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離職請了大家吃飯,唯獨沒叫我,平時處得不錯,想不通,該去糾結心塞嗎?
「我平時跟我們同事小麗關係挺好的啊!她要離職了,大家要聚聚,竟然不叫我」表妹慧穎一臉不開心地說。
在前一天,慧穎還調侃說,小麗一定不會叫這個不會叫那個。
「他一直都看不慣經理的作風,經常與經理對著幹。所以,小麗離職聚餐肯定不會叫經理。小趙簡直是人精,叫了也不去。小美剛結婚,婆婆不讓出去,劉哥說話不沾邊,誰會叫上他......」
沒想到說了那麼多人,最後,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慧穎感覺自己的臉像被打了一樣紅一陣白一陣的。
那離職聚餐為啥唯獨沒叫我們呢?可能有幾個原因:
1. 擔心叫我們,我們不去呀。小麗其實和同事小趙關係挺好的,但是聚餐的時候,當小麗叫上他一起時,小趙就推脫說家裡有事去不了。大家都知道小趙是個摳門精,又比較現實,如果看同事沒啥本事的,即便走了,他也不會什麼表示的,喊上他一起,反而他會覺得欠人情!
2. 在心裡對我們有意見。你們平時看似處得不錯,其實人家表面不說,內心還是對我們有些意見的,只是我們有時神經大條看不出來,同事之間畢竟都在一起上班,表面看上去挺不錯的關係,怎能反饋我們真實的想法,我們儘量要想想,是否平時有冒犯過他?是否有觸動他的利益?
3.家裡有不得已的情況。比如小美去不了,是因為家裡管的嚴,婆婆害怕兒媳剛結婚又出去吃飯喝酒KTV,家庭管教比較嚴,這點應該都會理解。
4. 可能是領導,不想叫。其他人都去了,唯獨不喊領導,這種情況還比較多,因為有的人離職了,總不免抱怨幾句公司或者領導的話,領導在場,大家說話也放不開呀,所以不叫領導去,再正常不過了。
遇到這些情況,不要心塞,更不要想不通,有幾個小建議:
1. 理性面對:我們不是人民幣,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歡我們,肯定會有同事看不慣我們的性格的。
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要理性的面對,去分析自己與同事的關係,是因為誤會還是自己做的哪些方面有些不妥當需要改進的,或者是自己沒有錯,只是性格不合。
當我們分析完原因後我們要可以儘量完善自己,如果只是因為性格原因,大可不必太介意,做好自己就好。
2. 收好我們的玻璃心:在職場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不喜歡我們的人,畢竟接觸的環境和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同的,不被認可也是正常的。
這些不認可可能就意味著我們做的一些事會得到批評或者指指點點,如果,我們帶著一顆玻璃心在職場中做事,只會處在被動地位中,不能快速的成長。
我們已經不是上學時有家長和老師寵著的學生了,進入社會中我們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誰有義務去寵著我們的。
所以,收起我們的玻璃心直面工作中的問題才是我們積極工作的基礎。
3. 提升自身的價值:職場上都比較現實,我們如果沒啥價值,對於一個準備離職的人來說,叫上也沒意義。
「看人下菜碟」在職場中可以說體現的淋漓盡致,一個對別人來說沒有什麼作用的人來說,一般都不會被待見。
在職場中一個人的能力就代表著人力資源潛力,很可能會因為自己能力高而接觸到更多的人。
所以,職場無小事,理性面對人際關係,工作中拋棄玻璃心,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