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
編輯 | 張澤
相比裁員降薪潮,疫情期間也有一些企業給員工送來福利。
3月21日,摩根大通計劃向部分一線員工每人補助1000美元,其中包括不能在家工作的分支機構的所有員工,及年度總收入不到6萬美元的運營和呼叫中心員工。原因在於,疫情期間,這些員工依舊要前往辦公室上班,面臨育兒、交通等方面的壓力。
無獨有偶,前不久Facebook也宣布向全球4.5萬員工發放額外獎金,每人能收到1000美元的額外獎金,與績效無關,總計4500萬美元(約合3.2億人民幣),以支持他們在疫情流行時進行遠程工作。而2019年Facebook員工平均薪酬為228651美元(約合162萬人民幣),高於蘋果、推特、特斯拉、亞馬遜等,此舉令其再次成為「別人家的公司」。
此外,Facebook還面向全球3萬多家小企業提供現金資助和廣告信貸。但也有網友表示,雖然不像Airbnb、Uber、Expedia受損嚴重,Facebook作為廣告公司還是受到疫情影響,「我覺得這樣做是因為圈內對Facebook的發展前景和狼性文化越來越不看好,Facebook需要抓住機會賠本賺吆喝。」
的確,近年來Facebook醜聞不斷,從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前未監控假新聞,到2018年8700萬名用戶數據洩露,再到2019年被美國政府進行反壟斷調查,並發生華人程式設計師跳樓事件,現在Facebook的確需要在危機面前挽回公司形象。
相比之下,微軟並沒有直接給員工發錢,但也有基本的收入保障。比如微軟西雅圖和北加州分部的後勤人員可以不去公司,在家又沒法辦公,但微軟仍支付全額工資,保證員工的正常收入。據了解,這些人員大概4500人左右,都是按小時計算工資。
而注重成本管理的亞馬遜宣布,如果員工被確診或被隔離,會發放最高2周的薪水。在3月15日,亞馬遜對外證實,該公司位於西雅圖的一位員工在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目前正在隔離中。這是第二例已知的亞馬遜員工感染新冠病毒案例。
值得關注的是,疫情期間線上購物需求激增,亞馬遜計劃在美國新增10萬個全職和兼職職位,並在15美元/小時基礎上上調2美元。但並非所有人都買帳,3月下旬,法國數百名員工示威遊行要求公司停工,或者容許不願上班的員工休假。
外媒稱亞馬遜暗示員工「如果因擔憂疫情停工,就無法拿到工資」,加上防疫措施沒有嚴格遵守規定,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指責亞馬遜在「壓迫」員工。
此後,亞馬遜啟動了2500萬美元的救助基金,為受到疫情影響的承包商和零工提供幫助。比如,獨立送貨服務合作夥伴、Amazon Flex配送司機,以及其他可能因疫情遇到經濟困難的零工。
如果被診斷出患有新型冠狀病毒,「亞馬遜救濟基金」將允許這些員工申請相當於或最多兩周工資的補助金。
疫情期,對於這些「最貴是人才」的大企業,給予員工關愛、留住人才,提升品牌認可度,是比什麼都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