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將英語取消,真的可行嗎?鄭強教授的話不可全信

2020-12-26 騰訊網

這段時間,英語這門科目的重要性引發了大家的關注。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還在於浙江大學的一位教授在發表演講的時候提到自己對於英語這門科目的看法,他例舉過一個例子,說日本的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輩子都沒有學會說英語,但事實證明得不得獎和學不學英語沒有什麼關係。由此可見我們不必把英語看得太過重要。

我個人認為,鄭強教授舉的這個例子其實是非常不恰當的。而且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大多數是外國人,母語非英語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會說英語,而且說得還非常流利。所以只舉一個個例去得出這樣的結論的話,顯然是無法讓人信服的。因為任何事情都有個例,我們如果論證一個事情僅僅是依靠個例去證明,那麼顯然是不能成立的。

但從另外一方面看,鄭強教授的話也有道理,他覺得當前我國大多數孩子在學習英語方面花費了太多時間,英語應當被削弱,甚至把英語這門科目踢出高考科目。小編親戚家的一個孩子,今年才四歲,這個孩子的媽媽就已經開始給孩子報名網上一對一外教課程了,並且給孩子買了一大堆英語課外閱讀書籍。媽媽這樣做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從小擁有一個比較好的外語學習環境,贏在起跑線上。本來想送孩子進國際小學讀書,這樣孩子從小就能接受到雙語教學。但是因為學費太昂貴,無奈才選擇放棄。我們且不說英語這門學科是否重要,但孩子在這麼小的情況下,連漢語都沒有辦法徹底理解,學習英語真的有用麼?

正是因為這些比較極端的做法,才讓英語這門學科一直備受爭議。但之所以大家這麼重視英語這門科目,一個是因為有一些人有出國的打算,尤其是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基本都會送孩子出國留學。所以從小讓孩子熟練掌握英語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另一個則是因為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學好英語是必須的。無論是小學還是高中,英語都被作為主科科目之一,佔著很大的分值。如果不學習英語的話,就會拉低總成績。並且未來進入大學英語也要過級,我們畢業後如果進入外企也需要熟練掌握英語。

英語作為非母語語言,很多學生如果想要學好英語,就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但是學生的時間本來就是有限的,多學英語就意味著要少學一些其他知識。但是,小編覺得將英語完全從高考科目中剔除也是不現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有意向從事科研的人必須掌握英語

在臨近畢業的時候,大家都會面臨繼續深造還是直接就業的艱難抉擇。有一部分人對學術非常感興趣,哪怕工作了之後也是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做科研就要閱讀大量文獻,了解世界各地最前沿的學術成果。目前英語作為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之一,很多學術成果是以英文形式展現的。儘管網際網路上有很多翻譯軟體,但對於一些專業詞彙,軟體翻譯還是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只能起一定的輔助作用。如果我們英語能力較差,連最基本的閱讀文獻的能力都沒有,談何發展深造。

二、有意向留學的學生也必須掌握英語

可能有些同學起初並沒有留學的想法,但是到了大學之後,或是偶然的機會,或是迫於現實,有一些同學選擇了出國留學。在出國留學之前,我們必須要通過雅思或者託福考試,這類考試的難度要比高考大得多。如果完全沒有英語基礎的話,還是非常吃力的。

其實在當下我們可以考慮把英語這門科目相對弱化一些,比如把英語變為選修科目,讓有需要的同學選擇性學習。或者把英語這門科目的分數進一步降低,在分數沒有那麼高的情況下,同學們自然會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其他科目的學習當中。如果只是為了提高成績而學習英語的話,意義真的不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同學發現儘管自己學了這麼多年英語,還是沒有根本的進步。不管學習什麼都要講究方法,想要學好一門語言,必須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同時入手。只有聽懂了,能說出來,並且能理解文章的意思,還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寫出來才算真的掌握。

你覺得有必要花大量時間在英語的學習上嗎?

相關焦點

  • 那個覺得英語比重太高,建議取消高考英語的鄭強教授,後來怎樣?
    ,他將人大概分成了兩大類,愛他的人如痴如醉,不愛他的人被他折磨的開始痛不欲生,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教授建議取消高考英語的故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取消英語的這一件事到後來又有沒有成功實現呢?,鄭強教授手裡的不少博士碩士研究生都是他的粉絲,但是他的追隨者,每一次聽他的演講都能夠顛覆他們的三觀,對著一個世界也有了進一步更深一層次的了解。
  • 鄭強教授的「高考取消英語」,你同意嗎?看懂這3點,就明白了!
    鄭強教授的「高考取消英語」,你同意嗎?看懂這3點,就明白了!現在在各大網絡平臺上,鄭強教授的「高考取消英語」這個言論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有不少的網友都非常贊成。因為在他們的眼中,英語根本沒有多大的作用。
  • 那個認為英語不太重要,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的鄭強教授,後來怎麼樣
    對中國的學生來說,高考是一生當中最為重要的一次考試,這次考試可以說決定了很多人一生的命運,這是絲毫不誇張的說法,在高考中語文數學和英語都佔據了非常高的分值,都是150分,其中語文大家相差的分數其實並不多,所以數學和英語就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痛,不過這些年隨著大家對中國文化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為
  • 漢語越來越流行,高考英語應該取消嗎?看浙大教授怎麼說
    鄭強,何許人也?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鄭強,現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任貴州大學校長,是高分子合成領域的權威。為何鄭教授這番言論在網上如此火爆,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教授,是專家,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他說出了許多人想說而沒有說的話,抓住了大家的痛點。
  • 高考取消英語,將其變為選修?鄭強教授此話一出,引起網友熱議
    這幾天大家可以經常從一些新聞媒體上看到「將英語踢出高考」等議論,這是因為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提出了「英語應該改為中小學選修科目」這一看法,他認為英語耗費了我國學生太多的寶貴時間,在過去的這一段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這一門學科的分量。
  • 鄭強教授建議英語變選修,降低高考成績比重?網友直言:這就對了
    學生進入初中之後,對於英語的要求更為嚴格,畢竟英語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考不好,高考成績自然高不了。在高考當中,如果學生的英語成績不好,那麼這個學生就會擁有很大的劣勢,對成績造成的影響會很不好。浙大教授建議英語變選修,降低高考成績比重?網友直言:支持。
  • 鄭強教授,我認同您對英語的看法!但將英語踢出高考還為時尚早
    在學生時代,我們時常會困惑、會時常發問:「我學不好英語,又能怎麼樣?」的確,對於一個本科畢業的人來說,英語最起碼會在他的求學生涯中陪伴他13年。背課文、背單詞、背短語等等,這是些我們重複了十幾年;想高分、勝高考、欲出國,英語它無處不在!英語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 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引發陣陣掌聲
    關於英語是否被「踢出」高考的問題,是近些年來爭議很大的問題!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提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
  • 高考英語到底會不會變為副科?聽聽浙大的教授鄭強怎麼說的
    近年來,英語是否被高考「淘汰」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總的來說分為兩個派系,一個派別反對將英語作為高考的主要科目,代表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應該被高考「淘汰」,受影響最大的孩子是窮人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錢參加培訓班。
  • 編造「鄭強教授倡導將英語踢出高考」傳言,實在不值一駁!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嚴正聲明,近日甚至有網站發布、傳播編造鄭強教授從未在任何場合發表過的類似於「鄭強教授倡導將英語踢出高考「等惡毒標題和內容, 以圖掙取流量甚至挑起紛爭和敵對。其實,以上「將英語踢出高考」傳言,實在不值一駁!
  • 英語高考該不該被踢?鄭強教授當年英語高考的29分,足有說服力
    英語高考該不該被踢?相信這個問題大家不論是私底下還是網絡社區,都曾廣泛參與過激烈的熱討。如果站在學歷和個人能力展現上來說,我個人是完全贊同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對此觀點反對者請暫時不要急著怒懟,我們先來看看網紅教授鄭強曾經高考的經歷。
  • 強硬,將俄羅斯取消英語,正式將漢語納入高考
    之前,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一句話在網上爆紅,鄭強教授說那些說英語的人是文盲,我可以說,說這種話的人是文盲,外語已經耗盡了我們的中國青少年學生中國青少年學生時光的中國青少年學生時光,近來,我們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兒童成長教育中的分量,這其實是我們民族自信鄭強教授的話引起了一些人的支持,也引起了一些爭議
  • 鄭強教授反對「過度」英語火了,如果英語退出高考,會發生什麼?
    最近,鄭強教授關於英語的演講又火了。火到了什麼程度呢?火到了有人說鄭強教授希望把英語踢出高考。然而回看了鄭強教授的演講,鄭強教授反對的是過度外語,而不是要將英語踢出高考。但不管怎麼樣,有關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問題,再一次引發了全民大討論。
  • 宣稱要把英語踢出高考,而走紅網絡的教授鄭強,他現在怎麼樣了?
    宣稱要把英語踢出高考,而走紅網絡的教授鄭強,他現在怎麼樣了? 英語作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一直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國家的教育也從小就強調要學好英語,對於英語的學習應該貫徹在我們一生的學習中。長大後,我們在需要用到英語時,就會羨慕別人有一口流利的英語,那時候才知道英語的重要行已經為時晚矣。
  • 英語要被「踢出高考」?俞敏洪與浙大教授鄭強觀點相斥,耐人尋味
    你想把英語踢出高考嗎?這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當然,有些理科生不喜歡英語是因為他們不喜歡英語。但是有些學生認為英語是他們的強項,如果真的把它拿走,結果肯定會差得多,尤其是學文學的學生。 事實上,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曾說過: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學英語是不公平的,因為現在英語是附加值。
  • 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浙大鄭強教授:過度追求英語是不自信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重點學科。平時學生都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不過很多人還是學不好。正因為這樣,大家經常會討論,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或者是降低分值。支持學英語和支持取消的,各有各的理由。
  •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別著急贊同,可能是誤解
    前幾天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觀點上了熱搜,他說在高考當中不應該把英語作為主要科目。中國學生從三年級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會花費6000個小時在英語上。這浪費了巨大的時間,如果把這些時間用來學習其他知識,會取得很多的成就。
  • 英語被高考「取締」?俞敏洪觀點耐人尋味,浙大教授看法符合實情
    正因如此,近年來關於「高考要不要取消英語考試」的討論,一舉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但對於這個問題,大家的看法都各不相同。對於那些喜歡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生來說,一旦取消了它在高考中的作用,就會失去自己的「加分項」,從而在高考中失去優勢。反之,對於不喜歡學習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生來說,如果取消了它在高考中的作用,就能省下許多時間去鑽研其他科目。
  • 平心而論,高考取消英語,真是一件好事嗎?
    浙大教授鄭強在一次演講中表示: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這 20 年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此言一出,現場掌聲響起,網上也是一片譁然,出現了很多關於「高中階段英語退出必修,改為選修」的討論,甚至「高考取消英語」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
  • 俄羅斯英語不再必修,新增漢語選修,鄭強教授:英語太耗費心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而英語作為作為交流的工具和媒介顯然受到了各國的重視,多年來我們更是把英語作為高考的必考科目。但是有一個國家和我們恰恰相反,俄羅斯取消了英語的必修地位,改成了選修,並且新增漢語選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