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摘讀】莊子:當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2022-02-01 自由讀書社

莊子:當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當一種美,美得讓我們無所適從時,我們就會意識到自身的局限。「山蔭道上,目不暇接」之時,我們不就能體驗到我們渺小的心智與有限的感官無福消受這天賜的過多福祉嗎?讀莊子,我們也往往被莊子撥弄得手足無措,有時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們還有什麼方式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動?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無方,意出塵外,鬼話連篇,奇怪迭出。他總在一些地方嚇著我們,而等我們驚魂甫定,便會發現,: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驚風。我們的視界為之一開,我們的俗情為之一掃。同時,他永遠有著我們不懂的地方,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永遠有著我們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造化鍾神秀」,造化把何等樣的神秀聚焦在這個「槁項黃馘」的哲人身上啊!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先秦諸子,誰不想做官?「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在其位,謀其政。」「君子之仕,行其義也。」誰不想通過世俗的權力,來槓桿天下,實現自己的烏託邦之夢?莊子的機會來了,但莊子的心已冷了。這是一個有趣的情景:一邊是濮水邊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莊周先生,一邊是身負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顛沛以之的兩大夫。兩邊誰更能享受生命的真樂趣?這可能是一個永遠聚訟不已,不能有統一志趣的話題。對幸福的理解太多樣了。我的看法是,莊周們一定能掂出各級官僚們「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們永遠不可能理解莊周們的「閒福」對真正人生的意義。這有關對「自由」的價值評價。這也是一個似曾相識的情景——它使我們一下子就想到了距莊子約七百多年前渭水邊上發生的一幕:八十多歲的姜太公用直鉤釣魚,用意卻在釣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輕得多的莊子(他死時也大約只有六十來歲),此時是真心真意地在釣魚。且可能毫無詩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條魚來充實他的轆轆飢腸。莊子此時面臨著雙重誘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從容不迫的遊魚,他的背後則是楚國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內的國事交給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莊子的脾氣,所以用了一個「累」字,只是莊子要不要這種「累」?多少人在這種累贅中體味到權力給人的充實感成就感?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莊子持竿不顧。」

好一個「不顧」!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無暇回頭看身後的權勢。他那麼不經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來千載難逢的發達機遇。他把這看成了無聊的打擾。如果他學許由,他該跳進濮水洗洗他幹皺的耳朵了。大約怕驚走了在魚鉤邊遊蕩試探的魚,他沒有這麼做。從而也沒有讓這兩位風塵僕僕的大夫太難堪。他只問了兩位衣著錦繡的大夫一個似乎毫不相關的問題:楚國水田裡的烏龜,它們是願意到楚王那裡,讓楚王用精緻的竹箱裝著它,用絲綢的巾飾覆蓋它,珍藏在宗廟裡,用死來換取「留骨而貴」呢,還是願意拖著尾巴在泥水裡自由自在地活著?二位大夫此時倒很有一點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說:「寧願拖著尾巴在泥水中活著。」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你們走吧!我也是這樣選擇的。這則記載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會讓多少人暗自慚愧汗顏。這是由超凡絕俗的大智慧中生長出來的清潔的精神,又由這種清潔的精神滋養出拒絕誘惑的驚人內力。當然,我們不能以此懸的,來要求心智不高內力不堅的芸芸眾生,但我仍很高興能看到在中國古代文人中有這樣一個拒絕權勢媒聘、堅決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個文化屈從權勢的傳統中,莊子是一棵孤獨的樹,是一棵孤獨地在深夜看守心靈月亮的樹。當我們大都在黑夜裡昧昧昏睡時,月亮為什麼沒有丟失?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兩棵在清風夜唳的夜中獨自看守月亮的樹。

一輪孤月之下一株孤獨的樹,這是一種不可企及的嫵媚。

一部《莊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對人類的憐憫!莊子似因無情而堅強,實則因最多情而最虛弱!莊子是人類最脆弱的心靈,最溫柔的心靈,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傷害的心靈……

胡文英這樣說莊子:

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悲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這是莊子自己的「哲學困境」。此時的莊子,徘徊兩間,在內心的矛盾中作困獸之鬥。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糾纏而無計脫身,自己對自己無所適從無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鴿子的溫柔寬仁。對人世間的種種荒唐與罪惡,他自知不能用書生的禿筆來與之叫陣,只好冷眼相看,但終於耿耿而不能釋懷,於是,隨著諸侯們的劍鋒殘忍到極致,他的筆鋒也就荒唐到極致;因著世界黑暗到了極致,他的態度也就偏激到極致。天下汙濁,不能用莊重正派的語言與之對話,只好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來與之周旋。他好像在和這個世界比試誰更無賴,誰更無理,誰更無情,誰更無聊,誰更無所顧忌,誰更無所關愛。誰更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從而誰更能破罐子破摔。誰更無正義無邏輯無方向無心肝——只是,有誰看不出他滿紙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淚呢?對這種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我們怎能不悚然面對,肅然起敬,油然生愛?

作者:鮑鵬山

---

自由讀書社

分享經典、原創文學精品。

微信號:讀書社ziyoudushushe

投稿郵箱:ziyoudushushe@126.com

相關焦點

  • 讀古 | 莊子試妻
    莊子感到很奇怪,上前問她在幹什麼。 婦人回答說,墳裡的是自己的丈夫,兩人生前非常恩愛,死了也放心不下,臨終有遺言,如果她想改嫁,須等這墳土幹了才行。 可這新蓋的墳土要什麼時候才能幹啊?所以才在這使勁扇,讓它快點幹。 莊子見她可憐,就拿過扇子,施展道術,幾下就把墳扇幹了。
  • 讀《莊子 · 達生篇》
    在莊子看來,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善養生者,從而任之。「欲免為形者,莫如棄世。棄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正平則與彼更生,更生則幾矣。」人世虛無,何足捐棄?生涯空幻,何足遺忘?故棄世事則形逸而不勞,遺生涯則神凝而不損也。然後才能做到形全精復,與天為一。不勞於形、不虧於精,故能隨變任化而與物俱遷也。莊子講了十一個故事,用於說明他的上述想法。
  • 莊子的告誡:當我們遇到小人時,最高的智慧,從來不是針鋒相對
    莊子也因此得出一個結論:「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莊子利用這個故事實在告訴後人,我們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千萬不要太自私,太自以為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謹記要把別人當成一條「空船」。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文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 讀莊子《逍遙遊》3:大而無用?你的境界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繼續來讀莊子的《逍遙遊》。01惠子有次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一種大葫蘆的種子,我將它種下結出葫蘆,有五石容量那麼大。我拿大葫蘆去盛水,可它太不堅固了,承受不了水的壓力。我又把它剖開做成瓢,也太大了,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放得下。
  •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一讀《莊子》
    聞一多先生說:莊子最擅長講故事,他讓人們在有趣的故事中得到醍醐灌頂般的頓悟。梓慶說,我沒有什麼技巧,只是在製作樂器的時候,從來不分心。製作之前,先齋戒靜養心思。齋戒三天,不再考慮成功後帶給自己的功利;齋戒五日,不再考慮失敗後眾人的非議;齋戒七天,完全忘掉自己。把外界的幹擾全部排除後,再進入山林選擇材料,直到完整的樂器已經胸有成竹了,才動手製作,直至完成。
  • 無路可走的維斯布魯克
    幾位「建隊之父」(杜蘭特、維斯、科裡森為首)的情誼簡直讓人忘記商場的冷酷,他們就像一隻藍籌股,2012年首次打進總決賽的時候,首發五虎再加第六人哈登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他們稚嫩的衝動、毫無歉意的勇氣、還有令人豔羨的青春都是那個時代極寶貴的記憶。回頭再看,竟然就像曇花一樣短暫。我們大可以暢想,如果把雷霆放到財大氣粗的灣區,或許他們早就能成就勇士過去幾年成就的東西。
  • 莊子·天下
    莊子點評諸子得失,遵循的正是這條路,只看能不能看到整體。莊子評儒家要做君子,當讀六經《天下》篇說儒家,與其他各家相比最大的不同,一是沒說缺點,二是放在了總評中說。這體現的是對儒家的重視和認可,就像南懷瑾說的:《莊子》裡有很多提到孔子的地方,表面上看是在罵孔子,罵得很厲害;實際上是在捧孔子,捧得很厲害。
  • 「除了勝利,我們已無路可走」的潛臺詞:除了優勢,我們無法可想
    任正非說過:「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是這個時代的黃鐘大呂,足夠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人類的發展、人的成長、國家、民族的獨立和崛起的背後是競爭我們無疑還處於叢林時代,競爭是主旋律,成王敗寇是必然,人走茶涼也是人性使然。考場、情場、生意常、科技戰、貿易戰、網絡戰本質都是戰爭。
  • 遇見老子與莊子
    我隨性而寫,你隨性而讀;我想哪寫哪,胡言亂語;你可看可不看,切莫較真。在最好的年紀裡,讓我們一起讀莊子……」杜嬋,網名煙水謠,書香女子,榮寶齋「清水書院」院長,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在她的「習以為嬋」個人微信公眾號,分享過不少關於《夜讀莊子》的心得。 她說:「世界的模樣,取決於你凝視他的目光。走近莊子,和萬物成為最好的朋友。」
  • 莊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為我們揭示了道家養生的五大秘訣
    莊子從《養生主》一篇,開始講解道家養生的奧妙。他用一句千古名言作為故事引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窮無盡的。佛門清淨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回顧我剛開始學宰牛的時候,與別人一樣,眼裡看到的是一頭牛。三年之後,我水平進步了,再也看不到囫圇的牛了;所看到的都是牛之間的連接點。)
  • 書評||《莊子·大宗師》
    生活是痛苦的,我們是快樂的;生活是快樂的,我們是快樂的。
  • 讀《養生主》看莊子教你如何養生
    《養生主》的養生之道生而為人,我們共存天地之間,出生和死亡僅僅是一瞬間的事情,出生做不了主,男精女血,媾精而成,不想來也得來,死亡同樣如此,到了一定時候,不想撒手也得撒手。拿佛教和道教比較,二者同樣看到了人生的無常,卻走了不同的路子。佛教重來世,世事無常,看開放下,種下善因,希冀於來世求得善果。道教重今生,講的是我命由我,不屬天地。
  • 當代老公婚姻套路:走老婆的路,讓老婆無路可走!|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那你這輩子就栽了現在的男人深諳其道以退為進反客為主撒嬌賣萌裝可憐告狀……他們走女人的路讓女人無路可走不管三七二十一出了事你不用回娘家我先替你回了呵呵我解決不了你
  • 白巖松:讀《道德經》發現,任何單位強調考勤打卡,一定走下坡路
    白巖松曾經說過一句話:任何一個單位,只要到了開始強調考勤、打卡等紀律的時候,一定是它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因為真正想好發展,走上坡路的企業,人人不待揚鞭自奮蹄。對於我們來說:真正失意的時候,反而什麼都不怕,因為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在失去了;但人生處於輝煌時刻時,反而會很恐慌,害怕到手的一切都會消失。
  • 莊子,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
    我們都是平凡人,自然不可能做到消滅內心的欲望,欲望不滅,煩惱就會隨之產生,自然煩惱也就天天有了。莊子是個有大智慧的人,莊子的大智慧在於他能夠將人內心最隱蔽的欲望消除一空。人生就像一級級臺階,人往高處走,再正常不過,偏偏莊子反其道而行之。
  • 關於莊子「逍遙遊」思想的兩點淺見|讀《微觀國學》有感
    最近讀了著名學者餘世存先生的著作《微觀國學》,對國學的各個方面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作為一名自由職業者,筆者自然對主張「逍遙無為」的老莊思想更加關注,讀過之後也有一些個人心得,通過本文分享出來,歡迎探討。
  • 帶你看看南宋御街:走皇帝走過的路,讓皇帝無路可走!
    這樣算來,這條御街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可是說是來自幾百年前的時空,在現在城市的車水馬龍裡與我們相遇。這種感覺很神奇,所以我有時候就會特地跑去南宋御街,去摸摸那裡的一些角落裡的雕塑。我想大概在幾百年的變革中,已經有很多的地方都是後來來原有御街的基礎重新修建的,但還是感覺歷史感十足,讓人不由得敬重起來。
  • —讀《莊子》札記之一 無待
    後來又讀了歐陽修的《賣油翁》,發現歐陽修也是這麼認為的。歐陽修寫了一個同樣是熟能生巧的賣油翁:翁「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翁解釋道:「無他, 惟手熟爾」。 莊子似乎在啟示我們:避實就是養生之道。生命就是精氣神,精氣神充沛旺盛,就猶如「新發於硎」的刀刃光芒四射,銳利無比。但精氣神要養要保要補,要減少損耗,迴避風險,減少對抗,存實力不逞強。
  • 一日一讀《莊子》:無用之用
    莊子行走在山林間,看見一棵大樹,枝葉茂盛,但一些伐木人卻坐在樹下休息,並不砍伐那棵樹;莊子就問:「眼前就有—棵大樹,你們為什麼不砍呢?」伐木人說:「這有什麼奇怪啊!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莊子於是感嘆:「樹木無用,不求有為而免遭砍伐;白額之牛、亢曼之豬、痔瘡之人,巫師認為這些東西是不祥之物,所以祭河神才不會把它們投進河裡;殘廢的人,避免了被徵召入伍,所以能頤養天年。身體殘廢的人,尚且可以養身保命,何況德才殘廢者呢?樹木不成材,方可免禍;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莊子總結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 當代老公婚姻套路:走老婆的路,讓老婆無路可走!
    文:羅發財 來源:來源:視覺志(ID:QQ_shijuezhi) 最近微博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叫「走老婆的路,讓她無路可走」,好奇心驅使下點進去看了看。這下好了,簡直收穫了快樂源泉,笑的我根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