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體在當時獨步天下,因為這4個原因,練習瘦金體的人很少!

2021-01-14 有文化的小哥

說到皇帝寫書法,很多人會想到乾隆,因為他的傳世書法之多是其他皇帝不能比擬的,但是論書法造詣,乾隆的書法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算不上最好的。如果說古代皇帝書法誰是首屈一指,那麼宋徽宗是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

宋徽宗獨創瘦金體,這在書壇上是很少見的,雖然很多皇帝的書法造詣很高,獨創書體的唯有宋徽宗一人而已。這種書體在當時的書壇獨步天下,但是後世卻很少有人學習,沒有得到充分普及,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宋徽宗的書法屬於御書,雖然瘦金體在書壇的評價很高,卻沒有人敢於練習,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直到宋朝之後,瘦金體才漸漸有人練習,但是能學到瘦金體精髓者少之又少,這讓瘦金體的普及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第二點是瘦金體運筆瘦硬,八面出鋒,在勁挺中有著雋秀之感,在筆法上取法王羲之,勁挺爽利,在書寫上有著一定的難度。要想把瘦金體練到一定境界,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練習,並不是一日之功。所以很多書法家知難而退,不願意繼承和發揚瘦金體,這讓瘦金體逐步走向了頹勢。

第三點是瘦金體有著自身的局限性,曾有書法家評價瘦金體在書寫上有著程式化,在書寫的時候篇幅宜少不宜多,多了會給人一種單調的感受。如果把瘦金體放大寫,會有蕭散之感,筆畫之間呼應不夠緊密,有失精巧的神韻。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瘦金體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春聯中的運用更是稀少。常見的春聯多以顏體和柳體居多,或者以行書最為常見,而瘦金體在春聯上的運用並不多,正是瘦金體不適宜放大書寫的原因,這讓很多書法家喜歡它而不去學習它的原因之一。

在各種印刷體中,瘦金體的出現還是很多的,但是在實際書寫中卻沒有人願意書寫,導致了練習瘦金體的人越來越少。

第四個原因就是瘦金體曾有一段時間被認為是美術字,受到很多人的貶低,這讓瘦金體的練習者又少了一部分。經過時間的洗禮,瘦金體終於再次被書壇接受,並且把瘦金體稱為書壇的一種獨創書法,影響深遠。

宋徽宗在位二十多年,雖然算不上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但是他對書畫上的貢獻是很大的。尤其是他推動了當時的書畫發展,為書畫繁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創瘦金體在當時名噪一時,後世卻很少有人練習,除了以上四個原因,你認為還有哪些原因導致瘦金體走向頹勢呢?

相關焦點

  • 瘦金體在當時獨步天下,因為這3個原因,讓很多人不願意學瘦金體
    說到瘦金體,大家並不陌生,瘦金體是宋徽宗的獨創,在當時的書壇獨步天下。直到現在,我們常見各種印刷的瘦金體,卻很少看到手寫的瘦金體,這是為什麼呢?瘦金體八面出鋒,力道十足,受到了很多文人雅士的稱讚,之所以練習瘦金體的人變少,主要有三個原因。
  • 瘦金體獨步天下,但很少有人用瘦金體寫對聯,主要因為這個原因!
    說到皇帝的#傳世書畫#很多人會想到乾隆的書法,其實在歷代的皇帝之中,乾隆的書法算不上一等書法,其中宋徽宗的書法造詣遠在乾隆之上。宋徽宗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是他是一位合格藝術家,他獨創瘦金體,在當時獨步天下。曾有人說,如果說乾隆是一位書法愛好者,那麼宋徽宗就是一位專業的書法家。
  • 瘦金體在當時名震天下,卻很少有人學瘦金體,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說到宋徽宗就不得不說他的瘦金體,宋徽宗雖然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但是他在書畫藝術上是值得稱讚的,他重用書畫人才,推動了宋朝書畫藝術的發展,也為後世的書畫繁榮奠定了基礎,尤其是他所創的瘦金體,八面出鋒獨步天下,但是這種字體在後世並不普及,這是為什麼呢?
  • 瘦金體在當時人盡皆知,但是現在卻很少有人練習,是因為這些原因
    說到宋徽宗,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一位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尤其是他獨創的瘦金體,在當時獨步天下,被後世書法家稱讚不已,然而這種字體卻很少有人學,這是為什麼呢?瘦金體在書壇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也代表著宋徽宗的書法水平,至於為什麼沒有普及,這是後世書壇爭議比較大的一點。
  • 宋徽宗的瘦金體,筆法精湛字體舒展,卻很少有人用瘦金體寫春聯!
    說到瘦金體,大家並不陌生,這種字體現在很常見,瘦金體常常出現在印刷品中,也有很多書法家練習瘦金體,但是卻很少有人用瘦金體寫春聯,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瘦金體是宋徽宗獨創,這位被稱為昏庸的皇帝,卻可以創造出獨步天下的字體,在這點上還是值得後人稱讚的。
  • 風姿綽約的瘦金體(硬筆),特別適合女生練習
    瘦金體,是一種極具個性的書法字體,由宋徽宗繼承並得到發揚光大。瘦金體在北宋之前並不出名,直到宋徽宗的出現,他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並且獨出己意,最終創造出獨步天下的瘦金體,後人也因此將此種字體稱為」徽宗體「。
  • 瘦金體那麼美,為什麼使用的人這麼少原因
    但是對於不喜歡瘦金體的人,很多會認為,瘦金體和我國的傳統書法字體或者書法文化相比,瘦金體太過尖銳,太過銳利,沒有那種厚重感,沒有符合我國傳統文化的那種內斂,那種沉穩,因為瘦金體就像是一個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孩子,他的一撇一拉都清楚的讓你知道,你要去哪,你想去哪,他的一切都清晰的展現在你的面前,這個時候那些藏著掖著,總喜歡把「含蓄」掛在嘴上的人,就會對它看不順眼,就會去攻擊他,孤立他,這個時候
  • 學生練習瘦金體,到底合不合適
    ,去肉存筋,瘦可見骨,的特點,引起了很多高中,初中生的喜歡,今天,咱們就說,瘦金體到底適不適合初高中生練習,因為這個一直以來都有爭論。而很多初高中生,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從看到的時候,就義無反顧的喜歡上了。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因為《盜墓筆記》這一電視劇,讓傳承千年的瘦金體又火了一把,在這一影視劇播出之後,無數的少男少女搜索,瘦金體是什麼,瘦金體好不好練,等等,帶動了這一字體的學習,在接觸到瘦金之後,更是對這一字體產生了極大的喜愛。因為現在市面上流傳最廣的,類似二田等硬筆書法家的字帖,字體都太過於圓潤?
  • 宋徽宗獨創的瘦金體,為何學習的人並不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在書法方面,他深有心得,承襲前人的精妙之處,加上自己的獨特見解,摸索出了一種新的書法——瘦金體。這種字體很有藝術性,看起來很美觀,別有一種藝術美感。作為一代帝王,能夠在書法中寫出這樣的境界,實在是讓人敬佩。不過有一點令人很疑惑,這種字體名氣很大,為什麼學習的人卻沒有幾個呢?作為帝王,宋徽宗的興趣愛好很是獨特,喜歡練習書法,在繪畫上面也有一定的造詣。不過最出名的還是這個獨創的瘦金體。
  • 初學楷書瘦金體,必須先練習筆畫嗎
    練習瘦金體已經有3個多月了,在這3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每天都會練習一個小時左右。之間有大概一個星期左右的練得時間比較短,因為買的紙快用完了,新買的紙由於疫情原因也是不能發貨,所以就練習的少了點,細水長流嘛。
  • 瘦金體方法技巧教程
    ,之前是取的薛稷和褚遂良的筆法,之後又取了黃庭堅的行書筆意,之後再雜糅各家,取眾書家所長,並獨出新意,最後才獨創出了這門別具一格的瘦金體書法。NO2.書家簡介及擅長書體邱金生,江西銅鼓縣人,自幼苦練書法,極為擅長瘦金體書法,對於怎樣學習瘦金體以及關於瘦金體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一番獨到的見解。
  • 宋徽宗的瘦金體有多美,為什麼瘦金體不適合學習?
    要知道,當時的王公貴族多數沉浸於花天酒地之中,不要說什麼富有才情了,僅趙佶多才多藝。其實,在十六歲時,趙佶就已享有聲譽。雖然之後他繼位後,忙於政務,但是在藝術領域卻取得不俗的成就。尤其書法方面,他所創造的「瘦金體」可謂超群絕倫。陶宗儀《書史會要》中讚嘆「瘦金體」曰:「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跡求也。
  • 瘦金體的筆畫特徵
    瘦金體的長豎、長橫、長撇多是堅挺細長的一筆。因為是用側鋒裹毫寫就,瘦金體的筆畫雖細卻非常結實,富有彈性和力度感。起筆露鋒,似快刃切入,正是書寫瘦細筆畫的需要。輕落重收,橫收帶鉤、豎收帶點,也是因為瘦細筆畫所需要的處理方式,是對瘦細筆畫的加固處理。如果沒有這一鉤一點,細挺的筆畫似乎真的會彈回去。除了中豎,其他的長畫多呈弧形延伸,這一方面避免了筆畫的單調平庸,另一方面也是力度與彈性的展現。
  • 盜墓筆記裡,如果把「瘦金體」比作書中人物,那會是誰?
    有人拿皇帝說事,排起隊來說宋徽宗趙佶,皇帝做得很失敗,但他創造的瘦金體卻獨步天下,在皇帝書法中應排第一。但這第一的書法,在歷代書法史中,因其多方面的原因,流傳不廣,不為大眾被所知,而演變成一種小眾字體。然則瘦金體自身的美,根本擋也擋不住。一者在書畫市場,以億元計的宋徽宗書法拍賣場,引發社會多少關注!
  • 宋徽宗書法真漂亮,「瘦金體」筆筆經典,一幅書法作品拍出1.4億
    那是因為宋徽宗的這種字體筆畫非常的纖細,而且八面出鋒,但是每一筆都非常的有力道,這樣的字體非常的珍貴,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瘦金體,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宋徽宗的瘦金體呢?看到上面的這種字體以後大家是不是眼前一亮呢?
  • 學瘦金體十幾年上不了國展,改學繪畫成畫家,瘦金體為啥不上展?
    學瘦金體十幾年上不了國展,改學繪畫成畫家,瘦金體為啥不上展,我總結了一下,原因有3個。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有3個:1、當下全國書法的主流就是以二王書法為主的小行草書,你去看展覽,一般整個展廳都是清一色的二王和米芾,中間夾雜著黃庭堅和蘇東坡,隸書、楷書、篆書都比較少,楷書一般就是褚遂良或者魏碑,幾乎是見不到瘦金體的。
  • 「瘦金體」看起來賞心悅目,卻沒能成為主流書法,為何沒人願學?
    「瘦金體」可說是書法歷史上最具特色的一類,其筆法犀利,形態瘦長,筆畫遠比其它字體更為細長鋒銳,看起來十分俊美,給人一種凌厲的氣勢,不過這種書法更像是劍走偏鋒,而不符合書法主流審美,更主要的是以下三點原因,決定了這門書法的局限性。
  • 宋徽宗瘦金體欣賞,字體八面出鋒,寫出了書法藝術美!
    這種字體和我國傳統書法的字體完全不一樣,筆畫纖細,八面出鋒,而我國的傳統書法講究的是圓潤美,顯然這樣的字體和傳統書法不一樣,但是只有宋徽宗敢這樣寫,因為宋徽宗是當時的皇帝,再加上宋徽宗的推廣,這種字體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並且也得到了後世書法家的喜歡,即使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是非常的受歡迎。為何宋徽宗的瘦金體這麼受歡迎呢?
  • 為何「瘦金體」沒進「宋四家」?
    但做到這一點本身也並非輕而易舉,皇家過眼雖皆上上珍品,亦需天資勤奮才能有所成就,趙佶無愧於此。但放眼整個書法史來看,瘦金體在過去的九百年間一直是個冷門,關於瘦金體的普及程度遠不及王羲之,顏真卿,箇中緣由,有關學者做了一下幾點推測:
  • 論「瘦金體」,我只服兩個人,絕對不服第三個!
    「瘦金體」對我們來說絕對不陌生,都一點點書法的人都聽過這種書法體。他就是宋徽宗趙潔創造的一種楷書字體。從他開始,書法界也形成了一股學習「瘦金體」的潮流。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寫「瘦金體」的書法家,也有成就不錯的,但是在這麼多人當中,我只欣賞兩個人,第一個就是宋徽宗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