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華南教育歷史寫生創作作品展(香港站)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2020-12-26 中國青年網

   華南美術教育一直以來秉承和發揚嶺南畫派與畫學的優良傳統,在教學與藝術創作中不斷探索與創新,對寫生的重視也形成了自身的特點:既重視對客觀事物的選擇與描寫,又重視主觀思維對景物的認識與反映,強調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作為華南地區一所培養美術

  人材的高等學府,廣州美術學院一直秉承嶺南畫派的優良傳統,重視寫生的作用。此次展覽的作品正是該理念的完美體現。

 

   在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的推動下,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組織粵港澳大灣區畫家們到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進行寫生與創作,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與生態資源,以收集素材與創作的方式表現抗戰時期華南教育歷史當年的現狀,深入研究教書育人的傑出代表與海內外優秀學子,將研究中感悟到的歷史的「根」和精神的「魂」傳承與發揚,也為進一步研究華南教育歷史提供有價值的歷史圖錄。

   在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的採風活動中,畫家們深入體驗當年抗日戰爭期間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仍堅守辦學育人,進行學術研究或學習的精神。大師們積極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與新中國的建立,成為眾多領域的開拓者、推動者,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抗日戰爭時期,以國立中山大學、廣東省立文理學院、私立嶺南大學、東吳大學、培正培道聯合中學等為代表的華南地區中高等院校紛紛內遷至粵北,艱難辦學,延續教育火種,成為了如今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實驗中學、廣州培正中學乃至江蘇蘇州大學、香港嶺南大學、澳門培道中學、臺灣東吳大學等的根脈所在。

   此次展覽的作品,體現了華南教育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薪火相傳的教育精神和特殊的時代背景,展示的目的是通過深入挖掘華南教育內遷史,使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成為嶺南乃至中國教育史、世界學術史的重要歷史場景展現地。作為進行愛國主義與思政教育的重要場所,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也將進一步凝聚社會各階層的力量,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增添家國情懷。此次展覽對促進粵北生態區發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同根同脈同源精神家園起著重要作用。

   展覽信息

   主辦單位: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香港傳統文化交流協會、香港美協、澳門頤園書畫會

   承辦單位:香港普藝集團、廣州市

  比玉堂藝術品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關山月藝術基金會、華人現代藝術研究會、澳門水墨藝術學會、臺灣胡說草堂藝文會館、臺灣世紀人文藝術空間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4日-2020年12月17日

   展覽地點:普藝集團(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88號勵精中心14樓)

   開幕時間:2020年12月14日上午10:30

   參展藝術家

部分展覽作品訊息

   張彥

   1962年生於洛陽。198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1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史論研究生課程班,200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材料工作室研究生班。現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藝術顧問,廣東省美術創作院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那瓦國際大學博士生導師。

《武陽司之夜》138×34cm

   林天行(香港)

   原名林仚,1963年生於福州。1984年移居香港。1989年修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1991-1998年任教於香港大一藝術設計學院。現為,香港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第十三屆全國美展評委、香港特首選委會委員。

《丹山丹水丹心》68×68cm

   熊海(香港)

   1957年生,1978年移居香港後拜名家楊善深老師習畫。1984年至今任教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曾兼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講師及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現任香港藝術館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席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香港美協常務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都市水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畫學會(香港)顧問、香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副主席、珠海畫院藝術顧問等。

《坪石雲湧》68×68cm

   李德勝(澳門)

   李得之,原名李德勝,1963年出生於中山小欖。少時隨潘棟梁習書畫篆刻。1979年移居澳門。畢業於澳門理工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專業,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現任中國美術協會副主席、澳門美術家協會副理事長、澳門頤園書畫會副理事長、澳門水墨藝術學會理事長、澳門中華詩詞學會副理事長、澳門書法篆刻協會副理事長、澳門攝影學會副監事長,現任職於澳門藝術博物館。

《管埠師範學院遺址》 68×68cm

   葉信豪(澳門)

   1957年生於廣州,1974年高中畢業於廣州三十三中學,自幼習畫,移居澳門後從事工藝工作十餘年,多次入選全澳書畫聯展並舉辦個人畫展,現是澳門美協會員,頤園書畫會理事,水墨藝術學會秘書長,濠江印社會員,賞心堂書畫會(澳門)副理事長。

《三星坪中大舊址》68×68cm

   胡九蟬(臺灣)

   胡九蟬,名貴鈞,號九蟬。出生臺灣新竹,受教於歐豪年先生畫室

  啟蒙,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碩士學位暨國際易經學會授予博士學位。現任教於臺灣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歷任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易經應用研究所客座教授、深圳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北京大學臺灣校友總會藝文交流委員會主委。

 

《歲寒三友》68×68cm

   吳烈偉(臺灣)

   吳烈偉(明法),1960年出生於臺灣桃園,1987年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工科畢業。1998年廣州美院山水研修班畢業,師從劉書民教授。2009年臺灣藝術大學造型所書畫碩士畢業,師從羅振賢教授。2010-2016年兼任臺灣健行大學講師。2017年西安美院山水博士班進修二年,師從王保安教授;2018年3月入北京中國禪畫開拓者張大華老師門下。現任世紀人文藝術空間藝術總監、臺灣旅遊寫生畫會理事長。

《懷古山思》68×68cm

   馬新林

   為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執行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李可染畫院副院長,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澳門城市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泰國西那瓦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十渡寫生》68×45cm

   陳侗

   1979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後曾在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工作。現任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院長。

《思鄉曲》93×68cm

   劉文東

   1971年生於廣州,199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文學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系,獲文學博士學位。2014年中國傳媒大學「藝術與科學」專業博士後出站。現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教授,山水畫工作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中國畫學會理事,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藝術與科學研究》叢刊副主編。

《烽火杜鵑紅》68×68cm

相關焦點

  • 展訊:華南教育歷史寫生創作作品展(香港站)
    華南美術教育一直以來秉承和發揚嶺南畫派與畫學的優良傳統,在教學與藝術創作中不斷探索與創新,對寫生的重視也形成了自身的特點:既重視對客觀事物的選擇與描寫,又重視主觀思維對景物的認識與反映,強調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 「化境——當代油畫寫生作品展」藝術家:黃德基
    寫生創作是藝術家與寫生對象進行精神對話,化象成境的過程。寫生作品往往散發著藝術家與大自然彼此融合時的迷人氣息,負載著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體悟自然的生命印記。因此,寫生歷來就受藝術家的深愛。儘管以自然造化為師原本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也是西方繪畫的傳統,但是當下的寫生創作已注入了新時期的審美意識並由於當代中國油畫家的探索而產生了新的視覺語彙,此時的「寫生」已然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以新的藝術形態進入到當代藝術的視野。作為以每輯為一個課題研究的學術性平臺——《當代油畫》,先後出版了寫生專輯1-2輯,深獲油畫界的好評。
  • 「化境——當代油畫寫生作品展」參展藝術家:李華
    寫生創作是藝術家與寫生對象進行精神對話,化象成境的過程。寫生作品往往散發著藝術家與大自然彼此融合時的迷人氣息,負載著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體悟自然的生命印記。因此,寫生歷來就受藝術家的深愛。儘管以自然造化為師原本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也是西方繪畫的傳統,但是當下的寫生創作已注入了新時期的審美意識並由於當代中國油畫家的探索而產生了新的視覺語彙,此時的「寫生」已然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以新的藝術形態進入到當代藝術的視野。作為以每輯為一個課題研究的學術性平臺——《當代油畫》,先後出版了寫生專輯1-2輯,深獲油畫界的好評。
  • 「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開展
    >    此次展出的油畫寫生作品共140幅。 劉錫菊 攝   「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開展 濃鬱俄式風情引人入勝  中新網哈爾濱12月5日電 (傅宇 記者 劉錫菊)5日,「在那遙遠的地方——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在黑龍江省美術館開展,通過展出俄羅斯功勳藝術家薩文卡的140幅作品,在反映當時俄羅斯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的同時
  • 《文化中國行》當代中國畫名家走進神木採風寫生活動圓滿結束
    2008年11月中國0001號報《中國資訊》以「中國資訊·資訊人物——共和國藝術家楊永家」為題為其做了專題報導。2010年獲得文化部頒發的政府獎一一『文華獎』。2015年獲得義大利米蘭世博會金獎。2018年央視大型高端訪談,中國品牌影響力欄目影響力人物特邀訪談嘉賓。2019央視10頻道探索與發現記錄片「漠上胡楊」專訪了楊永家的繪畫與胡楊精神。
  • 【展訊】「中國工筆畫作品邀請展」將在海興美術館展出
    【展訊】「中國工筆畫作品邀請展」將在海興美術館展出 2020-11-26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化境——當代油畫寫生作品展(第一季)」藝術家——王輝
    由北京龍吟雅風視覺藝術中心策劃、《當代油畫》主辦的「化境——當代油畫寫生作品展(第一季)」,旨在展現當代具有代表性的油畫家的作品,以學術的方式並結合藝術市場的手段進一步挖掘「寫生」在當代藝術中的價值。這次展覽作為一次具有學術高度的寫生作品研究展,預計參展藝術家為100人,參展作者以中青年藝術家為主,同時特邀具有代表性的老藝術家與俄羅斯特卡喬夫等名家。通過老中青、中外藝術家的比較研究,梳理並展現寫生創作的傳承與發展脈絡,使當下寫生創作的樣態清晰地凸顯出來。
  • 「化境——當代油畫寫生作品展」藝術家:孫綱
    寫生創作是藝術家與寫生對象的精神對話,化象成境的過程。寫生作品往往散發著藝術家與大自然彼此融合時的迷人氣息,負載著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體悟自然的生命印記。因此,寫生作品歷來就受到藝術家的寶愛。以自然造化為師雖然原本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也是西方油畫的傳統,但是當下的寫生創作已注入新時期的審美意識並由於當代中國油畫家的探索而產生新的視覺語彙,此時的「寫生」已然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以新的藝術形態進入到當代藝術的視野。作為以每輯為一個課題研究的學術性平臺——《當代油畫》,先後出版了寫生專輯1-2輯,深獲油畫界的好評。
  • 探尋華南教育烽火足跡丨雙節期間韶關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迎來...
    年逾古稀的志願者何昆亮對華南研學基地建設工作充滿熱忱,在國慶期間,他仍樂此不彼穿梭於坪石研學基地各個辦學點舊址,為前來參觀的群眾講解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等院校可歌可泣的辦學歷史,講述發現舊址、尋訪鄉民的田野調查經歷,講起當地文史及紅色故事,他如數家珍使遊客們深受感動和教育。還有一些村民也加入了志願服務的行列。在武陽司村,村民老張正在張羅著騰出家裡的空地給遊客停車。
  • 鄒傳安建議青年畫家多寫生:不能太依賴數位相機
    記者 楊媚  今日下午,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市鵬寶軒藝術館主辦的《澄懷味象——鵬寶軒五周年館慶邀請展》將在深圳鵬寶軒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將展出著名工筆畫家鄒傳安近年所作工筆畫、寫意畫以及書法作品約30餘幅。這也是繼2010年從藝50年回顧展後,鄒傳安又一次大規模的作品展。  在開展前,記者專訪了這位72歲仍筆耕不輟的老畫家。
  • 寫生是創作的源泉
    在我國五代時期,滕昌佑的「工畫而無師,惟寫生物」就提到寫生一詞,一直到宋朝「寫生趙昌」的歷史中都有所見。在歐洲,「寫生」的英文是「Draw from the life」意思是直接描繪自然的作畫方式。不難理解寫生與自然、物象、生活不可分割。寫生是畫家創作的源泉。創作可以理解為是一項智力活動。是一種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認識。
  • 【寫生啦】松陽寫生活動作品微展
    活動現場我們為期10天的寫生創作活動就在這裡舉行,這次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友。活動現場畢業於杭州教育學院美術系,進修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中學美術教師、報社編輯、機關公務員,現已退休。業餘時間,愛好寫生。作品多為小幅油畫。2020年10月25日至11月2日,赴麗水松陽參加油畫寫生活動。天邊,一抹紅雲逐漸擴散開來,像一張大網撒滿天空和水面。我打開畫箱快速塗抹,用畫筆記錄下晨曦中的松陰溪景色。一天一村,深入官嶺、雲上平田、陳家鋪等8個村採風。
  • 海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走進昌江王下黎鄉寫生創作活動
    藝術家必須向自然學習、向生活學習,才能領悟到藝術的真諦與精髓,進而才能創作出更為優秀的藝術作品。而寫生創作,則不僅是對生活最直接的表達,也是對優秀藝術家們創作能力的極大考驗。參與寫生創作活動的畫家合影留念五一期間,海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組織青年畫家到昌江王下黎鄉,開展以弘揚黎族文化與鄉村旅遊為主題的寫生創作活動。
  • 展訊|溪山行旅—青島畫院2020寫生作品展
    疫情的阻隔,切斷了我們外出寫生的心願。其實,何須遠足,靜心觀察,身邊亦是最美的風景。我們生活的城市,充滿了時尚與活力,山、海、城融為一體。獨具歐陸風情的濱海,不正是需要我們去謳歌和讚美的嗎?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畫自然的風光,繪城市的新貌,塑勞模的形象,用藝術工作者獨特的視覺和筆觸,抒寫這個嶄新的時代。
  • 一代風華——當代名家作品邀請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學位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館評審委員會專家組專家、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指導委員會專家組專家。全國第三屆高等院校版畫年會展評委;全國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三版展評委;全國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屆版畫展評委。
  • 「藝展中國」馮劍平中國畫作品欣賞
    《嶺南春早》入選「工以載道--廣東省第七屆中國畫(工筆)展,廣東美協; 「院風新象」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青年畫院學術邀請展(北京);「工以致象」--南方新銳當代工筆作品展邀請展(廣州);》入選「逐夢·威海衛」2017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中國百家金陵(中國畫)獲獎作品」 特展(中國,香港);「同學·當代工筆九人作品展」,(廣州,珠江美術館);
  • 展訊|「在順德-我看青山方楚喬作品展」黃連古村開幕
    9月30日下午由順德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導並和勒流街道宣傳文體旅遊辦公室共同推動下【文藝名家在順德系列展覽之我看青山方楚喬作品展】在黃連畫家藝術村正式開幕。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山畫會會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暨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北京師範大學啟功書院藝術委員會委員。策展人殷華鋒先生為方楚喬先生獻花,兩人的相知之情用一展印證此刻溢於言表,相信這次合作必將寫入他們各自的藝術歷程,編者更希望本展能寫入順德文化發展歷程。
  • 亞洲展訊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0期開放展
    從事當代藝術創作,涉及新媒體數字影像、觀念、行為、裝置、綜合材料繪畫等。之之所學專業是新媒體動畫,眾多作品結合中國當下現實虛擬出「之之」影像。與此同時他以兔子為載體的繪畫與裝置從不同視覺語言展開了綜合藝術的探索。之之運用不同媒介的觀念水墨、行為藝術以及戲劇實驗作品同樣引人注目。更多藝術創作可能性有待之之輸出。
  •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2021年油畫理論與創作研究班招生簡章
    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全國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2010年被北京市確定為「北京市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繼續教育學院是全國幹部教育培訓中國人民大學基地的執行辦學單位、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幹部專題研修的教學服務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油畫藝術理論與創作研究班,是針對目前青年畫家在學習油畫和掌握油畫語言方面所面臨的一些急於解決的問題所開設。
  • 「天下黃河一一中國百名油畫家主題作品展」首站在銀川開幕
    2020年11月22日上午9點30分,《天下黃河一一中國百名油畫家主題作品展》在銀川市美術館隆重開幕這是一次延續近4年的探尋與記錄之旅,這是一場集結中國寫意油畫創作核心力量的寫生長徵,這是一曲發現黃河禮讚黃河的藝術交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