草,肉塊就輕鬆落入碗中。肉在口中漸漸化開出去,肉香、醬香、稻香、交揉在一起,卻又各自獨立,肉軟糯香醇卻又韌脆爽口。

 

三指的精五花肉經過先蒸後滷已經肉香四溢、酥爛非常,冰糖炒出迷人的醬紅色掛在肉上,清甜軟糯,香而不膩。菜中加入的茶葉是點睛之筆,吃肉的時候帶一兩片茶葉,淡淡茶香與肉香在口中來迴蕩漾,每一塊都是無與倫比的味覺體驗。

相關焦點

  • 中國紅燒肉大賞丨哇!看比吃還解饞
    本幫紅燒肉加入大量醬油、大把冰糖,經過幾十分鐘的燜燒,不用勾芡,湯汁自然濃稠如芡,成品紅潤光亮,堪稱濃油赤醬類的代表。蘇幫紅燒肉走燜的路子,香甜軟糯、入口即化,本幫紅燒肉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道「小火炒肉」的工序,因此本幫紅燒肉的原名叫做「炒肉」。
  • 中國三大私藏奇石: 歲月、中華神鷹、紅燒肉
    華聞之聲綜合網際網路的報導(作者:特約撰稿/老虎)中國收藏界,《東坡肉》、《歲月》、《中華神鷹》、《小雞出殼》、《紅燒肉》是被公認的五大奇石。其中《東坡肉》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小雞出殼》收藏於北京朝陽區人民政府。五大國寶中,只有《歲月》、《中華神鷹》和《紅燒肉》藏寶於民,因此被稱為「中國三大私藏奇石」。
  • 中國紅燒肉到底有多好吃?老外專門為它寫了首歌!
    最近,幾位外國朋友創作的《紅燒肉之歌》走紅網絡,這首歌十分魔性,相當洗腦。戳視頻,一定要聽↓↓這首歌的曲調大家並不陌生,改編自電影《橋》的主題曲《啊,朋友再見》。尤其是唱到「紅燒肉,紅燒肉,紅燒肉……」這幾句的時候,簡直改編地天衣無縫。
  • 鏤空長尾夾,或將亮相中國文具大賞!
    說到最著名的文具展覽,當屬【日本文具大賞】,而緊隨其後的,就是【中國文具大賞】。它由全球知名展覽公司德國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主辦,淘寶文創聯合舉辦,以及豆瓣網、噹噹文創、噹噹閱界、三年二班、中盛畫材、THEBAI、Paperi文具社區、Stationery+雜誌等特別支持。
  • 玫瑰腐乳紅燒肉,百吃不厭的做法
    紅燒肉是喜歡吃肉的人都讚不絕口的做法。愛吃紅燒肉的人比比皆是,自古就有詩人蘇東坡對紅燒肉讚譽之詞,描寫紅燒肉的製作過程和美味之處。如今中國紅燒肉分了幾大流派:北派依然湯湯水水,和角煮比較相似,湖北江西的紅燒肉裡甚至放了辣椒,杭州紅燒肉改頭換面,以「東坡肉」另立門戶,江南紅燒肉以上海為代表做到極致,基本還是袁枚時代《隨園食單》裡的經典套路,成為紅燒肉大氣上檔次的標杆。
  • 中國頂級紅燒肉大全,哪一種是你喜歡的呢?
    紅燒肉是一道大眾菜,全國各大菜系均有此菜的做法,說起這道菜,在品味肥而不膩,香甜可口的同時,大家也不能忘記那位將吃紅燒肉事業推向高峰的人蘇東坡。正是由於他的努力,紅燒肉才得以從基層走向了上層,從老百姓的菜鍋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其實,那個源遠流長、名響大江南北的東坡肉說穿了也就是紅燒肉。
  • 為什麼人人都愛紅燒肉?
    紅燒肉這道菜足夠平民,各地都有,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逢年過節也少不了它的身影;紅燒肉也足夠傳奇,蘇東坡和毛澤東都無意中為它做了代言;紅燒肉有時甚至還有點八卦,無論是姚晨做公益還是王石泡姑娘,都會端出一盆紅燒肉。講道理,紅燒肉食材本身並不金貴,技法上也沒有什麼出奇之處,難度也只是家常菜水準。可是,為什麼紅燒肉能名揚全國、大紅大紫、人人都愛呢?
  • 魔芋紅燒肉
  • 上海本幫紅燒肉VS東北紅燒肉
    紅燒肉已經成為了家庭的家常便飯,但你知道嗎?上海的紅燒肉與東北的紅燒肉是不一樣,下面小編就分別通過做法,味道,以及樣式為大家給他們兩個做下對比。製作紅燒肉需準備的食材如下圖:通過做法來看,本幫紅燒肉做法嚴苛,細緻入微,而東北紅燒肉製作起來簡單易上手,各有各的優點吧,大家比較傾向於哪種做法呢?
  • 家鄉的紅燒肉
    在兒時,一般人家要燒幾道大菜過年吃,有紅燒斬肉、燒雜燴,有時也有茨菇燒肉或紅燒肉。現在人家辦酒席,也常見紅燒肉,可能更多的是同鱔魚段燒。鱔魚就是長魚,野生者佳,同豬肉搭配,看不出有違和感呢。扁豆角燒肉也好,洋山芋燒肉也好,青菜燒肉也罷,總沒有一份純粹的紅燒肉養眼、實在。總以為,一份家常的紅燒肉,給人更多溫暖、更多體貼,蘊含更多家鄉味道。
  • 記憶中的紅燒肉——紅燒肉如何正確上色?
    紅燒肉是中餐裡的一款經典名菜,相信大家一定嘗過不同做法的各類紅燒肉了,印象最深的要屬媽媽做的紅燒肉吧,飯飯從小就愛吃媽媽做的紅燒肉,肥而不膩,好吃又好看,親朋好友都對媽媽的紅燒肉讚不絕口。那麼今天,飯飯就帶領大家一起探討下如何做出一款好看又好吃的經典紅燒肉吧。
  • 【示例】經典紅燒肉做法
    ↑↑↑點擊上方藍字,輕鬆關注↑↑↑紅燒作為一種傳統的中國烹飪手法,味道裡總能品出家的氛圍,這味道同時也顯現出中國濃厚的烹飪文化底蘊
  • 年夜飯菜譜南瓜盛裝紅燒肉
    紅燒作為一種傳統的中國烹飪手法,味道裡總能品出家的氛圍,這味道同時也顯現出中國濃厚的烹飪文化底蘊。
  • 毛氏紅燒肉九大絕技
    毛家紅燒肉,是「主席宴」上的八大名菜之一,也是湘菜系列獨樹一幟的主打菜餚。毛氏紅燒肉 原料:帶皮五花肉750克。毛氏紅燒肉九大製作關鍵詳解:1、選料標準: 選用生長周期8-12個月,重70-90千克間的豬宰殺取肉,比較適合做紅燒肉。買肉時一定要買帶皮的中五花肉(夾在硬五花肉與軟五花肉之間的肉),肥肉:瘦肉=5:5或4:6。因為五花肉有硬五花、中五花、軟五花之分。
  • 紅燒肉怎麼做?紅燒肉的家常做法
    紅燒肉怎麼做?
  • 紅燒肉沒有緋聞——山楂滷蛋紅燒肉
    彼時我男人正酣暢淋漓地把半碗澆了紅燒肉湯汁的米飯扒進嘴裡,口中發出嗯嗯啊啊的敷衍,最後被逼急了:「是啊!我泡了啊!一泡一大把,個個豐滿漂亮,我風流成性、夜夜新郎,行了嗎?」她喜歡什麼姿勢…… 事實上這純粹是我的主觀臆測而已,我和小孫的婚前緋聞幾乎是一紙空白(至少我認為是這樣),實在沒什麼猛料可以發掘,就像我家每兩周就固定做一次紅燒肉一樣呆板無趣。一方面我為幻想中緋聞男主角的魅力所傾倒,另一方面又在心裡大罵假想敵與劈腿賤男。
  • 6種紅燒肉菜譜公開,紅燒肉這麼做最好吃!現在知道還不晚
    提起紅燒肉,大家自然不能忘記那位紅燒肉的創始人蘇東坡先生。紅燒肉是一道非常著名的本幫菜,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口味屬於甜味。由於鮮豔的顏色,香噴噴的味道,深受很多人喜歡,到現在家家戶戶都會時不時做上一頓紅燒肉,打打牙祭。那麼小編就整理了各地不同紅燒肉做法,一起來學吧!
  • 紅燒肉
    《難忘的紅燒肉》                  倪仁淵時值七月底,離中午尚有一段時間,然太陽的炎威已直達大地
  • 濃油赤醬-外婆紅燒肉
    紅燒肉,一道著名的大眾菜餚,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特色的紅燒肉。
  • 紅燒肉的做法,吃紅燒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端午期間的你,有品嘗到爸媽做的紅燒肉嗎?其口感軟糯,肥而不膩。十分的好吃,對於紅燒肉的做法,不同的地區,其製作的方法也存在著少許的差異,下面,小編跟大家介紹一下平時我在家,是怎麼做紅燒肉的,大家在家也可以嘗試著做下,另外,吃紅燒肉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看看你是否中招了:紅燒肉的做法:材料:五花肉、大蒜、油、糖、鹽、製作方法:首先將五花肉洗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