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霸」必備的九個方法,父母教育孩子果斷收藏

2021-01-08 七天提高記憶力

當你為人父母時,是不是成天掛在嘴邊「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然後羨慕著別人家的教育;當你還是學生時,是不是也是天天想著人家學霸簡直就是個天才,然後遠遠仰望著?

其實,世界上99%的學霸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正如成龍大哥在《真心英雄》裡面唱的這樣,未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大多數的成績都是經過一定的鍛鍊才獲得的,沒有坐享其成。

一、有大局觀,通過思維導圖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熟悉並理解各科目各章節的重點所在,並且理解考試目標。

通過夯實基礎知識,紮實掌握考試動態。

二、不僅會學習、而且會考試,更會做筆記

尤其自學能力很重要,學習讀課本,學會抓重點、要會看本質、更會找規律。帶著自己的預習發現的問題與老師的講解進行互動,邊聽邊反思,課上不理解的課後找資料、找老師問清楚,決不進行馬馬虎虎的堆積。

面對不同題型的時候可以靈活轉換自己的思維,站在出題人的角度上推測考什麼、怎麼考,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度。

每周花一定的時間,快速複習筆記,是非常重要的,溫故而知新。導圖筆記法、圖表筆記法以及麥肯錫筆記法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自覺找到學科的興趣和意義所在,不牴觸,無反感心理

任何事物,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朋友,更沒有永恆的敵人;沒有絕對的喜歡,也沒有絕對的不喜歡。從生活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再把學習歸還於生活。

四、擁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生活和思維習慣

保持身心健康,想到做就立刻做,每天定時定量有計劃地學習。學會平常心看待即使是不喜歡事,不排斥、不對抗,只是與它相處。良好的思考方式會讓你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事情都淡然寧靜。

五、馬虎要不得,培養高「情商」

粗心大意是對分數最大的無視,本來會的錯了就是不應該。在平時的考試中訓練考場平和的狀態,培養細心的習慣。嘗試學會自我調節煩躁心情,只看著煩躁,不被煩躁左右,逐漸平息。

六、複習備考會「衝刺」

考前一段時間調整心態,旁騖雜務,專心致志。對不明白的知識點,做到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學會自我挑選知識點,充分利用最後的備考時間,做高效衝刺。

七、家長配合,而不是幹預

在平時注意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找到孩子的興趣點、愛看的書籍,進行引導和啟發,而不是說教和指責。

八、教學輔導不在於多而在於精,不在於灌輸,而在於授之以漁

選擇教會你思考的資料,而不是讓你套用題型的資料;選擇讓你能找到知識本質的資料,而不是死記硬背;選擇可以彌補你當前不足的資料,而不是病急亂投醫。

九、會思考、總結

從社會到校園,大家仿佛都擅長於模仿、抄襲和記憶這三件事,非常缺乏自己的原創思考能力。平時在學習中增強對思維起點的判斷,反思自己對所有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學習做課後總結:每節課的課後都要總結一下自己的掌握程度。

學習只有靠自己,學習更是因材施教,學習更需要一定的方法。世界上99%的學霸都是培養出來的,這九個方法拿來和大家一起共同鑑賞,希望能夠在學習上有一絲的啟發和幫助。

相關焦點

  • 這5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這5類孩子,自帶「學霸」基因,父母要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一、獨立自主當今社會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孩子從小就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感覺,導致孩子年紀輕輕就喪失了生活能力。因此這類孩子往往更容易成為學霸,將來就算步入工作也會特別努力認真,而知道努力的人,運氣永遠不會太差。像我在孩子3歲多一點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最初給他報名了幾個專注力訓練班,但是價格昂貴,效果有沒有很明顯,於是我便自行購買了一些訓練工具,在家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一個家庭走出5個博士,父親暢談教子方法:學霸從小學開始培養
    文|凝媽作為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才。但在育兒路上又深感迷茫,自己的孩子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於是把責任推到先天優勢上,認為學霸是天生的。誠然,有部分學霸有良好的基因,但並不是所有學霸都如此。
  • 6個孩子5個是博士,學霸父親談經驗: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要狠抓
    就像有「人才魔術師」之稱的學霸父親蔡笑晚說的那樣:「孩子是自己的,你不用心,沒有人會關心。」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哪怕孩子上學後,父母依舊是孩子的第一負責人。曾身為鄉村醫生的蔡笑晚深知這一點。即使家境貧寒,依舊將6個孩子培養成5個博士,一個碩士。
  • 有4個特點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學霸!
    經常會有這樣的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依賴父母,從不從自身找問題,考試成績基本墊底,我們基本稱之為「學渣」。但也有天生就是「學霸」的孩子,學習好又懂事,比如這四類孩子,家長一定要著重培養,千萬不要忽視了!
  • 孩子右腦發育好的3個信號,家長細心培養,孩子很可能成為學霸
    如果能將孩子的右腦開發好,不管是智商還是情商都會很高,一般右腦發育好的孩子會有這3個信號,家長如果細心培養孩子,很可能成為學霸。所以這裡告訴父母們,當你發現孩子天生就習慣使用左手時,不要阻止,就順著孩子,然後再教孩子用右手,這樣孩子就能左右手開工了。
  • 專注力培養,從孩子3歲就該開始了!這些訓練方法,建議收藏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三大訓練方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之前,家長要知道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後天的家庭環境、教育方法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培養3歲孩子的專注力,首先要尋找符合這個階段的孩子發展規律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不能操之過急。
  • 能培養出學霸孩子的3個方法,容易操作,你也能做到
    孩子成績考砸,內心不好受,父母卻用拳打腳踢替代了安慰。成績只是評價維度之一,不要孩子覺得成績好才值得疼愛。 告訴孩子,你愛他,不是因為成績。 2.讓孩子勇於嘗試 勇於嘗試,意味著要讓孩子擁有「成長性思維」,無需擔心害怕犯錯。 有位2歲孩子學習獨立吃飯。按理說,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初學者難免會顯得很笨拙。他的父母甚是有趣,只要孩子把米粒掉落,立即臉色大變,不管三七二十一,痛心疾首罵一頓。
  • 想要教育出健康快樂、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就要學會尊重孩子
    家庭教育,是要講究方法的。如果孩子做事情沒有主見,那是因為父母總喜歡在公眾場合批評教育孩子。誠然,每個家長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而且在當前重視學歷文憑和功利化的教育氛圍下,很多父母往往覺得,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幫助他開發智力,引導他掌握一技之長,卻忽略了孩子情緒健康和思想情懷的培養。
  •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高度,一位哈佛媽媽手機裡必備的35個優質...
    原標題: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高度,一位哈佛媽媽手機裡必備的35個優質教育號。(趕緊收藏) 家庭教育一直是亙古不變的難題,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可見要想教育孩子成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才會事半功倍。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優質的教育號,每天更新的文章裡既可以讓孩子學習到新知識,身為父母也可以一起共同學習成長,趕緊收藏關注起來吧!
  •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從一二年級就開始了,父母要重視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學霸與學渣的差距究竟是怎麼拉開的呢?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學習不好的孩子?希望讀完這篇文章,能給父母們帶來一些啟迪和解決的方法,從此讓孩子踏上學霸的階梯......
  • 3~6歲是培養財商的關鍵期,4個培養方法,避免孩子成為「月光族」
    因為孩子沒經歷過掙錢的過程,不知道掙錢的辛苦,花錢再多也沒有心疼一說。 其實一個孩子財商低下的主要原因在於父母,父母從來都不知道教育孩子錢財的問題,甚至從來不跟孩子提錢,覺得孩子小並不需要明白等等。
  • 從學霸到北大清華,父母主抓家庭教育「核心三點」,小學時就開始
    在看過了很多學霸的成長之後,越發讓人覺得,培養孩子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單單只強調一點,往往並不足以得出最關鍵的因素出來。 同時,我們也有一個困惑,為什麼有的孩子,父母也用同樣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為何孩子最後卻沒達到父母的期望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嘗試4個方法,孩子才會有好未來
    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培養起來的。教育專家認為:孩子有沒有自信與老師和家長的教育密切相關。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教師需要鼓勵更多的孩子,多鼓勵,讓孩子樹立積極的態度和有控制的潛在概念,困難面前說:"你行,你一定能行"。用遊戲的方式幫孩子體驗成功玩假裝遊戲可以給寶寶一種掌控感。
  • 林依輪倆兒子,一個學霸一個超模:為何他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
    怎樣才是一個優秀的父母,從子女身上就能一目了然,孩子的學有所成都離不開父母的精心栽培。作家莫言說過:優秀的孩子是家長用汗水「浸」出來的!的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才是孩子成長的「正確打開方式」。
  • 窮爸爸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孩子的優秀,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寒門」養出6個貴子 央視節目《謝謝了,我的家》中,一位爸爸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叫蔡笑晚,曾是一名鄉村醫生,後來被大家親切地稱為「人才魔術師」,因為他培養出了6個「學霸」。膝下6個孩子,5 個博士 1 個碩士,且各自在事業上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績。
  • 學霸要培養!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
    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普通人之間的記憶力差別一般不大,決定記憶力的因素不少,需要大腦供氧充足,記憶要明確目的,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還要規律的複習等等讀書的話,這是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天道酬勤。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
  • 成功人士大都有這3個特點,父母這樣教育,可以培養孩子成功特質
    大多數父母都渴望孩子未來可以成為成功人士,所以孩子幼時不斷投入金錢,試圖培養孩子的種種能力,但其實成功人士身上的3個特點,父母不花錢就可以培養孩子養成這些習慣,讓他們擁有成功特質。那麼,我們父母具體要怎麼做呢?
  • 父母培養孩子,到底培養孩子的什麼呢?
    更準確地說,培養孩子,就是從孩子出生開始,一直到孩子18歲這之間的時間裡父母要有序、平衡地培養孩子的大腦。所以,當父母們學習和了解了培養大腦的順序,知道了孩子不同年齡階段大腦平衡的方法,就不會再為「孩子在什麼年齡該培養什麼內容?」這樣的問題而感到煩惱了。
  • 林依輪兩個兒子一個是學霸一個是男模:教育的本質是「拼父母」
    我想到一期《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有句火遍全網的金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若選擇了賺錢,不去好好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也許你辛辛苦苦存了一輩子的錢,都敵不過他敗家一年。」
  • 如何培養寶寶學習音樂的興趣?父母學會4個方法,讓孩子愛上音樂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呢?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呢?我分享幾個效果不錯的小方法,這是我平時對兩個孩子培養的小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參考作用。 01.動靜結合的方式 在寶寶還小的時候,都是天真可愛、活潑好動,自控能力比較差。因此,爸爸媽媽要運用動靜交替,情景交融等形象生動的方式,讓孩子在動、靜、聽、看、辨、唱的音樂世界中,仔細感受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