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到底會不會變為副科?聽聽浙大的教授鄭強怎麼說的

2020-12-15 騰訊網

近年來,英語是否被高考「淘汰」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總的來說分為兩個派系,一個派別反對將英語作為高考的主要科目,代表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應該被高考「淘汰」,受影響最大的孩子是窮人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錢參加培訓班。

似乎有更多的人主張將英語踢出高考,其代表是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他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並將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他曾經計算過這樣一個帳戶:

小學生每天花大約1個小時學習英語,初中生花1.5個小時,高中生2個小時,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每位學生必須花費至少5292.5小時學習英語。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演講在網際網路上流傳,他還提到了他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當談到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已經有60多年沒有出國的時候,鄭強教授就把話題轉到了「外語」問題上,他說了耗費了多少中國年輕人寶貴的時間去學習英語?人家已經60年沒有出國了,難道他們就不能獲得諾貝爾獎嗎?在過去的20年中,我們誇大了英語在兒童成長中的分量,實際上,這是我們國家極度不自信的重要體現。我並不是說說外語不好,沒有外語,我也沒有今天的成就。無論是人才評估還是在中國度過的時光,如果我不指出這個問題,我就是對不起你們!誰能說一門外語學不好,那就是文盲嗎?今天我要向您宣布:那是文盲說的!

這些言論引起了觀眾的掌聲,重要的是要知道這些聽講座的都是像浙江大學這樣的高材生,這些掌聲也反映出大家對鄭強教授觀點的認可。鄭教授擔任過貴州大學的校長,目前是浙江大學的學校領導,他的演講富有熱情,感染力強和大膽的批評,在學生中非常受歡迎。

與于敏洪相比,我們應該相信鄭強教授,因為他是學者,專家而不是商人。他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說話更加直接。在這裡我強調不是外國語言不重要。對於優秀人才來說,外語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這僅僅是一種工具。但是,我們的教育已經嚴重偏離,把英語作為主要學科,當成必考科目來學,結果出現了「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並且語言工具的最重要功能也丟失了。

對英語重要性的過度宣傳使教育機構發了大財,許多外語培訓機構或人物,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變得瘋狂,例如俞敏洪和李揚。許多父母也願意花時間在英語上,因為英語是高考的主要科目,在補習班上,分數提高比數學更明顯,因為英語不需要太多思考,只需要詞彙,所以補習的效果很好。但是成本很高,例如,在我國三線城市,某東方培訓班的費用每年接近10,000元人民幣,相當於兩個月工人階級的工資,但父母總是很高興的掏給孩子補課。

另外,英語作為高考的主要科目給考試帶來了不公平!由於農村兒童缺乏英語學習資源,許多農村兒童即使被重點中學錄取,最終仍會因英語而吃大虧,那麼多985所大學的農村學生越來越少,就是這個原因!

因此,降低英語考試分數,以英語作為選修科目,提高物理化學的地位是一個很好的建議。然而,提醒歸提醒,既然英語仍是我們高考的主要面對對象,我們就必須很好地學習它,反對是無效的,只有我們自己蒙受損失。怎樣才能學好英語,實際上,最簡單的就是背單詞!只要您願意在這方面投入時間,您的英語成績就能提高,每月記住3500個單詞,您需要這個單詞本!這樣一來,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較高的分數,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數學和物理。

相關焦點

  • 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引發陣陣掌聲
    而近日,網上出現一段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演講,他也提到了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在講到日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60多年沒出過國時,鄭強教授話鋒一轉,將矛頭對準了「外語」,他說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人家60年沒出過國人家就不能得諾貝爾獎了嗎?
  • 鄭強教授建議英語變選修,降低高考成績比重?網友直言:這就對了
    學生進入初中之後,對於英語的要求更為嚴格,畢竟英語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考不好,高考成績自然高不了。在高考當中,如果學生的英語成績不好,那麼這個學生就會擁有很大的劣勢,對成績造成的影響會很不好。浙大教授建議英語變選修,降低高考成績比重?網友直言:支持。
  • 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女生結局悽慘?看教師怎麼說
    不久前,浙江大學「網紅教授」鄭強所演講的視頻刷爆了整個網絡。除了令人激動的愛國演說之外,一個意外的話題引起很多人的爭議。 鄭強說在中國把英語列為主科,是一種強烈的民族不自信的表現。並且他認為英語只是用來溝通的工具,而不應該作為攔路石,擋住許多理科成績優秀的學子進入名校學習深造。
  • 英語要被「踢出高考」?俞敏洪與浙大教授鄭強觀點相斥,耐人尋味
    你想把英語踢出高考嗎?這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當然,有些理科生不喜歡英語是因為他們不喜歡英語。但是有些學生認為英語是他們的強項,如果真的把它拿走,結果肯定會差得多,尤其是學文學的學生。 事實上,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曾說過: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學英語是不公平的,因為現在英語是附加值。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以俞敏洪為代表的派系,他們支持英語作為高考主科,他們主張重視英語,他們認為英語一旦被踢出高考主科,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學校不再重視英語,他們接觸英語的機會會越來越少,那麼也就意味著他們要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學習英語。
  • 英語被高考「取締」?俞敏洪觀點耐人尋味,浙大教授看法符合實情
    英語要被高考「取締」?俞敏洪觀點耐人尋味,浙大教授看法符合實情!對於正在上學的孩子們而言,「英語」絕對是一門讓人頭疼的課程。事實上,不止是學生,連學生家長都為輔導孩子的英語作業「禿了頭」!不過,浙江大學的教授鄭強則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應該減少英語的學習損耗,拒絕誇大英語的作用」。眾所周知,俞敏洪是新東方的董事長,而新東方這個公司也是依靠「英語」起家的。所以,大多數人在聽到之後會認為俞敏洪是在為自己的生意著想,才認為英語很重要。
  • 鄭強教授反對「過度」英語火了,如果英語退出高考,會發生什麼?
    最近,鄭強教授關於英語的演講又火了。火到了什麼程度呢?火到了有人說鄭強教授希望把英語踢出高考。然而回看了鄭強教授的演講,鄭強教授反對的是過度外語,而不是要將英語踢出高考。但不管怎麼樣,有關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問題,再一次引發了全民大討論。
  • 如果高考把「英語」和「物理」,位置調換會怎麼樣?女大學生減少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數學、語文、英語作為我們的三大學科,在高考中佔比非常大,三科加起來有450分,佔總分的三分之一,所以三大主科成績影響著總體成績,不管是學文還是學理,三大主科其中一科偏科,總成績都不會特別高。
  • 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浙大鄭強教授:過度追求英語是不自信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重點學科。平時學生都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不過很多人還是學不好。正因為這樣,大家經常會討論,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或者是降低分值。支持學英語和支持取消的,各有各的理由。
  • 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家長掌聲叫好
    在幾十年前,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文的人會被大家當作知識分子高級人士看待,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隨著我國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全面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具有了強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對外國文化不再盲目崇拜。儘管如此,在我國的學生的知識體系中,英語還是佔據著很高的地位。近些年來,不斷有「降低英語分值」、「將英語踢出高考考場」等言論的出現,社會各界對待此事眾說紛紜。
  • 英語高考該不該被踢?鄭強教授當年英語高考的29分,足有說服力
    英語高考該不該被踢?相信這個問題大家不論是私底下還是網絡社區,都曾廣泛參與過激烈的熱討。如果站在學歷和個人能力展現上來說,我個人是完全贊同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對此觀點反對者請暫時不要急著怒懟,我們先來看看網紅教授鄭強曾經高考的經歷。
  • 那個覺得英語比重太高,建議取消高考英語的鄭強教授,後來怎樣?
    ,他將人大概分成了兩大類,愛他的人如痴如醉,不愛他的人被他折磨的開始痛不欲生,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教授建議取消高考英語的故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關於鄭強教授的過去】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輕帥氣的小夥子,他的名字叫鄭強教授,他博學多才,在我們國家學術界擁有著極高的地位,一直以來都憑藉著實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叱吒風雲,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他性格直率,善於評擊各類社會的黑暗,也有不少人會說他這樣的做法會得罪社會上非常多的人,但是他並不害怕,他覺得有問題就要說出來
  • 漢語越來越流行,高考英語應該取消嗎?看浙大教授怎麼說
    最近,一段關於關於英語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的主人公名叫鄭強,他在一段視頻中提到:「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成長中的分量,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一石激起千層浪,鄭強的言論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場關於「英語無用論」、「英語過度學習論」的網上討論。
  • 高考取消英語,將其變為選修?鄭強教授此話一出,引起網友熱議
    這幾天大家可以經常從一些新聞媒體上看到「將英語踢出高考」等議論,這是因為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提出了「英語應該改為中小學選修科目」這一看法,他認為英語耗費了我國學生太多的寶貴時間,在過去的這一段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這一門學科的分量。
  •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別著急贊同,可能是誤解
    前幾天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觀點上了熱搜,他說在高考當中不應該把英語作為主要科目。中國學生從三年級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會花費6000個小時在英語上。這浪費了巨大的時間,如果把這些時間用來學習其他知識,會取得很多的成就。
  • 覺得學英語誤我華夏的鄭教授,直言把英語移除高考,結果如何了?
    英語,從我上學起,就成為了我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佔據著我一部分的學習時間,英語口語,英語筆試;小學英語、初中英語,在高考中佔據著120分的分值、高中英語,在高考中佔據著150分的分值、大學英語四六級、為了出國的託福、雅思等等,在我們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 網紅教授鄭強談論英語,過度誇大其分量浪費時間。合理取捨!
    浙大的鄭強教授的言論不是第一次引起人們的關注了,從談論自己的學生去美國到談高考自主招生,這位言論犀利的浙大教授一直給大眾觀點新穎的感覺,也是真正關心普通人利益的人。近日,某乎上又開始討論關於鄭強教授關於青少年學習英語的言論,對於目前的英語學習狀況,鄭強教授認為「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這20年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 鄭強教授,我認同您對英語的看法!但將英語踢出高考還為時尚早
    在學生時代,我們時常會困惑、會時常發問:「我學不好英語,又能怎麼樣?」的確,對於一個本科畢業的人來說,英語最起碼會在他的求學生涯中陪伴他13年。背課文、背單詞、背短語等等,這是些我們重複了十幾年;想高分、勝高考、欲出國,英語它無處不在!英語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 俄羅斯英語不再必修,新增漢語選修,鄭強教授:英語太耗費心神
    排除一些可以忽略不計的小語種之外,英語是我們每個高考生的必考科目。浙大鄭強教授的一番演講說出了我們無數學子的心聲。「學英語耗竭了我們多少優秀學生的寶貴時間,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這實際上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 若把英語降成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會怎樣?看老師怎麼說
    聽聽他是怎麼說的吧!若把英語降成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會怎樣?看老師怎麼說自從新高考模式實行以來,一直都有很多網友都提議把英語降成副科,然後把物理歷史等科目變成主科,因為他們覺得英語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在畢業之後都是用不到的。所以在上學期間佔據大量的學習資源學習,是不是有點浪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