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乾變「致富幹」 果農增收致富有新路

2020-12-18 攀枝花市公眾信息網

芒果乾變「致富幹」 果農增收致富有新路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9-11     來源:這裡仁和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每年五月小滿之後,仁和區的芒果根據品種的不同陸續上市,整個銷售時間將持續到11月,除了傳統的鮮食市場銷售外,還會有大批鮮果被送進加工車間,製作成各式各樣的芒果加工品,芒果乾就是其中之一。

9月8日,記者來到位於仁和區布德鎮的攀枝花創客農業有限公司,深入了解這一個個芒果是如何經過七、八道工序被製成芒果乾的。削皮間、發酵間、烘烤間、包裝間……帶上頭套,穿上潔淨服後,在企業負責人的引導下記者通過參觀通道,看到了在標準化加工生產車間裡芒果果乾的製作流程。

作為一家以芒果為原材料的加工生產企業,創客農業每年都需要從果農手中採購3000至4000噸的新鮮芒果,以滿足生產需求。鮮果採購回來後,先要經過機器和人工選果,去除掉軟果和不足7兩的果子,再進行催熟、洗果、剝皮、切片、浸泡、烘乾等一系列步驟,最後才能成為口感絕佳的芒果乾。

在浸泡車間,生產廠長馮飛告訴記者:「我們浸泡車間主要的作用就是將白糖和糖粉混成一定的比例加到芒果片裡面,使芒果片裡的水分跟糖置換。可能有的人看到我們加糖會說,我們攀枝花芒果這麼甜了為什麼還要加糖,其實我們加白糖最主要的目的是進行糖水置換,讓果脯儘量用糖來給果片進行防腐,並不是增加它的甜度,現在市面上很多食品防腐劑用的都是山梨酸鉀,這些防腐劑我們都不用的 基本都是用白糖來防腐。」

創客農業芒果乾製作選用的品種主要以凱特芒果為主,凱特芒果果味重、果實少莖,且皮薄肉厚,得肉率在55%-60%,高出其他品種10%左右。公司每年都從當地果農手中收購大量芒果,而這些被收購來的果子,其實是外表不夠「漂亮」,達不到鮮果銷售的品相的果子,以往這些果實只能被丟棄。可如今它卻搖身一變,成為了遠銷成都、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的芒果乾,不僅帶動了產業鏈的發展,也為果農們增加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創客農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還告訴我們:「像我們這些次果實際上既增加了鮮果加工品的流通,同時也讓農戶進一步增收,比如往年鮮果生加工沒有這麼發達的情況下,這些次果老百姓基本上是賣不上價錢的,可能就1-3角一斤這樣的價格,但是現在有我們生加工之後 這些果子就能進一步使用,去年這些次鮮果的價格漲到了一塊八左右一斤。」

芒果乾加工產業不僅解決了當地果農二等果銷售的難題,而且每到芒果成熟季節,工廠所需要的員工比平時會高出一倍。當訂單需求量大時,需要大量的車間流水線工人,這些「臨時工人」大多都是當地的農戶,利用農閒時間過來打零工,既可實現在家門口務工,又可以多渠道增收致富。

相關焦點

  • 尼勒克縣樹上幹杏成為農民脫貧「致富果」
    後來,前幾年種的杏也開始有了收益,成功脫貧。  綠油油的杏葉下,一個個樹上幹杏,飽滿水嫩,散發出淡淡的果香,令人垂涎欲滴。古麗努爾·別肯正在果園來回穿梭,忙著採摘成熟的樹上幹杏,樹上幹杏特色林果種植讓她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搖身一變成為「農業工人」,不僅可以照顧家庭還可以增收。目前,採摘園吸納了縣內外35名農戶務工。  一項好產業是帶動農戶增收、實現整村脫貧致富的關鍵。
  • 紅花拓寬致富新路子,微波乾燥機煥發產業增收活力
    現如今,紅花已成為一些地方帶動群眾增收的「致富花」,微波乾燥機也將持續發揮其功用,提升紅花幹製品相和品質,為產業注入源源不斷地增收動能。紅花(包括藏紅花、川紅花)作為一種傳統比較名貴的藥材,應用歷史較長,且其有活血化瘀,散鬱開結等功效,具有藥食同源價值一直受到行業的歡迎。
  • 不添加防腐劑,來看看攀枝花芒果乾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整個銷售時間將持續到11月,除了傳統的鮮食市場銷售外,還會有大批鮮果被送進加工車間,製作成各式各樣的芒果加工品,芒果乾就是其中之一。創客農業芒果乾製作選用的品種主要以凱特芒果為主,凱特芒果果味重、果實少莖,且皮薄肉厚,得肉率在55%-60%,高出其他品種10%左右。公司每年都從當地果農手中收購大量芒果,而這些被收購來的果子,其實是外表不夠「漂亮」,達不到鮮果銷售的品相的果子,以往這些果實只能被丟棄。
  • 黃平草蘆坪村:增收「金鑰匙」開啟群眾致富門
    村民李紹菊心頭喜滋滋的,手中握有「金鑰匙」致富便有「敲門磚」,村集體經濟公司流轉土地100畝,從第一季種植的馬鈴薯再到第二季的辣椒苗,群眾務工開支6萬餘元、村集體增收8萬餘元,這條「雙方共贏」的致富路前景可觀、路愈平坦。  「我們村成功的秘訣在於強黨建,通過『支部+公司+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我們信心是堅定的道路是明確的!」
  • 種中藥材也能致富增收 林口縣謀新脫貧路
    中國青年網記者 曹迪攝在林口縣六合村,有一片200畝顛茄草種植示範推廣基地。林口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榮辰介紹到:「顛茄草是一年生的中藥材,它的根莖葉都可以入藥。」由於見效快、投入少,許多農民都種起顛茄草。榮辰表示:「顛茄草曬乾後一斤的市場價26元,這片200畝地預計今年收入35萬,我們明年還會大力推廣顛茄草種植。」
  • 雲南華坪縣借芒果走上致富路
    上世紀90年代,華坪縣謀求轉型發展,開始減「黑」增「綠」——採用「礦業轉型、礦山轉綠、礦企轉行、礦工轉崗」模式,有序關閉礦井,化解煤炭過剩產能,依託良好的光、熱、水資源,大力推廣芒果種植。  王道相是「種芒大軍」中的一員。2007年,王道相看到首批種植戶收益不錯,做了一番市場考察後,決定承包土地種植芒果。經過多年的耕耘,如今他家已種植300多畝芒果,年產值達200多萬元。
  • 小康·莎車 | 孜熱甫夏提鄉喀勒提拉村增收致富有他們,穩了!
    多措並舉鋪就增收致富路——記新疆師範大學駐莎車縣孜熱甫夏提塔吉克民族鄉喀勒提拉村工作隊脫貧攻堅工作「這幾年在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帶領下,大家收入越來越高,住上了新房子,添置了新家具駐村以來,新疆師範大學駐莎車縣孜熱甫夏提塔吉克民族鄉喀勒提拉村工作隊攜手村「兩委」,立足村情實際,通過引導村民種植特色經濟作物、促進村民就業、幫扶村民創業,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特色種植增收益喀勒提拉村人均耕地4.6畝,土壤保水性差,村民依靠傳統種植,收入較低。
  • 【巾幗力量】周龍霞:脫貧路上的「女強人」 增收致富的「領頭雁」
    【巾幗力量】周龍霞:脫貧路上的「女強人」 增收致富的「領頭雁」 2020-09-18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且末縣:香蒜種植讓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巴州統計局、新疆瑞源乳業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巴州支公司駐且末縣其木布拉克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波華向村民宣布香蒜銷售的金額,工作隊副隊長同古力克逐一為村民發放現金,並鼓勵村民明年再接再勵,實現增產增收。
  • 玉米皮編出致富花 福彩公益金力助力山村產業致富
    老鄉要致富,發展產業是關鍵。近年來,威海市一大批公益組織項目落地,在鄉村產業振興、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這其中,福彩公益金髮揮著重要作用。2020年,威海市華益社工服務中心的「靠山吃山、產業致富」鄉村振興項目到羊亭鎮大北山村,幫助該村產業發展,從而促進村民致富。
  • 玉米皮編出致富花 福彩公益金助力山村產業致富
    老鄉要致富,發展產業是關鍵。近年來,威海市一大批公益組織項目落地,在鄉村產業振興、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這其中,福彩公益金髮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福彩公益金資助的威海市華益社工服務中心「靠山吃山、產業致富」鄉村振興項目來到羊亭鎮大北山村,幫助該村產業發展,促進村民致富。
  • 阿旺綿羊產業: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記者 周婷婷 攝 繁衍千百年的阿旺綿羊,是貢覺縣的特色畜產品第一大品牌,不僅提升了縣的知名度,其衍生出的產業鏈更是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增收致富。 貢覺縣阿旺綿羊產業負責人格桑次仁說:「為打造阿旺綿羊品牌,我們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逐步建成了科研、育種、擴繁、加工、物流、銷售一體的阿旺綿羊產業鏈。」
  • 千名記者一線行|滿村儘是「黃金果」 增收致富有奔頭
    滿村儘是「黃金果」 增收致富有奔頭武鳴區城廂鎮九裡村發展果樹種植做強扶貧產業駕車行駛在武鳴區的鄉村小道上,沿途見到最多的就是各類柑橘。6月18日,記者來到城廂鎮九裡村橋羅屯,卻在這裡看到了成片黃皮果樹,在村裡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 鎮寧:致富村結「致富果」 六馬芒果銷路好
    7月中旬的致富村熱鬧非凡,在鎮寧自治縣六馬鎮打幫河沿岸10公裡的「芒果走廊」上,成熟的芒果在陽光照射下,透露出誘人的甜蜜。 「全部挑選個頭大的,質量好的裝,次一點的就留下來,要保證品質,才能年年有錢賺。」
  • 果韻飄香「甜」萬家 在遂昌探尋果農致富之路
    2019年,華敦滿果業年銷售額超100萬元,致富路越走越寬。  如今,北界鎮有上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水果產業發展,水果產業也已實現了從零散到規模化、從農業產業單一的種植業向鄉村休閒旅遊業發展。  種植戶畢樂軍的水果觀光園全年可吸引遊客上萬人次,為了在「農旅融合」路上走得更遠,他不斷求新求變,在保證四季有果摘的前提下,適時引進水果新品種,讓果園始終保持新鮮感。
  • 特克斯縣:紅花馬腸銷售火熱帶動群眾走上致富路
    馬肉作為冬季禦寒的美食之一,每年冬季都會迎來銷售旺季,而伊犁又以特克斯紅花馬腸口感為最佳,牧民通過製作燻馬腸、燻馬肉等馬肉加工產品,實現了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在特克斯縣闊克鐵熱克鄉闊克鐵熱克村玉素布江·斯拉木江家中看到,一排排燻制好的馬肉,紅花馬腸子整齊的掛在支架上。
  • 「小木耳」脫貧,茶產業致富,養蠶繅絲增收——陝西多彩產業裡的...
    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羅顯平最近時常泡在茶山,看看茶樹的長勢,盤算著「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路子怎麼走得更寬。選繭、洗繭、繅絲、翻絲……石泉縣天成絲業有限公司車間裡,經過近20道工序,雪白的蠶繭變成銀絲。作為漢代「鎏金銅蠶」的出土地,在石泉,時光流轉千年,養蠶繅絲業依然繁榮。產業找對頭,小康有奔頭。
  • 變「廢」為「寶」!小柚果成致富「開心果」
    變「廢」為「寶」!作為"八山一水一田"的大埔縣,受限於自然條件,發展產業成本相對較高,引進新產業更怕遇到水土不服。而大埔是是全國「蜜柚之鄉」,當地居民家家都種有柚子樹,蜜柚(成熟大果)產業發展成熟,按照種植技術需要,每年蜜柚種植戶需要對蜜柚樹採取疏果,以確保大果吸收足夠養分,這些疏果後的小果大多是直接丟棄在柚子樹下。如何讓貧困戶脫貧致富,海珠區南石頭街的駐村幹部把目標瞄準在這些被棄的小柚果上。
  • 高唐縣固河鎮:巧編玉米皮「織」就致富路
    一次,馮莊村黨支部書記焦維剛去德州市禹城出差,了解到當地正在大力發展玉米皮草編特色產業扶貧項目,引領貧困家庭、農村婦女走上脫貧致富、穩定增收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玉米皮編織綠色、環保,又是零成本,只要肯吃苦,大伙兒坐在家裡就能掙錢。」焦維剛眼前一亮,回來後立即組織召開村「兩委」會議和村民代表大會,集中研究利用廢棄玉米皮發展草編產業的問題。
  • 小藤條編出致富路
    小藤條編出致富路 2020-12-21 10:21:53   來源:黃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