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代表中華文化的最高智慧,值得我們悉心學習、研究和運用。
這篇文章解讀「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掌握2個做事訣竅,助你抓住人生機遇,一路開掛,有如神助。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出自「乾卦」。一個卦,有6條爻,從下往上數,第一條爻是潛龍勿用,第二條爻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辭》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九一,潛龍勿用,代表做事的時機沒到,所以龍在潛伏;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後,龍開始覺醒,出來到地面的田野了。九二,見龍在田,暗示時機已經到來,有利見到大人。
機會總是轉瞬即逝,如何抓住最佳時機呢?有2個訣竅,分享給大家。
第1 個訣竅:創造機會,主動出擊。
機遇和時間一樣,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為什麼有些人能抓住機遇?有些人卻抓不住呢?這裡面有3個關鍵因素:自身的能力;獨到的眼光;有效的方法。
有一個朋友,科技大學畢業,學的電子通訊專業,在某大公司已經幹了好幾年,一直沒有晉升的機會,暗示老闆加薪,老闆也沒回應。這個朋友在業餘時間,經常去參加同行的會議,一方面是為了掌握行業的最新動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拓展自己的人脈。
在一次會議上,他偶遇一位美國海歸的創業者。兩人對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見解一致,相談甚歡,一拍即合。那位海歸創業者剛好想把一個新項目帶回到國內落地,正缺一個團隊帶頭人。這位朋友迅速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展示了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水平。最後,他成功地被邀請去當技術總監,在公司當二把手,權力僅在老闆之下,薪資不用說,翻了好幾倍。
當你怨天,怨地,怨別人的時候,機遇早被那些早有所準備的人抓走了。一個人能成事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抱怨,幹實事。當花兒開放,清風自來;你有實力,又有執行力和有效方法,機遇自然而來。
第2個訣竅:保持警覺,抓住機遇。
如何才能保持警覺?首先需要心靜。心靜則定,定而生慧。一個自我否定的人,一個浮躁的人,一個畏手畏腳的人,是難以抓住機遇的。
有個朋友,他很喜歡讀書、寫文章,可是他寫完之後,每次都把文章藏起來,不敢給別人看,更不敢發表到網上。他總說,自己實力還不行,時機還沒到,還要繼續學習。這樣一蹉跎,時間過了幾年,還是老樣子。
其實,他內心有一種無法克服的恐懼:害怕別人嘲笑自己。不是機遇不來找他,是他根本不敢開門,去迎接未知的機遇。有些人就是這樣,明明很喜歡一個人,但害怕對方拒絕自己,乾脆就放棄了,連表白的勇氣都沒有。
所以,有一種情況是,機遇已經來到身邊了,很多人因為缺乏自信,害怕失敗,不敢伸手去抓住。這種情況,就需要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重新審視自己,勇於實踐。人生短暫,該出手時就出手,莫猶豫。
以上就是《易經》乾卦「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解讀,是告訴大家如何抓住機遇,更上一層樓,實現自己的抱負。
每天學一點《易經》,這是解讀《易經》的第5篇。為方便讀者連貫閱讀,我儘量堅持每天更新,直到把《易經》解讀完為止。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