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一種宣稱 " 低糖 "" 降糖 " 或 " 脫糖 " 的電飯鍋產品(以下統稱 " 低糖 " 電飯鍋),引起不少消費者的關注與興趣。記者 7 月 31 日從廣東省消委會獲悉,為掌握 " 低糖 " 電飯鍋產品真實情況,省消委會於今年 3 月至 7 月聯合佛山市消委會,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開展 " 低糖 " 電飯鍋商品比較試驗。
根據據廣東省消委會近期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在 137 名受訪者中,85.4% 未使用過 " 低糖 " 電飯鍋產品,但 66.43% 看好其市場前景,76.64% 的受訪者看重煮出來的米飯是否好吃,95.62% 在確定產品效果的前提下願意嘗試。由此可見,消費者對 " 低糖 " 電飯鍋的接受度、認可度較高。
然而," 低糖 " 電飯鍋產品性能如何?確實具有 " 低糖 " 功能嗎?對健康飲食是否真有幫助?
省消委會此次比較試驗 20 款測試樣品,價格從 198 元 / 臺到 1699 元 / 臺不等,覆蓋高中低檔產品,基本涵蓋了市場上 " 低糖 " 電飯鍋產品的主流品牌和重點型號。為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客觀性,本次比較試驗在測試產品安全性的基礎上,重點選取了蒸煮米飯的還原糖含量、抗性澱粉含量兩項行業認可度高、性能代表性強的功能指標進行測試,並加入了針對米飯形態、色澤、滋味、香氣和口感等維度的主觀測評環節。
從比較試驗結果來看,在功能效果方面,20 款樣品中有 18 款樣品低糖檔位蒸煮的米飯與普通米飯相比,還原糖含量有不同程度減少,而抗性澱粉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說明大多數 " 低糖 " 電飯鍋樣品具有一定的 " 減少米飯糖類含量 " 的功能效果。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本次比較試驗未涉及消費者實際食用 " 低糖 " 電飯鍋煮出的米飯後的血糖變化情況,即雖然 " 低糖 " 電飯鍋能在不同程度上減少米飯的還原糖含量,增加抗性澱粉含量,但並不等同於食用 " 低糖 " 米飯就直接降低人體血糖含量。省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應科學看待 " 低糖 " 電飯鍋的功能效果,必須清楚,食用 " 低糖 " 米飯不能作為 " 降血糖 " 的主要方式,特別不能取代有關藥物的作用。
省消委會指出,本次比較試驗發現,低糖電飯鍋關於 " 降糖 " 的功能宣傳,容易產生誤導,讓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具有 " 降血糖 " 的功能。宣傳同時還存在該類產品宣稱的功能指標和參照對象不明確、大部分樣品宣稱的效果與測試結果不一致等問題。因此,消費者要正確看待產品的廣告宣傳,購買前可嚮導購員問清楚產品功能效果是否有技術鑑定報告,如果產品宣稱的降糖率高達 60% 以上,又沒有第三方檢測機構的鑑定報告或證書做技術支撐,建議慎重購買。如果產品宣稱降低澱粉率,與實際的降糖效果核心指標關聯性不大,也建議慎重考慮購買。
本次比較試驗結果還顯示,在強制性安全測試方面,19 款樣品所測試項目未發現不合格,但有 1 款樣品存在 " 標誌和說明 " 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因此,建議消費者在選購 " 低糖 " 電飯鍋前一定要查看清所購買的產品是否有 "CCC" 認證標誌、產品的使用說明書以及保修卡。標準規定產品的標識應齊全,包括:企業名稱、地址、型號、規格(如容量)、商標、電壓參數、功率參數等符號;應有防止誤用的警告語、詳細的清潔方法等。查看加水量或米水比例的說明是否清晰;說明書中的操作指引是否與實際產品吻合等。消費者還要注意檢查產品的外觀是否完好,裝配是否牢固,搖晃起來是否有異響等,杜絕劣質產品。
" 知名品牌的低糖電飯煲產品質量性能普遍較好,蒸煮的米飯表現也相對較好。" 省消委會有關負責人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時,儘量選擇規模較大、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較好的知名品牌產品。規模較大的生產企業對原材料、零部件及產品的質量控制較嚴,生產設備先進,企業管理水平較高,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也更有保證。
小百科:" 低糖 " 飯是這樣誕生的
據有關科普,米飯是澱粉類食物,澱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其基本構成單位為 α-D- 吡喃葡萄糖,分子式為 C6H12O6。其中的澱粉分為兩種結構。一種是水溶性很強的,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支鏈澱粉,一種是不容易轉化成糊狀,消化速度慢,對血糖影響較小的直鏈澱粉。" 低糖 " 電飯煲就是讓米飯的支鏈澱粉脫離。
同時直鏈澱粉中存在抗性澱粉 ( resistant starch ) ,抗性澱粉又稱抗酶解澱粉,難消化澱粉,在小腸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腸胃道結腸中可以與揮發性脂肪酸起發酵反應。
抗性澱粉存在於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馬鈴薯、香蕉、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澱粉,特別是高直鏈澱粉的玉米澱粉含抗性澱粉高達 60%。這種澱粉較其他澱粉難降解,在體內消化緩慢,吸收和進入血液都較緩慢。其性質類似溶解性纖維,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近年來開始受到愛美人士的青睞。
據分析," 低糖 " 電飯鍋其原理就是通過結構設計,將普通電飯鍋的單層金屬內膽更改為帶有漏孔隔層的雙層鍋膽。當大米煮到半熟時,一部分支鏈澱粉溶到米湯中,米湯從漏孔隔層瀝掉,再把半熟的大米進一步蒸熟。這樣做出來的米飯,糖類含量就會低一些。使人體在吃同等飯量的同時,攝入較少的還原糖,卻還是有相同的飽腹感,從而起到減少糖攝入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當米湯瀝掉後,不但糖分減少,也可能帶走其他對人體有益的蛋白質、維生素 B1 族等。
讀創 / 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粵消宣
【來源:讀創】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