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將死後,劉禪分蹩他們起不同的諡號,諸葛亮都服

2020-12-26 迷彩前沿

導語:五虎上將死後,劉禪分蹩他們起不同的諡號,諸葛亮都服

蜀漢後主劉禪,一直在人們的眼中都是一個不學無術、無能的帝王形象,也許是被諸葛亮的光芒所掩蓋,也許是人們對其亡國之君的一概論調。劉禪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形象,但事實卻往往超出人們的預料,劉禪作為一位帝王還是有一定的才能的,否則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怎麼能調和蜀漢國內各種矛盾,並使之平穩運行多年。

或許劉禪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只是當時的環境下,尤其是後來成為司馬氏的階下囚以後,才需要去掩蓋起來。但從其他方面,尚可窺見一些劉禪的智慧,例如說劉禪對功臣們的諡號上。蜀漢立國的十二功臣,除了早亡的法正諡號由劉備親自確定以外,其餘眾人都由劉禪確定,而其中最具典型的,莫過於蜀漢五虎上將的諡號了。

五虎上將中的關羽、張飛,一方面是蜀漢的大將,一方面也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劉禪的兩位叔父,在蜀漢立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在他們死後,劉禪給予了這兩位叔父特別的諡號。關羽為壯繆侯,這個諡號略微帶有貶義,但總體意思是勇武異常,久負盛名但犯過大錯,聯繫關羽一生的經歷,以及他大意失荊州對蜀漢的影響,這個諡號可以說非常符合了。

而張飛與劉禪關係最好,張飛的女兒還是劉禪的皇后,因此劉禪給了這位老丈人桓侯的諡號,意思是開疆拓土,也就是極度的褒揚了張飛在蜀漢立國過程中的戰功,而事實上張飛一直都是一個先鋒的角色。趙雲在長坂坡救下劉禪,相當於是劉禪的救命之人,因此劉禪對他的諡號則是直接的美諡,趙云為順平侯,意為待人有禮,慈祥和順,再聯繫趙雲一生蜀漢集團中與人無爭的情況,也是名副其實了。

隨後的馬超就比較有意思了,馬超本是西涼大族,在父親馬騰歸順朝廷後統領麾下兵馬,為了爭取更大的利益起兵,後備曹操擊敗最後投靠到了劉備麾下,被追為威侯,這也算是對他作戰勇猛,長期鎮守蜀漢同羌胡少數民族邊關的認可了。

而黃忠在加入劉備集團後表現也挺搶眼,定軍山斬夏侯惇,東徵甘為誘餌吸引吳軍主力決戰,最後身死大戰之中,被追為剛侯,老當益壯,勇猛剛強。從這些諡號中,可見劉禪的才華,就連當時赫赫有名、智慧卓群的諸葛亮也服,表示認可。

相關焦點

  • 蜀漢四相中除了諸葛亮,另外三個都是誰,他們有什麼貢獻?
    曹魏有五子良將,東吳有四大都督,蜀漢除了我們熟知的五虎上將之外,其實還有蜀漢四相的說法。所謂蜀漢四相是指蜀國四位有名的治國能臣,都懷相國之才,分別是: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二十九年的命運。
  • 看完他對五虎將的諡號你就知道了
    如果說劉禪是天生愚鈍的,他卻在諸葛亮死後繼續統治了蜀國29年;如果說劉禪是大智若愚的,為什麼歷史上對他的評價都是負面的呢?那麼,劉禪到底是真傻還是裝傻呢?小編認為,劉禪稱得上一個「庸」字。就在蜀漢景耀三年,劉禪給一批重要大臣追加了諡號!這諡號就是對一個人生平的做蓋棺論定,我們不妨看看劉禪是怎麼評價「五虎將」的!
  • 諸葛亮戰死後,蜀國還有4路大軍,劉禪為何要投降?原來真不怪他
    諸葛亮戰死後,蜀國還有4路大軍,劉禪為何要投降?原來真不怪他在《三國演義》裡,諸葛瞻戰死綿竹那段看哭了不少的人。想當年劉備開創蜀國霸業之時,西蜀有五虎將、諸葛亮這樣的猛人智者存在,多次虐得曹操不要不要的;然而到了蜀漢末期,整個局面已讓人慘不忍睹了。就拿諸葛瞻戰死這個橋段來說吧,他領著蜀最後的7萬人與偷襲的魏軍進行了殊死抵抗,可惜幾乎全軍覆沒。隨後鄧艾直撲成都,劉禪馬上就投降了。據史料所記,那會兒蜀還有4路大軍存在。
  • 諸葛亮病重而逝,劉禪清查他的家產,查完後怒摔酒杯脫口七個字
    諸葛亮,古代歷史上不可忽視的大謀臣。多少文人墨客毫無保留展示對他的崇拜,就連李白、杜甫、陸遊等人他們無不被諸葛亮的才華給震驚。諸葛亮之所以能夠留名千古,不單是他的文章寫得格外好,他在很多方面都做的很好。
  • 三國五虎上將後人結局如何?趙雲之子捐軀疆場,張飛之子背叛蜀漢
    五虎上將是《三國演義》當中劉備封給五位猛將的名號,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5人都是三國時代最為強大的武將之一,除了呂布之外,估計沒有人能夠打得過他們。
  • 王者榮耀碎片商城更新:電玩小子限時兌換,張飛五虎上將新皮膚
    張飛-虎魄五虎上將限定皮膚即將上架「戰魂不滅,所向披靡!」五虎上將系列皮膚——張飛-虎魄將於7月24日零點上架!限時上架時間:7月24日00:00-8月31日23:59活動期間擁有張飛-虎魄,得皮膚專屬個性動作:熊虎威五虎上將-集結領好禮*集五虎上將系列皮膚得專屬回城活動將於五虎上將系列最後一套皮膚上線後開啟
  • 蜀漢五虎上將去世後,他們後代混的怎麼樣?馬超最令人意外
    劉備之所以能夠成功,不僅得益於諸葛亮、龐統及法正等謀臣的輔佐,還依賴於那些武將的誓死追隨,其中蜀漢五虎上將的功勞最為突出。縱然五虎上將再勇猛,但終有駕鶴西遊的那一天,在他們去世後,其後代如今身在何方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一、關羽的後代據史料記載,關羽共有兩個兒子,即長子關平、次子關興,另外還有一個女兒。關羽敗走麥城後,最終還是被東吳的馬忠所追上,兵敗後被殺,同時被殺的還有其長子關平。
  • 電玩小子限時碎片兌換,張飛五虎上將新皮膚即將上架
    張飛-虎魄五虎上將限定皮膚即將上架「戰魂不滅,所向披靡!」五虎上將系列皮膚——張飛-虎魄將於7月24日零點上架!-集結領好禮*集五虎上將系列皮膚得專屬回城活動將於五虎上將系列最後一套皮膚上線後開啟。活動截止時間:8月31日23:59五虎上將頭像框:五虎上將榮耀播報:
  • 五虎上將之後,蜀漢還有這七大良將,可惜劉禪沒有珍惜
    章武二年(223年),吳國統帥陸遜大敗劉備,劉備軍慘敗,大軍潰敗,各營都損失慘重,唯獨向寵所領完好無損,被劉備稱讚。 建興元年(223年),劉禪即位,向寵被封為都亭侯,後來被推舉為中部督,負責管理宮廷宿衛軍。
  • 劉禪登基稱帝後諸葛亮為什麼不肯還政於他,上朝時還要帶甲士百人
    後主劉禪與丞相諸葛亮言歸正傳,劉備死後,劉禪已經年過17歲了,諸葛亮為何不肯還政與他,而且帶甲士百人上朝?1.劉禪年紀尚幼,才能還擔當不起恢復蜀漢的重任。劉禪的資質才能平庸,劉備清楚,整個蜀漢的官員也清楚,如果諸葛亮過早地交出大權,無疑對蜀漢政權是有致命打擊的。
  • 真實歷史上的劉禪 聰明才智並不輸於諸葛亮
    劉備一直將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劉備有諸葛亮替他處理政事,又有張飛關羽,趙雲,馬超,黃忠等人率領軍隊,蜀國的大權完全被他掌控。劉備死後,阿鬥這才有了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機會。可《三國演義》當中卻將阿鬥塑造成了一個昏庸無為的君主,甚至在後期還寵幸宦官,不聽諸葛亮的建議,以至於在諸葛亮出祁山快成功時將他召回,造成諸葛亮一生的遺憾。
  • 群臣要給諸葛亮立廟,劉禪堅決阻攔29年,1757年後才能懂他的無奈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的擎天一柱就此倒塌。聽聞他的死訊,「軍中一發齊哭,哀聲動地」、「百姓聞之,如喪考妣」。對於後主劉禪來說,諸葛亮的死,對於他來說,更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但是諸葛亮死後,劉禪卻遇到了一件尷尬事。那就是是否給諸葛亮立廟。原來諸葛亮死後,巴蜀百姓將他當成了神。
  • 毛宏亮內畫鼻煙壺藝術館:京派葉仲三內畫水晶人物鼻煙壺--五虎上將順平侯趙雲
    毛宏亮內畫鼻煙壺藝術館:京派葉仲三內畫水晶人物鼻煙壺--五虎上將順平侯趙雲,這個鼻煙壺為京派葉仲三的內畫水晶人物鼻煙壺,用工筆手法作畫於內壁,繪五虎上將五虎上將順平侯趙雲手持亮銀槍人物畫像,後畫翠竹叢叢。
  • 王者榮耀7月21日更新維護公告 張飛虎魄五虎上將限定皮膚即將上架
    【五虎上將】集結領好禮五虎上將參見!*集五虎上將系列皮膚得專屬回城活動將於五虎上將系列最後一套皮膚上線後開啟。【活動截止時間】: 8 月 31 日23:59【五虎上將頭像框】:溫馨提示:1.集齊 5 款五虎上將系列皮膚,可額外獲得五虎上將英雄專屬回城特效。(活動將於五虎上將系列最後一套皮膚上線後開啟)。
  • 《王者榮耀》五虎上將皮膚張飛怎麼樣 五虎上將皮膚張飛介紹
    導 讀 張飛的五虎將皮膚不同於以往的皮膚,在特效方面做了更大的改變。
  • 五虎上將中成神的是哪幾位?為何沒有全被封神?
    說到三國時期,大多數人們腦海裡應該都能浮現出幾個自己特別喜歡的人物吧,甚至可能大家喜歡的人物都不盡相同,因為這個時期的英雄人物實在是數不勝數,而在這數不盡的英雄人物中,我們又不得不提到傳說中的五虎上將。相信了解的三國的人們都不會對五虎上將陌生吧,五虎上將即關羽、張飛、馬超、趙雲和黃忠,他們都效力於劉備建立的蜀漢陣營。
  • 難怪諸葛亮北伐無人可用
    蜀漢雖然是三國後期才發力崛起的諸侯,但是因為劉備手裡有衣帶詔的關係,總體來說還是人才濟濟的,不僅有五虎上將還有臥龍鳳雛兩大軍師,但是蜀漢最終也只佔據了一州之地,沒能完成光復漢室的大業。但是他回去的路卻全被自己人給堵死了,上庸本來是劉封和孟達把守的,距離關羽正在攻打的樊城最近,但是劉封卻因為關羽偏向劉禪而不待見他,在關羽要他發兵幫助自己的時候,拒絕了關羽的要求,而距離關羽較遠的博士仁和糜芳,也因為關羽要責備他們糧草運送的不及時,而向呂蒙投降,最終導致關羽歸路全部被斷,在麥城附近的臨沮被抓,被孫權斬殺。
  • 諸葛亮臨終前囑咐劉禪一件事;劉禪非常鬱悶,千年後世人恍然大悟
    然而,諸葛亮自從出山開始,一直效力於劉備的麾下,不管在面臨多麼危機的時刻,他從沒想過跳槽,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劉備及後主劉禪,其忠心令人佩服,成為歷代名臣之楷模。 沒多久,劉備就含恨而終,把蜀漢及兒子阿鬥都託付給了諸葛亮,希望他能好好輔佐劉禪,甚至對諸葛亮說道:「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