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部不可撼動的電視劇,這個電視劇也許改變了他對這個社會的認知,或者是為他重新增添了動力,亦或著單純是因為他的製作精良,更甚至有些人只是「盲目」的喜歡。之所以說「盲目」,是因為有時候一部電視劇中的深奧內涵,是當時的我們無法理解的,多年之後才獲得精髓。
《風聲》就是這樣一部劇。作為一部諜戰劇,《風聲》的口碑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有人將它稱為諜戰劇中的翹楚。但是對於真正能夠看懂《風聲》的人來說,這個比例並不高,很多人都只停留在表面的震撼與價值觀的洗禮,但是要說理解的多麼透徹,還真不見得。
在《風聲》這部電視劇中,周迅扮演的女主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身在煉獄,心嚮往光明」,當時很多人都被這句話所震撼到,但是具體震撼到了哪些細節,而周迅說出這句話的背後意義到底是什麼,卻很少有人去探索。距離這部劇播出的11年後,我也才終於讀懂這句話的意思。
《風聲》的立意一直是大氣磅礴的,與當今很多諜戰劇喜歡穿插感情戲,且漸漸模糊主線劇情不同,《風聲》一直將國讎家恨放在第一位,他讓觀眾深刻的感受到了槍林彈雨的危險,也讓觀眾看到了戰爭帶來的國破家亡,也讓人們感受到了特殊時期人心的轉變與悲涼。
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們能看到個體人心的不同,有人有堅定的信仰,但也有人自私自利,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能看到整個中華民族在被欺辱中的不服輸精神,我們也能看到炎黃子孫的憤然崛起,這是這部諜戰劇賦予我們的偉大價值觀念,讓我們以更加積極向上的觀點去看待歷史,去憧憬未來。
《風聲》裡,你可以看到利益糾葛,也可以看到理想主義,你可以看到生的希望,也能近距離接觸死的絕望,它更像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當所有矛盾都集合在一部電視劇中時,觀眾會隨著這些矛盾的起承轉合而變化,當矛盾最終得到解決的時候,人們也漸漸走出了自己內心的迷局。
《風聲》裡面的人物形象是足夠豐滿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多面性,而每一個人在關鍵時刻的選擇似乎都能改變觀眾的態度,讓觀眾直呼驚喜。在這部電視劇中,經歷絕望似乎成為了一個常有的話題,而如果從絕望中重生才是他們永恆追求的主題。
所以當周迅說出那句,「我身在煉獄,心卻嚮往光明」的時候,她不僅僅是在表達自己個人的內心狀態,其實也代表著當時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同時也在激勵著熒幕觀眾的內心。在這個社會中生活,感到絕望其實從來不是什麼特殊的事情,每個人可能都在經歷,但真正擺脫絕望的人,才是最值得驕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