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深圳市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經驗交流會舉行

2020-12-13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訊 (記者徐平)由深圳市新聞出版局指導、深圳市書刊發行業協會和深圳晚報社共同主辦的2020深圳市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經驗交流會在深圳書城南山城舉行。100多位業界代表就實體書店創新經營發展模式、跨業經營打造城市多元文化空間等話題分享經驗、交流看法。

  深圳書城模式是深圳實體書店創新發展的成功案例,並作為大型書城運營樣本向全國輸出。深圳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昌龍以《迎接全民閱讀時代:大書城的轉型》為題,講述了深圳出版集團對深圳書城模式的進一步探索。他表示,實體書店是全民閱讀的主陣地,大書城要成為愛書人的樂園,更要成為懂書人的殿堂。六大深圳書城的工作人員都樹立了「讀書以及一切為讀書所做的服務都是高貴的」核心價值觀,秉承「為讀者找好書、為好書找讀者」的服務理念。

  深圳榮獲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頒發的「2019年度書店之都」稱號,全市現有實體書店近700家,大型書城7座。大書城的代表深圳書城中心城總經理楊茜表示,深圳書城中心城作為公共閱讀服務場所,希望讓每個讀者找到自己需要的空間。

  小書吧的代表深圳市書城文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監蘇清贇認為,運營街道書吧首先應明確客戶定位,再推出精準服務。深圳書城中心城24小時書吧經理紀芸認為,以書為核心,呈現最好的內容,讀者是會為內容買單的。

  與會者均認為,當下實體書店的業態、場景等都發生變革性重塑,從單純的圖書銷售轉向兼具教育、交流、展覽、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綜合體,實體書店的轉型之路必須要從傳統書店經營思維走向「書店+」、再邁向「文化+」,在提供優質閱讀生態的同時,重構實體書店的經營業態和閱讀場景。

  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實體書店發展,2020年1月印發的《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辦法》明確提出支持實體書店建設及專項資助,兩度向市民發放購書現金抵扣券,支持實體書店抵抗疫情衝擊,助其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深圳實體書店從業者均表示,在政府出臺扶助政策的同時,書店自身則要苦練內功、升級思維、善謀新路。深圳市友誼書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玲認為,書店經營者需要順應市場變化發展新的業態模式。


相關焦點

  • 深晚報導|亮出「組合拳」,為實體書店聚勢賦能
    12月1日,"深愛書店圳在賦能" 2020深圳市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經驗交流會在深圳南山書城舉辦。經過歷屆市委市政府的打造和培育,全民閱讀已成為深圳一道獨特而傑出的人文景觀,成為鮮明的人文身份標識。全市800多家大大小小的實體書店,構築了深圳全民閱讀的基礎生態圈和人文底盤。
  • 深愛書店 圳在行動
    這其中,實體書店作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 站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節點上,2020深圳市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經驗交流會昨日在深圳南山書城華夏星光影城舉行,以「深愛書店 圳在賦能」為主題,聆聽呼聲、分享經驗、碰撞思維,共同引領深圳實體書店邁向新發展。100多位實體書店的從業者、行業專家和有關領導出席了交流會。
  • 誠品、言幾又等轉型複合經營模式 實體書店謀突圍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部門出臺《內蒙古自治區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千人擁有出版物發行網點數達到全國平均水平0.15個的目標,全區實體書店達到3900家。過去幾年,以單一圖書銷售模式為主的實體書店舉步維艱,眾多書店在經營壓力下紛紛創新經營模式,開始向複合式經營轉型升級,一部分特色書店由此蓬勃發展。
  • 「鏈通你我 融通未來」深圳市供應鏈金融擔保業務交流會隆重舉行
    12月10日下午,由深圳海關、深圳市商務局主辦,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中銀保險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承辦的「深圳市供應鏈金融擔保業務交流會」(以下簡稱「交流會」)在深圳海關福強辦公區舉辦。深圳海關關稅處處長鄭冬陽、深圳市商務局對外貿易處處長時冬昕出席了本次交流會並發表致辭。
  • 2020-2022年實體書店的三條轉型思路
    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不斷發展壯大以及電子閱讀的日漸普及,傳統實體書店深陷大規模的閉店風波中,僅2019年就有500多家書店關閉。實體書店的市場規模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019年我國實體書店呈現負增長,市場規模為307.6億元,同比下降4.24%。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實體書店的抗風險能力就更弱了。
  • 深圳市書刊發行業協會揭牌成立
    這樣的背景下,在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新聞出版局)指導下,由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天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深圳市分公司、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中國圖書進出口深圳公司、深圳書城新華書業連鎖總部有限公司、深圳市友誼書城有限公司、深圳市書城文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舊風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鑫教育圖書教育公司10家企業發起並成立了深圳市書刊發行業協會(簡稱「深發協」)。
  • 中國嬰幼童服裝高峰論壇舉行 聚焦母嬰實體轉型升級
    中國嬰幼童服裝高峰論壇舉行 聚焦母嬰實體轉型升級 2020年12月11日 13:00:56來源:浙江在線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線上電商對母嬰實體門店產生了非常大的衝擊,有關數據顯示,2019年,社交電商佔據了實體門店30%-40%的消費者流量。
  • 疫情加速轉型 實體書店的這些自救大法可以抄!
    2019年,各大實體書店都好像進入了一個「水逆期」。大牌如誠品和「老書蟲」也逃不過這波浪潮的衝擊,不難想像在它們背後,有多少無名的小書店無聲無息地消失在市場的大浪之中。據行業對1000餘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87.17%的書店沒有任何收入來源,37.02%的書店的資金儲備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42.02%的書店撐不到三個月。
  • 禮士會客廳|書店與城市①中國實體書店行業的發展進程
    【編者按】2020年初,一篇名為《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刷遍朋友圈,吸引了城事會客廳的注意。書店是城市中有「靈魂」的空間,為每一個愛書人提供文字的居所,那麼,城市又該如何支持和回報書店呢?
  • 實體書店數量猛漲 鄉村書店異軍突起
    2020中國書店大會8日在京舉行。會上發布的《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實體書店轉型和渠道下沉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原本以城市為主陣地的實體書店將觸角伸向了鄉村,鄉村書店助力鄉村振興成為2019年實體書店發展的一個亮點。
  • 兒童友好|「稚」慧賦能,推動書店轉型升級
    2020年12月5日,北京市新華書店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北京圖書大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洪生,副總經理秦輝一行到訪中國兒童中心,就兒童友好型教育綜合體城市(北京)示範基地項目(以下簡稱「北京項目」)工作推進進行洽談。
  • 實體書店轉型要「面子」也要「裡子」(品牌論)
    書籍,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讀書,是承繼文化的重要方式;書店,是傳播文化的重要空間。很多人的知識啟蒙和思想共鳴,通常會與一兩本書有關,往往從家門口的書店開始。伴隨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的讀書方式、閱讀習慣有了很大改變,實體書店的發展受到不小衝擊。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數位化閱讀呈快速發展趨勢,紙質閱讀呈放緩趨勢。
  • 寧波實體書店逆境求突圍
    此外,有關專家建議,各級政府部門2019年應該下達給實體書店的獎勵扶持資金,尚未支付的要儘快撥付到位;同時,將2020年擬要撥付的扶持資金提前下撥,此舉在不增加財政支出的情況下,可以幫助實體書店將資金流轉起來,以免因資金鍊斷裂而關門。專家還呼籲,各級黨委、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在設計2020年書籍、文具採購業務公開招投標方案時,讓實體書店參與競爭。
  • 「書店+」的新商業模式成型 實體書店換了新面孔
    近日,北京高二學生林凌參加由北京三聯韜奮書店舉辦的主題活動。「書店的裝修很精緻,還有咖啡店和自習區,在這裡看書覺得非常舒服。」林凌說。眼下,實體書店正在應對手機閱讀、網絡書店、電子書等帶來的挑戰,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迎來新一輪的轉型與發展,逐漸形成「書店+咖啡店+零售+講座」等「書店+」的新商業模式,大量書店走進商業購物中心開設新店,演繹出不同於傳統書店的新業態。
  • 安徽:「記者調查」探索「賣書+」 看合肥實體書店的轉型升級之路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對於原本就生存艱難的實體書店無疑更是雪上加霜。網上直播、線上銷售、微信服務……在記者走訪的幾家實體書店後發現,為了留住更多的書香角落,書店開始紛紛「擁抱」線上,尋找突圍重生的道路。
  • 實體書店如何走進校園
    為此,2017年省市宣傳、教育、新聞出版、文明辦的相關部門聯合發文,相繼制定了「實體書店進校園」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0年底,在全省(市)高校和2000人以上的中小學校基本完成校園書店建設任務。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富治還主持召開專題會議作就全市「實體書店進校園」活動做了動員部署,要求相關部門齊心協力,步調一致,統籌推進校園書店建設。
  • 「實體書店應對疫情」學府書店轉型之路
    東北網7月20日訊(記者 許諾)學府書店坐擁於黑龍江大學和哈爾濱理工大學的黃金圈,開啟全新的轉型之路。長期以來,售賣教育輔導類書籍是哈爾濱市學府書店的一條「生命線」。書店坐擁於黑龍江大學和哈爾濱理工大學的黃金圈,疫情原因,學校未能開學,營業額幾乎為零。學府書店立即轉戰思路,尋求突破,開啟全新的轉型之路。哈爾濱市學府書店成立於1980年,擁有40年經營歷史的大型綜合性書店,經營外語、法律、經濟管理、科技、文學、少兒、教育輔導等分類品種30餘萬種。
  • 實體書店如何追求智能化發展
    【百道編按】近年來,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實境等新技術,許多傳統實體書店正在通過智能化的方式走上升級之路,智能書城、無人書店等概念不斷照進現實。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書店智能化的評判標準不是採用了多少智能科技手段,而是用戶的體驗感。受網際網路購書、電子閱讀和數字出版等衝擊,實體書店的轉型升級、多元發展成為整個行業的普遍共識。
  • 郴州:發展電商產業 助力實體轉型升級
    紅網時刻5月2日訊(通訊員 安志恆)4月30日下午,粵泰華泰城首屆電商論壇暨郴州播商產業示範基地籌備處成立儀式在華泰城綜合體舉行,標誌著郴州實體商家轉型升級邁出重要一步。近年來,隨著電商的發展,給實體店銷售帶來很大的衝擊,網絡銷售非常活躍。今年的疫情給電商發展帶來良好發展機遇。
  • 盈利模式單一資本難進 實體書店長期發展還需轉型自救
    實體書店盈利模式單一在線上書店興起之後,實體書店的銷售額一直呈現下降趨勢。而近幾年,眾多實體書店又出現在各大商圈,包括言幾又、Page One、西西弗書店等。 與傳統新華書店不同的是,這些新出現的實體書店都有其獨特的裝潢和舒適的讀書體驗,例如主打階梯風格的「鍾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