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款時下流行的飲食方式都是以
『管理碳水化合物』
為途徑,幫助你達到
維持飽腹感、控制血糖水平、減肥等效果。
低GI飲食
對『碳水化合物質量』進行區分,避免高GI食物,鼓勵多攝入低GI優質碳水化合物,如全穀物、雜糧、蔬菜以及部分水果等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假設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不利於控制體重,主打『不吃主食』,選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通常會少吃或不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碳水化合物(CHO) 是一種宏量營養素,主要分為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雙糖(如蔗糖、乳糖、麥芽糖、海藻糖等)、寡糖(如棉子糖和水蘇糖等)和多糖(如糖原、澱粉、纖維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指的碳水化合物(CHO) 通常是指那些富有澱粉(如米麵主食、雜糧、豆類、薯類等)或簡單的糖類食物(如食用糖)。
CHO 是唯一能直接使血糖上升的物質。當我們攝入CHO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將它們分解成葡萄糖的單分子,並釋放到我們的血液中,導致血糖水平升高,為機體供能。
不同食物中的CHO的性質、含量都不盡相同,導致每種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也不盡相同。低GI飲食以低GI食物為主,有利於保持血糖的相對穩定,同時,低CHO飲食由於葡萄糖的供應量量較小,不易出現血糖水平過高的現象,但可能會出現『低血糖』。
對於很多健身或者減肥的小夥伴,「碳水化合物」 被視為是洪水猛獸。『拒絕主食』成為了許多人減肥的「獨門秘方」。
那麼,「不吃主食」真的能瘦嗎?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身體每天需要消耗大概1000千卡到2000千卡之間的能量,這個能量的70%都是由CHO來提供的,包括大腦功能、心臟、肌肉以及各個細胞的功能運作。
當CHO攝入過低,葡萄糖供應不足時,身體就會開始消耗我們的肌肉和脂肪組織,達到「瘦身」效果。
但是,這種飲食方式只適合短期減肥。如果長期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少,可能會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
1.酮症影響。葡萄糖缺失之後,機體在動員脂肪的過程中會產生酮體。大量的酮體可能會引發酮症酸中毒,輕一點的狀態是噁心、嘔吐,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昏迷,然後呼吸困難,直接危及生命。
2.易疲勞、乏力。在運動的時候,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供給者,運動的強度也有賴於碳水化合物的參與。如果運動的時候碳水化合物缺乏,肌肉就會表現出疲憊、無力等不適反應。
3.影響大腦活動。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會引起低血糖,導致機體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認知障礙抑制神經,酮體增多、胰島素活動降低、血糖濃度降低,都會使神經元的興奮性受抑制。
因此,雖然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減肥方法,但是不建議大家長期選擇。
低GI飲食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種類及攝入量,因此,『低GI飲食』比『低碳水飲食』對於所攝入食物的定義範圍更廣。低碳水飲食要在排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同時也避免了高GI食物的攝入,因此,可以理解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一種「狹義」的『低GI飲食』。兩者的大致區別總結如下: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低GI飲食,
究竟誰是你心目中的C位?
或許,這個問題的核心爭議其實在於:
『碳水化合物』究竟該不該吃?怎麼吃?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生命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不吃碳水化合物對身體有害。
但是也並非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有益健康。因此,
我們需要學會甄別「好碳水」和「壞碳水」,
多攝入GI值低的碳水化合物,少吃高GI食物。
想要了解更多食物的GI值信息,
歡迎大家收藏我們的GI/GL查詢小程序!
低GI VS 低碳水,
GI營養工作室要為『低GI飲食』撐腰!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GI國際聯合研究與測試實驗室
Email:gi@cnif.cn
電話:010-53218322,1397238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