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這一門學科,作為高考必考的主科之一,每位學生從三年級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英語單詞。家境還可以的同學,可能在更小的時候,就已經接觸了英語。毫無疑問,英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隨著漢語成為全國的通用語言,英語仿佛沒有那麼重要了。
曾經有人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個投票,名為:是否要將英語踢出高考?在最終這份調查問卷的結果中,有高達87%的人,都認可要將英語提出高考。
支持要將英語提出高考的網友認為,英語之所以成為全國通用語言,是因為中國的綜合國力不強,實力也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而到現在為止,中國在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中國人,更應該將漢語發揚光大。
浙江大學的教授鄭強,作為教授級別的教育工作者,他一再強調希望可以降低英語的作用,不要把英語放在一個很高的地位上。任何課程的學習不是在於學習的早或者是晚,而是要看在將來能不能用得上。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一個人會越多的語言對自己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事情。而且在畢業以後找工作,英語可以幫助你提高自身的加持,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餘敏洪,是新東方機構的創始人,他就是靠著做英語輔導班而逐漸發家致富的,英語對於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之於他而言,當然是學英語的人越多越好,這樣他獲得的利潤就可以更多。但是他沒有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而是站在廣大消費者的角度,因此他同樣認為當今的高考制度是不公平的,特別是對於一些家境貧寒的孩子。
鄭強教授的觀點,俞敏洪是持反對的態度的。在他的觀點中:如果要將英語踢出高考,或者是要降低英語的作用,如果一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降低了英語在學生教育上的比例,同時也能提高國民的自信心,但是這裡面,家境不富裕的學生是最受苦的。
因為如果這些學生想要出人頭地,想要有一番作為,就只能通過高額的英語培訓費這一個途徑,因此俞敏洪老師的觀點是:降低英語考試難度,並不是降低英語的作用。
鄭強教授和俞敏洪老師各有各的說法,那麼小編認為:應該讓英語從主修的科目退下來,作為一個選修的科目。如此一來,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給予了公平。如果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的話,可以不選修英語,而對英語有一點興趣的人,可以選修英語這門課。在大學可以對這門課,進行精修。
那麼關於這兩種看法,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