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公投容易,可如何「脫歐」就陷入了兩難境地。與歐洲的「脫歐協議」談判由於雙方分歧巨大,是一拖再拖。到了最後截止日期之前,「脫歐協議」談判又陷入了僵局。目前雙方都在為無協議「脫歐」進行著準備。同時,歐盟方面宣布,與英國的貿易談判將在原定的周日截止日期後繼續。
果不其然,雙方談來談去的「脫歐」就變成了「拖歐」。
此前,雙方的談判代表都表示在重大分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達成協議在望。為此,英國首相詹森前往布魯塞爾與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做最後的敲定。可是,不去還好,這一去似乎談的並不愉快。
詹森告訴記者:「看來我們非常、非常有可能被迫採取我認為對英國來說非常棒的解決方案。從1月1日開始,我們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了。這顯然將不同於我們目前打算實現的目標。」
馮德萊恩則告訴周五出席布魯塞爾峰會的27個歐盟成員國領導人,達成協議的前景已經惡化。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說:「無協議的可能性大於達成協議的可能性。」
而隨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周日表示,與英國的貿易談判將在原定的周日截止日期後繼續。他說:「我與鮑裡斯·詹森首相進行了有益的建設性的通話。我們討論了尚未解決的主要話題。」「最近幾天,我們的談判團隊日以繼夜地工作。儘管經過了近一年的談判,儘管我們已經精疲力盡,儘管一遍又一遍錯過最後期限,但我們雙方都認為現在是邁出下一步的時刻了。」
從以上的信息來看,詹森似乎更硬氣,顯然是用無協議「脫歐」來做最後的要挾。而歐盟方面顯然是更難接受無協議「脫歐」的壓力。這一輪似乎是詹森佔了上風。
無協議「脫歐」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傷害。對於歐盟27國來說,供應鏈中斷,金融市場混亂,邊界和漁業衝突,也都是一大麻煩。英國被排除在歐洲統一市場,這個損失就是巨大的。北愛問題和蘇格蘭脫英問題也將激化。
重要的是,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整個歐盟就一直處於危機之中無法擺脫出來。而目前「脫歐」進程,又正趕上新冠危機以及由此給經濟帶來的重創。此時英國「脫歐」是在雪上加霜。一旦引發連鎖反應,對歐盟的打擊則更大。
所以,目前歐盟儘量要把英國脫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無協議「脫歐」當然是難以接受的。
而詹森似乎就是因此而找到了歐盟的軟肋。既然歐盟不肯在一些問題上讓步,那英國就以無協議「脫歐」作要挾。堅持強硬可以說也是在效仿川普的極限施壓策略。
但是,無協議「脫歐」對於英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困境。畢竟英國一直是歐洲市場的重要一員,脫歐後不管是地理的關係還是傳統的關係,歐盟也都應當是英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好說好散才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無協議「脫歐」就是兩敗俱傷。
目前的英國經濟並不是那麼景氣,而目前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大的還是英國。特別是在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而英美協議前途未卜,「脫歐」後英國的金融中心地位恐怕都難保。
長遠的看,英國「脫歐」將擺脫歐盟的束縛,取得更多的自主權,可以避免受歐盟的拖累。這應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然而,關鍵就是英國能否度過眼前的危機。
如果不能從美國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好協議,而又與中國的關係又不太好,再加上脫歐對英歐關係的不良影響。英國經濟在短時間內迅速衰退,這幾乎是一定的。
不要說英國經濟如果迅速衰退,就是無法快速恢復正常,其國內矛盾特別是蘇格蘭「脫英」問題和北愛邊境問題就會迅速爆發。目前最擔心的是英國沒有未來,而不是「脫歐」後的未來更好。
正因為目前世界形勢不佳,整個歐盟又是最困難的時期。「脫歐」變「拖歐」實際上是最佳的選擇。能拖上一天是一天。歐盟恐怕不會在乎就這麼與英國一直的拖下去。而就這樣拖下去,對於英國來說也並非壞事。總之是目前的脫歐時機不對。
但是,這對於詹森來說,長期拖下去卻是在彰顯他的無能和無為。脫歐進程不利使詹森正在逐漸失去支持率,再拖下去恐怕就要面對下臺的局面。
詹森可能更想強硬的無協議「脫歐」,以迅速擺脫脫歐困局。然而,此前英國議會上院曾經通過一項阻止無協議脫歐的法案。一旦無協議「脫歐」,詹森恐怕會受到強烈的攻擊。
因此,詹森目前是儘量想把無協議「脫歐」的責任推給歐盟,是想製造一種不是他想無協議「脫歐」,而是歐盟逼他無協議「脫歐」。
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歐盟主席的態度是先硬後弱,先發出無協議「脫歐」的警告,而後又表示與英國的談判還是有進展的,還可以有的談。
英國公投「脫歐」,是為了擺脫歐盟的束縛,更不想被衰退的歐盟拖累。可是,目前形勢看來,英國似乎很難度過脫歐後衰退的難關。
而英國不好,就不能讓歐盟得好。如果只是英國衰退而歐盟可以迅速擺脫英國脫歐的不利影響,那就證明了英國的決定是犯了重大的錯誤。
如果英國「脫歐」後註定不好,那麼就得拉上歐盟做墊背的。而反過來,英國「脫歐」對歐盟來說是一次沉重打擊。歐盟不得好,英國就更甭想好。不怕英國「脫歐」,最怕英國「脫歐」後製造連鎖反應。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英國得好。
正因為如此,讓「脫歐」變「拖歐」,就這樣長期談下去,對於深陷困境的雙方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