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四環線主線下月貫通 北四環成全省首條雙向八車道高速

2021-01-08 瀟湘晨報

從北湖入口的高空俯瞰四環線

四環線北湖收費站

工作人員正在擦洗四環線邊的路燈杆

橫店收費站門口正在進行最後修繕

青山長江大橋護欄上的白雲黃鶴圖案

即將通車的青山長江大橋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

歷經七年建設,長達148公裡的武漢四環線將在12月成功「畫圓」貫通。

昨日下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工程接近尾聲的東四環、北四環和青山長江公路大橋,實地走訪和調查,感受全省第一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帶來的震撼。

東四環為何互通如此密集?北四環面對跨越多條鐵路、多個湖泊,是怎麼穿越的?世界跨度最大全漂浮體系斜拉橋青山長江大橋,是怎麼誕生的?

今天,我們為你來一一解密,講述四環線背後的故事。

橋梁轉體創紀錄 泥漿循環更環保

昨日,武漢北四環徑合樞紐互通匝道路面上,瀝青鋪築已經全部完工。

在項目已經接近尾聲的路面上,武漢北四環項目工程部部長胡志紅介紹,北四環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隨時準備貫通整個四環線。

北四環即四環線武湖至吳家山段,全長47.39公裡,全線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準,設計時速100公裡,概算總投資118.35億元。

北四環是整個四環線中裡程最長的一段,佔到四環線總長的三分之一,投資額佔總投資的29%。

胡志紅告訴記者,在北四環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積極運用新技術,克服了高空穿越多條鐵路線的困難;同時,在高架橋橫跨多個河流湖泊時,不惜加大投資做好環保工作,沒有讓一滴泥漿進入河流湖泊。

據北四環項目公司介紹,北四環全線穿越的鐵路有合武高鐵、石武高鐵、漢孝城際鐵路、漢口北編組站(京廣客線、京廣貨線、環發線、漢丹線、灄口貨場牽出線、新港線)等,共計12處。

「為保證施工安全,在鐵路線密集的漢口編組站上空,項目採用了難度大、技術複雜的四座轉體橋梁轉體跨越的設計方案。」胡志紅說,轉體總重量創國內紀錄達11.5萬噸,最大的轉體橋梁3.3萬噸,世界最重。

2019年11月28日14時,在黃陂區新十公路松樹崗村,隨著轉體群項目6號墩連續梁經逆時針旋轉64.71°後平穩轉體到位,轉體群轉體施工完美收官。

北四環全線共有12座橋梁,穿越了2條大型河流和後湖等5個大型湖泊。為了保護好沿線河流和湖泊水環境,施工便橋全部採用搭設鋼棧橋,鋼棧橋總長9400餘米,耗用鋼材總重量為71000多噸。

最終,在施工便橋全部搭設完成後,通過設置獨立的泥漿循環系統,利用泥漿車定期排運,確保在湖河底的樁基施工過程中,沒有泥漿排到湖區。

根據項目部提供的施工進度,截至昨日,北四環項目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路面瀝青已經鋪設完成;交安、機電、綠化、環保等後續工程也都全部完工。

藍天白雲青山橋 行駛平穩有絕招

青山蕩,白雲飄,最美不過青山橋。

昨日,記者乘車駛上青山長江大橋,看到高聳入雲的兩座A型塔十分纖長大氣。由塔身順勢而下的藍色拉索,與橋身的藍色防護欄相連相交;腳下柏油路面延伸至遠處與藍天相接。

279.5米高度A型橋塔為全球最高,全漂浮體系斜拉橋938米跨度世界最大,48米寬雙向8車道長江上最寬。這一系列的設計,讓藍色為主基調的青山大橋橫臥江面,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

從青山長江大橋上駕車,行駛非常平穩,駛過橋梁伸縮縫時,車身僅輕微振動。

「為了車輛行駛更加平穩,我們對伸縮縫施工進行了嚴格控制。」車輛行駛過程中,武漢交投集團下屬青山長江大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付曉鵬告訴記者,青山大橋將伸縮縫的混凝土和路面瀝青的結合部的「落差」嚴格控制在毫米級別,工作更加細緻入微。

「為應對重載貨車對橋面鋪裝提出的嚴峻挑戰,青山大橋使用的是成本十倍於普通瀝青的澆築式瀝青。」中鐵大橋局勘測設計院青山大橋項目負責人胡輝躍介紹,青山大橋實現鋼橋面19.5米超大寬度無縱縫單機一次性攤鋪,顛覆性創新鋼橋面鋪裝並機攤鋪傳統工藝,保障了高品質橋面鋪裝實現。

作為通行時速100公裡的高速道路,防止駕駛員視覺疲勞顯得尤為重要。

青山長江大橋上,兩側欄杆是藍色,與大橋主色調保持一致。而主橋長達4.3公裡,如果都是一種顏色,駕駛人容易產生疲勞。於是,項目方在橋面中間的隔離欄上做文章,對各種顏色進行了人體感受比選,首先在電腦上進行仿真模擬確定為白色,建成後進行了多次實車駕駛體驗,驗證了「藍白搭配,開車不累」的效果。

目前,青山長江大橋項目道路標誌線等交安工程工作基本完成,整個項目已經接近尾聲,並靜待東四環和北四環貫通,實現武漢四環線「畫圓」。

多設互通便民出行 最晚開工按時完工

在嶄新的北湖收費站外,工人正在收尾,進行衛生清掃的工作。

看著東四環歷經重重困難終於貫通,武漢交投集團總經理助理,武漢東、西四環公司總經理王先強感受頗深。

東四環項目起於繞城高速北湖互通,終點在洪山區建設鄉新集鄉附近,與青山長江大橋銜接。新建裡程8.182公裡,有特大橋5座,互通立交3處,項目總投資31.97億元。

「8公裡範圍內,我們就設置了3個互通。」王先強介紹,正常高速公路,一般是10至20公裡才設置一個互通,作為城市的交通要道,東四環設置了3個互通來方便市民出行,進一步打通交通流。

同時,多個互通也帶來了較大的施工難度。「比如說,北湖樞紐互通起點與繞城高速北湖互通相接,這就需要對繞城高速公路進行拼寬、改線和加高,部分還要拆除。」王先強說,多個互通的設置施工起來要多不少麻煩。

王先強告訴記者,東四環線是四環線開工最晚的項目,自2017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克服粘土覆蓋層厚,徵拆量大等不利因素,最終順利趕上進度,按時完工。

「我們3月26日就順利復工,沒有絲毫懈怠。」中建三局東四環指揮部部長王瑋介紹,3月復工時,來工地的全是之前參與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工人。當項目復工開啟,工人們又再次出發,毫無怨言。

疫情對工程進度有較大影響,為了與時間賽跑,按時完成任務,最高峰時,中建三局有3000多人奮戰在前線。「人員兩班倒,機器不停歇。」特別是在10月才開始建設的北湖樞紐中,「基本在橋梁的每一跨都有一臺吊車。」最後,只用了30天就完成了該項目,比日常用時縮短一半。

目前,東四環的土建、路面瀝青鋪設、交安、機電、綠化、環保等後續工作都已經基本完成,只剩下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後,等待驗收。

穿越湖泊不流一滴汙水 建大橋省超千噸水

在四環線的建設過程中,科技創新、綠色施工、環保施工的理念,一直貫穿著整個工程項目。

「我們的梁場較普通梁場節水1000-2000噸。」在青山長江大橋上,胡輝躍向記者介紹,在生產橋梁所需的預製梁的梁場內,充分使用循環水,讓水資源得到了節約。

「長江邊肯定是不缺水的,但是我們必須減少浪費。」在青山大橋的梁場內,所有施工用水全是循環水,並設有集中的積水室。混凝土養護完畢之後,通過預先設置好的管道排到積水室,然後進行循環使用。

在建設主塔塔底的水下沉臺時,為了保證橋梁的耐久性,在100年的服役期裡能夠減少材料浪費,使用了不鏽鋼鋼筋替代普通鋼筋,這也是首次在內河使用不鏽鋼鋼筋。這樣能夠防止沉臺出現裂紋,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

經過東四環、青山長江大橋來到北四環,一路上從景色秀麗的湯遜湖到蘆葦遍地的後官湖,從碧波蕩漾的後湖到波光粼粼的北湖,武漢四環線跨越多個湖泊,沿途風景美不勝收。

水面施工如何最大可能減少水質汙染,是四環線建設者面臨的一大難題。

「我們在項目涉水區全線採用鋼棧橋作為便道、鋼平臺作為施工平臺,減少湖泊佔用;水中橋墩施工,承臺、墩身鋼模板拼接嚴密,沿鋼平臺設置隔油帶,放置移動垃圾箱和移動廁所,不讓一滴廢水、一片垃圾流入湖中。」在北四環現場,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武漢北四環5標項目負責人王江介紹。

除水質保護外,項目還將綠色施工貫穿整個施工過程。由於路基土方施工量大,極易產生揚塵,項目在施工方案中明確揚塵控制措施;同時配備灑水車噴霧降塵,在重點區域布置噴淋系統;對運輸車輛採取封閉式運輸。

為確保車流通暢和安全,施工方為掛籃底部加裝兜底,並採用由方鋼和鋼絲網組成的防拋網,網格為1釐米小孔網格,將合攏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內,不讓一粒石子落入機場二通道。

集約利用城市空間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首次提出建設『四環線』,是在2008年。」昨日,武漢綜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童亞雄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考慮到三環線的貨運壓力會越來越大,武漢周邊新城組群的聯繫不夠暢通,武漢市當年提出四環線的設想。當時期望四環線成為貨運通道為主的高速通道,有了這條通道,既可以改善新城組群之間的交通條件,也有利於提升武漢市的高快速路網的通行效率。

當年開始,5家設計院經過5年時間對四環線進行策劃、設計,並多次尋求國際國內省市知名專家認證。

「最終確定的148公裡的四環線,特點、難點也非常鮮明。」童亞雄說,因為三環和五環之間都是建成區,新增一條四環線面臨協調難度大、控制因素多的問題,這也成為後面建設的難點。

同時,四環線九成以上道路全部是高架,通過上層高架高速路、下層城市道路等方式,實現複合空間的利用,「這是一個典範。」

另外,因為四環線的高標準,它建成通車後將成為全省第一條雙向八車道的高速公路,值得期待。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建設處副處長王濤表示,四環線是湖北省規劃的「七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網的「環一」,其建設將進一步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布局,優化武漢「環線+射線」路網結構。對於構建溝通武漢市六大新城組群、水港、空港、保稅港、物流園區、產業園區之間的快速通道,增強武漢三鎮過江交通能力,緩解三環線和京港澳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四環線具有重要意義。

■ 連結

武漢四環線項目是湖北省、武漢市十三五期間規劃的重點交通工程。

項目位於武漢繞城高速和城市三環線之間,途經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青山區、洪山區、黃陂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漢陽區、武漢經濟開發區、江夏區,是連接武漢六大新城組群的快速通道。工程全長約148公裡,線路90%設計為高架形式,按時速100公裡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

據悉,武漢四環線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是連接武漢市六大新城組群的快速通道,是武漢市「環形+放射」的道路骨架網絡的有機組成部分。整個四環線貫通後將有效銜接新城組群交通樞紐、物流園區、產業園區,有效緩解繞城公路與三環線的交通壓力。四環線不僅僅是城市環線,同時也是湖北省高速公路網重要組成部分,將併入全國高速公路網聯網收費系統。

(作者:楚天都市報)

【來源:雲上黃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張藍圖幹到底,武漢四環線主線正式貫通
    「一張藍圖幹到底」,四環線歷經多年建設,迎來主線貫通,進一步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網構架,改善武漢城市圈交通條件,推進武漢打造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武漢市四環線主線正式貫通。參與四環線最早規劃的中交二公院工程師唐海威回憶,他2009年一入職就參與了四環線的規劃項目。武漢市四環線主線正式貫通。記者 李子云 任勇 攝歷任政府推動四環線建設落地,規劃由六車道改為八車道2010年5月,武漢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四環線規劃建設問題,同意四環線規劃建設方案,並要求進一步深化研究規劃建設方案。
  • 下個月主線貫通!武漢即將邁入四環時代!
    據悉,武漢四環線將於12月主線貫通,武漢即將邁入四環時代!四環線位於武漢市三環線和繞城高速公路之間,線路全長148公裡,採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裡,是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連接武漢市六大新城組群的快速通道,是武漢市「環形+放射」的道路骨架網絡的有機組成部分。據了解,整個四環線建設分為東四環、西四環、南四環、北四環和青山長江大橋等幾個區段。
  • 武漢四環線即將貫通,嘉魚去武漢又多了條快速通道啦!
    武漢四環線即將貫通,嘉魚去武漢又多了條快速通道啦!11月30日,駕車通行沌口長江大橋的貨車司機胡德軍說道「四環線全線按高等級公路標準建設,編號為S40,屬於湖北省高速公路網重要組成部分,是湖北省首條採用雙向八車道標準建設的高速公路,將併入全國高速公路網聯網收費系統。」
  • 武漢新添一條四環線至繞城高速的城市主幹路
    記者陶常寧 攝01全長6.9公裡,道路拓寬至雙向4至6車道綠色大道(四環線-外環南路)工程區位圖。通訊員肖暢供圖武漢城建集團建設管理公司綠色大道項目現場負責人李錦旭介紹,綠色大道(四環線-外環南路)全長6.9公裡,西起焦沙中路道口,接綠色路,穿過八吉府大街,東至外環南路,設計時速50公裡。記者沿現在的綠色路驅車至八吉府大街,僅雙向2車道,道路非常窄,而且經常與大型運輸車輛「擦身而過」。「等到綠色大道建成以後,道路拓寬一倍不止,從2車道變寬至4-6車道。」李錦旭說。
  • 武漢新建一條城市主幹道!連接四環線-外環南路
    全長6.9公裡道路拓寬至雙向4至6車道預計2022年底建成通車綠色大道(四環線-外環南路)工程區位圖武漢城建集團建設管理公司綠色大道項目現場負責人李錦旭介紹,綠色大道(四環線-外環南路)全長6.9公裡,西起焦沙中路道口,接綠色路,穿過八吉府大街
  • 跨江越湖,武漢四環線成城市流動景觀線
    >以及多個公園和溼地一路是景即將貫通的它被譽為「武漢最美環線」武漢四環線西四環後官湖特大橋球形全景。綠色選線:繞行七大湖多建6公裡作為湖北最寬高速公路,四環線雙向8車道,全長148公裡,沿線穿越區域水網密集、綠楔相間,串起眾多湖泊,在世界大城市環線中獨一無二。道路如何與環境相容,為設計建設者帶來挑戰。
  • 跨鐵路、越公路、穿河湖,武漢北四環「最硬骨頭」這樣啃下來
    近日,武漢市交通運輸局通報,總投資400億元、歷經7年建設的武漢四環線,12月將迎來主線貫通。在一個月前的11月9日,四環線武湖至吳家山段(簡稱武漢北四環)二標項目完成最後一段混凝土路面澆築任務,標誌著該項目克服年初新冠疫情影響,提前圓滿完成所有施工任務,為武漢四環線全線順利通車打下堅實基礎。跨鐵路、越公路、穿河湖,北四環的建設環境,在四環線6個新建段中可謂最複雜。
  • ...大四環」快時代!明日又有71.9公裡試通車,各方向通車示意圖來了
    6月28日上午,記者探訪鄭州市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南四環凱旋路高架橋上了解到,該工程高架主線(除南四環金岱路-經南八路段外)實現貫通,已具備通車條件,計劃於6月29日試通車,標誌著鄭州將進入「雙環+井字」的快速路網時代。目前,該工程已全面轉入地面道路施工高潮,預計年底前將完成全線建設任務。
  • 鄭州「大四環」新進展:大河路(西三環北延段至東三環段)地面主線...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文 鄧萬裡/圖7月27日上午,鄭州市大河路(西三環北延段至東三環段)地面主線道路建成試通車,通車長度佔全線長度的80%左右。這也是繼6月29日,鄭州市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高架主線通車後,該道路工程的又一重要節點。
  • 青山區將新增一重要城市主幹路,綠色大道(四環線-外環南路)工程開工
    楚天都市報12月15日訊(記者黎先才 通訊員肖暢)今日,位於武漢市青山區內全長約7公裡的綠色大道(四環線-外環南路)工程開始施工打圍,標誌著該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預計於2022年年底竣工通車,屆時將成為連接青山區、武漢化工區的一條重要的東西向城市主幹路,同時還是聯繫武漢市東部出口道路四環線、武鄂高速公路及外環線的重要通道。該項目全長6911米,西起焦沙中路道口,穿過八吉府大街,東至外環南路,全線設計車速 50千米每小時,分兩段組織實施,分別為綠色大道(四環線-八吉府大街)、綠色大道(八吉府大街-外環南路)。
  • 武漢規劃建設「環+放射」路網結構體系
    然而早期的規劃不能完全匹配武漢城市建設發展速度,在不改變既有的「三環十三射」快速骨架路網布局的基礎上,武漢市對二環線的走向進行了修改。  最終確定的二環線,改由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武漢二七長江大橋、江漢二橋及發展大道、水東路、東湖路、珞獅北路、珞獅南路、雄楚大街、墨水湖北路、龍陽大道等道路圍合而成,全長約48公裡。
  • 惠州市區四環南路今天試通車
    今天上午,惠州市區四環南路道路工程試通車,這樣,從惠城河南岸冷水坑開車前往仲愷單程只需10多分鐘,比以往縮短約30-40分鐘車程。四環南路的開通將大大緩解惠州市區三環南路和仲愷大道的擁堵問題。這也是繼去年底金愷大道通車後,又一條惠城通往惠陽、仲愷的快捷通道!
  • 北四環即將通車,哪些樓盤能在「快時代」受益?
    鄭州「大四環」工程是惠及民生的大建設,工程量之大創造出鄭州市眾多紀錄。按照之前的計劃,鄭州「大四環」高架主線將於今年4月底建成通車,但受多重因素的影響,通車時間延後。目前,西四環、北四環高架主線已經連通,從航拍圖看,東四環、南四環高架主線也已基本連通。北四環高架主線有望今年6月底通車,地面道路年底前通車。鄭州的大四環「快時代」即將到來。
  • 四環南路等4條主幹道加速惠州「西進南融」
    四環南路通了,最重要是心理距離縮短了惠州微博房產:2019年11月明確惠州「豐」字交通其中第二橫中部交通軸線快速通道的部分與四環南路共線,今年1月6日,四環南路主線通車。葉曉燕:我之前一直都有一個觀點,我就說我們惠州要把整個城市更加均衡的發展,是一定要去連通南面的惠陽大亞灣仲愷,一定要連成一片,所以為什麼我們的第1條地鐵線是往南走的,原來有很多各種各樣的一些猜想,但是它一定是往南走的。
  • 武大高速加快建設,設機場、濱湖兩大支線,助力武漢臨空副城發展
    武漢至大悟高速主線長 76.505 km,於 2019 年12 月開工建設,將於2022 年12 月建成通車,建設周期36 個月。起於三環線南湖村互通,跨漢口北大道,於新十公路萬家咀轉盤處折向東北方向,上跨武漢北編組站、合武高鐵繼續沿新十公路前行,於西河附近折向西北。
  • 四環路南段主線今日放行通車
    四環路建設工程一直牽動著眾多市民的心,施工單位今天傳來好消息:四環路南段惠南立交至惠臺立交主線已完工,今天上午主線放行通車,從河南岸冷水坑開車前往仲愷單程只需要10多分鐘,將大大緩解市區三環南路的擁堵問題。這也是繼去年底金愷大道通車後,又一條惠城通往惠陽、仲愷的快捷通道!
  • 青蘭高速公路萊泰段改擴建工程實現雙向八車道貫通
    11月5日,隨著最後一段路面攤鋪完成,標誌著由中國化學工程承建的青蘭高速公路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工程施工五標段全段路面主體工程施工完畢,項目主線實現全線貫通。 青蘭高速萊泰五標段全線長度8.9km,由西向東依次經過泰安市徂汶景區、泰山區、高新區,原為雙向四車道;本次改擴建按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擴建,其中建設特大橋1座,分離立交5座,天橋1座,互通立交1處,服務區1處。
  • 全線貫通!鄭州紫荊山南路「最後一公裡」將不再難!
    7月5日聽說紫荊山南路全線貫通,家住南龍湖紫荊山南路祥雲路的王先生抑制不住的高興,原來上下班,只有京廣快速路和鄭新快速路可以選擇,小劉橋、蘇莊,這些朗朗上口的地方,火起來只有一個原因,堵!每天上下班是王先生最頭疼的事情,如果不提前出門,就會遲到。如今紫荊山南路全線貫通,路修到了家門口,王先生覺得,不僅回家更方便了,鄭州往南的道路,又多了一個選擇。
  • 廣連高速首條雙線隧道貫通
    廣連高速全線首條雙線隧道貫通。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妍 通訊員史禹、楊博瀚、黃巡晉攝影報導)廣連高速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記者昨天獲悉,1月10日,由中交四航局廣連高速TJ13施工段承建的青山隧道雙線順利貫通,這是廣連高速公路全線首條雙線貫通的隧道。廣連高速公路項目起於廣州從化,終於清遠市連州市大路邊鎮粵湘兩省交界處,全長235公裡,為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100~120公裡,總投資超400億元,是目前中交四航局最大的單體投資項目。
  • 廣東珠海啟動金琴快線北延段二期工程,城市快速路,雙向六車道
    近日,珠海交通建設迎來了多個好消息:珠海洪鶴大橋、金琴快線、香海大橋支線工程梅華互通至造貝互通段、鶴港高速江珠高速至機場東路段正式通車。與此同時,橫跨磨刀門水道的珠海隧道當日動工。其中,金琴快線是珠海市重要南北向快速路,北接金鼎片區(起於港灣大道金鳳路口),南至橫琴新區(接南灣大道昌盛路立交)。道路全長24.7公裡,是珠海市首條全線沒有設置紅綠燈的市政快速幹道。隨著金琴快線的建成通車,其北延段二期工程也隨著啟動。金琴快線北延段二期工程建設地點位於珠海市高新區,起點對接金琴快線北延段一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