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吃雞蛋,相信很多人都在行,什麼水煮蛋、茶葉蛋、蒸蛋、炒蛋.大家都會做。
但是冰箱裡的雞蛋你千萬不要覺得沒有問題,有人就因為吃了這樣的雞蛋中毒。
所以,你可別以為雞蛋保存是件小事兒。保存不當,營養豐富的雞蛋分分鐘變成要人命的毒蛋!
雞蛋這樣放冰箱保存
分分鐘變毒蛋
雞蛋買回家,有人總習慣洗洗再放冰箱,但這樣做反而不利於雞蛋保存。換句話說,洗過的雞蛋會更易受細菌病毒侵蝕,從而變質。
有機構做過相關實驗,將洗過的雞蛋和未洗過的雞蛋,同時放冰箱保存5天再拿出來。
結果發現洗過的雞蛋磕開後,蛋黃全部散開,並伴有腥臭味;沒洗過的雞蛋,蛋黃完好如初,都很新鮮。
可按道理來說,洗過的雞蛋應該更乾淨才對,怎麼反而更容易變質呢?
因為你洗掉了它的保護膜!
雞蛋殼上面有成千上萬個細小的孔穴,蛋殼表面有一層肉眼看不見的保護膜,將那些孔穴「封閉」了。
這樣,外面的細菌就很難進入雞蛋內部;雞蛋內部的營養物質也不易流失。
若保護膜被破壞,外面的細菌和病毒就非常容易通過氣孔進入蛋內,導致雞蛋變質,人食用後就會出現中毒的症狀。
除此之外,關於雞蛋還有不少講究,下面就為大家送上一份超全的「蛋學」秘籍!全是乾貨,趕緊收藏~
對著光線照一照,呈半透明狀的是新鮮雞蛋,不透光的則不新鮮;
觀察蛋殼,表面粗糙、有霜狀物的是新鮮的,表面光滑則不新鮮。
土雞蛋比起普通雞蛋,確實更香、口感更好,但營養價值其實差別不大。
不差錢的大可以買貴一點的土雞蛋,畢竟好吃。
蛋殼顏色由母雞的基因決定,至於營養價值,二者並無差別。選白皮還是紅皮,就看你喜歡哪個色號咯。
從整體營養角度來說,蛋黃金黃的雞蛋,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而且,在雞飼料中添加色素,也可以讓蛋黃變黃。
有些人買雞蛋時會專挑髒雞蛋買,認為外殼沾有雞糞、雞毛和血絲等髒東西的蛋更新鮮。
髒雞蛋的表面不僅有看得見的髒,還有看不見的致病菌和微生物。如果不小心汙染到其他食物,那..
這年頭,連雞蛋都要拼「顏值」。其實,雞蛋好不好,與這些特徵無關。如果打開後蛋殼內壁有斑,那才真的吃不得。
有人將熟雞蛋剝殼,摔一下竟能像桌球一樣上下彈跳,就認為這是人造雞蛋。
這純屬想多了,一個雞蛋才多少錢,造假划得來嗎?更重要的是,在造蛋殼的技術上,目前人類還達不到雞的水準……
《儲蛋真經》
雞蛋室溫下(以20~30℃為例)存放一天,相當於在4℃的冰箱冷藏室放一周。所以當然還是放冰箱好!
正確做法是:把雞蛋裝到乾淨的食品袋裡,再放進冰箱。
大頭朝上放。雞蛋大頭那一邊有個「氣室」,大頭朝上,蛋黃就不會貼在蛋殼上,這樣煎、煮出來的雞蛋會更完美。
《吃蛋秘籍》
如果血脂偏高,最好少吃點蛋黃,並且每周吃雞蛋不要超過4個。
一枚普通大小的蛋,蛋黃約含3.8克蛋白質,蛋白約含2.5克。所以,丟掉哪個,都很浪費。
這層灰綠色的東西叫硫化亞鐵,對人體無害。實在介意的話,別煮太久就好。
打開雞蛋,發現蛋黃表面有點血絲或者小紅血塊,這要麼是因為雞蛋受精了,要麼是雞媽媽產卵時卵巢出血了。
如果徹底煮熟了,並且放到冰箱裡,第二天吃是沒問題的。
其實,豆漿只要煮熟了,就不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而且,這樣搭配,營養更佳。
雞蛋做成茶葉蛋,不僅營養價值會「打折」,還會對胃造成刺激,所以還是少吃為好。
感冒發燒時,最好少吃或別吃雞蛋,否則腸胃、肝腎的負擔都會加重,而且還可能使體溫進一步增高。
蛋黃的鐵含量的確比較豐富,但它還含有一種叫「卵黃高磷蛋白」的物質,會影響鐵的吸收。
10. 絕大多數人都能吃雞蛋,但有一類人絕不能碰:對雞蛋過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