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2020-12-21 果兒媽媽育兒記

在我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所有家長最大的願望,因此家長們總是會想,我家孩子會不會是一個學霸呢?甚至有的家長趁著孩子還沒有出生就開始揣測自己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是不是讀書料。

其實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是不是學霸,從小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多多注意。

這5類孩子,自帶「學霸」基因,父母要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一、獨立自主

當今社會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孩子從小就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感覺,導致孩子年紀輕輕就喪失了生活能力。

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從小就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等等,這樣能夠獨立自主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更加擅長獨立思考,而不是需要家長天天催著才能學習,因此這也是學霸們的基本特徵,家長不要特意去控制孩子,適當的放手才能讓孩子展翅高飛。

二、做事專注認真

有些孩子從小做事或者玩玩具就特別專注認真,這類孩子其實就是專注力強,要知道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更是構成智商的重要因素,因此這類孩子往往要更加聰明一些。

同時專注力強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會更加專注認真,就像很多學霸基本上都能保持一節課的專注,而普通學生堅持半節課或者十分鐘,思維就飛出了課堂,不知道去哪裡玩了,雖然一節課只差了20分鐘,但是一個學期、一年慢慢的學霸就會和普通孩子產生質的差距。

因此這類孩子往往更容易成為學霸,將來就算步入工作也會特別努力認真,而知道努力的人,運氣永遠不會太差。

像我在孩子3歲多一點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最初給他報名了幾個專注力訓練班,但是價格昂貴,效果有沒有很明顯,於是我便自行購買了一些訓練工具,在家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像這套《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專注力訓練》就是其中孩子最喜歡的那個,整套書共7冊,由於是德國知名教育家和插畫家的合作,所以設計上要比我國絕大部分專注力訓練書籍更加專業、有趣、吸引眼球。

書中不僅有利用交通工具結合數學知識,提升專注力的遊戲。還有「找出缺少的玩具」、「短句記憶法」等等遊戲。一改傳統,一提到提升專注力就是找不同、走迷宮。包含7大類的思維遊戲,300幅精美圖片,400道遊戲題,還贈送200張貼紙。這貼紙可是迎合了孩子的內心,每次拿貼紙作為獎勵特別管用。

非常適合家長在家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使用。

三、好奇心強、擅長學習

想必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孩子像一個好奇寶寶一樣天天追在你屁股後面問問題的場景吧,一會問天為什麼是藍的,一會問草為什麼是綠的,一個有一個問題總是會讓父母應接不暇。

而且很多問題父母也不是很清楚,因此對孩子只是簡單的搪塞,但家長不知道的是好奇是孩子學習的原動力之一,強大的好奇心會支撐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知識,像牛頓因為對蘋果為什麼會掉在地上而好奇,因此研究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而很多學霸也是因為對未知知識的好奇,因此而努力學習,了解這些未知的知識,其實很多時候普通孩子和學霸就差了一顆好奇心,因此家長一定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並儘可能為孩子科普更多有意思的小知識,這對孩子未來學習,成為學霸可是有著很大的幫助。

四、邏輯清晰做事有條理

學習對於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事情,尤其是學習課本上知識,因為絕大多數的課本知識都會給人一種藕斷絲連的感覺,雖然看著關係不大,但是運用起來有都會有點關係,這時就需要孩子強大的邏輯思維來進行支持,保持邏輯清晰有條理,這樣學習的時候才能更加融會貫通。

而做事清晰有條理的孩子一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會進行明確的規劃,並嚴格按照規劃實行,這種孩子能夠根據自身情況合理的安排事物,將來就算學習也能夠自己安排明白,完全不用家長操心,是妥妥的學霸體質。

對於孩子邏輯思維的提升,我藉助的是這套《兒童全腦思維訓練》,這套書總共有4冊,是一套融科學知識和遊戲活動於一體的思維遊戲書,分為酷玩篇、奇趣篇、創想篇、歡樂篇。16開本的設計更適合4-8歲孩子閱讀,每一冊大約有80個益智遊戲,在培養孩子的思維時,還能全面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想像力、思考力。

除此之外還將天文、歷史、數學、自然等多種知識進行了結合,不僅內容豐富,還能通過圖形認知、手工很拼貼、塗色遊戲等多種有創意的遊戲形式展現出來,我家孩子就特別喜歡這本書的結構,每天都能自己專注的晚上半個多小時。

每一頁都採用了全彩設計,這樣的印刷在制書的過程中也是一項大工程,關鍵是這套書的價格還十分公道,只要78元,要知道78元在我們的日產生活連請朋友吃頓飯都不夠,但是卻能夠對孩子的學習帶來巨大的幫助,正如斯坦福教授所說:早期對孩子的教育和陪伴是父母一生最划算的投資!(有需要的家長點擊下方購買)

五、記性好

學習的關鍵在於記住知識,而好記性正是孩子記住知識的關鍵,記性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記憶力強,這樣的孩子學起習來可以為是如魚得水。

想著名主持人撒貝寧就曾在一次採訪上表示,自己當初就是因為如同照相機一般的記憶力,才被保送北大,由此可見記憶力對成為學霸有多大的幫助。

若你家孩子是以上五類種的一類,那麼恭喜你有一個學霸班的孩子,但是家長也要注重後天的培養,不然孩子天生擁有再好的能力,得不到訓練一樣會變成普通人,就像傷仲永一樣,最後只能泯為眾人矣。

我是果兒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業育兒領域創作者,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相關焦點

  • 孩子的這4種表現,可能是右腦發達的特徵,父母別忽視要好好培養
    可以看出,父母為了讓孩子成才,使盡了渾身解數,但其實有研究發現,如果孩子身上有這4個突出表現,可能是他右腦發達的特徵,作為家長不能忽視了,好好的培養孩子,娃長大後有出息的概率會更大。到底是哪4個呢?大家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右腦發達有「學霸」潛質,要好好培養
    根據科學研究表示,像那些有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居裡夫人、愛迪生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右腦很發達。 家長們不妨關注一下自己的孩子,看看孩子的右腦是不是比較發達。 眾所周知,一個人天生聰不聰明與大腦有著密切的關係,人的大腦又分為左腦與左腦。
  • 有4個特點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學霸!
    經常會有這樣的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依賴父母,從不從自身找問題,考試成績基本墊底,我們基本稱之為「學渣」。但也有天生就是「學霸」的孩子,學習好又懂事,比如這四類孩子,家長一定要著重培養,千萬不要忽視了!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犯罪的根源就是來自於孩子早期的生活環境和父母的教育,也就是說父母早期若是沒有盡到應有義務,對孩子沒有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走向違法犯罪
  • 孩子有這幾種特徵,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好好培養,將來易成學霸
    有時候瑞瑞出門辦事,把孩子一個人丟在家,回家以後的場面,簡直就是災難現場,玩具扔得到處都是,早上整理好的臥室也是像鬼子進村了一樣。 瑞瑞對此感到非常氣憤,把孩子從頭到腳數落了一頓才解氣,看著孩子一臉無辜的樣子,她也不好大發雷霆,只說讓他以後別在家搗亂了。
  • 看似調皮搗蛋的3類孩子,有可能是「隱藏學霸」,學習方法很重要
    這3類孩子看似「調皮搗蛋」,很可能是「隱藏學霸」,教育方式很關鍵孩子雖然天性好動,看著十分地調皮,但是「隱藏學霸」,這時候家長的教育方式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這事關孩子的這一項隱藏技能是否能夠被開發出來,家長不妨看一看,你家娃有這些特徵嗎?
  • 一個家庭走出5個博士,父親暢談教子方法:學霸從小學開始培養
    文|凝媽作為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才。但在育兒路上又深感迷茫,自己的孩子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於是把責任推到先天優勢上,認為學霸是天生的。誠然,有部分學霸有良好的基因,但並不是所有學霸都如此。
  • 孩子「智商低」是天生的?專家:父母做好以下幾點,不怕沒好大學
    文|文兒每個孩子的出生,都是一個天使的降臨。父母對孩子只要付出百分百的精力,就沒有教不出來的好孩子。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是人中龍鳳的佼佼者,那麼對孩子的智商也會非常在意,你認為智商的高低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後期培養的呢?
  • 父母培養孩子,到底培養孩子的什麼呢?
    看到這裡,有些父母會感到困惑了:那麼,不培養孩子這些技能和才藝,我們培養孩子,究竟是培養什麼呢?面對父母育兒的困惑和誤區,成田教授將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寫成了《培養孩子,就是培養大腦》這本育兒新書。更準確地說,培養孩子,就是從孩子出生開始,一直到孩子18歲這之間的時間裡父母要有序、平衡地培養孩子的大腦。所以,當父母們學習和了解了培養大腦的順序,知道了孩子不同年齡階段大腦平衡的方法,就不會再為「孩子在什麼年齡該培養什麼內容?」這樣的問題而感到煩惱了。
  • 學霸父母的孩子什麼樣?如果不出意外,他們終將平凡
    」 本以為令人敬仰的學霸父母們,可以憑藉著強大的基因優勢,坐享孩子在學業上的步步高升。 可萬萬沒想到,很多學霸父母的孩子,不僅資質平平,有些甚至還成為了父母都拯救不了的學渣。
  • 想讓孩子將來很好立足社會,三種能力的培養很重要,父母不容忽視
    這三種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將來很好立足社會很重要,父母一定要特別重視。一、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培養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這是要成大事的人必備的條件。而父母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就要鼓勵孩子大膽聯想,提出的設想越多越好。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發現問題、探討問題,遇事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提幾個「怎麼辦」。
  • 美國追蹤調查發現: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日後越可能變學霸
    美國追蹤調查發現: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日後越可能變學霸!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會不會成為學霸,咱們從小就能看到了,心理學家做了一個追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對1300個家庭進行觀察,其中就涉及小時候有4個特徵的孩子。發現,孩子們上小學1年級後,一部分變成「問題學生」,另外一部分忽然成為最出色、最優秀的優等生。
  • 孩子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多半智商低不了,父母要好好培養
    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要知道孩子的智力和他們以後的成績在一定情況下是成正比的。而且,智力水平越高的孩子,將來的成就可能也會越高。那麼,聰明的孩子小時候到底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其實,如果你的孩子十歲前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就說明你的孩子將來智商低不了。
  • 孩子右腦發育好的3個信號,家長細心培養,孩子很可能成為學霸
    如果能將孩子的右腦開發好,不管是智商還是情商都會很高,一般右腦發育好的孩子會有這3個信號,家長如果細心培養孩子,很可能成為學霸。所以這裡告訴父母們,當你發現孩子天生就習慣使用左手時,不要阻止,就順著孩子,然後再教孩子用右手,這樣孩子就能左右手開工了。
  • 父母還在罵孩子?「鏡中我效應」父母要了解,別毀了孩子的自信!
    璟頤說,媽媽拿自己去對比的考試對象,是學校裡四項第一的超級女學霸,自己比不過理所當然。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身邊很常見,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貶低和打壓。孩子做得好了,父母打擊他們;孩子做得不好了,父母責罵他們。長期被父母貶低打壓,孩子的自我認知可能會出現偏差,進而變得不自信,就會導致"鏡中我效應"的出現。
  • 這3類孩子看似「聰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盲目高興
    但聰明也是有區別的,有的人是「大智慧」,而有的人是「小聰明」,而小聰明的孩子,需要家長及時糾正,下面這3類孩子看似「聰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盲目高興,而是要及時引導。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只是動嘴不行動時,一定要及時引導孩子,讓他們明白,想要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就要做到言行一致。二、佔便宜沒夠,吃虧難受很多孩子從小就古靈精怪,心眼很多,總是愛佔「小便宜」,不願意吃虧,這類孩子看似聰明,其實長大後很難有出息,不僅如此,長此以往,還會讓自己的人緣越混越差。
  • 右腦發達的孩子,多有這3種表現,好好培養,長大可能成為學霸
    右腦發達的孩子,多有這3種表現,好好培養,長大可能成為學霸!還有一個問題也讓家長很疑惑,那就是該怎樣用正確的方法來培養孩子?因為右腦發達的孩子比較出眾,跟其他孩子不一樣,就會導致家長去想著法子去改變孩子的習慣,但這樣對孩子來講就是傷害。
  • 孩子有這3種特徵,說明右腦發達,好好栽培很有可能成為「學霸」
    所以我認為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發展孩子的右腦,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一、左撇子 有這樣一種孩子出生後就是左撇子,怎麼教他用右手他都不會,左手寫字,用左手吃飯,基本上都是用左手當右手。並不是說父母看到孩子是左撇子就總希望孩子改正。但是,沒有必要這樣做。根據研究顯示:一個人的右腦控制著他的左側肢體,所以左撇子意味著孩子的右腦非常發達。
  • 李玫瑾: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讓孩子將來不會活得太累
    世衛組織估算,全球共約3.5億抑鬱症患者,成為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殺手。 傷害自己、傷害家人的孩子時常被報導出來,現在生活條件這麼好,孩子卻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感恩和回饋,到底是怎麼了? 像清華大學教授劉瑜說的,現在的孩子在惡性競爭力長大,很容易長成一個「空心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教育,讓孩子認為失敗就是一個廢物。
  • 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但千萬別當這3種爸爸,容易「毀」了孩子
    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但千萬別當這3種爸爸,容易「毀」了孩子 父親在家庭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同時父親的價值觀、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調查發現由父親親自教導帶大的寶寶其智商相對比較高,以後走向社會更容易擔負責任,也更容易成功,但是相對如果父親的教育不恰當卻是會毀了孩子,對孩子的一生都將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