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樂山市夾江縣村民冷正華的家人從地裡挖出了一個約40斤重的腳板苕,引得該村人嘖嘖稱奇。冷正華家收穫的腳板苕外觀完整、表皮油潤,由10餘個大分叉組成,大分叉又延伸出了小分叉。
村民冷正華家中挖出的腳板苕 供圖 夾江縣委宣傳部
冷正華的兒媳婦黃桂芳說:「剛挖出來的時候,這個腳板苕還要重一些,這幾天放在家裡水分蒸發了一點,現在還有近40斤。」
據黃桂芳介紹,2020年4月,他們將腳板苕的種子種在家門前的枇杷地裡,眼看到了成熟的時候,他們準備將其挖回家;黃桂芳用工具把土刨開,但刨了20多分鐘,腳板苕才只露出了一小塊;為了不將腳板苕挖壞,黃桂芳小心翼翼地挖了近兩個小時,終於把整塊莖全部挖了出來。
冷正華說:「我們家種腳板苕很多年了,往年最大的只有幾斤,沒想到今年種出了一個『奇蹟』,我一輩子都沒有見到過這麼大的腳板苕。」村民袁志成仔細觀察了腳板苕後說:「我平時挖到最大的也就七八斤重,上10斤的都很少見,從沒看到過這麼大的腳板苕。」
黃桂芳對此也十分疑惑,她表示,今年種植腳板苕的方法與往年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可能是給枇杷樹施肥後,腳板苕根系發達,充分吸收了枇杷樹的肥料,才長了這麼大。
據了解,腳板苕屬於薯蕷科,別名有淮山、火苕、毛薯、雞窩薯等;因其地下塊莖扁,且呈腳板狀或不規則團塊而得名。(文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