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在對於自己和孩子的邊界感上,要多多下功課

2020-12-18 皇室戰爭卡組攻略

聽小漁老師課的感悟:

首先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我們不想要什麼?

我們想要的帶給我們快樂,我們不想要的增長我們的智慧。

我們不想孩子變得恐懼,焦慮,自卑。

不想要的東西會帶給我們智慧,我們對不想要的事情就會逃避,唯恐避之不及,特別的害怕。

但恰恰相反,這些部分才是我們增長智慧的關節點。

孩子不希望你打擾的情況下,他覺得這樣是能夠最好集中他注意力的情況下,你就不要去幹擾他。

在這裡再次的強調邊界感!

什麼事兒是孩子自己的事,什麼事是家長的事,我們這時候一定要弄清楚,不要再去影響孩子注意力,消磨他的意志力了。

如果孩子出現了異常,比如說他突然間什麼都不畫了,什麼都不學了,這個時候你可以去看看他,但如果他正常的情況下就是一個收拾東西的話,就純屬是媽媽自身小時候曾經經歷過別人嚴厲的批評,或者是成長經歷當中受過這樣的心理傷害,所以他認為必須乾淨。

今天老師講的課,也是我需要的,特別好,在對於自己和孩子的邊界感上,要多多下功課。

在跟孩子商討協商的過程中,要多多講感受,而不是就事論事。

誇誇女兒今天按時聽老師講網課,很不錯,今天奶奶過來,答應了奶奶五一過去奶奶那裡吃飯,看到了女兒對奶奶滿滿的愛。女兒今天的作文評為優秀,女兒很開心!

誇誇自己繼續鍛鍊身體,堅持跑步,在跑步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頭腦越來越清晰,而且內在的情緒能夠很好地跟她對話,和平相處,認真聽老師講課,做筆記,收穫滿滿當當,能夠帶著一份出離心的狀態去看到孩子的感受,覺得自己棒棒噠!

聽女兒講她看的小說,我今天也在看了,換位思考,站在女兒的角度去感受一下女兒的心情和狀態。

相關焦點

  • 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為什麼「隔代教育」不能取代親子教育?
    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為什麼「隔代教育」不能取代親子教育?為什麼隔代教育不能取代親子教育,我記得看過一個新聞,專家研究表明發現:現在隔代教育孩子,孩子成功機率不超過百分之三十,只是為什麼?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每個父母都會為了家庭而打拼奮鬥,有了孩子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卻留給了上一輩照看教育,有的父母想著自己都是父母培養出來的,讓上一輩看孩子也很放心,但是現在有好多隔代教育的孩子性格任性,肆無忌憚,這又是為什麼?
  • 吳京謝楠同車,這一幕洩露了7年婚姻真相:幸福來自有邊界感的親密
    在《幸福三重奏》中,他褪下鎧甲,化身為一個和老婆形影不離的鐵憨憨。在車上休息,吃了糖,墊好枕頭後,要扣住老婆謝楠的手才安心。老夫老妻了,鬧矛盾後,用的是親吻的方式來和好。謝楠當眾表白「從初中起就喜歡上電視上的吳京了 」,吳京聽完,臉紅得跟煮熟的蝦似的。這樣的細節,在兩人的相處中隨處可見。
  • 所謂高情商,是懂得邊界感
    她說其實兩個人根本上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要給彼此留空間,有邊界感是很重要的事情。 親密關係與自我邊界並不衝突。 你有邊界,你愛的人也有邊界,他的想法和你同樣重要。
  • 和別人相處時,需要邊界感,這也是彼此給的安全感
    有時想很快與別人拉近距離,就會想方設法讓對方了解自己。但如果沒有底線,也會給人造成一定的壓力。比如:新鄰居拉著你問:你每個月賺多少錢啊?面試時也會被問你老公/老婆做什麼的?你的孩子誰帶?……其實,這些都和邊界有關。雖然它看不到摸不著,更無法用物理尺度衡量,但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得到。
  • 《親子關係的重建》:親子關係的精髓,是放手讓孩子成為自己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所以,要想改變孩子,家長首先要做出改變。要想化解親子衝突,也需要父母徹底轉變自己的育兒觀,重新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因為,重建親子關係是解決親子衝突問題的最佳藥方。
  • 拼多多上線多多親子節,幫全國媽媽淨省15億
    中關村在線消息:拼多多正式上線首屆「多多親子節」,聯合超過9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幫助全國媽媽打造覆蓋30000款品牌SKU的一站式購物場景。據悉,該活動由拼多多「限時秒殺」和「百億補貼」兩大事業部共同推出,將首次通過「補貼底價疊加秒殺折扣」的方式,為平臺用戶獻上超級重磅福利。
  • 拼多多上線首屆多多親子節,幫全國媽媽淨省15億
    5月10日母親節之際,拼多多正式上線首屆「多多親子節」,聯合超過9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幫助全國媽媽打造覆蓋30000款品牌SKU的一站式購物場景。  據悉,該活動由拼多多「限時秒殺」和「百億補貼」兩大事業部共同推出,將首次通過「補貼底價疊加秒殺折扣」的方式,為平臺用戶獻上超級重磅福利。
  • 脆弱的關係源於你沒有邊界感
    當一個人欠缺邊界感,常常會把自己的事託付給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說道「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 首次在線對話國際大家劉墉,抖音直播解密親子教育難題
    此次劉墉父子在6月21日父親節當天首度開啟線上直播,用自己多年深耕教育領域多年的理論研究,為當下萬千家庭親子溝通及教育問題指點迷津。首次在線直播分享「再忙也要做一個好爸爸」在這場親子教育的直播分享裡,劉墉老師與其子劉軒通過活潑幽默的故事分享和話題探討,傳遞兩位在教育領域所倡導的理念與思想。
  • 拼多多上線首屆多多親子節,將打造30個「千萬單品團」
    5月10日母親節之際,拼多多正式上線首屆「多多親子節」,聯合超過9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幫助全國媽媽打造覆蓋30000款品牌SKU的一站式購物場景。  據悉,該活動由拼多多「限時秒殺」和「百億補貼」兩大事業部共同推出,將首次通過「補貼底價疊加秒殺折扣」的方式,為平臺用戶獻上超級重磅福利。
  • 沒有邊界感的社交都是耍流氓
    當領導罔顧周末是自己的私人時間,為我們安排工作。遇到這類場景的我們體會到的並不是愛、關心和感激,更多的是不適、憤怒以及不知所措。而這些行為我們統統可以稱作沒有邊界感。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 因打扮成熟上熱搜,黃磊夫婦與眾不同的教育,培養出多多的優秀
    除此之外,她繪畫和書法水平也很不錯。黃磊夫婦的教育值得學習,輕鬆管理仍能培養優秀孩子1:底線之上,遵守孩子成長規律多多因為成熟打扮而備受爭議,可是打耳洞、染髮、化妝真的就是出格嗎?美國著名育兒專家斯波克醫生曾在書裡提到,青春期孩子格外注重外表,他們在髮型、服裝上追求同學的風格,以擺脫孤獨感。因此多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追求美、自我意識變強是正常的,而黃磊夫婦的做法就是不阻止和譴責她,還鼓勵和讚美她,以此讓孩子變得自信。
  • 「童」 系列丨寧夏 「愛在行走」 家庭教育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零...
    「童」 系列丨寧夏 「愛在行走」 家庭教育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零距離 2020-07-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不要以為自己是小孩,就可以為所欲為
    隨著親子綜藝節目的走紅,很多星二代寶寶也走到了觀眾的視野中。戚薇和男星李承鉉有一個三歲大的女兒lucky深受觀眾喜愛,其鬼馬可愛程度完全不輸媽媽。 何炅曾問起戚薇和lucky的相處模式,戚薇說:"我把她當大人一樣溝通。
  • 多多2月染3次頭髮,黃磊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多多曾把黑色頭髮染成了粉紫色,當時也等上熱搜,還引發網友熱議,網友們認為黃磊和孫莉很開朗,支持女兒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很讓自己羨慕。但也有網友表示質疑,多多超前打扮是不是會影響學習?畢竟還是初中生啊......相信大多數人最早認識多多是從《爸爸去哪兒》開始的吧,那時多多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有愛心、會照顧人的小女孩。
  • 和有邊界感的男生談戀愛很舒服
    這是有邊界感的男生第一大好處。「邊界感」這個概念本身就意味著,我們承認,愛情這種東西,很大程度上是私屬的,所以自己對外的社交行為是有邊界的,而不是只要沒有出軌就沒大問題,只要沒有牽手接吻餵飯之類的,其它行為就沒大問題。同時,女朋友發脾氣也不是無理取鬧,你們至少可以坐下來耐心解釋的。
  • 認真傾聽孩子,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父母都陷入教育焦慮的狀態,恨不得用填鴨式教學把孩子打造成知識淵博的全能型人才,卻不知道這樣的教育模式根本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因為心態急躁,很多父母甚至沒有耐心傾聽孩子,而始終把孩子當成記憶中的襁褓嬰兒去對待。
  • 【飛鶴奶粉】讓我們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玩具!親子教育好書分享會,周六上午等你來!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大概是各位為人父母者最值得讀的書了。即使你還在十月懷胎,或者剛剛升級為媽媽,也請你不必猶豫,立即來聽我們關於這本經典書籍的分享會吧!在這本風靡世界、流暢易懂的情感教育書裡,作者金伯莉·布雷恩給了全球的寶爸寶媽們一個清晰的工具,可以極大地改善親子關係,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讓各位讀者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模式。
  • 孩子和父母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得重視
    所以她急忙帶孩子前去醫院進行了檢查,醫生在了解了孩子的情況後,認為孩子出現這些表現,可能是因為婷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所以才導致孩子在親子關係上,存在著一些問題。 但究竟是什麼是親子依戀關係,想必很多家長和婷婷一樣,對此毫不清楚,更別提與孩子建立正向的親子依戀關係了,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的了解一下。
  • 親子教育大有文章,尤其這三個誤區,家長一定要繞開
    親子教育大有文章,尤其這三個誤區,家長一定要繞開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每個父母心中的頭等大事。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很多父母自認為對孩子付出的愛已經足夠多,能為孩子做的一切都已經盡力做到了,可教育的效果卻總是難以盡如人意。莉娜的兒子陽陽今年三歲了,剛剛上幼兒園,在莉娜看來自己把孩子照顧的還算不錯,可是在幼兒園裡陽陽與其他小朋友一比較,才發現陽陽的身上有著一大堆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