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充血、瘀血的臨床意義
拔罐後皮膚在真空負壓下的作用下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皮膚隆起和充血、瘀血發生。如果皮膚充血、瘀血的顏色較鮮紅,皮膚隆起的程度不明顯,則為實證、熱證;如果皮膚充血、瘀血的顏色較暗紅髮紫,皮膚隆起的程度較明顯,則為虛證、寒證。對瘀血性質的辨別,主要根據出血塊的色澤、水分的多少進行辨別,如顏色鮮紅、不易結塊,表示病情較輕;顏色黑紫,塊大黏膩,則表示淤阻較重。水分多則表示溼重,若為黃水則為溼熱,若為清水則為寒溼。
(二) 水泡的臨床意義
水泡的實質就是皮膚皮下「充水(組織液的滲出)」。體內的痰、飲、水、溼等病理產物以及水分在負壓的作用下透過皮下組織,進入並停留在皮膚中,這樣就形成了水泡。水泡的大小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機體內痰飲水溼的情況。
水泡比較明顯,數量較多,色白,周圍皮膚溫度不高則為寒溼證;水泡不太明顯,數量較少,色微黃,或者渾濁,周圍皮膚溫度較高則為溼熱證。
(三)皮膚溫度的改變的臨床意義
一般拔罐後,拔罐局部和周圍的皮膚溫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適當的皮膚溫度升高表明機體正氣比較充足,抵抗力較好;如果皮膚溫度明顯升高則表明機體感受陽邪、實邪所致,或者患者的疾病證候為實證、熱證;但有時皮膚溫度升高不明顯甚至降低,特別是機體在感受風、寒、溼邪之後或者所患疾病的證候為虛證、寒證。
(四)皮膚滲出物不同性質的臨床意義
一般拔罐後皮膚都會有少量的水氣滲出,屬於正常現象。在病理狀態下,如果皮膚有大量的水氣滲出,附於罐的表面,則表明機體內的痰、飲、水、溼比較嚴重。結合皮膚表面滲出物的顏色、性質可以對疾病做出一定的診斷:如果滲出物顏色淡白為寒證,質地稀薄則為虛寒證,質地黏稠則為實寒證,如果滲出物顏色淡黃或黃色為熱證,質地稀薄則為虛熱證,質地黏稠則為實熱證。
冬季寒溼行肩周炎調理須知
中醫學認為,艾葉,味苦、辛,能通十二經。《本草綱目》中稱「艾葉能灸百病。」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
艾灸可以作為一種家庭保健療法,選擇一些特定的穴位,可以溫陽補氣、疏通經絡、祛溼驅寒。一般選用的穴位主要有足三裡、神闕、關元、氣海、命門,可以起到溫補元陽的作用。
《醫學入門·針灸》記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有其獨特的療效。
對於寒溼型肩周炎,尤其是肩周炎慢性期,通過艾灸治療,可以很好地緩解不適症狀。
選取肩膀周圍的穴位,比如肩髃、肩髎、肩貞、肩前、肩內陵等艾灸治療肩周炎。
具體操作是將點燃的艾條懸於施灸部位之上,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釐米,灸5~10分鐘,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燒傷皮膚,以紅暈為度。
需要注意的是,實熱證、陰虛發熱者,一般不適宜灸療。另外,顏面、五官、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關節活動部位,不宜採用瘢痕灸。另外,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渾身感到沒勁, 揉揉「液門穴」液門穴在無名指與小指縫間,頂著無名指的骨頭,推壓時比較痛。「液門」,顧名思義就是液體之門
液門穴的功效非常多:
第一,它是一個幫助我們恢復體力的穴位,比如您勞累了,白天眼皮老愛沉,腿也酸,渾身感到沒勁, 這時候您揉揉液門穴,精神馬上就好了。
第二,它可以解除熱性感冒的症 狀,像咽喉腫痛、嗓子幹想喝水、身體老發熱,揉液門穴都很管用。這跟它所在的這條三焦經的性質有關,三焦經是排氣的,人氣多了會上火,風寒再一來就壓抑 住,火散不出去,就會在裡面產生炎症,液門穴就是散火的。
第三,它可以治人體的乾燥症,比如眼睛老乾澀、嘴老乾、咽唾沬都沒有,這時揉液門穴就能把液體之門打開;
【位置】在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頭痛,目赤,耳痛,耳鳴,耳聾,喉痺,瘧疾,手臂痛。
【配伍】配魚際治喉痛。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層醫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基層醫生自己的平臺:
不要自私,轉發朋友圈,朋友愛死您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動動手指轉發到你的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收穫知識與健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