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海茫茫總不平,一波才逐一波生;從知讒妒終無益,色未衰時命已傾。
——《蔡東藩說慄姬》
慄姬是劉啟的妃子,是齊國人。她應該算是劉啟真正喜歡的女人,因為,劉啟的前三個兒子都是這個女人所生。慄姬能夠贏得劉啟的歡心,除了她能歌善舞、豔絕京城以外,還有她善使手段,懂得劉啟的心思,全力滿足以獲得聖心。
慄姬在劉啟身上花費了不少心思,不過,這個都是值得的,畢竟,她成為了皇帝的妃子。
公元前151年,劉啟的薄皇后被廢,新的皇后換成了王皇后。
那麼,漢景帝這麼寵信慄姬,為何沒有將她推上皇后之位呢?
如果,沒有薄皇后,相信慄姬早就坐上了皇后之位。因為,慄姬的出身沒有薄皇后尊貴,所以,她搶不了這個位置。現在,薄皇后被廢,她應該能坐上皇后之位,可是,慄姬的嫉妒心卻害了她。
公元前153年,慄姬所生的劉榮被立為了太子,他是劉啟的長子,年齡有二十歲。按照規定,劉榮見到薄皇后還是要親切的叫聲母後,這樣才能符合雙方的身份。此外,劉榮見到自己的生母,只能以封號相稱,不能以母子相稱。
自己的親生兒子不能稱自己為母親,這是慄姬無法忍受的,她開始對皇后之位有了想法。但是,這個還不是最強烈的,畢竟,誰來做皇后並不重要,兒子當上皇帝才重要。而慄姬最強烈的渴望,應該是漢景帝沒有臨幸自己。劉啟對她有些疏遠,肯定是有了新歡,對於這個舊人劉啟已經不感興趣了。
但是,獨守空居的慄姬,最想看到的卻是劉啟能過來陪陪她。在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慄姬開始了嫉妒。
其實,劉啟能經常找到新歡,跟他的姐姐長公主劉嫖有關。
劉嫖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給別人當紅娘,總是給弟弟安排美女見面,讓劉啟儘可能接觸到更多的美人。而劉啟也從不拒絕,照單全收。有這麼多的美人相伴,劉啟自然把以前的妃子都給遺忘了,沒時間去搭理她們。單單這一點,劉嫖就惹怒了慄姬。
後來,太史公用了「日怨怒」三個字,十分貼切得形容了慄姬的怨恨。慄姬怨恨劉嫖多事,每次都給皇帝介紹新人,讓她們這些舊人完全見不到皇帝,這樣的話,哪有機會獲得聖心呢?因為,劉嫖是慄姬惹不起的對象,所以,她不敢把自己的怨氣表現出來,只能默默在心中發洩。
慄姬對劉嫖的怨恨越來越大,但劉嫖卻並不知情。劉嫖只是覺得,自己在給皇帝弟弟物色美女,儘可能得滿足他,就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不僅如此,劉嫖還有自己的私心。她的女兒劉阿嬌已經十歲,她希望女兒能進入皇室,最好是坐上皇后之位。因此,她想把女兒阿嬌許配給太子劉榮。
劉嫖先去求劉榮的生母慄姬,好言相勸,可是,慄姬不僅不買帳,還一口回絕了,完全不顧長公主的臉面。
而且,慄姬找的理由還很隨意,說阿嬌和劉榮的面相不和,這明顯是打劉嫖的臉。劉嫖很生氣,既然通過慄姬這邊沒有辦法讓阿嬌成為皇后,那就找其他妃子,讓她們的兒子成為太子,以取代劉榮。之後,劉嫖遇到了一個好說話的,她就是劉徹的生母王娡。
由於她們兩人達成了一致,於是,阿嬌和小她六歲的劉徹喜結連理。此外,為了增進關係,劉嫖還將自己的兒子和王娡的女兒隆慮公主撮合在一起。這樣的話,兩個母親不僅變得親密無比,還可以為她們的共同目的努力。公元前151年,劉啟的薄皇后被廢,朝野震驚,連漢景帝都受到了影響。
漢景帝因為身體有恙,便有些心灰意冷,於是,就找慄姬說話,他告訴慄姬,說:「你在我百年之後,能好好對待其她妃子和她們的兒子。」
這句話明顯是想立慄姬為皇后,以符合太子母親的身份。然而,慄姬卻沒有體會出皇帝的深意,反而很生氣,不僅對漢景帝出言不遜,還急於表達自己不願意照顧其她妃子及皇子的意願。慄姬太直接了,這種直接否定當即惹怒了漢景帝,使得景帝心生怨恨,再也不想看到慄姬,而慄姬自然也沒有好下場。
由於慄姬愚蠢到讓漢景帝丟了臉面,所以,從此與皇后之位無緣了。史書對於慄姬不受景帝待見的描述是這樣的:「景帝越不想見她,慄姬越是嫉妒,最後,更是因為嫉恨而死。」慄姬可能太在乎景帝對她的看法,也越來越不滿,可是,她卻沒有去核實為什麼景帝不待見她。
公元前150年正月,王娡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請立慄姬為皇后。大臣上奏:「『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聽後,勃然大怒:「這是你應該說的話嗎!」於是,下令論罪處死了這個大臣,廢掉了太子劉榮,改封為臨江王。司馬遷說:「慄姬負罪,王氏乃遂。」
之後,得寵的王娡被景帝立為皇后,劉徹被封為了太子。
慄姬不僅白白浪費了即將到手的大位,還連累了自己的兒子,但最可憐的是,慄姬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景帝的陽陵以北只有兩座陪葬墓。一為王皇后墓,另一即慄姬墓。據清代乾隆年間臧應桐編撰的《鹹陽縣誌》記載:「景帝後陵北一百步,廢太子臨江王母。」今陽陵以北830米,涇陽縣高莊村南有一大冢,覆鬥形,底部東西60米、南北55米,封土高20米。當地群眾形象地稱此墓為「升子冢」,即形如「升」。
參考資料: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記·孝景本紀》、《漢書·外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