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淺釋(七二):皈依法身佛

2022-01-02 觀自在佛學書苑

【經文】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法,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遊,如彼天雲。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澈,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是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翻譯】

善知識!既然皈依了自性三寶,大家都要各自專心於此。我跟你們講講一體三身自性佛,讓你們見了三身佛,了知要自己悟到自性。

跟我一起說: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肉身是房舍宅院,不能說歸依。前面說的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都有。因為自心迷惑,不見內心的自性,向外尋找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一直都有三身佛。你們大家聽我說,我讓你們在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是從外面獲得的。

什麼叫清淨法身佛?世人自性,本來清淨,萬法從自性生起。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由此可見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因為有浮雲覆蓋,上面是明的,下面是暗的。忽然遭遇風吹,雲散去,上下都明,萬象都出現了。世人的心性常變動,就像這天上的雲。

善知識!智就像太陽,慧就像月亮,智慧常明。由於人們執著於外境,被妄念的浮雲覆蓋了自性,所以人們的自性不能明朗。如果遇到善知識,聽到了真正的佛法,自己能夠除去迷惑虛妄,內外都明亮清淨,在自性中就能出現一切法。見性的人也是如此;這就是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所謂自皈依,就是除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傲慢之心及任何時候的不善行為。總能見到自己的過錯,不說別的好和不好,這就是自皈依。要總能虛心向下,對一切眾生都能恭敬,這就是明心見性,通達佛道,再也沒有阻滯和掛礙,這就是自皈依。

【淺釋】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和化身。這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講的,三身實際為一身,一身演變為三身。

今天來說說什麼是法身。法身就是真如法性。用禪宗的話來說就是「清淨自性」。所以法身佛也叫「清淨法身佛」。法身佛,就是人的本來面目。自性本來是清淨汙染的。正如經文中舉的例子。自性就仿佛是日月和天空。日月和天空本來是清淨的。有了雲,就不再清淨了。這雲,就是我們的雜念。有雲的天空和日月,就是雜染的自性。但是雲不妨礙日月常明,天空常清,一旦風來,雲開霧散,日月和天空的本來面目也就出現了。這風就是頓悟的修行方法。

經文中特別強調要「自皈依」法身佛。所謂自皈依,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見自己的過錯,不要討論他人的是非。

正所謂: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這是真正的自皈依。沒有什麼太高深玄妙的。禪宗的特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拘泥於特別的形式,不倆開世間去覺悟菩提。

自皈依,常見自己的錯,不要議論別人的過,這是最好實踐的,也是最難堅持的。  


本書苑所有文章,均為柱子原創。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支持原創,敬請轉發。

===============

第四期會員開始招募啦!詳情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乘起信論》講解二:皈依一體三寶即皈依當下一念心的無上清淨
    從法義上來講,所有的大乘佛法即是講二無我——人無我、法無我。同時我們從禪宗的現量智慧來看,當下一念看到的所有的心中的一切法都是無我法,一切經都是無我經,無我就是真如清淨,無我從更細的角度來講就是無念,就是一念無念。「無邊德藏僧」,皈依真正的三寶,既皈依外在的表現為語言文字的,表現為僧相的,表現為佛相的這些三寶,也皈依於自性三寶。
  • 什麼是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
  • 一體三身自性佛
    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皈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千百億化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圓滿報身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皈,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性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何名清淨法身佛?
  • 法身佛:認識法身和佛
    幻象不能沾染法身,不能靠近法身,當你看見法身,便能了解:魔王射向佛陀的箭,抵達佛陀的周圍,都化作種種花朵,墜落於地——當你看見法身,便能親見,你的心識投向法身的種種「見」,到了法身的周圍,也便化作虛花,或墜,或寂。在佛陀與魔王的故事裡,佛陀代表真實,代表見證法身的人;魔王代表心識,它的子孫,它的魔民,就是種種「見」。
  • 請解釋「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的含義?
    「皈依佛,兩足尊」:就是在兩足尊的諸佛前作皈依。「兩足」指長有兩足的人類與天人。「尊」是殊勝的意思。佛陀度化的弟子雖然遍於凡夫的六道之中,但善根成熟的眾生主要是以善道中的人類與天人為主,佛陀的十大名號之一的「天人師」,也是指佛陀是天人與人類的導師的意思。另外,在獲得了出世功德的四類聖者中,佛陀是聲聞阿羅漢、緣覺阿羅漢,以及菩薩這前三類聖者的導師。由此可見佛陀是一切有情之中最為殊勝的。
  • 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皈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千百億化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圓滿報身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皈,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性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何名清淨法身佛?
  • 【佛教音樂】齊豫《清淨法身佛》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佛千百化身釋迦牟尼佛當來下生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極樂世界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沙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又稱法身佛,或自性身、第一身。二身(或三身、四身)之一,是大小乘諸家通用的名稱。因此隨諸家所說而有種種不同內容。如小乘家立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五分法身。謂此無漏的五蘊是佛及阿羅漢自體所持有的五種功德。《遺教經論》雲(大正26·290b)︰『自今已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所指即是此種法身。唯識家區分法身為『總、別』。『總』是三身的總名,為一大功德法身。
  • 十位乾闥婆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75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三複次持國乾闥婆王
  • 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
    下面念老給我們說明,「其中本國即指極樂,謂極樂乃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應身跟化身有一點差別。應身,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出生,跟一般人一樣,有父母,有十個月懷胎,從嬰兒慢慢長大,八十歲圓寂。外國人說七十九歲,實足年齡,咱們中國人算虛歲,八十歲,八十歲圓寂的。他示現在這裡出生,實際上又住了八十年,這叫應身。化身是沒有限制的。
  • 何謂法身佛?化身佛?報身佛?
    在談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之前,我們先來了解自己的法、報、化三身。法身是什麼?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這念心。這念心能見、能聞、能知、能覺,而一切千變萬化的世界都呈現在這念心中;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顯現。因此這念永不斷滅的心,就是我們法身。法身普賢王如來一般人總以為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過;而一口氣不來之後,自己也將消失於無形,認為生命就是從生到死這幾十年的經歷。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事實上,有情眾生的真生命是無始無終的,而我們從出生至死亡的過程,只是一期一期輪迴報應身的呈現。
  • 佛樂:《清淨法身佛》
    寺院僧人每天用早齋前都要唱誦一段《供養偈》「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他的名號為何排在首位?@睡前伴你夜聽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身」也是《華嚴經》中所記載的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中的華嚴宗奉《華嚴經》為主要經典尤其尊崇毗盧遮那佛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本質是一樣的一切佛的法身也是根本無分別的「十方一切佛,共同一法身」毗盧遮那佛就是一切佛的法身也就是佛的自性真身
  • 淨土宗:法身佛即法性真如海,十方諸佛共證一法身
    首先,對佛稟白,我善導,至誠恭敬,運心廣大,歸命盡虛空遍法界十方法、報、化三身諸佛。法身佛即法性真如海,十方諸佛共證一法身。此法性真如像大海般的深廣,故云法性真如海。由真如法身衍生出來的報身度化登地菩薩,由報身應眾生機緣顯現的無量化身,對此法、報、化三身諸佛悉要平等地恭敬歸命。
  •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慧能大師,壇經,佛法,無相,論說
    《壇經》中僅以此二個相差的稱謂中,就將「無相」一下顯現出來。由此可見,「無相」法門,是能大師思想中的重要之點,也應該是修學上不可忽視的一大要處。《壇經》中也說道:「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這些都是凡夫眾生不能體認有相法,不明它只是一種空性的存在,不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道理。
  • 大圓滿傳承祖師丨法身佛
    從未離於法身如來藏,它通過任運本具的兩種色身來滿足一切眾生的希求。在寧瑪派的畫像裡,法身佛以赤裸的、虛空色(淡藍色)的佛父佛母雙運身來表徵,稱為普賢王如來。普賢王如來象徵著證悟法身──輪迴與涅槃所有好壞品質的究竟自性。從無始以來,他就證悟了遠離概念的法界俱生智慧。由此證悟,他既不落輪迴之邊,也不住涅槃之寂靜。
  • 論佛的法身報身化身
    十方三世一切佛,佛佛相同,佛佛相等,每尊佛壽命境界覺悟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因地發願不同,才有了不同的佛,如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佛,正法明如來,神通遍照佛等,從佛法的角度來講,這些佛的示現不外乎報佛化佛,化身佛隨眾生因緣示現長短,如釋迦牟尼佛壽八十,報佛如同阿彌陀佛,藥師佛等等
  • 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般眾生若有機會見到佛,通常是見到化身佛或應身佛。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化身佛是佛所變化出現之影像,是為了眾生的需要才出現。報身佛是指莊嚴報身,或者說圓滿報身。如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圓滿報身,現正在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一般眾生並沒有機會看到。
  • 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佛教高清大圖_佛像圖片手機壁紙大全
    明通途法身義自性常住法身,如如常住之佛,無迷亦無悟故,知不知皆無益。明通途報身義萬行圓備報身,理智冥合之佛,無境亦無智故,心念口稱無益。明通途應身義斷惡修善應身,隨緣治病之佛,十惡五逆罪人,無緣出離無益。這講的就是佛有三種身,法身、報身和應化身。
  • 法身的境界
    也就是說諸佛的法身是心行處滅。為什麼說諸佛法身是心行處滅呢?因為法身祂是第八識真如,祂不是七轉識的見聞覺知,所以這個法身祂就沒有七轉識的心行心念,因此法身祂是無念、無分別,因此諸佛法身心行處滅,一切心念不可得;一切心念不可得,也就是說法身沒有念,法身不會念。  在這裡我們要稍微來了解一下,法身沒有哪些念?法身又不會念哪些?我們知道眾生的心就是七轉識的見聞覺知心。這些心有哪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