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何許人也?
什麼是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歷史功績有多大?
首先商鞅是何許人也:
根據史書記載,商鞅原名;公孫鞅,是原衛國某位國君的後代。因為是衛國人,也被稱為衛鞅。後面被秦孝公封王商君,後又被稱為商鞅。
這裡我們簡稱商鞅
《史記》司馬遷說:「鞅少好刑名之學」
意思大概是,商鞅從小就喜歡學習名家的法律、法家思想。
戰國時期,法家紛紛成為了各國變法的主導者,因為各國都想變法圖強,稱霸一方。
史書記載,商鞅曾經做過魏國相國公叔座的門客。商鞅得到公叔座的賞識,但是還沒有得到展露拳腳的機會,公叔座就重病不起。
公叔座病重以後,魏惠王去探望,問:先生現在病重,要是你去了,將來誰接替你。
可能公叔座聽到都得氣個半死,巴不得我早點過去不是。
公叔座就向魏惠王推薦了商鞅,魏惠王聽後卻只是搪塞過去了。公叔座便向魏惠王進言,若不重用商鞅,那麼就殺了商鞅。後來,魏惠王也沒有採納公叔座的建議。
後秦孝公頒布「求賢令」,商鞅進去秦國開始變法之旅。
什麼是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的前提條件是取得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在剛開始的秦國是不受諸侯待見的。秦國一隻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之地,秦剛開始也只是給周天子養馬的,甚至諸侯聚會秦都不能上主桌。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孝公立志變法圖強,所以才有了商鞅大展拳腳的平臺。
商鞅在秦國一共進行過兩次變法
秦孝公於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 。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戶籍制度 實行什伍連坐法、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 、建立二十等爵制 、嚴懲私鬥、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改法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 等改革方略。
連坐法,利用伍家、什家等相互監督,如有一人犯法不舉報,那麼整體連坐。
發展小農經濟,簡單點就是分家。當一個家庭已經存在兩名男子以上,那麼就要實行分家,如果拒絕分家,那麼就要承擔沉重的賦稅。這樣的目的是讓農業快速發展。
再者就是軍功爵,以斬敵首立功進爵,後面改為割耳朵。極大鼓舞了秦軍的士氣,加強軍隊戰鬥力。
第二次變法其主要內容有:開阡陌封疆 ,廢井田,制轅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 、推行縣制、初為賦 、統一度量衡、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禁遊宦之民 、執行分戶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等改革方略。
其主要的內容是:遷都鹹陽,推行縣制。按照實際收入、產量交稅。統一度量衡。
通過商鞅第二次變法以後,秦國的國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諸國也開始讓秦國入群。周天子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曾經給他養馬的家奴,竟然會變得如此強盛,更讓不會想到這看不起眼的秦國會滅了自己。
商鞅變法歷史功績有多大?
商鞅變法,採用耕戰策略,讓秦國成為當時強大的國家,也為後代秦王奠定根基,為嬴政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此看來,商鞅與商鞅變法的歷史功績還是巨大的。