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垃圾分類:吃進廚餘垃圾 吐出有機肥料
原標題:吃進廚餘垃圾 吐出有機肥料生活垃圾分類,廚餘垃圾佔到大半,集中處理固然好,但需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化整為零就地進行無害化環保處理,可以節省很多運輸成本,東麗區明強特殊教育學校進行了有益嘗試。每天師生就餐結束後,明強特殊教育學校食堂的師傅們就會立即把剩飯剩菜和廚房裡的廢棄菜葉等廚餘垃圾收集起來,運往位於校園一處空地上的機器旁邊,然後倒進這臺機器裡。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廚餘垃圾不會被運走了,因為它們都是寶,存放一段時間後,放入菌劑加快有機質分解後,就可以開動機器,這些廚餘垃圾就會在機器的肚子裡翻轉,通過快速升溫,使其乾燥,最後生產出有機肥料。
-
廚餘垃圾去哪兒了?變廢為寶,黑水虻「吃」完廚餘垃圾變肥料→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除了要進行分類之外,加強對垃圾的處理和利用也是新版《條例》很重要的內容。我們的記者也了解到:餐廚垃圾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成功實現了變廢為寶。北京市海澱區二裡莊社區營造工作坊負責人李紫瑩:居民投放的廚餘垃圾,我們進行二次破袋處理,也可以將它進行一個堆肥處理,然後最後處理出來營養土,可以用於咱們屋頂陽光花園的一個種植。他很直接讓居民看到了廚餘垃圾投放的厲害,激發了大家參與的熱情。
-
廚餘垃圾變成有機肥,在邦必拓開啟有機生活
下廚做飯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各種食材經過精心的烹飪後變成可口的飯菜能給人帶來滿滿的成就感,但是烹飪的同時,會產生大量廚餘垃圾:菜葉、蛋殼、殘羹剩飯......這些難處理的廚餘垃圾著實令人頭痛,其實廚餘垃圾含有機物,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讓它回歸大自然,變廢為寶,重複利用,而能將廚餘垃圾變成有機肥的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
自製廚餘垃圾處理神器,簡單幾步,殘羹剩飯變肥料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見習記者徐旻自製神器「變廢為寶」全靠它6月16日,周智向記者展示了他自製的「廚餘垃圾處理神器」,只見幾個廢舊塑料桶裡面裝滿殘羹剩飯,但桶周圍乾乾淨淨,桶裡沒有一絲臭味、異味。「我來展示一下。」
-
E-STEAM | 第二課-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A:果皮蔬菜、吃的部分放一個地方,和其他的垃圾分開放。 Q:在實踐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對你有什麼變化和影響呢? A:我們現在家裡的要多出幾個垃圾桶,然後要把紙巾和廚餘,還有其他垃圾分開裝呀。 Q: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大家知道你們丟的廚餘垃圾去哪裡了麼? A:焚燒了、掩埋了...
-
廚餘垃圾「寶貝」!廈門想出這些妙招,看過的都點讚
減量化 「吃」垃圾「吐」肥料神奇機器讓廚餘不出村 在翔安區內厝鎮清潔樓 有一臺神奇的設備 它「吃」進去的是廚餘垃圾
-
廈門:垃圾化身有機肥 綠色時尚進課堂
學生就餐產生的廚餘垃圾,用來漚制有機肥料,肥料用於種植中草藥、蔬菜等。學生參與種植,體驗勞動樂趣,學習生態環保知識…… 在廈門市湖裡區天安小學,一座集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於一體的實踐基地——「本草生態園」備受廣大師生歡迎。
-
來圍觀:綿竹市遵道學校垃圾變廢為寶 廚餘垃圾堆肥學起來!
11月26日下午,冒著冬日的寒氣,遵道學校組織各班少先隊員代表開展了廚餘垃圾堆肥實驗。實驗中,隊員們積極參與到集肥前的知識培訓活動中,一起來到學校的落葉堆肥池,打開堆肥池大家都發出了驚呼「好神奇呀……」成都根與芽指導老師魏老師為孩子們做著講解,肥料是如何堆成的?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了解步驟,堆好肥。
-
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投用
晉江新聞網5月31日訊 進去的是發臭的廚餘垃圾,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有機肥料。在晉江市金井鎮三坑村,這裡正在將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 昨日,記者從三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作為晉江市第一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試點村,目前,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體村民正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設「綠色三坑」。
-
廚餘垃圾還可以染成衣服?真相是……
可能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廚餘垃圾是這樣的,散亂在垃圾桶旁,招引飛蟲,臭哄哄的。 但事實上,廚餘垃圾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廚垃圾中的有機營養成分含量在不斷增加。廚餘垃圾中有機質含量極高,營養成分豐富,配比均衡,十分適合微生物生長,是理想的厭氧消化產沼氣的發酵基質。
-
吃進去的是垃圾,吐出來成肥料!在淳安,這種新機器可受歡迎了
她告訴記者,在大墅、楓樹嶺、汾口等鄉鎮資源化處理站,有機垃圾處理機正在有序工作中。處理機的聲音不大,也沒有刺鼻的味道傳出,跟想像中的垃圾場相去甚遠。截止目前,淳安已建成微生物發酵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站29座,採購安裝微生物發酵設備34臺,建有鄉鎮垃圾中轉站23座,在偏遠及交通不便山村新建太陽能堆肥房站點96個。
-
廚餘垃圾做肥料、巧用胡同邊角地,東四居民自種蔬果大豐收
近些年,在街道的支持下,居民將瓜皮菜葉、鴿子糞便等垃圾變廢為寶,做成了肥料,再騰出邊角空間,種上蔬果花卉。如今,曾經堆放的舊家具、亂停亂放雜物的路邊小旮旯已裝點一新,蔬果成熟了,居民也收穫了豐收的喜悅。井輝查看自己種的絲瓜「西紅柿、豆角都熟了,夏季來臨,摘一個小黃瓜給你,又脆又甜。」
-
農村廚餘垃圾變肥料肉眼可見 金華婺城區走出「新路子」
圖說:位於長山鄉的農村易腐生活垃圾陽光堆肥自動化處理中心。黃佳琪 攝有機資源循環利用走進白龍橋鎮臨江生活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最先看到的便是一個大大的落地式車載集料池。在二次熟化堆肥間內再進行7-10天的陳化處理,就可達到有機肥料標準。「現在每天差不多能產出6到7噸有機肥料,我們周邊的花卉苗木種植農戶都可以免費領取和使用。從這一年多的種植來看,相對於農戶以前的傳統種植,我們這個肥料的肥效還是比較好的。」
-
家庭廚餘堆肥
作為能夠被快速分解的有機質,廚餘垃圾能夠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其最好的歸宿本應是回到自然中去,被丟棄實在可惜。我每年春秋兩季可以完成兩次堆肥,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便型需要投資一個廚餘堆肥桶和一袋方便分解廚餘的堆肥菌種,廚餘桶下面有一個龍頭開關用於收集液態肥,某寶有售,大約需要150元。
-
如何處理家庭廚餘垃圾?超實用的有機堆肥製作小妙招......
吃不完的餐食扔掉?其實,只要合理地將這些廚餘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並且將它們發酵成為天然的有機肥料。這樣不但消除了廚房的清潔煩惱,同時能免除分解這些垃圾所耗費的自然能源。分為熟廚餘垃圾和生廚餘垃圾,「熟的」 包括剩菜、剩飯等;「生的」 包括果皮、蛋殼、茶渣等。廣義的廚餘垃圾還包括用過的筷子、食品的包裝材料等。
-
開福區垃圾處理又現「神器」
兩個小白箱「胃口」好大不僅吞掉油膩的剩飯剩菜連蛋殼、碎骨和髒紙巾都不嫌棄經過一宿「消化」吐出乾燥無異味的有機綠肥社區食堂每天產生的4公斤廚餘垃圾100%變廢為寶今日,作為在長沙率先試用廚餘(溼)垃圾降解處理器的社區,開福區清水塘街道清水塘社區通報前期試點成果,同時引進廢舊紡織品的分類收運與處置系統
-
垃圾變成有機肥 綠色時尚「娃」先行
學生就餐產生的廚餘垃圾,用來漚制有機肥料,肥料用於種植中草藥、蔬菜等,學生參與種植,體驗勞動樂趣,學習生態環保知識……在湖裡區天安小學,一座集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於一體的實踐基地——「本草生態園」,備受師生歡迎。本草生態園由湖裡街道怡景社區和天安小學共建,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進一步帶動社區垃圾分類氛圍的形成。
-
餐廚垃圾就地「瘦身」95%,搖身一變成有機肥料!
處置剩餘餐廚垃圾的關鍵,便是採用的微生物水解技術,以仿動物胃部消化功能,分解有機廢棄物,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產生的廢水也將通過水處理系統處理後,達到排水標準後進入市政管網。▲工作人員演示智能餐廚垃圾處理系統使用方式前期,《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明年3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在《條例》規定的基本類別中,廚餘垃圾便作為其中一項,並明確提出,經營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廚餘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屬於生活垃圾,同時受《條例》和《成都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調整。
-
廚餘去哪兒?廚餘還能這麼用!
為什麼要關注廚餘?自從看了鳳凰衛視的垃圾去哪兒的紀錄片,才開始覺得很有必要從自己做起減少垃圾,而在生活垃圾中,我們每天產生的溼垃圾中,廚餘就很多。那麼都市中的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A:好氧堆肥最簡單的就是準備一個有孔的容器,一層土一層廚餘的堆肥方式。因為廚餘材料不同,需要分解的速度也不同。有空間和足夠的土的話可以考慮。此方法建議可以放相對幹的廚餘,像蚯蚓不吃的蔥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