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樂山市夾江縣的村民冷正華的家人從地裡挖出了一個約40斤重的「腳板苕」,引得全村人嘖嘖稱奇。
日前,小編來到冷大爺的家裡,他迫不及待地擺出了前幾天剛收穫的「腳板苕」。「腳板苕」外觀比較完整,表皮油潤,由10多個大分叉組成,這些大的分叉又延伸出了更多的小分叉。
大家你看看我摸摸,都很好奇。有熱心鄰居搬來了臺秤,要秤秤它到底有多重。
冷大爺的兒媳婦黃桂芳說:「剛挖出來的時候還要重一點,放在家裡幾天時間水分蒸發了一點,現在過了一個星期還有近40斤。」
黃桂芳說,腳板苕的種子是今年4月種在家門前的枇杷地裡的。日前,眼看其到了成熟的時候了,她便準備將其挖回家。當時,她用工具把土刨開,刨了20多分鐘發現腳板苕僅露出了一小頭,她突然感覺到,自己在挖的可能是個大傢伙。為了不挖壞,她小心翼翼地足足挖了近兩個小時,終於把整塊莖全部挖了出來。
87歲的冷大爺介紹說:「我們家種腳板苕很多年了,往年最大的只有幾斤,沒想到今年的腳板苕出了一個奇蹟,40斤,一輩子都沒有看到過這麼大的腳板苕。」
小編上網查了一下,腳板苕屬於薯蕷科,別名有淮山、火苕、毛薯、雞窩薯等。腳板苕因其地下塊莖扁,塊莖呈腳板狀或不規則的團塊,質堅體重形似腳掌而得名。
黃桂芳說自己也覺得奇怪,今年她種植方法都和往年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她猜測是由於給枇杷樹施過肥,有可能「腳板苕」根系發達,充分吸收了枇杷樹的肥料,才長成了這麼大的「大個兒」。
說到如何處理這個大塊頭,黃桂芳表示先讓大家看看,拍拍照片。適當的時候分給親戚朋友,大家一起來分享。
來源於:夾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