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挖出諸多「黑科技」中,最逆天的設計,是銅車馬上的那把傘

2020-12-21 天道字畫

秦朝(前221-前207),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也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秦朝是中國的一個意義非凡的朝代,而秦始皇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他統一六國、智鬥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萬裡長城,創造了許多奇蹟,關於他的傳說也數不勝數,他也一直是各界學者們關注的焦點,當然,他的陵墓秦始皇陵更是專家學者們的「聖地」。

1973年,在陝西省西安市臨潼縣驪山鎮的一口井中出現了泥人陶俑的「身影」,幾個陶俑身體已經支離破碎,看到的村民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立刻上報給文物局,文物局隨即下派考古專家到現場進行查看,考古專家馬不停蹄趕往驪山鎮後,在這口井附近發現了一座古墓,專家們驚喜不已,立刻對這座古墓進行挖掘,這座古墓就是著名的秦始皇陵。專家們在這座古墓中挖掘出了非常多的兵馬俑和馬車,聞名海外、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兵馬俑就由此誕生了,專家們還在這座秦始皇陵中挖出了黑科技,有「金屬記憶功能的秦劍」「射程400米的弓弩」。

然而,最令人驚奇的是,考古專家們在秦始皇陵的一個陪葬坑中發現了一輛的馬車,這輛馬車是由銅製作而成,但由於這輛馬車受損非常嚴重,已經支離破碎,專家們花了8年的時間才將其修復完好。這輛馬車被稱為秦始皇青銅馬車,總重量1241公斤,由3462個零部件構成,體型之大,結構之複雜,至今仍無法超越,所以有著「青銅之冠」的美譽。這兩銅馬車非常細緻精美,車蓋和車內都有著精美的花紋,有高車和安車兩部分,前面的是高車,後面的是安車。

高車主要由四隻銅馬,一輛銅車,一個銅車夫,一把銅大傘組成。其中一隻馬的頭上還有著22釐米的軍隊大旗,以此來表示這是帝王的座駕,安車則由四匹銅馬和一輛銅車組成。而在這兩青銅馬車所有的組成部分中,最逆天的設計是那把傘。這把傘外形上跟普通的傘沒什麼兩樣,但是蘊含在其中的奧秘卻令人咋舌。它有著極其精密的機關,傘座和傘柄之間是自動式閉鎖結構,傘坐上設置了活鉸和曲柄銷式閉鎖,並且還有暗槽,使得傘可以靈活打開和鎖死,還專門在傘柄設置了一個扣鎖杆,以保證傘柄的安全穩固,不僅如此,在這把傘的頂端和傘蓋連接處還設置了一個青銅齒輪,能夠很好的均勻承受傘蓋的壓力。

這把傘都設計已經夠讓人震驚了,但是其功能更是讓人讚嘆不已,咋把傘除了單純的起到遮陽和避塵之外,還有著很好的防禦功能。這來源於傘柄可自由拆卸這巧妙的設計,就是傘柄和傘蓋可以相分離,由此形成矛和盾,傘柄可攻擊,傘蓋可防禦。所以總的來說,這把銅傘既可以通過傘柄和柄底的推拉組合,讓傘能很好的「捕捉」到太陽的方向,更好都發揮遮擋作用,又可以把整把傘拿出來移動遮擋,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禦作用。

這輛銅車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古人高超的技藝、超凡的智慧和絕妙的創意,更是古代藝術和科技結合的佳作,讓人不得不感嘆稱奇。這輛銅車可謂是我國歷史上罕見的傳世之作,對我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我國的驕傲。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到底有多黑科技?把傘拆下來就明白了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到底有多黑科技?把傘拆下來就明白了在緩慢發展的封建社會,四馬為一乘,擁有千乘之國的就算強國了。對於一統六國的秦始皇來說,秦國已經是強國中的強國,而這從秦始皇的陪葬品中就可見一斑,你知道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有多逆天嗎?
  • 秦始皇銅馬車上那把傘,才是最逆天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出土的黃銅車馬上的傘。秦始皇銅車馬上的這柄傘,其作用主要也是為了遮陽和避塵,但如果你去過博物館,聽講解員解說,你就會明白,這柄傘很不簡單。所謂遮陽和避塵只是表面,其還有隱藏功能,十分強大。
  • 秦始皇銅車上的傘,僅僅是裝飾嗎?你都了解是幹什麼用的嗎?
    其中,1號銅馬車是四馬並駕拉車,是帝王的專屬車駕,此銅馬車代表著最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令人讚嘆不已!全車從戰馬、車手乃至車手服飾、馬韁繩、座駕弓,全部由青銅打造,唯妙唯俏。尤其是一匹戰馬上的軍旗,有23釐米之高,簡直不可思議。青銅戰馬上的軍旗叫「纛」,此詞來源於「障」、與「傘」有形同之意。古代帝王出行之時,座駕之上會有傘形裝飾物,用以遮陽或避免灰塵,久而久之這種傘,就成為帝王出行的專屬飾物。
  • 秦始皇陵銅車馬,先進技術專家無法解釋,最驚豔的當屬車上那把傘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帝王之一,關於他的討論聲向來是不絕於耳的。有人說他殘暴無度,刑法嚴苛,還焚書坑書控制思想,大興土木使得民不聊生,最終逼得天下百姓忍無可忍揭竿起義。銅車馬不僅每一個部件都做到了嚴絲合縫,而且馬的每一個身體部位都栩栩如生,身上的馬具也十分逼真,乍一看之下仿佛真的馬具一樣。立車、安車部分的做工也是相當細緻考究,各種花式的紋路與雕刻工藝讓人不得不讚嘆先秦工匠們那神乎其神的手藝。在立車上,工匠們還鑄造了一尊駕駛馬車的兵馬俑,這兵馬俑身上的衣服、髮型以及面部細節等都相當精細,活像一個從兩千年前穿越到現代的秦朝士兵。
  • 秦陵一、二號銅車馬綜論,銅車的名稱
    號銅車的名稱一號銅車的主要特徵:轎較低矮,四面敞露,蓋高,御官俑站立在車上控御車馬。這些特徵說明此車即古之立車,又名高車。《晉書·輿服志》說:「倚乘者謂之立車,又謂之高車」。一號車上備有弩、盾等兵器,其性質屬於戎車,即兵車。古代的兵車均為立乘,這與一號車的特徵完全契合。
  • 秦始皇銅車馬,你知道上面的傘有多逆天嗎?拆開就是兵器!
    他把稀世珍寶搬到陵墓,並建造了巨大的兵馬俑來保護自己。在與世隔絕兩千多年後,我們從他陵墓的一角發現了秦朝的力量。秦始皇帶著他永生的夢想被埋葬在大量的寶藏中,其中兵馬俑引起了世界的關注,而最豪華的是巨大的青銅車馬,最令人驚嘆的一定是青銅車馬上的青銅傘,因為它的設計真的精緻到了極點。
  • 比兵馬俑更有價值銅車馬:地下埋了2000多年,被譽為「青銅之冠」
    在西安博物館兵馬俑中,有著兩輛世界聞名的銅車馬。銅馬車的大小約為真實馬車的1/2,車、馬、御手全用青銅鑄造,通體彩繪,車馬器和部分裝飾則用金銀製作。這是我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馬車,被譽為「青銅之冠」,現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秦始皇馬車上的銅傘有多厲害?用途令人驚嘆,拆開竟是一套武器
    1980年的時候,秦始皇陵的西側發現了一輛銅車。這輛銅車長225釐米,高152釐米。現如今這輛車被稱為秦陵一號銅馬車,銅車上的那把傘,並不是一把普通的傘,其實它的內部是暗藏玄機的設計,而且它的多功能用途也令人驚嘆。
  • 澳洲黑科技「懸浮傘」,十分酷炫,國內卻發明了「口袋傘」忒方便
    於是國外的一個小夥就想到聯合科技公司發明了一種新型雨傘,這種雨傘不需要手撐,直接懸浮在空中,避免了許多撐傘時的不便。外形上與普通的傘差別不大,傘面設計是一樣的,但是它不需要手持的長長的傘柄。>不同於傳統傘的圓柱形設計,這款卡片傘採用獨特扁形結構,使收傘後體積瞬間被壓縮,相比傳統傘縮小了45%!
  • 一把黑科技膠囊傘,為你遮風擋雨,專治「懶得帶傘」
    商城君今天為泥萌推薦一把集防曬、遮陽、擋雨、便攜於一身的黑科技晴雨傘MISSRAIN BASIC荷葉式晴雨傘大小如手機,讓你遠離溼噠噠的煩惱,更可有效抵禦99%的紫外線。*碰擊布是高檔雨傘的常用布料,啞光質感,自帶阻光性能。
  • 一把黑科技膠囊傘,不僅遮風擋雨,還顏值滿分,專治「懶得帶傘」
    而且一年四季的防曬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所有的皮膚致衰老因素中,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作用最大的、累積性最強的,產生的光老化幾乎不可逆!如果長期不防曬並暴露於陽光下,會加快皮膚老化,甚至可能誘發皮膚癌。(暴露陽光下,日常行走常受紫外線侵害)一把為防曬、遮陽、擋雨、便攜而生的黑科技晴雨傘——MISSRAIN BASIC果味系列五折膠囊傘(以下簡稱:MISSRAIN五折膠囊傘),大小如手機,遠離溼噠噠的煩惱,更可有效抵禦99%的紫外線。英國人對於傘的偏愛,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對於英國紳士而言,一把優雅的彎柄雨傘幾乎是紳士的標配。
  • 滴水不粘,全球首款黑科技面料雨傘,收傘即可放入包內!
    在收起傘來還溼噠噠的弄溼衣服、包包還有愛車的車座想想也是夠了。。。有沒有辦法滴水不沾,使用後輕輕一甩,就可直接揣進包裡??當然可以!!永遠不會溼的黑科技傘具——懶科技優品納米科技晴、雨傘,徹底遠離溼噠噠的煩惱,更可用作有效抵禦紫外線的利器。。。
  • 兵馬俑很多謎題至今無法破解,尤其秦皇陵銅馬車上的傘才真正驚豔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力,帶領大秦鐵騎橫掃六國統一了天下,之後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和貨幣,可以說是真正實現了華夏的第一次大一統,同時為了加強中央控制,開創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同時還北築長城,南擊百越,讓老秦人出關全國定居,真正實現民族融合的大一統,同時他還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謎,其中最神秘的非秦皇陵莫屬了吧
  • 山東一村民在一個土丘上取土之時,卻意外挖出價值連城的青銅器
    1999年,一輛鏟車在章丘洛莊村一座大土丘上取土時,意外挖出一堆翠綠色的東西。仔細一看,竟然是青銅器。博物館聞訊立即派人前來,而來人在已經暴露的土坑內又清理出90多件青銅器。初步判斷,這些器物屬西漢時期眼前巨大的土丘何時矗立於此已沒人說得清,不過據村裡老人回憶,30年前土丘還高達20多米,而如今它只剩3米了。
  • 全球首款黑科技面料雨傘,收傘即可放入包內!防99%紫外線!
    永遠不會溼的黑科技傘具——小妹優品納米科技晴、雨傘,徹底遠離溼噠噠的煩惱,更可用作有效抵禦紫外線的利器。。。永遠不會溼的黑科技傘具更可用作有效抵禦紫外線小妹優品納米科技晴、雨傘▼小妹優品則採用超疏水納米塗層,覆蓋於整個傘面,形成了一層透明防水膜。。。採用超疏水納米塗層覆蓋於整個傘面▼並通過167°的弧度設計,讓使用後,只需輕輕一抖就可讓粘在傘面的水滴,瞬間被全部反彈流走,完全不會滲入傘面內,也不會留下任何被浸溼的痕跡。。。真正滴水不沾 ▼
  • 銅車馬:大秦帝國來襲,且來看看史上最貴的車!
    秦銅車馬是中國考古史上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複雜、系駕關係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銅車馬是按秦始皇御用車隊中屬車二分之一的比例縮小製成的,車蓋以及車輿內外彩繪著精美的紋樣;兩乘銅車馬上的金銀飾品重達14公斤,顯示了銅車馬高貴的等級。 這組銅車馬按出土時的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和二號車。這兩乘車均為單轅、雙輪、四馬系駕。中間兩匹馬稱為服馬,主要用來駕轅;旁邊兩匹馬協助服馬拉車,稱為驂馬。
  • 黑科技反向傘,顛覆傳統設計
    >5、高科技反光條,夜間出行更安全最煩雨天的小編,自從有了這把全自動反向傘,外面就算是狂風暴雨,都不怕了~不管是開車還是步行,自動開收傘,不擔心淋到雨沫,而且接小孩或者外出買東西,強效抗紫外線,晴天、雨天都好用~比起市面上普通傘來說這把傘可謂是超人性化設計針對平時用傘時的弊端開傘、收傘都要雙手操作
  • 共享雨傘一夜蒸發,全自動多功能傘顛覆傳統,這才是科技改變生活
    共享經濟是近幾年來非常火爆的一個名詞,共享單車應該屬於最成功的一個了。而之後冒出的共享充電寶雖然前期在不被看好的情形下,現在也做得有模有樣,曾經唱衰共享充電寶的王思聰也偷偷把當時立下的flag給刪掉了。而要說起共享雨傘可能是在共享經濟大潮中存活最短的一個了,與其說它是最失敗的共享項目,倒不如說它是最成功的營銷案例。
  • 最美不是下雨天,而是下雨天一把黑科技雨傘帶給她安全!
    就安全的設計思路上,我要給這把傘滿分,非常貼合我們日常的使用場景,可以大大增加我們在雨天打傘的安全性。但是除了安全,這把傘的黑科技可真不少!1,反向摺疊不溼傘面傳統的雨傘摺疊方式是,溼水傘面在外面,在早高峰打車的時候雨傘上的水滴答滴答滴在車內,司機難受,你也難為情。如果溼傘碰到了誰,弄溼人家的衣服,也挺不好意思的,還要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