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的孩子一天是怎麼樣的?

2021-02-23 廣州愛予家兒童融合教育

天亮了

因為本體覺失調

睡得枕頭亂飛、頭腳對調

有時掉到床下也不知道

要起床了

因為本體覺失調

穿衣服笨手笨腳

扣扣子、繫鞋帶怎麼都做不好

吃早餐了

因為觸覺失調

挑食或偏食胃口不好

加上本體覺失調

筷子勺子用不好

經常吃得餐桌上到處都是飯粒

餐桌附近可以養小鳥

坐車上學

因為前庭覺失調

大腦平衡系統不好

行車過程中的晃動和剎車都很容易讓你陷入暈車的泥淖

在學校門口

因為聽知覺失調

有同學叫你

經常聽不清或聽不到

分辨不清聲音的來源

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扭頭才好

去教室

因為本體覺失調

跑起來容易摔跤

或者不小心磕到碰到

上課了

因為前庭覺失調

注意力集中很難做到

忍不住交頭接耳

小動作也不少

加上本體覺失調

彎腰駝背坐不好

要做筆記了

因為視知覺失調

抄寫速度比較慢

也容易抄錯出格、多寫少抄

被提問時

因為聽知覺失調

時常沒聽清老師的問題

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好

課間

因為觸覺敏感

其他同學談笑風生

你卻怯於加入其中

上體育課

因為本體覺失調

跑步容易絆倒

聽到口號還分不清左右

經常出糗被嘲笑

一到體育課就想逃

上音樂課

因為聽覺失調

節奏韻律感不好

唱歌還特別容易跑調

做作業時

因為本體覺失調

寫字怎麼都寫不好

數學也經常把數字看顛倒

拖延症上身

能把一家人逼得雞飛狗跳

每天都是半夜才能勉強把作業做好

第二天又一個難捱的日子來到

年年日日要怎麼辦才好

感統失調的孩子就是這樣熬過一天的,需要提醒的是,感統失調的症狀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行改善或者消失,如果家長未能在12歲前及時帶領孩子進行感統訓練,兒時沒有積累起來的能力,走入社會仍然會是孩子的短板。

最後再次強調一下感統訓練的科學時間段:

0-3歲,是感覺統合失調的預防階段;

3-6歲,是感覺統合訓練的黃金期;

6-8歲,是感覺統合訓練的彌補期;

8-12歲,是感統訓練的末期。

孩子的所有能力發展如同一棵大樹,只有感統這個樹根足夠強壯,由此衍生的語言能力、專注力、情緒控制力、自信心等才能枝繁葉茂。

當孩子出現語言遲緩、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失控、膽小敏感等各種異常表現時,家長們應及時關注孩子的感統能力發展需要,越早幹預越好,給孩子成長的能力最重要。

中心地址:花都區新華街道松園大道11號平福小區愛予家兒童教育中心

相關焦點

  • 感統失調的孩子的一天:我太難了……
    要起床了因為本體覺失調穿衣服笨手笨腳扣扣子、繫鞋帶怎麼都做不好吃早餐了因為觸覺失調挑食或偏食胃口不好加上本體覺失調筷子勺子用不好經常吃得餐桌上到處都是飯粒>因為本體覺失調寫字怎麼都寫不好數學也經常把數字看顛倒拖延症上身能把一家人逼得雞飛狗跳每天都是半夜才能勉強把作業做好第二天又一個難捱的日子來到年年日日要怎麼辦才好感統失調的孩子就是這樣熬過一天的,需要提醒的是,感統失調的症狀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行改善或者消失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本章是《30節感覺統合訓練課》第三章,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訂閱,帶大家了解感統訓練及其相關訓練方法。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大體介紹了感統失調的原因,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帶領大家從內因到系統分析感統失調的原因,並認識感統失調的7大類別。
  •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在「玩」中訓練改善?
    孩子身體不協調,平衡感差;難以完成跳繩、投擲、接球、踢球、等運動,穿衣服、繫鞋帶、系扣子困難,不能靈活用筷子 、剪刀剪紙、寫字、玩拼圖遊戲困難,身體乏力、笨拙、鬆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於一件事。上面這些問題,與感統失調都有很大關係,我發布了很多關於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文章,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嚴重感統失調的人往往在運動、協調、判斷、處理、語言、視覺、聽覺,記憶、和其他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感統失調隨著年齡、身體的發展,會有相應的改善,但如果不及時幹預訓練,成年後仍然會存在,身體協調差、易疲勞、情緒差,計劃和組織事務,存在相應困難的問題。
  • 孩子感統失調,就要上感統訓練課?有心的家長自己就能搞定
    感覺統合好的人,會有超強的運動能力、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感覺統合不足或失調的人就會出現很多的障礙。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感統失調的孩子,會出現運動協調能力差和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運動協調能力差運動協調能力差,主要是因為前庭覺和運動覺沒有得到充分刺激,出現運動障礙。比如孩子左右手不協調,穿脫衣物動作笨拙,手部肌肉控制不好,精細動作做不到位。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要做好引導
    孩子犯錯的原因只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嗎?原因往往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簡單。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因為他已經「感統失調」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呢?又是什麼導致了「感統失調」?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矯正呢?一、什麼是「感統失調」?
  • 焦作眾艾感統|3歲兒童感統功能失調的原因是什麼
    焦作感統訓練老師表示,0歲-3歲是兒童通過感覺器官接受外界信息,刺激大腦發育,並處理信息的重要階段,感覺統合較好的3歲兒童能做到基本的生活自理、語言表達、人際社交等能力。短短3年人生時間,3歲兒童的成長經歷是怎麼樣的,會造成3歲兒童感統功能失調。今天就跟著焦作感統一起去了解,3歲兒童感統功能失調的原因。
  • 孩子學習能力發展遲緩?可能與感統失調有關
    感統失調簡單來說,就是指:部分神經機能的感覺通路不順利,使大腦和身體不能協調完成認知活動。美國加州艾爾斯博士提出:兒童的學習障礙主要源於他們的感覺統合功能失調問題,即兒童因神經系統功能協調不良。(Photo By Alexander Dummer)感覺統合失調從神經學角度分為:觸覺失調,前庭失調,本體感失調,左右腦平衡失調。
  •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不要驚慌,請聽我說
    這些「好」孩子的標籤幾乎都用在了她身上,但這位孩子的媽媽看到《正向管教》這本書,裡面出現「感統失調」,又看到感統失調的表現與自己的女兒有些相似,就和我聊起了自己的孩子好像是「感統失調」,怎麼辦啊?理論上講,所有孩子出生後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感統失調』問題,別被「感統失調」這個新鮮詞語嚇怕了,雖然裡面有「失調」二字,但家長可以透過學習與刻意引導來解決「感統失調」。那到底什麼是「感統失調」呢?
  • 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就是「感統失調」?是時候揭穿這個偽命題了
    大多數家長都是這是孩子的專注力差的原因,但是在前不久網上有一個「中國80%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的新聞,火遍了各大家長群。更是有一些培訓班,聲稱通過「感統失調修複課程就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好,竟然花費一萬多去給孩子做這種培訓。但實際上這種早教班,只是他們騙錢的一個套路。
  • 孩子穿襪子這件事表明,父母的無知才是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主因
    昨天發了一篇關於地板襪的微頭條,本意是建議父母少給孩子穿這種地板襪,因為減少腳底感受到的刺激,容易導致孩子感統失調,而感統失調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結果是受到一群網友的冷嘲熱諷。讓我感到是哭笑不得。比如大腦發出來的信號傳遞速度慢,肌肉控制不足;或者,身體感受到的刺激傳遞不暢,大腦也就不能及時做出有效判斷,等等,這就是感統失調的本質。近幾年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應運而生了感統訓練機構,價格不菲,每次課都幾百元。
  • 怎麼區分孩子的異常屬於感統失調還是敏感期現象?
    孩子吃手,到底是正常的敏感期現象,還是口腔觸覺發展不足? 孩子多動不安,是前庭覺發展不良,還是進入了某個特殊的敏感期? 很多家長表示,感統失調和敏感期總是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 奶奶帶娃一天看十幾個小時電視,感統測試發現孩子語言邏輯均不好
    因此專家指出,這類孩子屬於感統失調,而0-3歲是孩子預防「感統失調」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不夠重視,很可能會影響娃後期的學習和發育。奶奶帶娃一天看十幾個小時電視,專家:孩子語言邏輯均不好吧在刷視頻的時候,看到一個關於感統測試的片段。
  • 如果孩子有這3種現象,可能是「感統失調」在作怪,家長不要忽視
    於是朋友就開始緊抓孩子的學習,監督了一段時間,她發現兒子平時特別粗心大意,寫作業時候經常有粗心導致的錯漏,並且平時經常坐不住,只學習了一會兒就找藉口去做別的事情。這時有朋友告訴她,孩子可能是感統失調了。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老師建議小北的媽媽帶他去檢查一下是否有感統失調或發育落後的問題。小北的媽媽當時對老師的話並沒有在意,她覺得小北只是像他爸爸一樣,性情安靜罷了。直到小北7歲上了小學,媽媽才發現小北「有問題」——他從來不出去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也不蹦蹦跳跳,只喜歡待在家裡玩「安靜」的遊戲,或是和比他年齡大很多的「安靜」的大孩子一起玩。
  • 為什麼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提升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
    這樣的過度保護,會使得寶寶們失去了鍛鍊大腦和身體各大感統協調運作的機會,以至於很多寶寶有感統失調的情況。有些家長會說:「孩子現在還小,長大就好了!」、「樹大自然直」。在過去,這個俗語還適用,但對於現在的孩子,可能已經不再那麼適用了。因為現在寶寶的生長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獨生子女,小家庭制,城市化的生活環境,讓寶寶缺少了玩伴,缺少了競爭,缺少了必要的交流互動。
  • 感統失調是個什麼鬼?一個被炒得扭曲變味兒的概念
    感統失調的孩子經常是感覺敏銳與遲鈍並發的,有些感覺過于敏銳,有些感覺又過於遲鈍,這樣一個連續接受亂糟糟的感受信息的孩子行為是非常不可理喻不能預測的,因為你無法理解他的感覺。有些感統失調的孩子是不能接觸沙子的,當他站在海灘的細沙上,會大哭不止,因為他會感覺自己像站在玻璃碴上那樣疼痛。有些感統失調的孩子極度挑食,他們只吃一兩樣的食物,譬如只吃土豆泥和香草冰激凌,其他一切的食物對他們來說,味道和口感都會難以忍受。
  • 親子感統訓練很重要,除非您確定自己沒有感統失調
    所以父母的感覺統合失調也是會對孩子的教育產生影響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撫養人,也是主要成長環境因素。如果有的父母因感覺統合失調嚴重有舉止粗糙,做事馬馬虎虎,虎頭蛇尾,口語表達無邏輯性,易怒,坐無坐相,條理不清,健忘、衝動、情緒時好時壞……那麼『孩子的身體感官就浸泡在這樣的感覺刺激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類似的網絡和神經反應,然後家長再無奈又無辜的諮詢心理老師:「為什麼孩子注意力差?為什麼孩子脾氣暴躁?為什麼孩子自私?為什麼孩子健忘、沒有條理性?」我試過幾次和家長說:「咱們回家一起做親子感統訓練吧!」
  • 孩子感統失調對照表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是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
  • [公益傳播]7個球球遊戲,讓孩子遠離「感統失調」
    「感統」全稱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
  • 孩子膽小、注意力難集中,可能是「感統失調」,別因疏忽致遺憾
    但如果錯過了最佳的矯正時期,它就會影響孩子一輩子,這個概念就是感覺統合失調。 什麼是感覺統合呢?人體的感覺分為視聽、嗅、味、觸感、感覺,影響著本體感和前庭平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