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神農嘗百草,後有李時珍以身試藥,中國醫學的發展歷史,本質上是一部舌尖上的中醫史,在一代代醫家的親身嘗試下,認識到許多食物可以藥用,許多藥物也可以食用,兩者之間很難嚴格區分。
油茶作為一種木本油料,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食用歷史,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推的健康類食用油。茶油的健康價值,早有醫學典籍記載:
《本草綱目》記載:野山茶油可「明目亮發、 潤腸通便、清熱化溼、殺蟲解毒」。《中國醫藥寶典》記載:野山茶油外用可治療癬疥、防蚊蟲叮蛟、除疣、防曬去皺等。《農居飲食譜》記載「茶油烹調餚饌,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故諸病不忌。」

事實上,不止茶油對人體好處多多,茶樹的葉子、果皮都可以發展成優質的健康產品。
油茶葉和果品抗氧化力驚人
油茶樹的葉子和果皮含有豐富的多酚類成分,具備了優異的抗氧化性質。多酚類物質是存在在植物中的化合物,可以用於對抗人體老化現象和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油茶樹的葉子和果皮抽取物溶液對於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率可達到90%以上,十分接近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的自由基清除效率。

茶籽粉清潔力佳,天然又環保
榨完油後的茶渣因壓榨而呈現片狀,被稱為茶粕,具有珍貴的茶皂素。茶粕經篩選並研磨成粉,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茶籽粉,經水溶解後會產生泡沫,具有很好的洗淨效果,現代人常用於餐具清潔及蔬果洗滌,不僅不會傷手,更不會造成環境汙染。

茶籽殼是水土保持的大功臣
將製作茶油脫下來的茶籽殼鋪在土壤上,不出數年,就會發現鋪了茶籽殼的土地變得很肥厚,踩下去,土壤松鬆軟軟,種植花果蔬菜都能豐收,是水土保持的最佳材料,即使大風大雨,也不會衝擊到茶籽殼下方的泥土,土壤不會板結,雨水能夠往地下匯集,避免水泥鋪地造成的環境問題。
茶花具有高度觀賞及經濟價值
作為大自然濃墨重彩的一筆,油茶樹在退耕還林的偉大工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此同時,它本身的存在一直是自然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季節的更替之中,油茶數飽滿的綠色始終如故。在秋高氣爽、一碧萬頃的時節,油茶花開爛漫,芬芳醉人。這種「內外兼修」的美麗,為開發油茶基地的生態旅遊提供了可能。駐足油茶林,流連油茶花下,人們既能感覺到油茶等風物的自然美,又可以體驗到油茶的文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