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近些年清華大學有個傳統,每年給每個新生發放錄取通知書時,都會隨之附贈一本書,一方面是給學生一份驚喜,另一方面,從這本書中,也能看到清華對學子的激勵。
作為如此重要的一本書,既有象徵性又有深遠意義, 清華大學在選擇的時候,當然是慎之又慎,而且必然是書海中的精華。
讓我們來看看近些年的書目,有哪些書上榜——
2015年——《平凡的世界》
2016年——《瓦爾登湖》
2017年——《藝術的故事》
2018年——《從一到無窮大:科學中的事實和臆測》
2019年——《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2020年——《鄉土中國》
近兩年,歷史類的書籍連續出現,這不是偶然。
01哈佛調查發現:真正出類拔萃的孩子,這類書佔據了書單的重要位置
哈佛大學對學生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成績出眾,且情商、逆商等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們的閱讀書單中,歷史類書籍都佔據了重要位置。
歷史書,對孩子來說是比較難看進去的,又枯燥,又乏味,而且距離孩子的現實生活相當遙遠,很難設身處地地去理解當時的情況和人們的思想。但是,在美國學生的必讀書單中,歷史類書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弗朗西斯·培根在《論讀書》中說道:讀史使人明智。
白巖松的學霸兒子,也因對歷史感興趣,在大學期間他讀的是被大家不看好的冷門專業,蒙古史。
著名的萬達集團領頭人王健林,就是史書的忠實擁躉。他酷愛史書,創業早期,也是從歷史書中汲取智慧營養,經常把史書當作枕邊書。
02為什麼讀歷史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
1)拓展見識,開闊眼界
美國教育家希切爾說:歷史是孩子一生人文素養的基石。
一個人的眼光能看得多長遠,思想能走得多寬闊,胸襟、涵養,都來源於見識,歷史,是千百年智慧的傳承和結晶,把這些思想融會貫通,內化成自己的思想,就是人生財富。
歷史,能讓人不拘泥於眼前的苟且,看得到更深層的本質,更遙遠的未來。
2)讓孩子學會辯證思維、獨立思考
歷史的厚重和久遠,複雜而多變,記載著人類文明的興衰榮辱,讀歷史,孩子能學會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去體驗,去發掘,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學會分析利弊,辯證思考,而不會隨波逐流,迷失自我。
03作為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對歷史的興趣?
1)從興趣出發,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讓孩子學習歷史,先要讓孩子愛上歷史。比如運用繪本,故事和人物都被注入了生命,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變得鮮活生動,對孩子來說,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描述歷史,也是最好理解,通俗易懂的。
2)用簡單的方法讓孩子理解歷史情境
我們沒法進行時空穿梭,就要用簡潔有效的方法,拉近孩子與歷史的距離,清晰的文字,詳盡的畫面,海量的細節,讓孩子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當時的氛圍,有助於孩子理解古人為什麼會做出這樣那樣的選擇。
這套《畫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繪本》,就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以漫畫的形式,用可愛有趣的歷史人物,串起故事,滿足孩子對歷史的興趣需求,運用大量插畫,生動細緻地描繪了中國從古至今五千年文化傳承,讓孩子一本書就能通讀中國歷史。
還有這套《寫給兒童的中國趣味歷史繪本》全套10冊,把中國歷史分為10個朝代,則是以海量的細節取勝,讓孩子們清晰地看到當時的人文風貌,風土人情,直觀地體驗到朝代更替,時光變遷,同時吸收了知識,擴展了見識。
希望這些書,能幫助我們的孩子,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武裝大腦,在成才的路上越走越順。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