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供養佛?(佛前十供)

2020-12-21 長心居士

佛是一種信仰,佛是開悟的智慧,是解脫的智慧,教育我們要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生活,對待人生,而不是迷信。

佛理自宇宙創始以來就存在,佛只是發現了這其中的真理,並教導傳授於我們。宇宙本身也是從從虛無中來,也會從虛無中去。

釋伽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七天七夜,終成佛,並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眾生的貪嗔痴阻礙了自己成佛的道路。

供養佛菩薩的十種

1.香 .是供養佛菩薩的聖品,修持戒定,祛除一切臭氣,使人清淨。以香供佛,則代表能除滅一切生死煩惱、得到清淨自在。

2.花.佛前供花,花代表「因」,花開結果,修好的善因,自然能得到好的果報。

3.果.供花代表善因,那麼供果就代表善果「果」。代表結果、圓滿。因果不虛,萬法不離因果,佛教的修行境界也用果位來表示。

4.燈.燈是智慧、光明的表徵。

5.塗.(塗抹在手上的香泥)表佛身金身,相光莊嚴。以示潔淨,莊嚴,尊重。

6.水.人亦屬水,供淨水錶佛心慈悲,平等清淨,撫慰眾生煩惱。

7.食.(素食).食為命之源,供食表佛之恩,不忘佛恩,利益眾生。

8.寶.即七寶,法寶。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珊瑚。佛中之靈物,表佛淨土的光明與智慧。

9.珠.摩尼寶珠。表圓,待人圓通,破除慳貪,速證聖果。

10.衣.柔和忍辱,出離生死。

南無阿彌陀佛!分享也是一種功德!

相關焦點

  • 佛前供養一朵花
    供花是將鮮花用器皿供養於佛前。供花是佛門儀式之一。佛案前供花是提醒弟子要多播種成佛的因,將來才有成佛的果。有了花的提醒,我們才會常常自勉自勵,檢討自己的行為,向著成佛的目標前進。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花是金黃色的,很莊嚴。
  • 你那不是供佛,那等於在汙辱佛!看看正確供佛、供桌的規矩!
    所以在家人在廟上吃東西,必須要等到供過佛,出家人也來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還沒吃之前,你先吃,這是不可以的;不只是供佛,供養三寶,都是要這樣。你要是想供養三寶,也要恭恭敬敬地先叩三個頭。你有這個紅包,要跪在那兒,合起掌來把這些紅包頂在頭上,這麼樣子來供養三寶;不是一隻手這麼拿出去,以前我看見有的人供養三寶,就這麼樣子,好像拉著弓射箭,這麼一射,射出去。為什麼呢?
  • 佛前做這10種供養,功德殊勝!
    供花在佛前供養美麗、清香、鮮澤的花朵,例如荷花、水仙等,會感得相貌美好的善果。供花的數量沒有特別的要求,主要是發心清淨,將花朵安放齊整,使之莊嚴端麗。佛陀的相貌具足圓滿,就是在因地時宿生為諸佛供花所致。3.
  • 【佛前供花】精品花道課
    而花道最早便起源於「佛前供花」。在佛教「一花一世界」的哲思中,花道不再只是美的呈現,還飽含、生發著供奉者歡喜、奉獻、孝親等等情思。>佛前供花禮儀與供花儀軌 · 佛前供花美學與鑑賞 · 佛前供花基礎技法學習 · 佛前供花實踐與儀軌 · 居士宅邸佛堂供花常識
  • 佛前供花,這4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佛前的香案上,經常花團錦簇,諸佛菩薩宛如在花叢中微笑,顯得極為清淨、莊嚴。那麼,是不是佛菩薩跟凡夫一樣,也貪戀嬌豔美麗的花朵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以慈悲心平等加持世間一切眾生,並不會因為誰上供鮮花,就對誰格外偏愛。其實,這樣的想法,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妄想顛倒。佛前供花,下面四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 家中供佛與不供佛的巨大差異!再忙也要看看!
    我今粗略一說,供諸位仁者參考:1、家中設佛壇,供佛像,菩薩像,利益很大,你供觀世音菩薩像,或者藥師佛像,或者地藏菩薩像,或者文殊菩薩像,或者任意一尊佛菩薩像,或者任意多尊佛菩薩像;你家裡有災難,病痛,急切之事,福德之事,你所供養的佛菩薩像所代表的這尊佛或者菩薩,就會在冥冥中加持護佑,令你全家趨利避害,令親近善人,遠離惡人,親近善緣,遠離惡緣,令成就福德,遠離災難;如果家中沒有供養佛菩薩像
  • 供養佛、法、僧三寶,功德無量!我們該如何供養呢?
    供養佛陀,可以用十物供養(十供養),即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一、香供養(心神安寧,身體潔淨;三業清淨,多聞妙法)香能通氣養神,傳達境界。燃香時,香自滅而留香與人,這就是佛教中捨己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燒香給佛陀,而是我們要懂得香的精神。
  • 供佛的供品,可以吃嗎?
    供養所注意的事項1、供品要悅意和清淨比如供養的水果不能是自己不想吃、吃剩或壞的。供品的來源一定要清淨,不能是偷來、搶來的。2、心態沒有垢染依靠恭敬、殷重的方式去供養;要避免吝嗇和諂曲的心態。比如買了一盒很好吃的巧克力要供佛,又有點捨不得,但轉念一想:「沒關係,供了佛我照樣也可以吃。」因為想到自己還可以吃,所以才供養,這種心就是吝嗇心。
  • 切記,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
    不要用褲子、襪子、鞋來供佛:諸佛面前都有供養之具,就是好像我們裝花的花瓶,或者裝水果的碟,或者其它的供具,香爐、燭臺、燈之類的。所有一切飲食、醫藥、臥具,也都是供具。這供具是周遍法界的!現在我們用得少,我們不妨可以說是多。怎麼可以說是多呢?
  • 佛前供養一杯清水,簡單至極的供養,寓意卻很深,有無量功德
    佛前供養一杯清水,簡單至極的供養,寓意卻很深,有無量功德。到寺廟有燒香拜佛的,也有用水果、鮮花,也有帶油燈等供佛的,遵從佛陀在世時的供養方式。不信佛的供佛,大多數是有所求的。有求富貴財富的,有求健康長壽的,有求升官升職的,有求生男生女的。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般信眾到寺院拜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積攢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幾種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論多寡,發心真誠即是功德。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
  • 佛前供酥油燈的意義
    吉祥供燈乃佛教六供養之一,發散光明與溫暖,驅除黑暗與無明,系佛陀智慧之象徵,眾生慧命之表法。
  • 佛教:家裡有佛堂,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
    提起佛堂,就很有必要說說佛前做供養,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家佛堂,做供養幾乎是每個信眾必做的事。佛前供養主要包括哪些呢?最基本的有佛前供鮮花、供水果、供香、供燈、供水、供齋等等。所供物品不論質量好壞、不論質量多少,有一份供養的誠心就最為可貴。雖然沒有嚴苛的要求,但是我們的行為還應當是如理如法的,不能過於隨意,以免有失恭敬,修不到福、反而造業。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我們到寺院拜佛或者在自家佛堂禮佛都會習慣性地做供養,以積攢功德、消災解難。那究竟哪些東西可以供佛?哪些不可以呢?雖說供養重在發心,不在於形式,但我們的行為是內心的外化,形式當如理如法,才能表我們內心的恭敬。如果行為不得當、有冒犯,難免會折損功德。
  • 佛前為什麼要供水?供什麼水?有什麼意義?
    佛前為什麼要供水?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香、塗香、食品、明燈等等。其實佛前所有的供品都是表法的,都有一定的教育含義,是高度的藝術的教育方法。佛前供品最重要的是:供品的來源清淨及供養時的心清淨。「供養清淨」是說不要在供養時生慳吝心或在供上貴重供品後又後悔。「供養來源清淨」是指不可以是經由殺生、邪淫、妄語等不善業而換取的供品供養,僧眾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來之物品作供。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不論是到寺院裡去,還是在自己的小佛堂,我們在禮拜諸佛菩薩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佛前供養,以表自己的誠心,增進自身的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可以供奉哪些東西呢?其實這個隨緣,看自己發心,沒有強制要求。因為不論我們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用的,供佛的目的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而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是一種表法,也是一種修行的方便法。當然,不論供養什麼,都是處於清淨的發心,所以最好保證所供物品的乾淨清潔、無損壞,以免冒犯佛菩薩莊嚴,對佛菩薩不敬。一般的,我們可以在佛前供養鮮花、水果、淨水、燈燭、香支等等。
  • 心中有佛,還用拜佛、供佛嗎?
    所以有人問,如果心中有佛,是不是就不需要拜佛或供佛了?濟公有句說得好:「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留。」只要時刻心中有佛,心中清淨,就算喝酒吃肉又有何妨?學佛人要注意,千萬不能這樣想,畢竟你不是濟公,就算心中有佛,也還是需要拜佛或供佛的。因為供佛拜佛與心中有佛無佛是兩件事,兩種不同的因緣。
  • 佛前供花的功德,大到你無法想像!
    供花的時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兩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這樣誠心供養花。供養完了,他說:「我供養花究竟有多大功德呢?」心裡衡量供養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就找一位比丘問,他說:「大德啊,我剛才以這樣一個心情,我身上有這麼一個反應,以這麼一朵花供養佛,功德有多大呢?我將來要得多大的果報?」
  • 佛前供花,彼岸花,愛花者走進來吧!
    雖無分別,但卻有著不同之處,那就是供養之物與之相對應所獲之果報的不相同。在這其中就以花供養來說,行花供養的意義在於「一切事物皆因起,從而才會有結果。」這就好比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也只有開花之後才能結出果實。其在釋迦牟佛被授記成佛的典故之中,我們就能得知,佛前「供花」所代表的巨大含義。關於佛前供養,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這幾點你需知道!
  • 因果報應:佛前供養水果,必須牢記這兩字,否則福報折損嚴重!
    前幾天去了一趟寺院,隨便購買了一箱蘋果,帶去供佛。進入寺院之後,發現寺院之中雖人流稀少,但佛前的供桌上面已然是擺滿了水果。因此就將這箱蘋果,放在供桌旁邊,並沒有將其放在桌上。而與此同時,進來一位禮佛的信眾,也是帶來一箱水果,但看到桌上水果放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