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由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書店大會暨「新時代杯」2019時代出版·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近日在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書店重做與高質量發展」。本次大會發布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和《2019中國實體書店圖書報告》。致敬盛典現場頒發了「年度書店之都」「年度最美書店」「年度主題書店」「年度鄉村書店」「年度社區書店」「年度書店品牌」等8項年度稱號,其中深圳市榮獲2019「年度書店之都」的稱號。
致敬盛典頒獎現場。主辦方供圖
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副局長董伊薇,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吳尚之,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理事長艾立民,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可,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百道網董事長程三國等嘉賓出席。
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副局長董伊薇在致辭中表示,一年一度的書店致敬活動今年已是第三屆,兩年來,致敬活動本著推動實體書店改革發展,提高書店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宗旨,越辦越好,已經成為中國書店創新發展成果的展示平臺和年度最美書店的推廣平臺。
在網際網路時代和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書店核心價值如何重構?董伊薇講到,中國書店大會討論了「書店重做與高質量發展」,空間重做、活動重做、品牌重做……大家的探討為實體書店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開拓了思路、探索了路徑,為書店更好地肩負使命任務明確了方向、提供了方案。
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理事長艾立民表示,「書店重做」是書店的整體功能、經營方式和業態整合上更加適應當前新零售和新消費帶來的變化。「書店重做」是堅持書店核心價值,把主業始終放在書店經營的核心地位。「書店重做」是強調書店走自己的創新發展之路。時代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可也談到,重做重塑,是因為書店不僅僅是書店,而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接口,連接著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文化空間、社會空間、精神空間、心靈空間和創造空間,有著巨大的政治、文化和社會意義。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百道網董事長程三國從價值、模式、供應鏈、選品、產品、電商、場景、數據、活動、設計等十個維度提出「書店重做」路徑。他預言書店未來十年,中國將誕生世界上最大的品牌書店,80%的書店店長決策將被AI替代,書店越來越人文化和人性化。
2019年實體書店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圖書銷售網點同比增長了4 %。盤點2019年書店建設與發展情況,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受政策拉動影響校園書店,特別是高校書店成為建設的重點。鄉村書店和社區書店繼續蓬勃發展,為城鄉讀者打造了更多閱讀空間。二是實體書店傳統賣場升級改造的力度不斷加大,湖北、安徽、雲南、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新疆等省區國有新華書店都投入大量資金,實現了書店環境的改造和功能的提升。三是大書城建設仍在繼續發展。深圳第六座書城龍華書城、新疆國際友誼書城、湖北黃岡遺愛湖書城等大型書城相繼落成投入使用,成為新的城市文化地標。據統計目前我國5000平米以上的大書城已有135座,其中1萬平米以上書城35座。
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民說:「2019年,是中國書店業發展不平凡的一年,鄉村書店勢起,以『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高校書店重現繁榮,大學出版社社辦書店唱主角;鄂軍崛起,新華和民營共同發力;社辦書店,在堅守中創新等等,都為中國書店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變革與機遇。」王民表示:安徽出版集團積極推動線上線下整合,加大與實體書店的合作力度,通過出版社和書店的角色互補,共同實現多元化和品質化的閱讀推廣,為常態化的全民閱讀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020中國書店大會還發布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2019年中國網絡綜合書店打卡大數據顯示,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0000家,美團點評書店打卡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年中國關閉了500多家書店,其中新華87家,民營129家。程三國表示,相比較而言,2019年每天有8219家餐廳倒閉,倒閉率91.6%,因此過分放大書店閉店的聲音不符合事實。2019年中國應該是世界上書店總量最多的國家,他披露了一組研究數據,中國書店總量有70000多家,印度為21800家,美國是13968家,德國6000家。相比較中國的新開店數量,美國在2019年只有99家新書店,英國只有15家。報告顯示,2019年書店最多的五個城市分別為成都、南京、瀋陽、西安、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