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圍觀:綿竹市遵道學校垃圾變廢為寶 廚餘垃圾堆肥學起來!

2020-12-23 瀟湘晨報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識!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11月26日下午,冒著冬日的寒氣,遵道學校組織各班少先隊員代表開展了廚餘垃圾堆肥實驗。

實驗中,隊員們積極參與到集肥前的知識培訓活動中,一起來到學校的落葉堆肥池,打開堆肥池大家都發出了驚呼「好神奇呀……」成都根與芽指導老師魏老師為孩子們做著講解,肥料是如何堆成的?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了解步驟,堆好肥。孩子們齊心協力一起將我們收集的堆肥材料搬到我們學校的種植園,魏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堆肥的步驟,每位孩子聽的專心致志。

堆肥,我來行動。聽完魏老師的講解,孩子們分成兩隊,一隊收集新鮮的落葉,另外一隊鬥志昂揚的收集著已經堆成的落葉肥料。繼而孩子們齊心協力的投入堆肥行動中:先在堆肥箱鋪上一層乾落葉,再鋪上一層堆好的落葉肥料,接著將廚餘和我們堆好的肥料進行攪拌,混合在一起。

「怎麼剩這麼多飯呢?」孩子們發出了感嘆,也呈現出了心疼,相信通過這次的堆肥,孩子們會以身作則的做好各項節約。

將混合好的肥料,平鋪在堆肥箱中,接著再堆一層堆好的肥料,最後將落葉平鋪在最上面,這次的堆肥就成功了。

等待成果……最後等待肥料的成果,然後將它運用到我們學校的種植園,讓我們的蔬菜也能長得更好。

此次活動讓同學們個個變身廚餘堆肥小達人,將廚餘垃圾變成「黑金土」—環保有機肥,讓有用的東西重歸土壤,完成自然界本該有的能量循環。通過此項活動讓同學們在行動中踐行環保,讓校園更美好。遵道學校也將持續有效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循環利用,變廢為寶,打造美麗和諧校園!

【來源: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E-STEAM | 第二課-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這一次課程主要是從廚餘垃圾的角度切入。作為節氣花園的小小管理者,不僅要感知大環境、氣候是怎樣的,也需要持續為植物提供養分。養分從哪裡來呢?就從我們每天都會產生的廚餘垃圾裡來。  從垃圾分類引入  如果城市垃圾系統裡有廚餘再利用工廠,我們只需要分好類,拿到小區的廚餘收集點,市政的車輛會拉到再生工廠進行處理。但如果我們的城市還沒有建立這樣系統,那我們可以自己處理廚餘,在社區或者家裡進行小型堆肥,把廚餘垃圾直接變成肥料,用於綠化種植。
  • 廚餘垃圾去哪兒了?變廢為寶,黑水虻「吃」完廚餘垃圾變肥料→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除了要進行分類之外,加強對垃圾的處理和利用也是新版《條例》很重要的內容。我們的記者也了解到:餐廚垃圾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成功實現了變廢為寶。北京市海澱區二裡莊社區營造工作坊負責人李紫瑩:居民投放的廚餘垃圾,我們進行二次破袋處理,也可以將它進行一個堆肥處理,然後最後處理出來營養土,可以用於咱們屋頂陽光花園的一個種植。他很直接讓居民看到了廚餘垃圾投放的厲害,激發了大家參與的熱情。
  • 家庭廚餘堆肥
    每天家裡廚房都能產生各種各種瓜果菜皮,如果能善用這些廚餘堆肥,不僅環保自然,也能給花和蔬菜帶來足夠的營養。
  • 【18歲的環保小達人】利用廚餘製作堆肥
    就是廚房裡產生的多餘的東西,包括剩飯、剩菜,做菜前剝下來的老菜葉、菜皮、菜根等,果皮、蛋殼、花生殼、茶渣、骨頭也都算。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其實都是有機垃圾,都可以變廢為寶。昨天,記者尋訪到的社區巧手達人是湖城餘家漾社區的陸子藍,別看她只有18歲,卻已是遠近聞名的廚餘堆肥達人。
  • 視頻:廚餘堆肥教作&堆肥桶DIY教程,目前為止見到的最好的教程!
    只要在家做飯,就難免產生廚餘;哪怕不做飯,喜歡吃水果的人也會留下果皮果核。這些廚餘果皮若直接丟進垃圾桶的話,就太可惜了。
  • 如何處理家庭廚餘垃圾?超實用的有機堆肥製作小妙招......
    分為熟廚餘垃圾和生廚餘垃圾,「熟的」 包括剩菜、剩飯等;「生的」 包括果皮、蛋殼、茶渣等。廣義的廚餘垃圾還包括用過的筷子、食品的包裝材料等。這其中,廚餘垃圾佔了很大的比例我國的廚餘垃圾佔生活垃圾的60%左右,而歐美國家只佔25%,且我國的廚餘垃圾含有74%的水分與有機物,且在空氣中很容易腐壞,會產生刺鼻的異味。
  • 垃圾再生|社區花園生態堆肥操作指南
    據數據統計,在中國,廚餘垃圾在生活垃圾總量中的佔比超過六成。隨著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的乾濕分類正在成為上海社區與家庭的常態,而大量的廚餘垃圾有機會得到更科學的利用。對於長期推廣社區花園的四葉草堂來說,垃圾分類、能量循環、生態堆肥等樸門永續理念,已融入社區花園方方面面的營建中。
  • 打造零廢棄廚房 — 波卡西堆肥,讓廚餘變沃土!
    中國的生活垃圾組成中,廚房垃圾的佔比近60%。當食物垃圾(廚餘)與其他垃圾混合時,它會汙染原本可以回收利用的東西,大大增加回收的難度,甚至讓它變得無法回收。結果是什麼呢?更多的廢棄物被送往垃圾填埋場。
  • 【小貼士】如何用廚餘堆肥
    廚餘作堆肥最大的好處,除了可以減少家中垃圾量,也能減輕焚化爐與垃圾填埋場的負擔。
  • 自製廚餘堆肥法,簡單省錢又環保!(附堆肥達人的經驗總結)
    如何用廚餘堆肥廚餘作堆肥最大的好處,除了可以減少家中垃圾量,也能減輕焚化爐與垃圾填埋場的負擔。
  • 廚餘垃圾變身營養土
    二裡莊社區設置廚餘「終」轉站在二裡莊社區南側的垃圾分類宣教廣場處,記者看到該廣場有一個垃圾分類驛站,設置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4個垃圾桶。二裡莊社區營造工作坊李紫瑩介紹,社區共設置5組以上四類垃圾投放點,16組以上「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垃圾桶。二裡莊社區還設置了一個廚餘「終」轉站,引進「廚餘垃圾資源化一體機」,該機器可以處理掉廚餘垃圾,產出營養土。「把可腐爛的廚餘垃圾投入機器進行堆肥,24小時能夠產生營養土,進行二次發酵後,可以用於屋頂花園種植。」李紫瑩說。
  • 【微應用 | 環保】幾種常見微生物處理廚餘垃圾的方法
    廚餘垃圾是食品垃圾中最為常見的一種。
  • 北京扔廚餘垃圾一定要「破袋」嗎?官方回應來了
    對於廚餘垃圾投放時是否強制「破袋」,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辦法規處副處長馬立明解釋稱,廚餘垃圾在投放的時候,鼓勵居民破袋後投放,各區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來決定。為何要「破袋」後投放?廚餘垃圾處理方式來決定「破袋」與否,是由末端垃圾處置能力來決定的。記者從城市管理部門了解到,目前,有氧堆肥和厭氧制沼發電,是本市通用的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方式。堆肥就是利用微生物,將廚餘垃圾重新分解之後變為肥料。
  • 南昌縣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吃」進殘羹冷炙 「吐」出有機肥料
    南昌縣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吃」進殘羹冷炙 「吐」出有機肥料 2020-10-28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易腐垃圾20天變身有機肥,這場全國農村垃圾分類現場會接地氣
    現代快報記者看到,處理中心分為一個個的堆肥間,這裡就是農村易腐垃圾變廢為寶的地方。 長山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中心站技改項目負責人王一達介紹,這裡是長山鄉原七村聯建陽光堆肥房,今年10月,婺城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對堆肥房進行全面升級改造,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農戶家中產生的易腐垃圾二次分揀後的預處理階段實現自動傳送,並且在物料進倉過程實現全封閉自動多點位下料。
  • 自製廚餘垃圾處理神器,簡單幾步,殘羹剩飯變肥料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見習記者徐旻自製神器「變廢為寶」全靠它6月16日,周智向記者展示了他自製的「廚餘垃圾處理神器」,只見幾個廢舊塑料桶裡面裝滿殘羹剩飯,但桶周圍乾乾淨淨,桶裡沒有一絲臭味、異味。「我來展示一下。」
  • 圖說:垃圾分類是如何變廢為寶的?
    這樣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關鍵要做到「全程分類」,即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否則就會出現「白分」的問題。為了讓更多的人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我們就再來科普一下,分類垃圾的去向。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四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
  • 生活垃圾分類4個月成績喜人,鼓勵「破袋」提高廚餘垃圾純淨度
    扔廚餘垃圾的時候是「破袋」還是「帶袋」最受市民關注。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個月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當大部分人能準確進行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後,投放廚餘垃圾可以從「破袋」到「開袋檢查」再過渡到「帶袋投放」。
  • 如何處理分類後的溼垃圾?堆肥還田解決「最後一公裡」難題
    「聽說堆肥成功了,我早早的就開著車把肥料拉過來了,這些肥料相比起上化肥可以說是物美價廉,既能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所需的營養元素,又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我的基地種植了120多畝金銀花,這7個村的堆肥量都不夠我自己用的,要是全鎮73個村都實行垃圾分類就好了」。基地管理員王雲濤得意地說。
  • 廚餘去哪兒?廚餘還能這麼用!
    為什麼要關注廚餘?自從看了鳳凰衛視的垃圾去哪兒的紀錄片,才開始覺得很有必要從自己做起減少垃圾,而在生活垃圾中,我們每天產生的溼垃圾中,廚餘就很多。那麼都市中的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但是個人建議,廚餘酵素只作為生活清潔護理,最好不要食用。2.堆肥堆肥分兩種 一種好氧,一種厭氧。顧名思義,就是需要氧或不需要。厭氧的會產生甲烷等氣體,所以味道很不好,不適合在都市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