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丈夫8年,陪他吃遍生活的苦,他卻不肯陪我回娘家過春節」

2021-01-10 念情2046

-01-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陪著愛人,常回家看看……」臨近年關,熟悉的旋律再次響徹大街小巷,撩撥無數遊子的思鄉之情。

每到這時,40歲的張和涵,內心卻無比複雜。

她是遠嫁,家鄉於她而言,不過是一團記憶罷了,她已經8年沒有回過老家,更沒有在娘家過年。

可以說,對於張和涵來說,回家是一個難圓的夢,是無法言說傷痛,更是不能觸碰的話題。因為一碰,她和丈夫之間的矛盾,就如同打開的潘多拉的魔盒,抱怨和指責便噼裡啪啦往外冒。

她多次要求回娘家,都無情地被丈夫駁回,丈夫的理由,無非就是那幾條,自己父母年紀大了,自己工作太忙,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家裡經濟太困難……說來說去,就是不能回娘家。

張和涵據理力爭,試圖說服丈夫陪同自己回家,可每次都被大男子主義的丈夫拒絕。這幾年的怨氣積攢下來,幾乎讓她失去了對婚姻的信心。

有人說,真正愛你的男人,會願意陪你回娘家,更願意陪你在娘家過年,過歡樂祥和的春節。

深以為然。婚姻好不好,丈夫是否愛妻子,就看他願不願意陪妻子回娘家過年。

「我陪他吃遍了生活的苦,他卻不肯陪我回娘家過一次年。」

-02-

張和涵和丈夫在大學時愛得死去活來,畢業後面臨分別,她不忍心分手,便不顧父母反對,義無反顧地追隨男友,來到了他的老家,在一家事業單位任職。

丈夫家境貧寒,母親患了尿毒症,常年需要透析治療,家裡的有限的收入都用在了給母親治病上。父親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一年到頭賺不了幾個錢,一家人就指望丈夫這個山裡飛出的鳳凰了。

她和丈夫結婚時,沒有彩禮沒有婚禮沒有蜜月旅行,可張和涵不在乎,愛情這偉大,丈夫如此孝順,未來自然是一片光明的。

結婚後,為了節省開支,更是為了照顧婆婆,張和涵和丈夫跟公婆同住。「我媽得病這些年,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你得好好孝順她。」

作為媳婦,伺候丈夫,照顧公婆,張和涵認為是很正當的事。她努力當好一個好媳婦,每天早早起床,給家人準備早餐,把家裡收拾妥當,再急匆匆去上班。中午還得趕回家給婆婆做飯,老人家身體不好,不能吃剩菜剩飯,每餐都得現做。每到晚上,更是忙碌,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停歇。

一個女人,又要上班,又要伺候一家老小,工作量繁瑣又具體,很是勞累。可還有比勞累更難以忍受的,婆婆因為生病的緣故,脾氣變得很差,動不動就發火,稍不如她的意,就開始摔東西,罵人。

張和涵嫁進來之前,是公公伺候婆婆。婆婆辛苦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把孩子給養大了,沒想到自己竟然得了這煩人的病,心裡頭很是堵得慌,經常把氣撒到公公身上。

公公本來脾氣好,又因為婆婆病了,便事事讓著,也導致婆婆越來越驕橫,覺得自己是病人,就該被特殊對待,不能有任何的不如意。

-03-

這也導致,張和涵進門後,在照顧婆婆這件事上,吃了更多的苦,受了更多的委屈。以前,公公照顧時,婆婆尚且還顧念夫妻之情,又得依仗公公吃飯,還沒那麼人性。可現在媳婦進門了,她仗著自己是長輩,又是病人,發火就成了家常便飯,一邊使喚她,一邊辱罵她,就為了發洩因生病而積壓的負面情緒。

張和涵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她本來就善良,又是當媳婦的,認為婆婆責罵幾句,也沒必要放在心上。一開始,她這樣安慰自己,倒也能把自己糊弄過去,讓自己不那麼難受。可時間久了,婆婆越來越過分,她感覺自己要崩潰了。

丈夫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卻沒有替張和涵說話,「我媽媽身體有病,她罵你幾句,發洩內心的痛苦,你別跟她計較,讓著她一點。」「你是當媳婦的,受點委屈也正常。」張和涵能忍受所有委屈,卻無法忍受丈夫對自己的忽視和冷漠。

可無法忍受又這樣?婚已經結了,日子再不順暢,總得過下去,等孩子出生了,就有盼頭了。

嫁給丈夫的第三年,她生下了一個兒子。家裡依然窮得叮噹響,丈夫還失業了,一家老小都指望著張和涵那點工資過活。

這時,就算張和涵再想家,她也不敢提回家的事。別的不說,連路費都拿不出來。幸好,她父母提著大包小包,從千裡之外趕來看外孫,總算緩解了她的思念之苦。

後來的5年,她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照顧家庭、公婆和孩子上,日子在曲曲折折中一日一日地走過,蒼老了誰的容顏。

-04-

婆婆的病治了幾年,最終抗不過病魔,還是走了。在感到傷痛時,張和涵感覺到自己終於解脫了,不會再有人隨意衝自己發洩情緒,自己也不用再低眉順眼地伺候他人。

她的丈夫和朋友創業,經過一兩年的辛苦打拼,每個月總算有了固定的收入,這讓這個家庭的日子總算好過一點了,至少不用再到處找人借錢。

而她的孩子,在她的用心培養下,乖巧聰明,越來越惹人喜歡。

這一切,都讓張和涵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愉悅,她感覺生活,終於要向她敞開笑容了。

她期盼著,在過年的時候,能帶著丈夫和兒子回一趟娘家,好好過一次團圓的春節。

「不能回娘家過春節。你嫁給我,就是我家的人,在你家過年,丟的是我老李家的臉。」

-05-

忘了介紹,張和涵的丈夫叫李然,雖然是山窩窩裡飛出來的金鳳凰,也接受了高等教育,思想卻還停留在封建時代,老是拿所謂的傳統壓制張和涵。比如說,什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什麼出嫁從夫之類的,一套一套的,硬是給張和涵的生活織就了一張細密的大網。

「我嫁給你8年了,這些年為這個家,盡心盡力,有目共睹。為什麼你就不能滿足我的願望?」張和涵很是絕望。

「不是我不滿足你,是這裡的習俗不讓你回娘家過年。」丈夫還是在拿傳統說事。

張和涵忍無可忍,自己買了車票,帶著兒子踏上了回娘家的列車。

她知道,娘家就是那個,不管她飽受了多少委屈,不管她歷經了多少滄桑,始終能待她如孩子的地方,能讓她完全放鬆的地方,能給她愛與溫暖的地方。

這地方,是她一生的嚮往。

張和涵說,她為家庭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她也早已在丈夫的老家紮下了根,她的孩子也在那裡長大,就算丈夫在以後的歲月裡,依然不肯跟自己回娘家,她也不會因為這件事和他離婚。

「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我一定會嫁給一個願意陪我回娘家過年的男人。」說完這句話,張和涵滿臉淚水。

是啊,女人嫁人,就得嫁給那個願意陪你回娘家的男人。因為,男人願意陪你回家,說明他是愛你的,在意你的,才會和你一道,回到那個給你帶來愛和溫暖的家。

希望天下的每一個女人,都能找到一個體貼自己的丈夫,願意滿足自己的每一個願望,願意陪自己回娘家過春節。

今日話題:你和你的伴侶,因為回哪裡過年,鬧過矛盾嗎?歡迎留言討論。

END。

相關焦點

  • 「你陪你兒子過年,那我怎麼辦?」嫁給二婚男後,妻子很委屈
    但是,深陷到甜蜜愛情裡面的蘇晴,卻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的選擇了嫁給李華,蘇晴相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他們在一起生活一定會幸福的。蘇晴是一個樂觀的女孩,注重生活的儀式感,所以,到了新年這一天,蘇晴自然要將家裡布置的溫馨,充滿了節日的氛圍,蘇晴說,今年是我與李華結婚的第一年,我一定要讓李華感覺到我對他的愛,讓我們的婚姻有一個美好的開端,這樣,才能寓意著我們今後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滿。
  • 春節回娘家拜年的講究 回娘家過春節物品準備清單
    雖然春節已經結束,但是在春節中回娘家所遇到的問題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難題。
  • 小姑子回娘家和父母過年,嫂子怒懟:我誰也不侍候,各過各的年
    姜敏為了過年的事,和丈夫、公公婆婆吵了一架,並且在朋友圈裡拋下了這麼一句話:「今年過年,我誰也不接待誰也不侍候,只想安安靜靜過個年。」姜敏為何如是說?原來事出有因。姜敏有哥哥和妹妹,姜敏的丈夫林生則有一個妹妹。
  • 回娘家過年,妻子給三千過節費,丈夫發怒:憑啥把我的錢給你父母
    做丈夫的,希望能在自己家過年,畢竟是傳統佳節,能和父母熱鬧過大年,一家人盡享天倫之樂,此乃人生美事。做妻子的,希望能回自己家過年,平常日子都和婆家人生活在一起,好不容易過新年了,想回去看望父母,以慰思念之情,以盡女兒孝道。
  • 「我等了30多年,就是要讓他看到誰能陪他走一輩子,我不離婚」
    我奶奶生前對兩個兒媳婦非常不好,我嬸兒性情剛烈,常常跟她吵架,也很少照顧她,我媽脾氣溫和,有委屈自己忍著,維持著表面上的和睦。我奶奶臨終前,我叔讓我嬸兒去照顧一下,我嬸兒跟他大吵,不肯去,我媽勸她說,都到了這個時候了,以前的恩怨就放下吧,她也不肯聽。後來,奶奶去世了,我嬸兒和我叔的關係日益惡劣,直到如今還是天天爭吵。
  • 35歲遠嫁女人的大實話:那個不願意陪你回娘家的男人,不值得嫁!
    尤其是對於一些遠嫁他鄉的女人,還有一個不懂得疼愛,珍惜,理解自己的丈夫,那么女人婚後的生活會過得很艱難。一個35歲遠嫁女人的大實話:那個不願意陪你回娘家的男人,不值得嫁!「為了他遠嫁他鄉,卻得不到想要的幸福」當初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並沒有考慮過我們兩家人的距離會有多遠。
  • 潘長江是她老公,她陪丈夫住廁所8年,用大度隱忍化解婚姻危機
    作為潘長江的妻子,她執意嫁給不出眾的潘長江,陪他住廁所8年,用「忍」來化解婚姻危機,原來丈夫對她多年不離不棄不可謂不高明。【楊雲下嫁潘長江】別看現在潘長江是受人尊重的老藝術家,讓人為他的長相和身高說一句:濃縮的都是精華。
  • 「想知道男人愛不愛你,就看他是否願意陪你回娘家過年」
    新春佳節應該是幸福團圓的好日子,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和和美美的過春節。「想知道男人愛不愛你,就看他是否願意陪你回娘家過年」01.女人總是會在愛情中失去理智,就像飛蛾撲火。李陽和陳玲戀愛不到半年,就準備步入婚姻殿堂,陳玲和父母說了兩個人的決定之後,便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 過了小年閨女不能回家?父親因舊俗拒絕女兒回娘家
    回家過個年 咋就這麼難  兒女出門在外,父母盼著團圓。而春節臨近,老家濰坊壽光的王女士,內心卻倍加苦惱:自己本想與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過年,卻因為當地一則舊俗被擋在門外。5日,濟南的王女士給本報打電話反映,自己和丈夫在濟安家已經5年了,眼看到了年底,已經在婆家過了5個春節的她不禁惦記起回娘家的事。當這一想法取得了丈夫和婆婆的支持後,自己興衝衝地給在濰坊壽光的父母打了電話,沒想到的是,這個想法,在自家爸媽那兒碰了壁。  「老父親乍一聽很高興,但馬上又為難起來,再三考慮後拒絕了我的想法。」
  • 「媽,4套拆遷房一套歸我」母親的回答,讓我3年春節沒回娘家拜年
    在我的家鄉,如今依舊保留著正月初二的時候,女兒回娘家向父母拜年的習俗。 在許多女人為春節回誰家過年煩惱時,女兒正月回娘家向父母拜年的習俗,在一定程度上為她們解決了這個難題。 春節在婆家陪公婆過年,正月回娘家向父母拜年,成為越來越多女人的選擇。
  • 「忙過這陣,我就陪你回娘家」
    「忙過這陣,我就陪你回娘家。」這是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晚,熊新文對身懷六甲的妻子甘鳳的承諾。 按照鄰水農村習俗,大年初二是回娘家探親的日子。熊新文和甘鳳夫婦都是復盛鎮寶谷山村的村醫,這場疫情防控戰,夫妻雙雙奔忙在一線。2月3日,正月初十,即將「送年」。五公裡外的甘鳳娘家,夫妻倆一次沒去。
  • 嫂子年年回娘家過春節,遭小姑子不滿,婆婆一句話太感人
    富蘭克林對幸福有這樣的感悟,他說,「與其說人類的幸福來自偶爾發生的鴻運,不如說來自每一天都有的小實惠。」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播撒出善良的種子,善意的陽光、善心的雨露一定可以滋養幸福之樹的成長,幸福之花的開放。你會得到什麼,取決於你付出了什麼。
  • 「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十年後,弟弟的一句話道出真相
    臨近年關,年輕的夫妻回婆家還是娘家過年,是一個容易引發夫妻矛盾的話題。在男人的眼裡,女人嫁給自己,就是自己家的人了,在婆家過年天經地義。再說了,在婆家過年也是傳統風俗,除夕一家人吃了團圓飯,到大年初二就上娘家,給嶽父嶽母拜年,也不失禮節。
  • 「我不樂意陪你回娘家,並非因為不愛」
    後臺經常能收到很多朋友的情感諮詢,而年前說得最多的,就是回娘家的問題,如果沒有商量好的話,很容易就會上升為矛盾,對於多疑的女人來說,還會懷疑對方是否有了二心。而實際上男人之所以不願意陪老婆回娘家,其實都是有原因的。
  • 結婚5年,妻子都要求在娘家過年:妻子的歸屬感取決於丈夫的表現
    我們分析很多案例,得出的結論是:多數情況下,妻子更想回娘家過年的原因是缺乏歸屬感。而妻子的歸屬感來源於丈夫的表現。結婚5年,妻子年年都要回娘家過年,家中只留下老母親一人小吳出生湖北黃岡,但婚後定居武漢,他是單親媽媽養大,買婚房時老母親也出了很大的力,婚後便把老母親從老家接過來跟自己一起住。
  • 新婚夜,婆婆把丈夫推進我房間,我後悔了一年多
    可一個適合結婚的人,和一個相愛的人是不同的,你以為嫁給了自己心儀的對象,等婚後生活在一起以後,你才會發現,真正幸福的一段婚姻,必須是以雙方互相喜歡為前提。如果對方只是覺得你適合成為一個好老婆,才決定跟你結婚的話,未來的日子你一定會過得苦不堪言。
  • 年夜飯是回婆家吃還是回娘家吃?
    外人再進家門也是客人,客人是不能除夕回娘家的,否則對娘家人不好。婆家的長輩更不允許兒媳回娘家過除夕,他們認為兒媳嫁了進來,就是婆家的人了,如果兒子兒媳回娘家吃年夜飯會被人指點,說閒話的。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女性的地位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對於女兒女婿不能在娘家過除夕這個習俗,也沒有這麼苛刻和死板了。
  • 郭臺銘前妻:陪丈夫打下江山卻因病去世,死後看丈夫與小嬌妻恩愛
    陰差陽錯之下,她愛上了窮小子郭臺銘,不顧父母的反對嫁給了他,還陪他打下江山,與他相濡以沫30年。但奈何命運不公,丈夫事業有成後她患上了乳腺癌,55歲時因病去世。 回首她短暫的一生,比大多數人都要活得精彩。想必除了不捨得離郭臺銘而去,人生已經沒有遺憾。
  • 「今年過年可以回娘家過嗎?」「你回去我就讓兒子和你離婚」
    女人能夠嫁給一個懂自己的男人,是一種幸福。曹莉沒想到,真正阻礙自己回娘家的人,不是丈夫,而是婆婆,她忍無可忍。01曹莉不顧父母的反對,執意遠嫁,她遇到了一個很愛的男人,並且這個男人也很愛她,她覺得這就夠了,所以她遠嫁也不害怕。曹莉當時心裡想,遠嫁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現在交通這麼發達,想回娘家就可以隨時回來。
  •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春節這樣過,好運一整年!
    小編竟無言以對啊!大年三十,和和氣氣今年的春節假期第一次從大年三十開始放假,這也給大家有充足的準備時間。第一步就是在除夕之前要把過年期間的飯菜、物品提前要準備好,因為傳古人有說法,春節一天的運氣管次年一年的運氣呢!所以在除夕之前要把過年的方方面面都準備好!第二步是貼門神,一旦門神貼上,他要施行他的職責,管理你的門戶不受外界靈異幹擾。第三步,年夜飯要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