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書店重新營業:書店的核心依然存在

2020-12-16 新京報書評周刊

12月2日,英國的獨立書店重新營業,第二次「封國」以來,第一批讀者前往不同書店購買他們期待已久的作品。位於倫敦皮卡迪利大街(Piccadilly)的水石書店(Waterstones)一開門,第一位讀者徑直去找2020年布克獎獲得者道格拉斯·斯圖爾特(Shuggie Bain)的得獎作品《舒吉·貝恩》(Shuggie Bain)。

圖片來源於網絡,The Guardia官網, A bookseller stands behind a plexiglass screen in Waterstones. Photograph: Yui Mok/PA

撰文丨汪天颺

自2020年11月5日英國進入為期四周的第二次「封國」以來,英國獨立書店斯基利科恩(Skillicorn), 水石書店(Waterstones),英國暢銷書作家菲利普·普爾曼(Philip Pullman)以及布克獎獲得者薩爾曼·魯西迪等實體和個人均致力於將這些獨立書店歸為「重要零售商」(essential retailers)。這類零售商在封鎖階段依然可以營業,而英國媒體認為政府對「重要」(essential)的界定較為模糊不清,比如,同樣可以出售書籍的報刊零售WH史密斯(WH Smith)依然可以營業。

在這一情況下,英國書商協會(Booksellers Association)也呼籲重開獨立書店。儘管如此,這些獨立書店自11月5日關閉至12月2日。因此,書商們表示,12月的重新開放尤為重要。在英格蘭伊爾克利(Ilkley)獨立書店The Grove Bookshop中工作的邁克·桑斯伯裡(Mike Sansbury)表示儘管可以線上訂購書籍,但是「你無法獲得在書店中意外發現一本書的驚喜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英國書商協會(Booksellers Association)官網, https://www.booksellers.org.uk/

但是這次重開書店,不少書商對自己經營的書店能否繼續維持其經營能力也表示焦慮,他們想要通過這次重新營業的機會彌補之前的損失,並為2021年做好準備。在今年5月第一次「封國」期間及此後,一批獨立書店均建立起自己的網絡銷售平臺和線上銷售服務(「click-and-collect service」)。而英國於10月加入獨立書店的線上銷售網站「書店」(Bookshop)後,截至目前獲得了443,412.78英鎊的籌款。

圖片來源於網絡,「書店」(Bookshop)官網,https://uk.bookshop.org/

斯基利科恩表示,人們在疫情期間重新發現了閱讀的樂趣。另一家獨立書店芬奇姆(Fincham)也認為,「書店的核心依然存在」,他們會一直在那裡和顧客聊聊他們喜歡的書,查詢那些被遺忘已久的書目,「希望能成為讀者與他們的下一個偉大發現之間的紐帶」。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dec/02/english-bookshops-reopen-hoping-for-christmas-trade-rescue-after-lockdown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54838727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nov/10/englands-bookshops-should-be-classed-as-essential-booksellers-argue

本文為獨家原創文章。撰文:汪天颺;編輯:張進;校對:李世輝。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重慶多家書店重新對外開放 營業時間進店人數有限制
    △重慶大眾書局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3月10日,重慶日報記者獲悉,包括解放碑重慶書城、重慶購書中心、大眾書局等書店已重新對外開放。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此次重新對外開放的書店為解放碑重慶書城,重慶購書中心觀音橋茂業店、南坪上海城店、大坪時代天街店以及位於彈子石老街的大眾書局。而包括西西弗書店、精典書店等實體書店的的重新開放時間依然待定。重慶日報記者注意到,這些書店重新對外開放後,除了要求市民出示渝康碼、排隊時需保持安全距離外,對於營業時間,進店人數等都進行了明確的限制。
  • 反抗亞馬遜:美國線上獨立書店網站進駐英國
    原標題:反抗亞馬遜:美國線上獨立書店網站進駐英國今年在美國成立的「書店網」(Bookshop.org)被認為是獨立書店的福音。該網站旨在為獨立書店開闢銷售頁面,讓讀者擁有亞馬遜之外的另一個網購圖書的選擇。該網站已在本周一正式於英國上線,目前已有超過130家獨立書店進駐。
  • 書店觀察|從藝術書展看二線城市的獨立書店
    談起成立這家書店的初衷,卷子說,她關注對設計、藝術和生活三者關係的思考,希望打造一個展現國內年輕設計師、插畫師、藝術家作品的社區空間,匯聚喜愛紙本讀物、喜愛印刷藝術的人們。在她看來,實體書店存在的意義在於通過空間的推動與傳播,讓來到這裡的人們能夠去了解每本書、每件藝術品的故事或文化,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勇氣和動力,能夠更好地去生活和工作。
  • 在卓爾書店工作以及調查武漢各大書店的反思: 獨立書店是自由社會的基石
    那麼在很多書店用人單位方面,覺得只是需要「打雜」人員,因此就只給與兩千左右的薪水,因此也難免有求職者說「不當人看」的表現。      二者都存在問題。薪水太少,真正有人文理想的人就很難來應聘,對書店來講也很難求到人才。來應聘者都是來謀生求以生存,自然自身的素質與學識就欠缺很多。
  • 獨立書店,像Hermès、Prada、LV一樣活著
    2月5日,中國實體書聯盟書萌曾經做過一個書店現狀調查,發現85.84%的書店關店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如果疫情繼續,77.62%的書店堅持不到三個月,73.94%的書店認為即使恢復營業,收入也到不了之前的一半。但其實,獨立書店的生存窘境一直深藏在國內圖書零售業的產業中。
  • 【海外】獨立書店復甦喚紙書閱讀熱
    從2010年起,就在復活節與網購日(CyberDay)之間,設立了為鼓勵消費者回歸到實體店購物的「光顧小店生意日」(SmallBusinessSaturday)。今年這一天是11月29日,不少獨立書店將邀請作家到店與粉絲見面並籤名售書。明年5月2日將是美國國家獨立書店日,通過這些形式,使業內外共同關注保護獨立書店的問題。
  • 獨立書店,像Hermès、Prada、LV一樣活著?-虎嗅網
    2月5日,中國實體書聯盟書萌曾經做過一個書店現狀調查,發現85.84%的書店關店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如果疫情繼續,77.62%的書店堅持不到三個月,73.94%的書店認為即使恢復營業,收入也到不了之前的一半。但其實,獨立書店的生存窘境一直深藏在國內圖書零售業的產業中。
  • 他們記錄50間紐約書店,尋找獨立書店的精神
    作家Philippe Ugnar和攝影師Franck Bohbot走遍紐約,採訪拍攝五十位獨立書店店主,記錄他們與他們的書店。Ugnar說,獨立書店有一種精神,書店的意義遠超於販賣書籍,是「眾生的庇護所」。這個系列雖誕生於紐約,但類似的故事正在世界各處上演。
  • 海南小眾獨立書店品牌觀察:小書店的三種覺醒
    不應固封於自我情感的堅守,更需要經營者擁有洞察市場和經營策劃的能力,尤其是對於小型書店而言,更需要有它的特色和存在的區域分析,精準定位客戶,更加關注和努力建立與讀者群的情感聯繫,在現有的讀者群中以書刊的品質和知識檔次,構建售賣商業網絡,最終實現經濟與人文的契合。
  • 在獨立書店發呆
    說起獨立書店,也許你會想到文藝、小資獨立書店,在傳統書店中獨樹一格無所依附,人文關照,持之以恆在圖書零售店分類中,獨立書店自成一格與其它形態各異的圖書零售賣場幾分天下
  • 除誠品書店外的臺灣獨立書店:療慰心靈創傷的港灣
    電話:00886-3-5100531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東寧路一段207號  價格:書籍新臺幣20元起  營業時間:每日10:00~20:00  附註:免費提供咖啡與無線上網  2.瓦當療愈人文書屋  從媒體人轉變成書店女主人的陳晏華
  • 左岸咖啡館|獨立書店的色彩哲學(內附書店簡要介紹)
    之所以用色彩作為連接,是因為左岸咖啡館五款飲品的五種不同顏色👇另附對應的五家獨立書店介紹:1.詩生活-詩人雜貨店這是一間以「詩」為題材的書店,老闆娘陸穎魚的詩海世界,店內的每一項與詩相關的小屋,或許就可以將你帶進詩意盎然的氛圍中。
  •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宣告閉店,這些獨立書店仍在與世界對抗2020年5月31日,一代精神象徵、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敦南店在開業21年後正式閉店,當晚,超過5萬名讀者來到現場,告別這個陪伴了他們21年青春的記憶。
  • 對話不流:獨立書店不因獨立而有價值
    前言「保羅喜歡遊歷全部世界的書店,他想,既然口袋的形式是店,內涵是書,而又獨立存在,那麼,『獨立書店』也未嘗不能成為自己的另一個名字,你也同意吧?他和你一樣,是愛書之人(這種人恐怕是全部宇宙中最難清除的奇妙一小撮存在)。」這是「保羅的口袋」誕生不久後,不流在豆瓣日記中寫下的片段。
  • 2020中國書店大會:書店重做的核心是創新
    致敬盛典現場頒發了「年度書店之都」「年度最美書店」「年度主題書店」「年度鄉村書店」「年度社區書店」「年度書店品牌」等8項年度稱號,其中深圳市榮獲2019「年度書店之都」的稱號。致敬盛典頒獎現場。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副局長董伊薇在致辭中表示,一年一度的書店致敬活動今年已是第三屆,兩年來,致敬活動本著推動實體書店改革發展,提高書店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宗旨,越辦越好,已經成為中國書店創新發展成果的展示平臺和年度最美書店的推廣平臺。在網際網路時代和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書店核心價值如何重構?
  • 杭州解放路新華書店昨起重新營業,買書的方式有點特別…
    昨天,杭州解放路新華書店重新營業 不過想要和平時那樣 在書店逛逛看看是不可能了 書店給出要求 有備而來,即買即走 解放路新華書店是杭州新華旗下第一家恢復營業的門店
  • 裁員之後,紐約最著名的獨立書店何去何從 ?
    原創 許知遠 單讀新冠疫情讓處在寒冬中的書店產業雪上加霜。一些獨立書店在疫情中遺憾倒下,留下來的書店也艱難求生。3 月 23 日,紐約文化地標 Strand 書店宣布裁員 188 名員工,僅留下 24 名員工。
  • 漂洋過海來看你——臺北獨立書店之旅
    (此文經重新修訂刊發,文中提及書店可能也「抬頭換面」)你知道這是一個永遠亮著燈暈,等待你的情人。你也需要知道這個情人的熱情、風情、柔情、激情、文情、閒情與內情。我的開門第一件事就是去書店——隨便哪一家書店,我總是充滿一種靜靜的興奮。我轉身進了書店。
  • 臺北五間特色獨立書店
    今日網絡科技愈加發大物,透過網絡閱讀蔚然成風,但依然還有很多人喜歡翻書的快感,更何況書店早已擺脫單純賣書的呆板印象,複合式經營模式已成常態,相比於誠品等大型連鎖書店,小而美的特色獨立書店依然充滿了他獨有的韻味,下面就簡單介紹臺北的五間特色獨立複合式書店。有興趣的書友閒暇大可一逛。
  • 徐匯又有實體書店恢復營業!還將新開一家24小時海派書店
    徐匯又有實體書店恢復營業! 大隱書局武康大樓店今起恢復營業,而在不久之後也將有一家新的大隱書局門店落戶徐匯,大隱書局創始人劉軍表示這是一家主打海派文化和海派音樂類書籍的24小時書店,選址於徐匯區小木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