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三世一切佛,佛佛相同,佛佛相等,每尊佛壽命境界覺悟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因地發願不同,才有了不同的佛,如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佛,正法明如來,神通遍照佛等,從佛法的角度來講,這些佛的示現不外乎報佛化佛,化身佛隨眾生因緣示現長短,如釋迦牟尼佛壽八十,報佛如同阿彌陀佛,藥師佛等等,壽命非常長久,而佛的真身常住不滅,壽命無量,大般涅槃經形容為,金剛不壞身,如來之身,猶真金剛,色如琉璃,真實難壞,凡有身相,都不離報化之身,化身佛為隨世間身,報身佛,為界外受報殊勝之身,只對十地菩薩說法,沒有大因緣的凡夫是見不到的,大因緣的凡夫指的是悟到法身的因地佛,每個人都是因地佛,只在於覺或迷。
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禪宗的教法主要是悟佛法身,也稱得佛心印,或者悟佛心義,法身是一切成就的根本,頓悟真如,成就法身就如同成佛,所以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提婆達多品,法華經在形容經力不可思議之時,裡面有一個典故是講八歲龍女聽到世尊宣說法華經當下便證法身,示現成佛,這是形容法華奧典的不可思議之力,宣示悟得此心,即登佛地,和禪宗前佛後佛只傳此心,更無別法,不謀而合。
世間之人修道多求長生不死,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之常情,沒有壽限的阿羅漢和壽命自在的菩薩都已經修成了不死之身,但是真正的與道同真,壽齊無極,只有佛才能做到。所以在摩訶般若波羅密經第一品裡面,佛陀說過「欲得壽命無量,光明具足,當學般若波羅蜜!」
其實這句話就已經部分體現了佛教的格局和佛教的不同於外教的信仰,真正深入經藏你才能明白,不過佛經浩瀚如海 ,推薦三部經典,金剛經,法華經和華嚴經。金剛經我個人的體會,金剛經是萬法的根本,如同武俠世界的易筋經,一切法都是以金剛經為根本,演變出來的,你不明白金剛經,其他經典你肯定也是參不明白的。
真正佛教弟子都知道佛教不談長生不死,只談如何超越生死,在達摩祖師血脈論裡面有兩句話講得非常經典,聖人於生死中自在出沒,隱顯不定。聖人逆順皆得自在,一切品類業被他聖人轉,天堂地獄無奈何它。
最後來談談法身,法身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各個現成,本自具足,與道同真,不落陰陽,不入五行,是先天造化之源,不設階級,不假次第,按照佛陀的說法,只有等覺菩薩和佛才能徹見法身,一般人還是從持咒誦經開始邊修邊悟,自然慢慢就能領會般若法理,般若智即無相法身,所以觀音菩薩在般若心經裡面說,三世諸佛皆由般若佛母所出,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講,三世諸佛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父母之中,母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