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村民在一個土丘上取土之時,卻意外挖出價值連城的青銅器

2021-01-12 二蛋家族

1999年,一輛鏟車在章丘洛莊村一座大土丘上取土時,意外挖出一堆翠綠色的東西。仔細一看,竟然是青銅器。博物館聞訊立即派人前來,而來人在已經暴露的土坑內又清理出90多件青銅器。初步判斷,這些器物屬西漢時期

眼前巨大的土丘何時矗立於此已沒人說得清,不過據村裡老人回憶,30年前土丘還高達20多米,而如今它只剩3米了。

以多年的考古經驗來看,土丘很有可能是一座大墓的封土。只是它的規模實在太大了,200米的邊長,近6個足球場地面積。即便帝陵,也不過如此,很難想像底下真的有一座古墓。

一番勘探後,所有人都傻眼了,土丘下真真切切埋著一座大墓。初步探明,大墓呈「中」字型,有兩條墓道。其中西墓道長40米,東墓道長近100米,而主墓室就在土丘正下方20米處。

不僅如此,土丘下還分布著大大小小36個陪葬坑。它們的布局極為獨特,上下分三層,遍布在主墓室周圍。眼前出土的90多件青銅器,正來自最上層的一個陪葬坑。只一個坑就帶給人們如此多的驚喜,對於剩餘35個坑,大家充滿了期待。

幾天後,一支考古隊進駐洛莊,大墓的搶救性發掘正式展開。誰料發掘工作開始沒多久,驚喜就出現了。

在一個26米長的土坑中,考古人員清理出7匹馬、10隻狗。每隻狗的脖子上都殘留著一個由銅環和海貝組成的項圈,而馬骨四周更是散落著300多件馬飾。尤其40件純金馬飾,光彩四射,其純度竟然達到了99.9%,墓主人之富有可見一斑。

而與此坑對稱的一個陪葬坑,長度更是達到了30多米。坑裡埋有3輛大車,12匹馬。以「天子駕六,諸侯駕四」來說,墓主應該是西漢某位諸侯王。不過這位諸侯王的氣焰一定十分囂張,因為其中一輛形制與秦兵馬俑中相同的大車竟然是真車,而兵馬俑中的車不過是等比例縮小的銅車模型。

驚喜還遠不止於此,在北側一個單獨的坑穴裡,考古人員整整清理出148件樂器,包括19件編鐘、107件石磬、還有其他樂器22件。數量之多,質量之好,令人驚嘆,而這些樂器在兩年後還被搬上了元宵晚會的舞臺。

墓主不只是音樂迷,還是一位吃貨。在距離主墓室較遠的一個陪葬坑中,考古人員挖出140多具豬、羊遺骨。而在另一個坑中更是發現了成噸的糧食,成箱的豬羊肘子,甚至還找到一箱雞蛋。尤其那顆唯一保存完整的雞蛋,讓人嘆為觀止。那麼這位吃喝玩樂樣樣俱全的墓主究竟是誰呢?

在一個陶器坑中,考古人員有了重大發現。這個坑中出土了多枚封泥,就是蓋有印章的泥團。泥團上印著「呂內史印」「呂大行印」等大量帶有「呂」字的圖章,這無疑透露出大量的信息。

西漢初年,各諸侯國內除了丞相,其他官員均由諸侯王自己任命,其中就包括內史和大行。而圖章中的「呂」,指的就是呂國。

劉邦在消滅韓信等異姓王之後,曾與群臣訂立「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這裡怎會冒出一個呂姓諸侯王呢?當然是因為呂后了。

《漢書》記載:惠帝崩,呂太后稱制。元年,以其兄子鄜侯呂臺為呂王,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封邑。

漢惠帝死後,其母呂后臨朝稱制,並開始扶植呂姓勢力。哥哥的兒子呂臺就被她封為呂王,而其封地濟南郡距離此墓不過六公裡遠。短暫的呂國前後歷經了四代呂王,而其中除了呂臺,後三位均在呂后崩逝後被劉氏誅殺。所以這三位呂王斷然不會是大墓的主人,墓主只可能是上臺不足一年就死了的呂臺,而恢弘的墓葬正是呂氏勢力當時如日中天的真實寫照。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完結,隨著發掘的繼續,器物上又頻繁出現帶有「齊」字的銘文。齊肯定是指齊國,呂國的封邑就是從齊國割來的,也就是說這裡曾經屬齊國封地。於是有人便認為墓主應該是劉邦憨態可掬的長子——齊王劉肥。

而呂臺與劉肥的墓主之爭方興未艾,半路又殺出一個劉康。有傳言說,大墓中曾出現過五銖錢和貨泉銅錢。

公元前118年,漢武帝開始發行五銖錢。西漢末年,篡奪劉氏政權的王莽廢五銖,改鑄貨泉銅錢。等到東漢建立後,光武帝劉秀又重鑄五銖。

而據當事人回憶,墓坑所出五銖錢從字體上看是東漢五銖。於是有人認為,此墓屬東漢初年,而墓主是劉秀最寵愛的兒子——濟南王劉康。

可惜的是,直到36座陪葬坑全部清理完畢,墓主疑雲仍未散去,於是所有的希望便都寄托在中間那座巨大的主墓室上了。然而就在此時,發掘工作喊停了,有人說是技術水平所限。

關於墓主人,絕大多數人認為是呂臺,但在主墓室沒有開啟之前,萬事皆有可能。至於墓室上方幾個不知何年何月出現的盜洞,是否意味著這座兩千年前的地下王宮已經空無一物?相信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相關焦點

  • 陝西寶雞出土罕見青銅器,內部刻「中國」二字,如今成為鎮國之寶
    眾所周知,陝西省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先後有西周、秦、漢、唐等14個政權在陝西建都,因此陝西地下埋藏的大墓不計其數,所以陝西省也是一個文物大省。而陝西寶雞被譽為「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寶雞作為周秦王朝發祥地,迄今為止寶雞地區出土的青銅器數不勝數,因此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今天我要講的是上世紀60年代,村民賣到廢品收購站的東西,後來竟然是國寶。事情回到1963年6月,陝西寶雞賈村鎮村民陳堆因老屋住不下,於是租了隔壁陳乖善的兩間房子,而院子的後面就是土崖。
  • 老農挖到一「破罐子」,400大洋賣掉後,沒成想卻差點闖下大禍
    「國之大事,在祀及戎」,在我國古代青銅器主要用於祭祀活動和戰爭。青銅器是古代上層社會的標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設計上賦予了自己的想法,讓青銅器更具藝術性和美感。青銅器文化對於我們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見證。隨著歷史的變遷,我國的青銅文化逐漸地走向衰落。
  • 山東一小山包,挖出2顆價值連城的貓眼石,奢侈的乾隆也只有一顆
    在山東有一個造型奇特的小山包 ,考古人員深入挖掘,竟然發現了兩顆價值連城的寶石,而這兩顆寶石也被稱為考古界的勞斯萊斯。考古專家曾經說,萬曆皇帝僅僅只有1顆。這價值連城的寶物究竟是什麼?
  • 亳州「王墓」遺址,一座充滿未解之謎的千年土丘!
    在該鎮向西兩公裡許,有個村莊叫王倒坐村,在村子南邊,有個俗稱「王墓」的土丘。關於這座土丘,因為年代久遠,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古墓蹤跡已難覓初冬時節,暖陽高照。一般村莊的路,向南朝陽居多,但是,在該村村民心目中,王墓不可冒犯,所以這個莊的路只能向北方修路,房子也都面向北方,所以村名叫倒坐村,又因為這個村的村民都是王姓,村名就叫王倒坐村。由於前幾年土地復墾和新村規劃,整個村莊整體東移,老房子已經不復存在。據當地村幹部介紹,陵墓原來佔地有十多畝,上世紀五十年代曾經被挖開過,挖出了很多青石條和陶罐等。
  • 專家處理一起糾紛,意外在違法建築下挖出一件國家一級甲等文物!
    專家處理一起民事糾紛,意外在違法建築下面挖出一件國家一級甲等文物!1982年的3月份,湖南省湘潭市九花鄉桂花村發生了一起民事糾紛。一位朱姓村民因為院子擴建侵佔了公共通道而與鄰居發生了糾紛。當請來的工人把這堵牆推倒並且想挖開他的地基,重新鋪上水泥恢復原狀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那就是其中一個工人的鐵鍬砰的一聲,碰到了一個非常堅硬的東西,他以為碰到了巖石就把泥土分開。挖開仔細一看,原來下面埋的是一個有綠色閃光的金屬器物,他馬上把情況向村委匯報。
  • 湖區荒地土丘上長出「金麥穗」
    「主要是要因地制宜,土地平整後,選擇適宜的品種,再進行改良......」5月7日,大通湖區北洲子鎮向東村村民戚建秋,利用在麥田管護麥子的空隙,與前來取金的村民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拓荒之路」。今年52歲的戚建秋,是村裡有名的種植大戶,與別的種植大戶不同的是,他善走「不尋常」路。
  • 河北村民下地幹活,曾意外挖出日軍遺留木箱,打開一看不禁動容
    曾經在我國河北地區,有一位村民在下地幹活時,意外地挖出了一個寫著日文的箱子,而在人們將這個箱子打開,看到箱子裡的物品後卻不禁動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此前在我國河北地區的一個村莊裡,有一位當地的村民正如往常一樣在自家地裡幹農活,但不想就在勞作過程中察覺到了一些異樣,於是便在自家土地中奮力挖掘,結果最後竟然挖出了一個寫滿日本的箱子,那時有路過的村民見到此情形後,也紛紛走上前來圍觀,儘管眾人都十分好奇箱子裡究竟裝著些什麼,但因為大家害怕裡面裝的是炸藥或者毒氣一類的物品,一旦打開就會有危險發生,因而村民們也只是在一旁議論紛紛
  • 「洞口」暗藏37件青銅器,卻發現30件帶銘文,專家笑得合不攏嘴
    很多人自然就納悶了,青銅器怎麼可能比得上金器呢,更別提什麼古書畫了,其實青銅器不能這麼比的,要知道在先秦時代,那個年代金銀器其實沒有真正的出現,而青銅卻在那個時候出現了,而且只有王侯級別的人才有資格使用,為此其價值絕對是不可估量的。
  • 福建老農耕地時挖出把「勺子」,專家看後讓其上交,老農:憑啥?
    但因為文物是古人所遺留下來的,所以它們會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會有非常大的時間價值,隨之便有許多村民在發現文物以後,會偷偷選擇自己私下裡收藏文物。2010年福建寧德境內,一位老農在自家地裡耕地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件類似勺子的東西。老農去除掉勺子上的泥土,並將它清洗乾淨以後發現,這是一件青銅器。由於老農沒有讀過什麼書,沒有文化,所以他根本不知道這件勺子狀的物品到底是什麼。
  • 四川一河灘現古銅錢,有村民挖出開元通寶,官方:屬於國家所有
    通常,我們在撿到東西後,找到失主並交還給對方時,都會說是「物歸原主」,那麼如果撿到了「主人不詳」的物品時該怎麼辦呢?16日,四川樂山市五通橋區岷江邊,驚現大量的古銅錢,附近村民得知這一消息後,不少村民前往河灘趕去「挖寶」!
  • 山東發現一古墓,出土的青銅器上刻了9個字,專家:姜子牙不是神
    2003年山東挖出一座古墓,出土的青銅器上刻了9個字,專家:姜子牙不是神在山東的一個小村莊,人們無意中發現了周朝左右的古老遺蹟。在這個遺蹟的一個地區,人們發現了古老的周朝墓葬。在眾多文物中有一個記載著文字的青銅器,上面刻有「豐啟厥作文祖甲齊公」這九個大字的銘文,專家經過鑑定得出結論:姜子牙並不是《封神傳》中的神。「齊公」二字就證明了,姜子牙就是齊國的第一代君主。
  • 夾江一村民用倆小時挖出一個「大腳板苕」!
    近日,樂山市夾江縣的村民冷正華的家人從地裡挖出了一個約40斤重的「腳板苕」,引得全村人嘖嘖稱奇。日前,小編來到冷大爺的家裡,他迫不及待地擺出了前幾天剛收穫的「腳板苕」。冷大爺的兒媳婦黃桂芳說:「剛挖出來的時候還要重一點,放在家裡幾天時間水分蒸發了一點,現在過了一個星期還有近40斤。」黃桂芳說,腳板苕的種子是今年4月種在家門前的枇杷地裡的。日前,眼看其到了成熟的時候了,她便準備將其挖回家。
  • 山東一50米山包,施工時挖出「怪獸」,考古家:顛覆歷史認知
    山東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關於山東的歷史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當夏禹分九州時,山東屬於青州;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實行分封制,山東一帶主要是齊國以及魯國,因而山東便有了「齊魯大地」之稱。在西漢初年,山東大部分為齊悼惠王劉肥的封地。
  • 「居高食露 精潔可貴」 古代青銅器上的蟬紋之美
    商晚期蟬紋青銅調色器 玫茵堂藏蟬紋作為殷墟早期青銅器上的唯一的一種昆蟲紋飾被用於廟堂之重器上,古代文人墨客對蟬極盡讚美之詞。青銅器上的立體蟬紋對古代中國人來說,蟬象徵著純潔、正直、廉潔、不受汙染,因為蟬深藏土中多年,卻能絲毫不沾泥土,蛻化後還能飛上樹梢、享受朝露與其他優質的養分
  • 菜地挖出一個青銅罐,發現大量黃金,他主動上交國家現成一級國寶
    一個國家需要以文化來輔佐政治和經濟,唯有這樣,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經濟的發展才能更加平衡。而且中國文化最大的發現則是對中國文物的發掘,一個文物的出現可以證明一段歷史,更可以證實我們在世界發展中所作出的貢獻。有一個文物是在菜地挖出的一個青銅罐,裡面發現大量黃金,挖掘者主動上交國家,現在已成一級國寶。
  • 18年,在戈壁灘上獨身守著一片「土丘」
    新華社記者張曉龍攝  新華社烏魯木齊電(記者張鍾凱、張曉龍、宿傳義)在羅布泊以南的一片戈壁荒灘上,散落著各種各樣的土丘,有的是紅柳土包,有的是久經風蝕的雅丹地貌,有的則是見證了千年前絲綢之路交流盛景的古城遺址……戈壁灘上哪些是土丘,哪些是漢唐遺址,高景蓮心裡有數。
  • 人類的物質文明,中國古代青銅器,如何真偽鑑別
    西周晚期杜伯盨2.重量的辨別:新鑄之器一般重於原器,這是偽品或仿製品的通常特點。產生這一情形有兩個原因:首先,作偽的青銅器沒有經過長期的氧化或腐蝕,與真品埋藏在地下二千多年而經過長期腐蝕是不同的。經過數千年慢慢腐蝕的青銅器,因有發氣量,器物表面略有膨脹,比重下降,而偽鑄品沒有這一過程,就顯得比較重。
  • 「盜墓賊」挖到古墓,出土100多件青銅器,馮玉祥出資修建博物館
    河南博物館是中國建立最早的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是規模僅次故宮博物院的第二座博物館,在這座博物館中陳列著國家數十萬件的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各有各的特色。然而這座博物館的由來在最初還和一個「盜墓賊」有關,這個盜墓賊就是民國三大盜墓賊之一的靳雲鶚。
  • 無名土丘(微小說)
    無名土丘(微小說)作者:馬桂明原創作品莫搬運,看看即可。方靜芳指著前方微微隆起的土丘,「挖土培土高土丘。」虎虎踩著溼滑的草葉,一鍬插地,抬腳踩,鐵鍬半入土,掀鍬半鍬泥土稀落落。方靜芳搶過鐵鍬,順著土丘坡度清理雜草,一腳踩鍬沒入土,整鍬土塊附土丘……雨霧,收了,刺目陽光晶亮葉尖剔透的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