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有人都知道,英語是伴隨學生學習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我國教育對英語十分看重。
英語是三大主科之一,和語文數學並稱為課程三大巨頭,所以英語佔的分數也很高。
學生進入初中之後,對於英語的要求更為嚴格,畢竟英語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考不好,高考成績自然高不了。
在高考當中,如果學生的英語成績不好,那麼這個學生就會擁有很大的劣勢,對成績造成的影響會很不好。
浙大教授建議英語變選修,降低高考成績比重?網友直言:支持。
就在前不久,浙江大學一位知名教授的話語,將高考是否可以英語取消這個話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位浙江大學的教授就是鄭強,鄭強教授認為,英語一直以來作為主科之一,但是它的作用卻沒有語文和數學那麼大,所以英語過多的耗費了我國年輕學生的時間,我們國家過度重視英語,導致很多人對本國的語言文化不自信。
鄭強教授的這些觀點,讓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贊同,有許多網友認為英語確實是應該學習的,但是它的價值是否有那麼高,還是比較受人爭議的,從目前的現實狀況來看,我國大部分的學生在畢業之後都不會用到英語。
所以學生們辛辛苦苦學了十幾年,到最後這門學科確對學生的作用微乎其微,那麼英語豈不是白學了嗎?這在無形當中是否就浪費了學生們的寶貴時間呢?
當然有支持鄭強觀點的網友,就有反對取消英語的網友,許多網友認為,如今網絡越來越發達,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地球已經變成了一個地球村,所以未來英語只能會更加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作用還是很大的。
畢竟掌握英語就可以和其他國家的人進行交流,這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和創業都有一定的好處。許多家長不讓孩子輸到起跑線上,從小就花重金為孩子補習英語,為的就是不讓英語成為短板。
即使鄭強教授並不是說反對英語教學,它是對我國教育界一種問題的指出,因為很多知識在學習之後並沒有什麼作用。例如英語,許多學生在未來都不可能到國外發展,而且大部分學生接觸的也不是需要外語的工作,所以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後就將英語徹底放棄。
對於未來幾乎用不到的一門語言,卻在小時候廢寢忘食的去學習,這是不是有一些紙上談兵了呢?如果將學習英語的時間放在其他學科身上,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會更上一層樓呢?
雖然我們知道英語是不可能被取消的,鄭強教授也只是提出了一個建議,將英語作為選修降低一些難度,減小在高考當中的比重,但是實際情況確實比較現實。我們可以預見,在較長的未來一段時間內英語仍然是主科,並且仍然很重要。
英語是一門語言,是每一位學生成長道路上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學科,我們不排除多學一門語言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之路很有作用,但是隨著我國實力的增強,許多人也在學習漢語,漢語在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而且更為現實的是許多學生在畢業之後都不會用到英語,所以那些支持英語變為選修的網友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對於鄭強教授的建議,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