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孩子已經上五年級了。在老師的精心培養、細心教導下,兒子已經慢慢成為了一個自信、自立的小夥子,獨立、認真完成作業的合格小學生。
在家庭教育上,我們更加注重他的自立能力的培養,同時學會感恩、懂得愛。這大概也是受我從軍經歷的影響吧。我總是在想: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在面對社會的時候能夠成為一個具有自立自強、懂得感恩、充滿愛心的,綜合素質過硬的青年人,就會擁有更大舞臺充分展示自己!
暑假期間,孩子的外婆因身體原因住進了醫院。說句心裡話,事後來看整個住院期間孩子的表現遠遠要好過我們,這一點真的得給孩子點個讚!我們很欣慰的是孩子這次真正展現出了自信、獨立、細心的良好品質。
外婆住院了,我和孩子的媽媽白天都得上班,無法詮釋的照顧老人。我就試著要求孩子看能不能幫助我們去照顧住院的外婆,他信心滿滿地答應了。他說:「爸爸您給我辦一張公交卡,我可以自己坐公交車去醫院照顧姥姥,您和媽媽就放心上班去吧,我都是五年級的大學生啦!」聽著他這充滿信心的承諾,我更加堅定了培養他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決心。
就這樣,我狠心地把他「放」出去了。
孩子得到鍛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公交出行,他不會走丟,而且還形成了他自己的「公交優化方案」;在陪護外婆的時候也沒有放鬆學習,相反是更加認真及時完成了各項作業,因為他預留出時間為外婆準備營養可口的午飯,外婆康復出院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獨立、懂得了愛。(別明辰家長)
從這則故事中,我們發現了以下信息:一是父母比較忙;二是孩子體諒到了父母的辛苦忙碌不容易;三是父母的教育觀念,注重綜合素養的培育;四是放手,信任孩子,給了孩子成長的空間。
在這些信息中,最為關鍵是什麼呢?你會發現,關鍵是父母的正確的教育觀念。不單單關注學習成績,更關注綜合素養的培育,尤其是信心、毅力、愛和責任。父母的「靜觀」,換來了「成長」,這正是我們每一個父母想要得到的結果。
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值得一讀。
您聽:「爸爸,您給我辦一張公交卡,我可以自己坐公交車去醫院照顧姥姥,您和媽媽就放心上班去吧,我都是五年級的大學生啦!」這是孩子從心底發出來的聲音。換一句話,就是:「我要承擔責任,我要更加優秀」,您聽到了嗎?
教育應該把戰線拉長,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啟發和引導、尊重和激勵,扶上馬再送一程。漸行漸遠之中,孩子成長起來,成為最好的自己。五年級這個成長中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培養家庭責任感和社會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