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發現:學霸的書單中歷史書最多!從小讀歷史能帶來哪些好處?

2020-12-14 錦春育兒經

哈佛大學在美國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智商和成績都拔尖的學生在閱讀時更偏愛歷史類書籍。

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調查抱著不可置信的態度,畢竟我給孩子買了很多課外書,但總覺得歷史書孩子是看不進去的。於是我開始查資料去了解美國孩子的課外閱讀情況。

結果發現在美國中學生的必讀書單中,「歷史類」書籍已經被要求是必讀類目。而且在霍奇基斯學校這種擁有百年歷史的頂尖學府,給孩子的必讀書單中,歷史類書籍能佔50本左右。

因為是必讀書單,如果你不讀,在這樣的學校裡、課堂上你可能都插不上話,所以讀歷史成為他們閱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不僅學霸如此,我們發現有許多傑出的企業家也都是「歷史愛好者」,任正非就是其中之一,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或許這就是企業家讀歷史的原因吧。

為什麼讓孩子讀歷史如此重要?

1、讀歷史的孩子,眼界不一般

美國教育家希切爾說,歷史是孩子一生人文素養的基石。

2018年高考713分的北京文科狀元曹婧怡從小就迷上了歷史,她說:「我的歷史啟蒙是從歷史漫畫開始的,歷史不只開闊我的視野,對我的學習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閱讀歷史可以拓寬兒童的視野。更實際地,研究歷史可以為學習中文,政治和其他人文學科奠定基礎。學習歷史的孩子也更有內涵和底蘊。

2、讀歷史的孩子,有智慧,格局大

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

從小讀歷史,可以啟發孩子的智慧。智慧是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們學習漢語,數學,物理和化學以掌握知識,那麼學習歷史是汲取整個人類時代的結晶

首先,歷史記錄了迄今為止人類的活動,供人們學習,觀察和使用,因此它本身就是一本大百科全書,本身就是一本「萬卷書」。

歷史書籍包括兵法,政治,經濟,文化,地理,宗教,法律,民俗等。被歷史記錄的往往是大人物和大事件,而且必然蘊含了很多智慧和謀略

與歷史對話就意味著與「高手」對話、討教。近朱者赤,在長期感染薰陶下,孩子的格局自然上升。

3、讀歷史的孩子,不隨波逐流

歷史記錄了人類社會歷史上所有時代,地域和人群的活動,使我們能夠超越環境的限制,並以更高更宏偉的視角觀察和分析世界和自身,從而使我們沒那麼容易陷入環境和極端思考的陷阱。

因此,讓孩子們閱讀歷史一方面能讓他們觀察前人的選擇結果,並從他們的經驗教訓中學到東西,從而在處理生活中的多項選擇題上做出明智決定。

另一方面,豐富的歷史經驗可以幫助他們形成遠見批判性思維,從而減少不利環境對思想的負面影響,並且不會輕易讓環境淹沒個人的意志,在惡劣環境中也能保持堅定,保持積極態度,而不是隨波逐流。

如何給孩子們講史

在哲學系學者陳衛平看來,給孩子的歷史人文閱讀需經由三個層次:故事的描述意義的闡釋價值的判斷

1、故事的描述

首先,我們必須找出歷史故事。由於中國歷史的豐富和廣闊,有必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2、意義的闡釋

當孩子們閱讀歷史書籍時,僅僅停留在故事表面顯然是不夠的。其後,應該引導孩子理解故事背後的含義。

許多父母給孩子講述歷史故事之後,孩子們不可避免地會問有關時代背景,故事的延伸,包括一些常識性歷史知識等問題。家長回應孩子關於「歷史是這樣的」「故事是那樣的」等意義層面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價值。

對於孩子來說,小時候擁有更多的背景知識,那麼,無論他閱讀任何東西,還是聽聞各種社會現象,他解決和掌握關鍵點的能力都遠遠超過了未經訓練的孩子。

3、價值論斷

閱讀歷史的終極使命是價值判斷。 所有的歷史故事,經過故事描述、意義闡釋後,關鍵是要在孩子們的腦海中產生價值判斷

一個人無論說話還是做事,本能還是刻意,背後都蘊含著累積的價值判斷。因此,歷史閱讀的第三層次應該達到價值形成的層次,而這一層次也需要父母的參與

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其背後的多重原因是什麼? 歷史人物做出如此選擇的原因是什麼?歷史可以假設嗎?父母可以對應自己的人生經驗,與孩子一起探索

歷史雖好,但卻無趣。以前上學的時候,我最差的科目就是歷史。那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哪一年發生了哪些事,導致了什麼結果、產生了哪些影響,我總是記不清楚。

所以孩子學習歷史時最大的阻礙就是枯燥。初讀歷史的孩子,看著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已經提不起興趣。

但是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多用詼諧筆墨調侃歷史的書籍,當孩子看到這幾本書一定會被歷史深深地吸引!

1、《半小時漫畫中國史》

簡介: 全5冊。半小時漫畫,通五千年歷史

推薦理由: 有趣而不荒唐。翻開本書,在笑出腹肌的同時,不知不覺已經通曉歷史。

2、《歷史畫中話》

簡介: 共十冊。所選編的歷史故事,選自《戰國策》《史記》《漢書》等權威史學著作。

推薦理由:叢書主要是以漫畫的形式來詮釋歷史故事。叢書中的漫畫直觀、生動、形象,文字詼諧流暢,是一套不可多得的通俗易懂的歷史故事書。

3、《這就是我們的歷史》

簡介:全套8冊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百科繪本

推薦理由:用有趣的故事情境導入,促進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達到。高輸入+高輸出+高領悟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哈佛學霸書單曝光:從小讀歷史書長大的孩子,到底強在哪?
    臺灣大學歷史系教師呂世浩曾在演講中提到:近代以前,無論在中國或是西方,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覺得學歷史很有用,甚至視為培養各種領袖人才的必要教育。讓孩子從小讀歷史書到底有沒有用?看看哈佛大學學霸的書單就知道了。
  • 哈佛學霸在看什麼書?調查發現:名列前茅的孩子,書單都極其相似
    美國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顯示:智商和成績都名列前茅的學生,閱讀書單裡歷史書籍出現的最多。今年清華新生的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也都收到了清華校長為他們準備的一本書——《萬古江河》,並且附贈自己寫的一封信,說希望他們可以「從歷史文化中汲取力量」。
  • 哈佛調查發現:真正出類拔萃的孩子,這類書佔據了書單的重要位置
    讓我們來看看近些年的書目,有哪些書上榜——2015年——《平凡的世界》2016年——《瓦爾登湖》2017年——《藝術的故事》2018年——《從一到無窮大:科學中的事實和臆測》01哈佛調查發現:真正出類拔萃的孩子,這類書佔據了書單的重要位置哈佛大學對學生做過一項調查發現,
  • 清華北大的學霸書單曝光,他們的閱讀愛好出奇的相似,都有歷史類
    曾經清華北大高校有過一個調查,調查清華北大的學霸們的書單,這個調查分為兩部分,一是看他們在高中期間的書單,二是步入大學後的書單。調查結果是,這些學霸們不管在高中還是大學裡,閱讀偏好都側重在歷史類書籍上。這不約而同的愛好,難道是巧合嗎?其實不是的,要想知道原因的話就和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例子吧。
  • 清北學霸都讀什麼書?調查報考發現,原來他們的優秀全是有原因的
    這個答案誰都無法回答,但是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發現,清北的學霸們平時的學習習慣竟有著驚人的相似程度,就拿讀書來說吧!清北學霸平時都看什麼書?揭開背後真相,他們的書單竟驚人的相似!清北學霸都讀什麼書前段時間有個權威的調查機構,針對20名清華北大的學霸們,調查從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平時閱讀的書單。不久後調查結果就出來了,從調查結果上顯示,這20名清華北大的學霸們,在閱讀的書單上竟驚人地相似!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智商和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都喜歡看這類書
    ,總是能讓我啞口無言。孩子是出門了,但只是走馬觀花,實際上什麼都沒記住,每到這時我都非常後悔當初為什麼沒好好學歷史。回家後,我就下定決心重新讀歷史,不僅我自己要看,孩子也要看。在我找合適的歷史書時,發現不少優秀的企業家和名人都喜歡讀歷史,比如馬雲、任正非、馮侖等,有些人還曾公開推薦歷史類書籍。
  • 看了哈佛爆紅書單才知道:名列前茅的孩子,書單都極其相似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智商和成績都名列前茅的學生,他們的書單當中,最多的就是歷史書。不僅僅是國外的學霸,還有中國往年的高考狀元,也都紛紛說自己對歷史書非常感興趣。像是2019年一位叫胥文豪的江西考生被北大錄取,他就是3歲開始史記,小時候就是看漫畫版的、具有趣味性的。長大後就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考入了北大這所名校。
  • 從《百家講壇》發現一個真相:從古至今,各領域佼佼者喜歡讀歷史
    歷史能教我們從前人發生的無數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敗的道理。歷史就是有著這麼強的實用性。魯迅之弟周作人說:"昔者巴庫寧有言:'歷史唯一的作用是警戒人們,不要再那樣;我們反其言曰,歷史的唯一作用是告訴人們,又要這麼樣了。'"學霸們喜歡讀歷史有人曾經做過一次調查,學生們平時除了學習還喜歡做什?結果發現:80%以上的高考狀元們都說喜歡閱讀,尤其是歷史。
  • 讀歷史長大的女孩:語文137分,以總分713摘狀元上北大
    古人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近年來,良好的讀書習慣似乎成了學霸的代名詞。2013年,浙江狀元周晨從小喜歡讀書,不需要家長督促,特別省心。高三時,為了積累作文素材,她主要看《南方周末》《看天下》《讀者》等等。
  • 哈佛大學調查顯示:高智商及排名靠前的學生,大多數偏愛歷史書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那些智商和成績都位列金字塔的學生,閱讀書單裡出現特別多的,就是歷史書籍。大咖,精英都看歷史之前看《百家講壇》就發現,各個領域的精英,牛人大咖,包括身邊一些比較成功的朋友,都挺喜歡看歷史,並且提到任何一個朝代或者國家的歷史都能說上一說。並且除了侃侃而談,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見解。
  • 初一男生「漫畫式」歷史筆記走紅,同學被圈粉,學習歷史不再難
    並且歷史這門學科涉及到政治,地理,並且需要我們的辯證思考,每個偉人都愛讀歷史,通過看《百家講壇》我們會發現,每個大咖成功人士,王健林,白巖松等都可以對歷史侃侃而談,而哈佛學霸的書單中都有很大比重的歷史書
  • 從不給人推薦書單的易中天,破天荒推薦一類書:中國孩子應該多讀
    經典是安全又保險的,但是人人都這樣推薦書單,挑與不挑,薦與不薦,又有什麼區別。易中天認為,這世上本沒有什麼書是每個人都必須要讀的。這樣的易中天在一次和亞馬遜的連線中卻破天荒推薦了一類書,那就是偵探小說。
  • 從小給孩子讀繪本,到底有用嗎?讀童書的3大好處,父母應該了解
    知乎上有人問:「從小陪孩子讀各種繪本,對孩子的教育有用嗎?」我的回答是:實在太有用了!日本國寶級保育員中川李枝子曾在《當孩子遇見書》中寫道:「繪本是孩子閱讀的入口,也是人生的入口。」我給家裡兩個孩子都是從小開始讀繪本,一直堅持到現在,雖不敢保證每天都讀吧,但一周之內,至少有五天會讀繪本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 從「學渣」逆襲成「學霸」,哈佛博士詹青雲:愛讀書才能厚積薄發
    從「學渣」逆襲成「學霸」,詹青云:愛讀書才能厚積薄發但是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優秀的女博士,在二十多年前竟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渣,其實在詹青雲小的時候她就特別喜歡讀書,什麼四大名著、國學經典都特別喜歡,但是由於當時的教育環境簡陋,全校加起來只有2名老師,正是因為這樣的教育環境,讓詹青雲的成績跌入谷底,從小學到初中共轉學6次,每次轉學成績都會成為墊底的那位
  • 歷史老師強烈推薦歷史書單!書荒必看
    書單推薦又到一年暑假時,想必不少同學也已備好各類暑期計劃。除了運動與旅行,不知同學們是否有讀書計劃。還沒來得及挑書的同學也沒關係,螺螄君誠意滿滿,精選書單已呈上,供君挑選。敘史視野、角度方面,該書無疑是一部開放的置於全球視野中的國史。此書摒棄了傳統中華中心的歷史角度及觀點,注重在整個人類的發展進程中來敘述中國歷史,讓讀者真切體會到中華民族與全人類的聯繫,是世界史觀的完美體現,同時也有利於初中生歷史學橫向思維的培養。該書在形式內容上也極具可讀性。
  • 歷史書單:20本中國歷史入門書籍推薦
    幫別人開書目其實是不明智的做法,每個人的知識結構,閱讀興趣都不一樣,對書的悟性與判斷也不一樣,強作薦人也許吃力不討好。那麼,如何開書單,才算是得體和負責?當年,兩個學界大力士(註:梁啓超、魯迅)開單子,一個開出巨長的最低限度必讀書目,結果被人懷疑他是想讓小青年去勞改;另一個只說了簡單的兩句話,一本書都沒開,只要大家少讀或不讀中國書,多讀外國書,結果造成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矯枉過正。
  • 讀歷史三大好處 它會刷新和重塑你的人生
    打小就熱愛讀歷史書籍,雖說沒有什麼成就,至少可以用不著看翻譯就能夠讀懂其中內容了。至今也寫了接近百萬字的歷史內容與故事,也認識了不少喜歡讀歷史的朋友,這是最讓我開心的地方。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喜歡讀歷史,讀歷史能夠帶來哪些好處,今天本文就來講講其中的好處。
  • 看完哈佛學霸的一天,我才發現:學習這件事,光靠聰明是不夠的
    父母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學霸」,這樣孩子在學業上的成績就會優異,將來也更有出息一些。為了讓孩子學習好,父母從小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孩子上學各種補習班幾乎就沒落下過。但是在大部分家長的培養下,很多孩子最終都成為了普通人。
  • 親子薦讀 | 理科男也愛讀的歷史故事書
    女兒8歲開始,每年的生日禮物就少不了書。但能讓我們一家三口一起閱讀的書,排在第一位的非《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莫屬。
  • 「書中自有黃金屋」,從小帶孩子看課外書,孩子長大學習不會差
    有很多的家長表示,孩子把教材書中的知識學好、學透徹了就沒問題了,課外書等孩子長大了再看就可以,但是我覺得這樣並不可以的,因為孩子看課外書直接就關係到了孩子語文的成績。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說的就是讀書的好處,特別是讀一些課外書,還可以幫孩子開闊視野,更可以幫孩子學習一些知識,一舉兩得!那麼,孩子讀課外書到底可以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